李杨 :《参考消息》:中央向公众传达信息的特殊渠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70 次 更新时间:2024-10-22 20:42

李杨  

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是专为各级领导采写和编译的国际国内新闻。这些报道属于国家秘密,有多种秘密等级,只供相应级别的官员阅读,普通人看不到。

它叫“内参”,中国一种独特的新闻产品。

《参考消息》——这份由新华社主办、目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就曾经是一份内参。

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这座大院的记者编辑们,肩负着两项特殊使命——党的“耳目”和“喉舌”,这是新华社成立第一天就被赋予的使命。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参考消息》于同一天创刊。当时,红中社被赋予的任务和功能,是党的“耳目喉舌”。“喉舌”指的是,对外播发宣传共产党、苏区和红军的新闻,编印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耳目”则指编印供领导决策的内部参考消息。《参考消息》的名字,也是在那时出现的。

当时的《参考消息》主要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以及少量外文电讯,每期油印四五十份,为中央苏区和红军领导层判断形势、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仍然沿袭过去的办法,继续编印出版《参考消息》,只是阅读范围稍有扩大,也不过两三千份。稍有扩大的原因是,领导层扩编,又要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对民主党派高层领导人不能不提供一定的外部信息,以取得政策上的共识。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参考消息》一直是仅供中共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原负责人张辛民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是专门为‘大读者’服务的。”

50年代:扩大到中层

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仍是毛泽东一直考虑的问题

1954年,张辛民从云南日报社调到新华社国际部《参考消息》编辑组,接替原任组长林克的工作。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交接工作时,林克特别向他强调的几个办刊原则,第一条就是情报观点。

张辛民执掌《参考消息》没多久,国际社会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先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接着,国际共运内部冲突加剧,社会主义阵营相继爆发波兰和匈牙利事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层以下的干部和群众对于外部世界知之甚少。长期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倒向苏联。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只说社会主义国家光明的一面。那时,社会主义阵营出了大问题,毫无思想准备的广大党员和干部受到巨大冲击,都感到难以理解。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11月,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倡议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中共中央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通知》说,为了使我们的同志避免“在观察时事问题时的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党中央认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的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以及我们朋友的那些与我们有所不同的观点”。

毛泽东也多次在党内高级干部会议上阐释了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好处,那就是要让干部群众“经风雨,见世面”,给大家“种牛痘”,增强“免疫力”。

1957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说,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跟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见面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这一条我们跟苏联的做法不同。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1957年3月1日,对于张辛民这些《参考消息》的老报人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参考消息》由刊物改为报纸,一张4开4版的特殊报纸面世了。而且,发行范围大大放宽,从“高级的党内外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的党内外干部”(简称副科长级干部)。

据最新发现的文件档案表明,1956年冬扩大订阅范围时还包括大学生,只是后来没能通过。在扩大发行的《通知》下发前一周,1956年12月11日,中宣部专门召开了一个范围较大的座谈会。会上,大家讨论了是否将订阅范围扩大到大学生的问题。除北京大学的负责人以外,参加座谈会的人绝大多数主张暂不把订阅范围扩大到大学生,以避免思想工作赶不上而发生的混乱现象。后来,“根据座谈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中宣部对《通知》草稿作了修正,没有提大学生可以阅读《参考消息》。

然而,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仍是毛泽东一直考虑的问题。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后的一次谈话中谈道:“要把《参考消息》的阅读范围扩大到全国的高等院校学生。让他们经常阅读《参考消息》,经常比较敌我两方的宣传。让他们知道世界是复杂的,每个问题都有对立面。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195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阅读范围的报告》。报告规定,凡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和学生,中等学校的教职员,都可以阅读《参考消息》。

当时,《参考消息》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欢呼这一德政”的来信。新华社高级编辑卫广益从1957年到1978年一直参加编辑《参考消息》。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当时有一个大学生写信说:“中国的大学生有福气,天天能看《参考消息》。”

70年代:扩大到基层

《参考消息》为何能在信息封闭的年代里一枝独秀?

“文革”开始不久,张辛民被戴上反动文人的帽子下放劳动,后来又去了“五七干校”。在这期间,他被取消了阅读《参考消息》的资格。

1970年的一天,正在山西永济县孙常村劳动的张辛民,偶然发现公社合作商店的柜台上摆着一份《参考消息》。这令张辛民非常奇怪,因为散布《参考消息》上刊登的内容,一直被作为“泄露机密”甚至“政治问题”来处理的。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对翻译夫妇,因向亲朋好友透露过《参考消息》中的内容,肃反运动中被清除出新华社。

在张辛民的意识里,《参考消息》的读者是“限制性”的,对行政级别、职业性质都有规定,能够阅读《参考消息》,代表一种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文革”中很多干部和知识分子被取消了《参考消息》的阅读资格。“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很多干部甚至把能否恢复阅读《参考消息》当成衡量干部政策是否完全落实的标志之一。

《参考消息》怎么会出现在商店的柜台上?一直在农村劳动的张辛民那时不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参考消息》仍在不断扩大发行范围。

早在1964年6月10日,毛泽东会见比利时共产党领导人时就曾说,《参考消息》现在是中级干部能看到,以后要逐步扩大。只要纸张问题能解决,做到每个公社、每个工厂都有一份,还可以发给个人。让他们了解世界上修正主义是如何骂我们的。

1970年上半年,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服务人员中进行一次调查,发现服务员们因平日看到的材料太少,国际常识太差。后来,给他们看了《参考资料》,很多问题都能回答出来了。《参考资料》是1955年从《参考消息》中分出来的一份密级更高的内参,是杂志型的,大约100页。此后,毛泽东一直想把《参考资料》下发到基层党支部。后来,考虑到《参考资料》内容太多,下面的同志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提出“还是把《参考消息》办好,扩大发行。”

根据毛泽东这一指示,1970年6月3日晚,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参考消息》扩大发行问题。经过积极筹备,于1970年7月5日发出《中共中央通知》,决定从1970年8月1日起,将《参考消息》“扩大发行到工矿企业车间党支部,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解放军连队党支部,供广大干部和高等院校学生阅读。”

《参考消息》为何能在信息封闭的年代里一枝独秀?张辛民多年后才慢慢领悟到个中原因。“《参考消息》是中央领导人向公众传达特殊信息的特殊渠道。”张辛民说。

上世纪70年代初,越南战事还没有结束,中美两国领导人已经坐到一起谈恢复关系、共同对付“北极熊”了。

调整中美关系,这么一个巨大的转变,通过谁来向广大干部群众做思想工作?又是《参考消息》承担了这一任务。

80年代:摆上报摊

改革开放以后,报刊如雨后春笋,《参考消息》的唯一性、垄断性、神秘性逐渐丧失了

其实,扩大发行到基层的《参考消息》,已经谈不上什么内部性了,然而,《参考消息》的报头下仍旧印着“内部刊物?注意保存”8个字。这就是说,它仍是一份内部参考读物,不属于公开报刊,它的读者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出乎意料的是,《参考消息》阅读范围不断扩大,但发行量却不断下滑。原《参考消息》编辑室主任李毅臻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改革开放以后,《参考消息》面临发行量下滑的巨大挑战。1979年发行900多万份,此后一年下一个台阶,而且一个台阶就是100万份,1980年800多万份,1981年700多万份 到1984年已经下滑到400多万份。

新华社国际部原副主任、《参考消息》老编辑、后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的李慎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句名言:中国真正开放之时,就是《参考消息》消亡之日。此话虽然有些绝对,却说出了部分道理:《参考消息》是封闭年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报纸多了,《参考消息》不再是获取国际新闻的唯一渠道。

“《环球》《世界知识》《海外文摘》《世界博览》《海外星云》《环球时报》 ”李毅臻说,改革开放以后,报刊如雨后春笋,《参考消息》的唯一性、垄断性、神秘性逐渐丧失了。

“为遏制《参考消息》发行量下滑,1984年8月10日,新华社正式打报告给中宣部,提出进一步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李毅臻说。

新华社给中宣部的报告中,没有提发行量下滑的问题,而是说,近来来,全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广大农民迫切希望了解外部世界,城市的工人和店员也提出类似要求。工农群众这一要求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建议将《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扩大,不再限制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之中,也不必限制在工作单位集体订阅,而只规定“限制国内发行”即可。

十几天之后,8月27日,中宣部批复同意。

1985年1月2日,《参考消息》的报头去掉了“内部刊物”字样,变成了一份公开的报纸。

当时,张辛民主管《参考消息》的工作。有人说,那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是张辛民起草的。但张辛民却说记不清了,“因为《参考消息》从一份内部刊物到摆上报摊,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常常和人们开玩笑。出于发行的考虑扩大发行,却没有遏止住发行量的进一步下滑。1985年比1984年又掉了近80万份。1986年,《参考消息》发行量仅300多万份,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

就在《参考消息》逐步丧失“参考性”的时候,这份报纸又增加了一项新的使命。穆青任新华社社长时,《参考消息》被划入“导向”系列,增加了“自律”特性。

后来,在《参考消息》众多同仁要求下,郭超人任社长时把“导向性”改成了“政治性和参考性的高度统一”,田聪明社长的提法是“将导向性寓于参考性之中”。

(感谢新华社高级编辑卫广益、《参考消息》调研部主任夏林为本文提供资料)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72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