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试论全球化中的工具理性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同化理论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2 次 更新时间:2011-08-29 21:13

进入专题: 全球化   工具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   同化理论  

常春  

二十世纪,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劲旅,高举其批判精神的旗帜,积极关心社会问题,并从“同化”和“异化”两个方面,以工具理性为武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做出了批判。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将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综合的文化形态进行研究,认为科学技术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与哲学、艺术、宗教等狭义的文化现象相对的文化现象,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科学技术文化往往成为文化传播、流动的先导。而现代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置于全球化的现代性扩张中,对文化的全球一体化、文明的冲突及重组和东西方文明差异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其结论发人深思。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同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他们看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的方法日益显示出生命力,而他在《资本论》中所采用的批判方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用剩余价值理论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似乎是一个基本矛盾消失了的世界。因此,他们得出结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本质上说是伦理的而非经济的。至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只是说明马克思将经济学研究作为开启对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追问和解决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法兰克福学派要求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要回到马克思早期的轨道上来,把批判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摧残作为重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异化做出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随着对资本主义不同发展态势的深度体验,他们逐渐察觉到资本主义一体化趋势的强大,洞悉到一体化背后的同化机制,因而在考察同化的理性根源的基础上,他们对同化的总体性及其消极影响做出了分析,从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异化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理性作为哲学思维的根本范畴,作为主体所独有的支配自然客体,把握其规律的能力,具有使主体能动性得到张扬和肯定的特质。因此,理性的发展同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和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同一的。霍克海姆和阿多诺认为,人类的理性作为思想启蒙的工具,能使人摆脱神话和想象的束缚,从而最终成为其自身的主人。然而,随着工具理性的出现,它越来越明显的从人的总体理性中游离出来,凌驾于客观理性之上,工具变成了支配目的的主体。在当代,工具理性通过显现为科学技术的合理性和社会政治的合理性而表现出它的专制和蛮横。马尔库塞指出,社会控制的现行形式在新的意义上是技术的形式,技术控制真正体现了有益于整个社会集团和社会利益的理性。就拿近代以来我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来说,往往是对物质文化和技术层面的事物比较乐于接受,而涉及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则往往显得比较踌躇,甚至内在的加以抵制。然而技术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文化渗入的技术因素是不存在的。因此,技术作为一种操作体系和文化形式,一方面为现存的社会合理性辩护,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科学技术文化,能够呈现出它对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作为一 种强大的同化机能,在经济、政治等空间领域发挥着 消解对立、抹平差别、消除否定的功效。总之,个人通 过潜意识的模仿同整个社会达成一致化。这种潜化、 模仿和一致化,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压抑、控制和操 作,是同化渗透现象的深刻表现。当今的人类并非直 接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而是生活在科技文化器物的 层层包裹之内,这些文化器物作为科学技术的直接 产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步改变旧的生活习俗,塑 造新的行为方式。如家庭成员乃至社会成员之间的 相互依赖的程度削弱,人对工具、机器的依赖的程度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人际关系越来越复 杂,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习惯的影响, 正在清楚的显现出来。

 

二、作为综合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文化

 

科学技术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这里所讲的 科学技术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也是人类处理 自身与外部自然界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科学技术 不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生存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且也是推动人类远离自然生存状态的强大力量, 所以它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但作为文化存在 的科学技术不能简单地归并到某一种文化中,它属 于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既包括科学器物,又包括科 学知识,同时还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作为人类 特有的生存方式,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人类生产、生 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既定形态的文化存在,科学器 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本身就是器物文化和观念文 化的重要组成。所以,科学技术不是某种单一的文化 组成部分,而是一类综合的文化现象。

另外,科学技术是广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与哲 学、艺术、宗教等狭义的文化现象相对的文化现象。 它在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方式,处理人与 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方式上有相对于狭义文化的 独特性。首先,它具有强功利性。作为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的独特方式,科学技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物质 功利性。尤其是其技术、工具等科技器物更具有直接 的物质功利性。而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作 为文化整体的另一种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调节人与 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价值是和谐和 秩序。其次,它具有客观性。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科 学知识虽然在整体上体现着人类的目的和愿望,但 是在科学体系的内部,科学知识以外部事实作为自 身正确性的尺度,观念地把握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并观念地设计改造自然,因而具有区别于其他文 化形态的客观性特点;再次,科学技术文化具有很强 的科学理性。科技作为观念文化形态和人类特有的 精神生活方式,与追求终极关怀的宗教精神是根本 对立的,与追求终极实在的形而上学精神是相区别 的,因而它是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最后,科学技术文化还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征。科学技术是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的手段、工具和准则,是人类物质生活 的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基础,因而具有为人的和属人 的文化特征。在人类社会整体的内部,与意识形态等 其他文化形态相比较,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 文化财富,可以为不同的地区、国家、种族、阶级所共 同拥有,作为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价值关系的准则,科 学可以为不同层次的价值主体所共同接受。例如作 为一种便捷、低耗、环保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观已在 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通行和认可。当然,科学技术 文化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并不排斥各地区、各国和各 民族由于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的差异而导致科学技术文化在具体意识形态上的独 特性。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科学技 术文化往往成为文化传播、流动的先导。

通常,文化因教化得以延续并作为传统存在,不 同民族都假设自己的信仰和做法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的表现,尽管对外域的风俗习惯怀有极大的好奇心, 但总不肯放弃对接受来自外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 惯的戒备和排斥。因此,只有科学技术能满足所有民 族所共同向往的东西,因而科学技术文化是最容易 被传播和接受的。基于这一点,许多学者将类似这种 文化动态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文化霸权”和“文化入 侵”的行为,而看不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现代性问题和 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这是极其肤浅的。在我国学 术界长时间流行着“失语症”的说法,认为在当代中 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西方话语,自 五四运动以来,由于我们大量引进西方美学和文艺 理论的范畴术语和体系,以至于今天,中国美学家或 文艺理论家如果脱离这些术语和体系已经变的不会 说话了,或者说不出话了。然而,这种说法是颇值得 怀疑的。首先,他们都预设了一个中国——— 西方二元 对立的范畴,并以这样一种对立的方式来思考所有 问题;其次,他们都假定,中国文化中的西方术语就 是西方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再次,他们认为西方的思 想无论是怎样在中国流传的,也无论在中国经历了 怎样的过程,都不会有任何变化。中国学者,无论你 身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什么差异,也不论你的时代 是“五四”还是改革开放,只要你用了其属于西方的 话语,那么,你的思维和意识形态就是西方化的了。

 

三、全球化中的现代性扩张

 

现代性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标志。首先是现代时 间观的产生。它作为现代性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为 其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不同于中国古代 的循环时间观,现代时间观的最大的特点是直线的、 向前的、永远指向未来的前进的时间观。自从它诞生 至今,已经作为一种先验自明的观念整整统治人们 的思想长达两千年之久,而它究竟还能延续多久,这 仍然是一个谜;其次是现代性的分化过程。有不少人认为,现代性或现代化的分化过程即其扩张的过 程。在韦伯看来,分化和自律性的获得,本质上是一 个合法化的证明问题。在传统社会中,一切价值或场 的合法化的证明,都有赖于某种“元叙述”,比如理 性、自然或神等等。而分化现象的出现,一个重要标 志就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逐渐发展出各自用以证明 自身合法化的规则和标准。这就意味着,自身合法化 和基础论的合法化是彼此对立的。

面对这样一种现代性扩张理论,现代西方学者 有其各自的观点。首先是以吉登斯为代表的“重组 论”。他不仅在政治上坚持走“第三条道路”,并且将 其引入到文化领域。吉登斯指出,时间和空间的分离 与虚化,遥远的事情侵入本地活动,那些不在场的事 物看似与我们无关却塑造着我们的经验。传媒,更确 切的说是技术的发展使一方面打破特定地区的本土 文化限制,世界成为一个“无他者的世界”,对个体完 全开放;另一方面,吉登斯认为出现一个新的文化现 象是信息脱离了产生它的特定文化语境,直接进入 其他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全球化的冲击是多方面 的。首先是信息方面的全球化冲击。卫星广播和电视 使得全球各个方面的信息同时进入了世界的各个角 落,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人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世界 上正在发生的各种事情;铺天盖地的广告以不可抗 拒之势把现代生活带到了每一个人的面前;由于大 量广告和文化商品化的影响,以共同爱好、习惯和信 仰组成的社区间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都被“标准化” 了……从套服到蓝色工装裤,音乐、电影方面的爱 好,甚至宗教信仰等等,都可以在全球流行起来…… 全球化影响有可能摧毁行为的本土情境,那些受到 影响的人们会对这些情境进行反思性重组,而这些 反思性重组又会返过来影响全球化。”

这种冲击的必然结果是多向度的文化运动:一 方面传统得以保留和传播,另一方面新的东西又在 不断引进。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广泛冲击的时代,每个 人都会面临着或需要反思这样一些问题: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怎么面对外部的世界?这就是吉登斯为读者勾画的一个现代性扩张的全球化情景。

在这一点上,美国著名学者詹姆逊也认为会产 生一定程度的全球一体化现象,他还认为,所谓的全 球化实际上是多国资本主义阶段的文化现象。资本 主义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扩张,第一次是国家资本 主义对国内市场的扩张,第二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旧的帝国体系的扩张,而多国资本主义阶段是第 三次扩张。第三次扩张不但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 全球化体系,诸如国际金融体系和跨国资本流动和 标准化的生产线,而且造成了一个新的全球文化空 间。因此,技术的影响是表面的,而伴随着技术的传 入悄悄入境的文化则是是深层次的。

其次是以亨廷顿为代表的“冲突论”。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里一方面继续坚持文明冲 突论的观点,另一方面,他直接提出西方文明是只适 合于西方社会的文明形态。非西方文明在全球化的 进程中,可以接受西方的物质和技术层面的东西,但 这不会改变非西方社会的文化根性。他同时注意到 一个趋向,那就是现代化的进程并没有使非西方国家 西方化,而是相反,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大反而助长了 一种民族自信。于是,现代化对非西方国家来说,是 一个回归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抵制和颠覆 西方文化价值的过程。同样,英国社会学家鲍曼也 说,虽然我们到处可以见到“可口可乐”和“麦当劳”, 但这已不是现代性文化的普遍性扩张,而不过是现代 性那随处可见的全球性。简单的说,喝可口可乐并不 能使俄国人以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吃寿司也 不会使美国人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因此, 他们认为,流行的风尚和物质商品从一国传到另一 国,但从未使接受这些东西的社会的基本文化发生多 大的变化。那种以为通俗文化的消费商品的传播表 明西方文化取得了胜利的看法低估了其他文化的力 量,同时也把西方文化浅薄化了。

因此,要讨论现代性和全球化问题,我们就要首 先明确,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不是国与国之间、地域 与地域之间两种对立的横向的意识形态,而是现代化 进程中纵向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前后两种历时状态。 一种文化形态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发生,而是历史必然 的经历,即不是一种力量塑造的结果,而是各种不同 力量最终妥协、交易而形成的,是一个合力的过程,但 结果必然指向“现代化”的方向。即东西方走向现代 化的分力虽然各不相同,但合力的最终方向是一致 的,都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所不同的是时代或阶段 性的差异。然而,这里我们并不是将现代化文明与西 方文明等同,让东方文明处于一种追赶西方文明的地 位,并且认为二十世纪的欧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现代 化文化模式。“实际上,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英、法、德 和美国都有其具体而特殊的文化认同,它们的现代文 化也表现出差异性。所以,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 明本身就是多元的,‘西方多元化所代表的是一些特殊而具体的实例(各有各的文化认同),而不是放诸四 海皆为准的一般原则’。”(《文明的冲突与对话》[美]杜维明)

西方的现代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工业和后工业文明,而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也并不是人类文明的顶点和终结,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弊病,并且必然被新的、更先进的文明所取代。有了西方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所带给我们的得失经验,东方世界就更加容易建立和发展新的现代化文明。对于这种新的文明,有人预测为科技文明,有人预测为生态

文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定是一种更先进的,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更和谐的文明。

    进入专题: 全球化   工具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   同化理论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64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