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传东:政府GDP与国家蛋糕的哲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6 次 更新时间:2011-08-27 16:32

进入专题: GDP   发展   民生  

熊传东  

近日,首份中国GDP发展质量报告——《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GDP数量排名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发达地区数量仍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中西部GDP增速高于东部,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所致。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得益于近年来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处于下游的东部地区,受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倒逼,放慢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则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GDP质量指数差别较大,GDP质量排名前十省市的工业化已经比较成熟,而末尾的中西部一些省市工业还处于发展阶段。”“GDP数量大的,基本上发展质量也相对高,这其实就表明了质量和数量是一样的。”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崔新生也表示,GDP是个量化指标,质量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数量质量的称法都是对GDP的细化,赋予了GDP太多的含义,不要给GDP增加别的颜色。《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主编、国务院参事牛文元教授分析道,这份报告是将现行GDP“单一追求数量属性”改造成“数量质量综合度量”的评判工具,独立创制出涵盖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的“中国GDP质量指数”。“还不如用收入、社会保障水平等指标替代GDP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

今天,中国GDP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实体国,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全面复苏的局面下,更象征着一种国际符号。

然而,有专家认为,民主权利、就学就业的充分程度、物价等指标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且评定指标必须量化到很物质的程度,如人均绿化面积,当地物价水平具体数据多少等……居民幸福指数才是真正的评判标准。

政府GDP与国家蛋糕的比例如何划分,分配格局如何调整,其核心精髓和内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不难想象,政府GDP与国家蛋糕原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用哲学的思维来看待“GDP蛋糕”,它是一本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哲学史;用哲学的方法来解读“GDP蛋糕”,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产物;用哲学的内涵来剖析“GDP蛋糕”,它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开放的结晶;用哲学的精髓来认识“GDP蛋糕”,它是中国民富国强与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由此,中国GDP发展质量报告的核心价值——排名会改变中国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公布此报告主要目的无非是,让公众科学地认识GDP,既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抛弃GDP。

同时,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是导致各地区GDP质量指数差别大的原因所在。区域经济差异非常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这与前30年改革开放所实施的政策分不开。但是,GDP增速呈现出中西部高于东部的状况,是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所致。过去存在的一个误区是,中国多年来一直沿用拿GDP来作为衡量地方政绩乃至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中国GDP多年跃升却不等于中国已跨入“经济强国”。还有主要一个原因是,各地在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也正在迫使各地经济发展方式朝着平衡、健康的方向转型。

如何处理和把握好政府GDP与国家蛋糕的关系问题?主要从八个方面入手。

第一,指数与蛋糕问题,百姓理当多分配。“分蛋糕:百姓多点!再多点!”“一分钱先暖和百姓‘荷包’”“13亿多人民共享‘十二五蛋糕’”是各省市区未来五年的“收入分配”格局与具体实施方案的焦点。众所周知,财政收入的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政府来说,收入的过快增长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很显然,在国民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则意味着企业与百姓的部分收入相对减少,当百姓与企业PK时,吃亏的自然是老百姓。“十二五”政府要把钱花在百姓关注的生活、教育、健康、就业、社保等方面,且花得每一分钱都将在透明、公平、公正、公开下进行阳光操作,这是民生的主题。

第二,收入与分配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重从三方面入手:即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全面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十二五”如何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省市区的具体方案与实施步骤。百姓民生无小事,荷包暖和是大事。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攸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政府责任重大,主要依靠把公共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惠及低收入者的各种举措接连出台。方能在“十二五”期间让低收入者享受更多更好我国发展成果的阳光普惠。

第三,贫富与差距问题,关键在缩短平衡。缩短贫富间差距,调控分配与平衡。“十二五”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通过“提低、扩中、调高”,实现收入分配格局从“金字塔型”到“橄榄型”的华丽转身。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可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的“荷包”大多时候是囊中羞涩,可是国库和某些企业却富得流油。缩短贫富差距,是民心所望,更是民心所向。

第四,公平与自给问题,是分蛋糕的重点。授民以鱼变此渔,就业公平自给力。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首先要努力解决好充分就业问题。例如通过提倡社会广泛双向型就业路径,鼓励大学生或待业学会创业,当然,银行提供小额贷款等给予支持是最关键环节。公平分好大蛋糕,不如教其做蛋糕。我们不仅在分蛋糕上做到公平与公正,更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与奋斗激情,迸发13亿多人民建设“幸福中国”的豪情,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强做足。以此推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技术,更先进的工艺,更优秀的产品,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资源效益、生产效绩、学习效率、思想素质等。由百姓分蛋糕为亲自动手做蛋糕的“自我幸福”,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更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第五,权力与财富问题,民富国强的核心。进一步导致“权力”和“财富”成为获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创业机会以及各种商业机会的门槛和敲门砖。机会平等在中国社会主义体系中开始快速弱化,赤贫阶层、社会底层很难通过正常的努力步入“富裕阶层”和“权力阶层”,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财富世袭”、“权力世袭”与“事业世袭”。

第六,存量与机会问题,必需打破阶层性。分配不公问题在前30年的积累中,开始从传统的收入分配不公领域迅猛向“存量不公”、“机会不公”、“能力不公”等领域扩散和传递,不公平问题开始呈现出强烈的固化、板块化和制度化的趋势,从而导致社会分层的固化,“新贵阶层”、“权贵阶层”在全面显现的进程中大幅度提高了进入的门槛,使各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大大降低。社会矛盾在阶层固化的进程中加速恶化,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大幅度上扬,社会内在的凝聚力大幅度下降。  

第七,福利与支配问题,结构性深层打破。收入分配不公的核心主体已从传统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演变到“福利性收入的差距”,演变到“灰色收入的差距”,甚至“黑色收入的差距”,收入差距的拉大不仅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按要素分配原则有关,而且与“官商勾结”、“行政性腐败”、“黑势力崛起”密切相关联。这不仅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

第八,民富与国富问题,共同富裕的精髓。用民富来巩固和进一步推进国富。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只有民富了,才会从已知和未知的问题和各种疑惑展开顽强的冲锋,去实现更高的理想和创造力;只有民富了,则从各个学科和领域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民富了,更有实力不断进行各项探索和研究,从而使跨学科的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只有民富了,必将激发更新、更系统的思想;只有民富了,才会创造更高水平的技术,更先进的工艺,更优秀的产品;只有民富了,方能推动资源效益、生产效绩、学习效率、思想素质等诸多方面的提高;只有民富了,民众手中才会有更多的货币投向消费,使手中货币的利用效率达到更高,以此自觉地拉动内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理解为:只有国家先富裕了,人民才会强大。其实,更应该反过来理解。当人民富裕后,即老百姓不再为吃、穿、住、行、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发愁和担忧时,老百姓通过相应的教育,自觉、自发地将自身的创造力源源不断地用于对各个学科和领域,将创造出更富足、更多彩、更美好的家园。要在科学发展的框架中,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统一协调起来。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在科学发展中,就既能调动老百姓“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使我们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效,又能围绕民生“分好蛋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前30年,提出了“发展才硬道理”的伟大理论;30多年来,国家在实践中前进,在前进中强大;后30年,发展依然是硬道理,但前提是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方能国强民富、国泰民安,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然而,社会两极分化在某些领域或地方正在加剧,政府只有站在人民的高度,统筹兼顾,与13亿多人民一道吹响“后30年民富优先”的集结号。前30年,通过有计划的调控,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了在最短时间、最困难的条件下,中国由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成就以工业为主的强国;后30年,为了尽快实现“全面小康”、“民富国强”的总目标,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寻求一条“获得真正的社会繁荣与进步、民富国强与民族自信和自豪、赢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富有民族尊严和安全感”的最佳“民富国强”的决策路径。

如何处理好政府GDP与国家蛋糕的哲学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体现的不仅是执政理念,更是执政智慧与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许这最能说明“做蛋糕”与“分蛋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最终落脚点在于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综上,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房子、票子、篮子、路子、身子……”等回答了“民富才是硬道理”、“民富才能国富”、“民强方能国强”、“民富是国富之基”的“十二五”和未来中国最强音。为民担当,风雨可度。政府要居安思危。老百姓期望提高幸福指数、13亿多人民能“安居乐业”,不再沦为房奴、钱奴、活奴、卡努、车奴……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必将实现民富国强、国泰民安、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和谐盛世。

    进入专题: GDP   发展   民生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58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