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非洲与中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29 次 更新时间:2011-08-25 00:42

进入专题: 中非  

施展 (进入专栏)  

遭受误解的非洲

提及非洲,国人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是一块饥饿的大陆、贫穷的大陆、动荡的大陆等等。这些印象有很多都是有问题的,它们会严重误导我们对于非洲的理解。下面粗略来分析一下这些误解。

由于温带国家的经验,我们会认为由于粮食短缺,从而导致非洲成为一块饥饿大陆。对饥饿非洲的印象多来自若干照片。其中最著名的是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在1993年拍摄于苏丹南部的题为《饥饿的女孩》的照片。一个女孩蜷缩在地上,身后一只秃鹰正等待着她的死去,此一作品对人类心灵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但抛却情感,客观来看,当时苏丹南部正深受内战折磨,出现严重的粮食问题,并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是因为粮食分配机制受战争所累无法运转。另外还有多幅关于1973~1974年埃塞俄比亚大饥荒的照片,饥民皮包骨头,双眼无神,苍蝇落在身上都没有力气驱赶。然而,阿玛蒂亚·森在其著作《贫困与饥荒》中曾对此做了实证研究,他证明:饥荒年份的粮食产量实际上要好于此前若干年没有饥荒的年份,饥荒的出现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同样是因为分配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我们所熟知的非洲饥荒都是发生在撒哈拉附近的非洲部分,而在撒南热带非洲则从来没有出现过。因为撒南黑非洲的自然条件极其优越,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即确保了不会出现饥荒问题,相对简单的劳作便可有收成。所以,理解非洲饥荒问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撒哈拉非洲的饥荒不因粮食短缺,而是因粮食分配机制而起,这涉及的不是产量问题,而是社会治理问题;撒南黑非洲则更不存在饥荒问题,存在的是贫困问题,表现为普通非洲人无力消费一般日用品,生活水准低下。对温带国家而言,贫困与饥荒相伴,但我们不可以此来同样推断热带非洲。

人们认为非洲是一块贫穷的大陆,此种认识至少可以说是不全面。非洲社会贫富高度分化,穷人虽然吃饭没问题,但基本无购买力;富人则生活在高水准当中,其群体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要大,极富消费力。由于本土极其缺乏生产能力,非洲的基本工业品都需进口且严重供不应求,以致在非洲的日用品与一般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要比中国高不少。从潜力角度而言,非洲更是极其富有。无论是丰富的矿藏,还是上佳的耕地,再到极佳的林业、水利资源等,都为非洲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这些资源目前的开发都比较有限,因为非洲欠缺资金、技术以及基础设施,究其根源,也与非洲国家建构、社会治理能力欠佳有关。

国家建构、社会治理的欠佳的确可以归结到非洲的动荡当中去。但这个问题还是要更细致地来看。一方面,不间歇的动荡是独立后非洲国家的一个特色,基本上在冷战后持续十年以上,但是进入21世纪,非洲的动荡问题已经大为消解,当下,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政治都比较稳定。电视上偶尔看到个别非洲国家发生内战,但不要忘记那不过五十四分之几的事情(非洲有54个国家)。另一方面,非洲的动荡与近代以来的政治、社会结构等有密切关联,要找到突破口,还需要先弄清现时政治、社会结构的来龙去脉。

世界历史视野下的非洲

当今世界处在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之中,其表现为信息、资本、技术、人员等的跨国界高度流动。这一过程初始于500多年前欧洲人探索新航道的努力,该努力带来了地理大发现,更带来了世界市场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发展逐渐将全球裹挟进一个不可逆的进程,世界联为一体,以往彼此孤立或是近乎孤立发展的地方,被整合进一个总体性的世界历史进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有很好的表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这样一种世界历史过程的展开,其原动力是西方世界在近代的兴起,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这构成了现代性对于古典性的全面冲击,它塑造了全新的西方文明,也塑造了非西方世界,并进而塑造了作为整体的人类本身。既往的历史过程、当今的世界秩序、未来的前景展望等等,都需要放在这样一个大的视野下考察。

非洲在近代以来基本上不是作为一个世界历史主体出现的,相反,它一直是作为一个客体,处于被西方文明塑造的地位。西方的拓展过程可进一步分为几个阶段,非洲在其中被动地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逐渐被整合到了世界秩序当中。

16、17世纪是初始阶段,此时,西方力量的扩张主要是通过海外贸易的方式展开的。西班牙、葡萄牙最初开始了海外帝国的拓展,它们率先占领了大量的殖民地。继之而起的荷兰、英国则开创了大不相同的商业帝国模式。两国冒险商人发明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等现代商业制度,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海外商业活动。其时最为重要的贸易路径之一便是著名的“三角贸易”。欧洲商人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运至非洲西部沿岸地区贩卖;然后购买黑人奴隶,穿越大西洋,运抵美洲种植园;再在美洲购买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欧洲。这条航线的路径大致构成三角形状。三角贸易利润惊人,欧洲商人借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对于早期的商业帝国主义而言,贸易据点和海上航线的占领比土地的占领更加重要,所以,欧洲在非洲的存在只表现为零星的贸易据点,没有大规模占领。非洲在该秩序当中的地位是很悲惨的,黑奴作为商品,使非洲被动地裹挟进西方商业帝国的发展当中。不过还要客观提出,被掠上船的非洲黑奴,多数并不是欧洲人直接捕获的,而是由购得了欧洲人枪炮的非洲沿海部落,到内地部落捕获来转售的。后来,这些敌对部落在依殖民疆界而划定自身的非洲独立国家中被迫并存,其彼此冲突由来已久。

在欧洲方面,贸易争夺伴随着战争,但欧洲人也在寻找这一切的规范。终结了“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了国际秩序的一般规则,形成了现代国际法的来源。欧洲人将这套国际法规则视作国际“文明行为”的基准,未接纳该套规则的地方,便不被接受为平等的对手。于是,非洲被进一步从法律上规定为低等的,需要欧洲人的全方位规训。这一规训不久就到来了。

18世纪中后期,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早期的商业帝国主义开始转型为工业帝国主义。工业经济需要的是原材料的稳定供应,以及不断扩大的销售市场。对最先发生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而言,商业帝国的海外模式并不需要太多变化也能满足这些条件。但是进入19世纪中后期,欧洲大陆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尤其是德国,其经济实力迅速攀升以致超过了英国。此时的德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经济上的迅速崛起并未带来政治上的相应自信。德国相对而言领土狭小、地处中欧的不利地缘格局、多年分裂的记忆、几个世纪以来作为欧洲战场以致生灵涂炭的历史,都令这个新崛起的强国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克服的不安全感。该种情结在经济猛涨的催化下转为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力图谋得“阳光下的地盘”。就海外而言,此时只剩下非洲还有大片领土有待征服。适逢德国的世仇法国在普法战争之后大力在非洲扩张以恢复元气,而英国担心法国的扩张会将原料与市场向英国封闭,也在非洲摩拳擦掌。为了协调列强的行动,在俾斯麦的主持下,1884年召开了柏林会议,达成了关于非洲瓜分规则的共识。会后短短十几年,在非洲几乎已不再有“无主”的土地。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极个别的地方之外,非洲人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他们的家园被欧洲人在地图上依照尺规而分割,一条条沿着经纬线厘出的界线框定了他们此后的命运。后来的经济史表明,对列强而言,非洲殖民地的占领无论从移民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原料、市场等经济角度来说,都是很不划算的,对非洲的瓜分只不过是争霸各国在囚徒困境中的疯狂之举。然而,这段历史却对非洲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它第一次将非洲完整地整合进一套国际法权秩序之中。作为个体的非洲人也许仍然不是“文明”的,但是作为土地的非洲大陆则已纳入西方秩序,需要服从国际法的调节。甚至,在此阶段保持了独立的两个黑人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也逐渐被接纳为正式的国际法主体。非洲的地理空间被现代国际法权所分割,欧洲瓜分所留下的边界,正是后世非洲国家独立后的领土疆界之表达。尽管它常常将相同的部族分隔在不同的国家,但无损其国际法上的效力。非洲以一种怪异的身份开始卷入了现代世界秩序当中——非洲土著没有权利,土地被白人所划分,同时,或是占据了黑人土地的白人以“非洲人”的身份来主张国际权利,或是白人总督治理当地的领土,并以统治无完整民事权利的孩童的方式来统治黑人。非洲被动地获得了一种国际法身份。

嗣后不久爆发了两场耗尽欧洲元气的世界大战。在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正当性基础即发生了巨变。既往的帝国瓜分模式不再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一跃而为新的正当性基础。该理念为非洲人的独立建国之主张奠定了基础,并在1960年代之后化为现实,非洲国家纷纷独立,黑人以新的方式进入了国际法权秩序当中。

然而,相当程度上,国际法权秩序的主体与国际政治秩序的主体还是两回事。白人殖民者的直接统治退出了非洲殖民地,但是他们通过对于非洲国家财政、金融体系、对外贸易等的掌握,继续其对非洲的间接控制。在欧洲的区域性控制之外,非洲国家还更处在一个全球格局的约束之中。它们独立之后,便迅即面临在冷战之中站队的问题。常见的情形是,由于部族对立,新独立的国家内部两派甚至更多的派别彼此之间争斗不已,各倚一方,于是血腥的内战便爆发了。有些国家打了几年之后,一个强人压制住了所有对手,依托着外援,建立起独裁统治;另有些国家则是内战持续多年也未见分晓。所以,这个时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非洲内部秩序,它是从属于冷战秩序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两大阵营不再争夺非洲,向这里的资源投放也随之骤减。过去的一些独裁者马上遇到了财政困难,无法持续下去,非洲很多地方再次爆发内战,尤以两次刚果(金)内战为甚;甚至爆发大屠杀,一如卢旺达等地。经过十余年极度的动荡,秩序再次稳定了下来。到这个时候,我们初步可以说具有一定意义独立性的非洲秩序诞生了。

非洲的独立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黑非洲是个传统的农牧业自然经济地区,殖民者在部分地区带来了现代商品经济,但其表现为与周遭地区脱节、直接联系于世界市场的矿业经济与种植园经济,在这些外向型经济飞地的周边,是广大的传统经济区。这样一种二元经济对非洲的传统社会结构带来巨大破坏,并伴随着非洲国家的独立进程,乃至延续到独立后。

非洲国家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非常粗略地说有两支重要的力量。一支力量是受过西方教育的精英,以及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他们力图以成立由黑人掌权的民族—国家的方式来摆脱殖民统治。对这些人而言,殖民统治根本上是个政治问题。他们同时希望用西方的文明来改造“愚昧落后”的非洲传统。另外一支力量是大量走出乡村来到城市里寻找工作机会的非洲民众,他们在经济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由于脱离了传统社会,又因此失去了社会保障。对这些人而言,殖民统治根本上是个社会经济问题。这两支力量都对白人的殖民统治不满。在独立运动中,两支力量合流,但其诉求并不相同。精英团体力图取殖民者而代之,依照西方模式建立国家,但是势单力孤,便动员一般大众,宣称赶走殖民者将会迎来非洲人的解放;一般大众为了解决自身所面临的社会与经济问题,便与之合作,赶走了殖民者。

政治问题的解决使得许多非洲本土精英转为既得利益者,然而非洲的经济结构没什么变化,大众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也并没有解决。这种情况下,对大众的动员可能形成新的动荡之源。于是,一些非洲国家的精英统治转向了专制,而这种统治往往是进一步强化了旧的殖民式经济结构,这就更将这些地方的非洲精英与一般大众及传统社会隔绝开。另一些国家的非洲精英力图在非洲带来根本的社会变革,认为这是非洲解放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对一般大众保持高强度的动员,这种动员机制必然走向“非洲社会主义”:力图以一个逻辑上先于“国家”的“党”的领导,解决政治与社会这双重问题。在冷战中,西方与苏东两大集团各自支持一批非洲国家,使得两条路都还能维持,政治问题貌似解决了,经济上则使得非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化。冷战后,解决经济问题的失败,在各国的部族政治以及诸多跨境部族之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使得非洲国家政治又陷入动荡。经过十余年内战,各国人困马乏,无力再战,于是秩序大致稳定了下来。

但是这一本土秩序还是要被统合在全球资本秩序下来获得理解。在美国的主导下,二战后建立了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与机制。它们具有技术性、中立性的外观,但美国正是通过它们实现对于世界的柔性网络控制,建立了资本帝国秩序。这一秩序在二战刚刚结束后被局限在西方阵营当中,但其原则上是要拓展为一个全球性秩序;对立的共产主义阵营在经互会框架下试图建立一种超国界的计划经济秩序,其在原则上也要拓展为一个全球秩序。资本秩序的特点是其开放性,在确保其操盘者美国的终极控制的前提下,可以容许更多的经济体参与进来分享发展,于是经济的效率会更高。而计划经济秩序的特点则是其封闭性,如果它允许与外部的任意政经联系,则计划将不再可能,从而该一秩序难以令更多的国家来分享发展,经济的效率较为低下。前苏联的全球秩序谋划最终失败了,但可以说这不是美国击败了苏联,而是苏联打垮了自己。

冷战结束之后,资本秩序走向了它的普遍性原则,覆盖了全球,适逢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于是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了。非洲秩序被统摄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开始了其艰难的发展。对于欠缺资金、技术、基建等等各项发展条件的非洲国家而言,当下的发展途径很有可能只能从出售资源起步,以此来换取外汇,并进而换取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然而,在非洲已不在两极争霸格局下作为被拉拢对象的情况下,其外贸条件极为不利。非洲的矿产以及农林产品的出口,需要纳入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体系当中。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基本上在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几大期货交易所被确定下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而是由大资本决定的。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来运作,能够囤得住货,价格便被操弄于股掌之间。由于能够调动如此规模资本的大公司数目很有限,于是,寡头垄断的定价机制便可形成。这是资本秩序的一个自然结果,可不做伦理评价,不过这毫无疑问使非洲国家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中国崛起与非洲的新机会

非洲的二元经济结构,更转化为二元社会结构。由于黑非洲国家农业政策的失败,以及连年的战乱,大量人口从内地农村涌入少数几个大城市,以致非洲的城市化率超过了40%。然而,城市中并无相应的产业支撑如此庞大的人群,过度“城市化”的后果便是非洲大部分城市中均有90%以上的人口无正式工作,以临街叫卖等零工方式勉强度日,月收入仅够糊口。许多城市人口甚至也要种地以获取粮食。但是,由于城里毕竟提供了更为热闹的生活,他们并不愿意回到乡下。这个庞大的人群是潜在的动荡源,构成了黑非洲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黑非洲的农村,由于基础设施不足、销售体系未形成,除了少数地方,大部分仍然处在自给自足型农业状态之中。因为自然物产丰富,这些人还不至于挨饿,但是也仅处在维生水准,贫困发生率很高。在黑非洲,除了极个别国家之外,国家认同仍不及部族认同,这是国家动荡分裂之源,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国家的物理统一难以实现,这带来更多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城市里提供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不一定要让多数人都有正式工作,只要能给大家以好的预期,便可有效消除动荡危险;需要为非洲的乡村农产品提供广大市场,以便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需要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以便帮助农产品、内地的工矿产品能够更有效地运出去,以及实现国家的物理统一;而要实现这些,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及需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迅速改造一个社会的经验与想象力。这些,恰恰都是中国能够提供的。中国与非洲因此有着大量的利益契合点。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放弃了封闭性的计划经济,在对全球资本秩序的参与当中,逐渐吸纳了西方世界的产业转移,崛起为世界工厂。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现象,其独特性就在于中国的规模。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哪个具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与经济规模的国家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由于中国的体量,它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原材料吸纳者与一个世界性的制成品输出者。

中国对于工矿业原材料与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刚好可以为非洲提供急需的广阔市场,帮助乡村脱困。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着当今世界最有效率的建设队伍,而在非洲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会拉动相当多的相关低端制造业的启动,中国现在正有大量过剩的低端制造业产能需要转移,也只有中国有此种可供转移的低端制造业,这几项并进,可以为非洲的城市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农产品的充分市场化,将使得非洲的粮食分配机制获得极大改善,化解其可能出现的饥荒问题,并提高乡村人口的生活水准。中国国内的资本开始过剩,需要输出,这恰是非洲所亟需的,其与非洲丰富的资源存量之资本化相并行,对中非双方都会有巨大益处。此外,中国还有在短时期内实现迅速发展的经验。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使得中国与非洲构成了相互需要的重要伙伴。

前述不过是从中非双边的角度看问题。如果纳入全球视野的话,我们还会看到更有意思的东西。

中国的崛起面临核时代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环境。此前的国际关系史上,大国之间通过战争等手段来实现国际秩序与权力分配格局之间的匹配,并以此来实现对于势力范围的划分,形成对于小国或尚未加入国际法秩序之地区的控制。国际秩序的变迁基本上都是通过大国战争来完成的。但是随着核时代的到来,大国间的战争不再成其为可能,战争只发生在大国与小国之间,或是作为大国代理人的小国与小国之间。这种战争不会带来国际秩序的变迁。因此,大国对于小国的控制,对于势力范围的划分,转化为一种抽象性的控制,并通过一套国际机制来实现,这一点在冷战结束后变得尤其明显,例如前述的资本秩序。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国际秩序的变迁不再是通过大国间的战争,而是通过对于新的国际机制之议程的设定权的争夺与转移来实现。

中国的崛起,使得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再适应新的格局,这便带来了中国对于新议程之设定的需求。但是由于中国在国际议程设定问题上的生疏与不自信,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主动地表达并落实自己的利益,这需要时间与场所来学习。非洲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并且,非洲也需要西方以外的力量来改变国际贸易秩序,通过新议程的设定来改善自己的不利地位,至少是使得自己有讨价还价的空间。中非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有正当的理由与需求在非洲发起新的议程谈判。非洲是中国的一个上佳学习场所,并且对方很可能也正欢迎我们以这种方式到来。

设定新议程这一工作不仅仅会带来物质性的后果,对中国而言,它还可能带来精神性的提升。

虽然近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带来了深刻的不安全感。甚至在今天,它也仍然没有消除。“大国崛起”的高调不过是这种不安全感换了个面具展现出来而已。物质力量的积聚并未带来我们在政治上的足够自信,以致一方面对内对外的政略行为上常常进退失据,另一方面,不自信的内心被裹挟于各种各样虚诳的民族主义热情之中隐藏起来。这种悖谬的原因正在于,政治并不单纯是物质的聚合,而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表达,精神的缺失必将带来政治的迷茫。要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找到我们的精神支点,中华民族也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兴。

我们在非洲的努力,可以帮助它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并帮其逐步消解内在的二元性,从而实现内部治理的改善。如是,则将中国的发展外化为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我们庞大的物质力量便会被导入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世界秩序的轨道,找到其恰切的出口与用途,从而也给予其他国家以安全感。这样,中国的崛起通过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过程展开,但它最终必定会绽放为一种深层的政治哲学,确立起中华复兴的精神支点,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饱满与政治上终极的自信。

这一过程将会表达出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那就是,中国的发展便意味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问题反过来被内化为中国的问题。(本文的诸多思路深受于向东先生的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外交学系)

进入 施展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非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与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50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化纵横》2011年8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