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佳伟:京奥开幕式:一种美学范式的巅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85 次 更新时间:2008-08-22 11:35

进入专题: 奥运  

江佳伟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如约开幕了。整整一百年前,中国人张伯苓先生首次提出中国要主办奥运会,大胆的梦想一睡就是百年。正如奥林匹克圣山下的希腊先贤们从没想过一个岛屿上的运动会能光耀世界,列国诸公们也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有认为中国举办奥运会不是一个奇思异想。

直到奥运火炬从中国国家元首手中传出去,跑向五湖四海的时候,在新德里,在巴黎,在洛杉矶,以及其他很多地方,仍有一大群人老眼看中国,把自中国来的火炬当作历史笑柄或者政治筹码,大肆其心大畅其私。在外力的挤压催迫下,爱国情绪在古老的国土发酵弥漫,此前被普遍认为垮掉的一代——80后90后青少年挺身而出成为爱国先锋。善于划分政治世代的所谓观察家在事实面前大跌眼镜,不约而同惊呼中国存在过盛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

这种在冷静成熟的政治学者看来过盛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来源于5000多年的光荣和100多年的屈辱,滋长于50多年的悲壮历程和30年的辉煌发展。这种顿挫人感奋人的历史力量,不仅对中国人有效,即使对中国毫无联系毫无认知毫无观念的外国人,让他读一读中国通史,凭着人类共通的基本情愫,他都会生长出一些中国式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2008年的国内现实和国际态势,更加强了中国人的国族情绪。外人很难明白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于中国人、华人的意义。我们从1840年开始失败,接二连三败给了西方列强,败给了一衣带水的日本,然后是国内迭迭不休的战乱,中国人在彷徨:我们失却了自信心吗?甚至担心有朝一日要被开除球籍。1945年胜利了,为了这个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胜利之后又陷入内战,接着是中华民族持续到现在的分裂。我们太缺乏胜利和关于胜利的典礼了,1949年的开国大典并不是完美的国族大典。民族自卑心渴求更强悍的终结,民族自信心呼唤更彻底的焕发。期待一场完美的国家大典,以成功昭告列祖列宗,以喜悦遍示名山大川,堂堂中国让四方来贺,所有的屈辱都在这个节日的焰火里灰飞烟灭,所有的荣光都在这个节日的欢笑里璀璨闪耀,已经成了国人的潜意识,成了民族的无意识了。

积累了多年多日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也期待着一个伟大正当的抒发渠道。对中国而言,再没有比奥运会更合适的舞台了。奥运会是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它不是政治运动,政治运动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效,竞技体育上升为最有号召力的隐秘意识形态,而最广泛的国际参与,可以让中国话语获得世界聆听的机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大门开放得更坚定,中国就开始申办奥运会了,“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的申办口号显露了中国人的急迫心情,那时的失败在意料之中。2001年,中国再次申办,此时,中国国力强省,崛起的大国形象似乎以呼之欲出,国际奥委会选择了中国北京。北京由此开始了七年的改天换地,好像以前的古旧人家,为了家族的祭祀大典,打扫庭院,肃穆身心,准备好至上的通体虔诚和无上的庄严景象。

100年流啊,50年流啊,7年流啊,背后还浩荡着5000年的煌煌底蕴,流啊流啊流,所有喜乐哀怒都要在2008年8月8日晚上汇聚成五十多分钟,接受国家文艺的洗礼。近26万平方米的鸟巢,近十万现场观众,80多位外国首脑,十三亿中国人,都在等着观看看中国大典的开幕礼。庞大而焦急的历史急切地寻找着她的落脚点。

在这个落脚点上,任何文艺导演恐怕都不会有多大自主空间。开幕礼只能在预料之中情理之中。京奥开幕礼果如所料。从《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路看过来的观众不会对开幕式的风格感到陌生。张艺谋很幸运,他既有的美学风格完全符合国家大典的要求。他延续了一贯的美学风格,并于此达到了巅峰。张艺谋用源自西方的现代光影技术讲述中国故事,描述中国的世界想象,中国故事、西方技术和世界想象在那一片时空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完美融合,自张之洞以来一代代中国文化本位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梦想在张式开幕礼中奇妙实现了。电视观众,尤其是现场观众,不会忘怀这五十多分钟的美学巅峰体验,震撼来得空前猛烈。外国观众震撼得很惊讶,中国观众震撼得很满意。

虽然,细节不无商榷之处,如中国故事里,《论语》在孔子死后才出现,孔子三千弟子诵《论语》是否得当;如西方技术里,光影技术是否运用过滥;如世界想象里,北京主场下的全球笑脸秩序是否太过矫情。但在那样宏大的仪式中,排山倒海的激情和刚强坚定的叙事指向足以淹没一切琐碎算计和细微心曲。置身于当晚当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是这幕历史大戏里的演员,在见证也在书写历史。而场上1万5000多名真正演员则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完成国家团体操,不见人体,只见物体,不见个体,只见集体,笑容是统一的幸福灿烂,神情是统一的昂扬沉醉。整个叙事的主题异常简单又异常坚定,所有歌舞人物都简化为国家强盛的注脚,在张艺谋的神奇导演下,成千上万的注脚看起来只是一个注脚。

这种美学体验在中国人不会生疏,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曾见过,样板戏曾见过,张式电影里见过。朝鲜人也不会生疏,他们每年都能够在大型团体操《阿里郎》中体验一到两次。虽然,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早是明日黄花了,样板戏也几成绝响了,张式电影在后期也诟病纷起,对《阿里郎》国人亦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国人对奥运开幕礼不仅震撼而且满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积贫积弱百年的中国人太需要一场告别过去拥抱未来的世界级仪式了,能够担负如此重任的美学范式除国家主义美学范式外别无他选了。中国人的百年心声,千年故事,需要国家主义美学范式酣畅淋漓地表达。我们很焦急地要告诉世界我们所拥有的灿烂文化和美好心愿。外国人在震撼之余,不能不惊讶,因为在他们的视听习惯里,充满了西方诉求和西方的世界图景,他们第一次认真观听了中国诉求和中国的世界图景,惊讶于异样的观感。中国人在震撼之余,继之高涨的满意,国人看来,2008年8月8日晚的典礼是成功的,成功地亮出了自己说出了自己,深藏的国族主义情绪得到了畅通无阻纤毫毕现的发泄,内心无比畅快。

风云际会方成今日之盛。也许,此后,再无这样的历史机缘,也再无这样的历史需求,中国人需要把一个国际性体育盛会的开幕式表达得如此完美和如此震撼来焕发自己的信心、赢取别人的信心。我们倒是盼望着,再不要这样的历史机缘,再不要这样的历史需求,这次国家主义美学范式的巅峰出场就是它的最后一次出场。我们祈祷于历史人心,在下一次的中国,我们看到的是活泼泼自由由的个体,愉悦代替了震撼,轻松代替了沉重,表现代替了求证。

愿天佑吾华。

    进入专题: 奥运  

本文责编:qiuchenx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23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