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祸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55 次 更新时间:2024-07-19 09:33

陈行之 (进入专栏)  

先讲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从来没有发生过灾祸的国家,五谷丰登,人民安宁,既没有疾病流行,也没有灾害发生,举国上下无忧无虑,一片歌舞升平。有一天,皇帝对大臣们说:“听说天下有一种叫灾祸的东西,种类很多,但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众大臣应道:“我们也听说过,但都没有见过它的样子。”于是,皇帝便派遣宰相去购买这种叫做“灾祸”的东西。天神知道这件事以后,就化装成一位商人,把“灾祸”摆放在市场上叫卖。宰相听到赶过来问商人:“你卖的这是什么怪物啊?”商人说:“这就是‘灾祸’呀!”商人翻弄那团黑乎乎的东西,“你看,这不仅是‘灾祸’,它还是‘祸母’呢,它能不断地制造灾祸……”

宰相一听,非常高兴,心想:我可找到要买的东西了,连忙询问价钱。商人捻着胡须说:“我这个东西可是世上无双,没有千万之资,我是不会卖的。”宰相说:“钱不成问题,我自然会付你。但是,我想问你,如果我把它买回去,我用什么来喂养它呢?”商人答道:“太简单了,这个东西专门吃缝衣针,每天只要给它吃一升缝衣针就可以了。”宰相心想,这不是什么问题,就付钱把“祸母”买了回来。

皇帝终于看见了“祸母”,十分高兴,就把它豢养了起来,每天都来欣赏。没想到“祸母”食量惊人,很快就吃光了皇城能够找到的所有缝衣针。为了不让“祸母”饿死,皇帝就下令全国的老百姓停止种田桑植等劳作,全部改为制作缝衣针,供“祸母”食用。文武大臣分赴全国各地,严厉督办打造缝衣针的事情,老百姓稍有不逊即遭逮捕。过了不到半年,这个国家百业凋敝,田野荒芜,五谷不收,病害肆虐,哀鸿遍野,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官府失去了工作秩序,皇宫内外,一片混乱;官府混乱又导致社会失范,人民铤而走险,盗窃者、抢劫者、杀人者蜂起,整个国家失去了安宁,就像是一个被残酷殴打过的人,遍体鳞伤,躺在路边哀鸣。

很多时候,事情都是由老百姓首先弄明白。比如现在,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就明白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没来由地招惹那个“祸母”造成的,于是发一声喊云集起来,把皇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要求皇帝处死“祸母”。皇帝尽管舍不得,但是鉴于人民的压力,也不得不让步,下令宰相把“祸母”弄出去杀掉。

宰相遵命把“祸母”带到城外,在老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命令武士砍杀。没想到“祸母”刀枪不入,想尽了办法都没能够将其杀死。围观的老百姓出主意说用火把它烧死,宰相同意了,让武士们架起一个巨大的柴堆,等到烈焰烧灼成白色之时,把“祸母”扔了进入,烧了足足三个时辰,万万想不到的是,“祸母”依旧安然无恙,在火焰中蠕动着,翻滚着,好像要从烈火中挣脱出来。

正当人们不知所措之时,被烈火烧炼得通体赤红的“祸母”从柴堆中轰然而起,一跃冲天,“轰隆”一下窜到皇宫里面去了,皇宫顿时烧起大火,皇帝、宰相以及文武群臣均葬身于火海。“祸母”像流星一样在街市里流窜,所到之处,烈火焰焰,整座皇宫和都市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转瞬之间,这个曾经人民安居乐业的富庶国度,就灰飞烟灭,从世界上消亡了——天神终于用特殊的方法惩罚了那个异想天开的皇帝和群臣。

上面这个故事记载在《法苑珠林》里边。《法苑珠林》,一百卷,又名《法苑珠林传》或《法苑珠林集》,是唐代一个叫道世的法师根据各种经典编纂而成的。“法苑”,指佛法的荟萃;“珠”,是美石,比喻佛陀教法融通无碍;“林”,法义丛集名为林。由此可知,《法苑珠林》是汇集一切佛法教义精华的一部重要典籍。

宋《高僧传》卷四“义解篇”介绍道世其人:“字玄恽,姓韩氏。厥先伊阙(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县南)人也,祖代因官为京兆(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人焉。时年十二,于青龙寺出家。律宗研核,书籍钻寻。于时籍甚,三辅钦归。显庆年中,大帝以玄奘法师所翻经论,未几,诏入内。乃慈恩寺大德,更代行道,不替于时,世亦预其选。及为皇太子造西明寺,爰以英博,召入斯寺。时道宣律师,当涂行律,世且旁敷,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复因讲贯之余,仍览甚深之藏,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又着善恶业报及信福论共二十三卷、大小乘禅门观及大乘观共十一卷,受戒仪式、礼佛仪式共六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十部都一百五十三卷。世颇多著述,未测其终。名避太宗庙讳,多行字耳。”

这个著名的僧人是京兆(陕西省西安市)人,俗姓韩,字玄恽,学富五车,曾经与道宣律师共扬律学,移风化俗,严持净戒,著述颇多,除了这里说到的《法苑珠林》以外,还有《诸经要集》二十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金刚经集注》等,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

《法苑珠林》将佛教基本的义理囊括其中,井然有序,全书约百万余字,博引诸经、律、论、传等四百多种,分门别类介绍佛教教理和一般知识,如佛教的时空观、宇宙观、有情观、宣教方式、因果业力、善恶报应、僧俗二众应有之修持与德行、圣凡分类、戒律禅观、神通咒语、法数名相、寺塔器物、音乐图像、仪礼行止、卫生保健等。更重要的是,本书广泛地讨论人世间各种社会现象和伦理是非观念,可以说是集出世与入世思想于一书的一部鸿篇巨制,素有佛教百科全书之称,是中国佛教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史料。

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时代,这个时代开创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新纪元。唐代文化融合了儒道佛文化,进行了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宗教发达,必将引起对宗教经典的需求,当时的译经、抄经活动异常兴盛(唐太宗知道玄奘译出《瑜珈师地经》以后,立即敕令秘书省缮写九部,颁发给雍、洛、并、相、六充、荆、扬、凉、益等九州,展转流传),而反映佛教思想的典籍也大量应运而生,《法苑珠林》即为其中之一。

在这样一部典籍中讲述这样一个听起来荒诞不经的故事,我总感觉有某种深刻的寄意在里边。

首先,故事是讲给什么人听的?我们可以从故事结构中作一分析——如果不是那个闲得没事的皇帝突发奇想,无事生非,去求购什么“灾祸”,显然就不会有什么“祸母”来到皇宫,“祸母”不来,自然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老百姓干什么了?老百姓什么都没干,他们只是无端的承担着皇帝的荒诞行为带来的后果……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归根结底还是给皇帝或者皇帝之类的人听的。

这样,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道世法师想通过这个故事要告诉皇帝或者皇帝一类的人什么道理呢?

我想,道理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你皇帝要以民为本,以社稷为本,别胡思乱想那些没用的东西,招灾惹祸。难道你不懂得“国得道而存,失道而亡”的道理吗?如果你净做与国计民生无关表面文章,早晚就会把祸招来;其次,“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因为你国君昏庸无道,伤害了民心,损害了民益,你这个国君还有什么用处呢?于是,故事说,从来都逆来顺受的老百姓就造起反来,围住了皇宫,向皇帝“讨说法”,用几近于暴力的方式,要皇帝去做正确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很难办了。

这个时候,皇帝未尝不想去做正确的事情——再昏庸的皇帝也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所以,皇帝只好忍痛割爱,下令宰相杀掉“祸母”。然而,世上的事情并不是你皇帝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的,毕竟,所谓“天子”的说法只是吓唬老百姓的一种说词,其实他仍旧不过是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的肉眼凡胎,凡人办不了的事情他皇帝照样办不了。你比如眼下这件事,杀得了杀不了“祸母”,还是一个问题。你以为下令杀“祸母”就能杀了吗?杀不了了!晚了!故事告诉我们:在国家法令的严厉驱使下的老百姓,无可奈何地用他们勤劳善良的双手喂养着“祸母”,这玩艺儿居然长得很大,什么人拿它都没办法了,就像我们上面看到的,刀杀不死,火烧不死,真正的成了气候!更加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成了气候的“祸母”竟然一飞冲天,烧向了皇宫,烧向了整个都市,烧向了整个国家……皇帝也和他的国家一道,灰飞烟灭了。

灾祸最终落到了皇帝自己身上。

这样说来,这个尽全民之力喂养“祸母”的皇帝显然有一些问题。古人有言,作为一个国君,“修其德则下从令,修其仁则下不争,修其义则下平正,修其礼则下尊敬。四者既修,国家安宁。”你当皇帝的不修德仁义礼,又怎么让老百姓讲究和遵守德仁义礼呢?老百姓不遵守德仁义礼,社会又怎么能够安宁呢?倘若你再去干一些老百姓看不起的荒诞不经的事情,做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表面文章,怎么可能不导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结局呢?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非常偶然地读到这个故事,非常偶然地产生出一些想法,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总是幻化着这样的情景:那个深埋在佛教典籍里著书立说的高僧道世法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并非清心寡欲,他在看着世事呢!我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听到了这个故事,如果他听到了,我也敢料定他不会听懂,或者说即使听懂了也体会不出它所蕴含的深意——毕竟,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盛世的开端,离李家王朝覆灭还有整整三百年呢。

从道世法师在世到现在,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承受了多少金戈铁马的践踏,经历了多少历史烽烟的洗礼!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个叫“祸母”的东西始终没有消失,总是隐隐约约地闪现在历史的帷幕之间,有的时候叫天灾,有的时候叫瘟疫,有的时候叫战争,现在则叫腐败,叫好大喜功……但愿我们不要再喂养它,不要让它再成为气候,更不要让它再一飞冲天。

如果让这个家伙再次危害我们的国家社稷,我们也就真的辜负一千四百年前那个高僧的一片苦心了——我揣测,道世法师的故事绝不是随便讲着玩儿的。

(2008-7-12,北京)

进入 陈行之 的专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60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