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湘财证券资本市场高级论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191 次 更新时间:2000-11-30 00:54

进入专题: 经济   货币   证券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戴根有  

一、货币政策理论

1.货币政策目标:《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币值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这几句话的得出是长期讨论的结果,在计划向市场过渡中,由于市场经济不充分,还需金融货币政策做一些结构调整。同时多目标是现实选择,如就业目标,几乎一国际收支平衡目标。

2.价格指标还不行,中间目标应是一系列数字指标,从经验来说,短期看M1,中长期看M2(保持货币稳定),M1与工业生产紧密相关。

M1:现金+单位活期存款

M2: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有款+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外币存款

操作目标:短期利率开始作为一个目标,更多是看商业银行流动址。

3.工具:

信贷规模管理:现在非常记要,98年取消指令性计划,保留指导性计划

合并市场操作:基本债券市场,现在越来越重要

再贴现:

利率:管制

信贷政策:

与商业银行通气

4.有效性:对西方来说货币政策太有用,太重要了,从格林斯藤就可见一斑。中国货币政策也越来越重,对经济回升起了重大作用,前两年许多人对货币政策提出十不■,但是有一点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得不到货币政策的支持是无效的,比如表层融资,如果向消费者融资将减少消费,而向商业银一融资的话,购买一元债券就等于少一元贷款,因为商业银行必须保证信用。

日本的货币政策是不持有大藏者的债券,目的是保持币值稳定,这有点古板。

二、198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有人以1995年《人民银行法》为界将8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划分为两个阶段,我个人更倾向于以97年为界,理由是97年以前的目标总体对付通货膨胀,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之后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对付通货紧缩,97年以前采取直接调控(规模管理),98年1月1日取消货款规模,5月公开市场开始运行,基本实现间接调控,目前只有利率还没放开。

1.1984年到1997年:

84年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分家,商业银行地方文化倾向增强,货款银多,增长49%;85年紧缩,限制规模,8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下滑。86年初掉到0.9,86年实行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86年未松了一点。87年是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控制得还不错,88年价格改革,中央精神是收入长1倍,价格增进70%,但还是发生了全国性抢购风潮,9月份,治理整顿,到91年物价降了下来,但经济增长速度也下来了。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要求加快发展,显然是对发展速度不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放弃了手脚。但深层矛盾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货款增加了,资金市场也发达了,贷款风险也增加了,泡沫经济凸现。在这种条件下,小平恢复中央财政领导小组,92年成立,93年成立班子办公室,到93年开始加强宏观调控,96年实现软着陆,实现低通状,高增长。

1997年上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在下半年并未对出口增长产生多大影响,所以未特别注意,主要关注的是港币保卫战,到98年初出口大幅大降,97年下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任务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但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泡沫,不良货款突出,防范风险意识提高,以至银行不敢货款,同时在外汇改革后,增长靠出口,而这时出口大幅下降,只能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一个前提是增加货款,这样的矛盾一直困绕着中央,之后采取的措施有:①取消货款限额②利率手段:降息,98年降3次,99年又降一次③货币市场发展,公开市场操作,债券市场发展很快④99年初个人消费货款计划,去年特别在做农村信贷工作,另一项是教育助学贷款,采取政府贴息的办法。98年增长为7.8%,99年为7.1%,物价实现负增长,2000年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未来展望

短期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稳定性,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币值,下大力气发展货币市场传达机制,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但还应努力,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还没完成,当然问题也还存在,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有基础设施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要走证券化的道路。

中国不能说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中国大量储蓄都在银行,M2与GDP比价最高,当大部分人涌向银行取款的话,那么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在十五计划里,金融、经济环境的最大变化是加入WTO的五年过渡期,5年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就是国际金融市场,同时金融产品如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冲击。

今后一段时间主要解决的有九个问题:①货币政策;②提高中资金融机场的竞争力;③合业与分业:目前情况下应选择分业经营,但混业经营是全世界趋势,中间业务鼓励交叉,远期走金融控股公司道路;④农村金融体制;⑤利率市场化(主要指存款利率市场化);⑥货币、债券、金融市场;⑦清算体系;⑧资本项目可兑换;⑨法律体系。

    进入专题: 经济   货币   证券  

本文责编:王成刚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