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人类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29 次 更新时间:2012-01-29 14:36

进入专题: 人类学   弱势群体  

张海洋  

主讲人:张海洋(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教授)

时间:3月21日晚7:00

地点:三教107

说句实在话,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前几天,北大社会学系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随便定了上面的这个题目。后来,我又用几天想了想,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了点,我自己对此也没有什么头绪。今天另给一个题目,叫做“弱势群体的主体性及其缺失”。这与上面的题目还是有些相关的。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可以说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朱镕基总理在这次人大会议上说,我们要关心弱势群体,支持和帮助弱势群体。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正式方式向中国人们宣告,弱势群体这个专有名词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到了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时候了。同时也说明社会学中的研究较早地渗入到政治话语中,可见,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加速发展。

弱势群体这个专有名词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我想不会超过十年的时间。我想问在座的同学,你们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接触到这个专有名词的?哦,三年前是吗?还是比较早的。

弱势群体这个专有名词,我想最初是伴随着工程引入进入中国的,后来进入社会学、人类学学者的视野中。举个例子,在《读书》杂志上这几年来这个专有名词的出现频率势必较高的。下面说正题了。

一、从我国民族院校译名说起

我这些年来比较关注国内民族大学、民族学院的译名,这主要体现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大、中南民大等院校的校名、学报、电子刊物的翻译中。一般有三中翻译形式:1、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3、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大家知道,University是综合类大学、高等大学的意思,第一种翻译形式看来是说明民族院校是综合性的。这在大家争着上马综合大学的今天当然是比较时髦的,也符合人们的心理。这表面上看来是没什么可以多说的。而College主要应翻译为学院。按照中国的习惯,级别可能就低了一个层次。它主要是大学以下的各个学院。Institue主要是指研究机构,如研究院、研究所。当然,中央民族大学这几年来的目标是要建立成一个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地方。说研究院、研究所还说得过去。不过按照中国人的心理习惯,高等民族院校用第三种翻译总是比较少的。

现在我们主要从Nationalities(“民族”复数)来进入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讨论。Nationality最普遍的意思是国籍,第二种意思是国际上的。我现在的意思是,当我们命名别人为民族(少数民族)时,我们是否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如果是一种弱势群体的话,他们有主体性吗?接着追问,谁有权力去命名弱势群体?

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近百年中国的历史。在过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类型发展层次。以辛亥革命之前的中国历史为例,那时候中国有满、汉之分的。这是民族的一个重大的分野。在第二层次上,还有藏、蒙等别的民族的区分。满族人在当时有很高的地位。即使在满族内部,还有层次的区分。又如在汉族人中,也有所谓“客家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梅县一带)的称呼。为了解决民族差异的这个问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他们革命的目标从“驱除鞑虏”转变为“五族平等”,提出了“三民主义”,重申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孙中山确实是很伟大的。在1950年,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的现代性,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民族识别活动。当时,二十几个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被辨别出来。后来又进行了几次类似的活动,但已经主要是从各民族中挑选出相对更有特色的民族来。到了1979年,我们总共有了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加在一起,总共有56个民族。但是,我认为,官方的认定与实际是有区别的。真的有55个少数民族吗?

我个人觉得对于上面举的对于高等民族院校的翻译,“for”应该改为“of”,这并非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作为支持,只是我个人的直觉和喜好罢了。因为,我觉得,如果用for的话,其主体值得怀疑。举例说明,林肯在1870年的演说中说到,美国的政府应该是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这在中文的权威翻译种中,往往被翻译为“民有、民治、民享”。请大家注意,这个翻译是有顺序的,并且是按照其重要性来排列的。一个“民有”的政府是能够“民享”的,但是一个“民享”的政府却未必能够“民有”。但是,中国现在有很多以“人民医院”、“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电视台”、“人民邮政”、“人民政府”、“人民警察”、“人民军队”|命名的单位,对它们的翻译是否也应该用“for”呢?当然,“人民钢铁”、“人民石油”这些名词的翻译可能用“of”更贴切一些。因为这体现了过去时间里工业化的威力,是明显地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for会更多地取代of。这在统计上是有例子可以证明的。这正如荣格所说的,反映了集体无意识。朱镕基总理的讲话,告诫人们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但同时也尴尬地表明,弱势群体的主体性有很严重的缺失。主体的缺失,或曰主体的客观化,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民族集体意识?

二、语言与思维和行为的关系(语言所反映的我们头脑中的话语诠释结构、行为模式)

换句通俗的话,我们怎么看待语言、思维、行为的关系?语言是我们的文化,各个文明社会都有对语言的关注。比如对雄辩的关注(雄辩也是一种语言)。古希腊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例子,甚至“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二十世纪结构主义的兴起,正是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表现。这在1995年《社会科学季刊》中徐友渔的文章中有总结。其中以加达默尔为典型代表剖析,二维特根斯坦也十分主义精神、行为的关系。海德格尔、哈贝马斯也有类似的看法。

以上是哲学界,史学界的一些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概括为:

1、语言是相对的。如Sapir-Worfhypothesis假说所言。从我自己这个岁数以上的人的论断来看,斯大林说,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沃尔夫是Sapir的学生,他的看法刚好相反,他认为语言决定思维。这显得极端了些,换些不太绝对的,“语言影响思维”。但即使是这样,它与古代典型的说法“言为心声”等也是不同的。

以下举一例子,在六、七十年代中国进行阶级斗争,我们说我们正在进行阶级斗争,但是,六、七十年代却是平均主义搞得好的时候,没有什么太过头的贫富差距和地位差别。但当时的舆论缺将其命名为“阶级斗争”。事实上那有什么阶级呀?现在贫富分化是越来越明显了,人与人的差别也越来越大,“阶级斗争”不是更厉害了吗?但是现在并不允许要“阶级”这个说法,而换成了“阶层”。今天,如果一个人整天读《共产党宣言》,想必不会受欢迎。因此,每一次命名,都会歪曲了事物本身。正如用剪刀裁开了一块布,但布已经不是其本身了。

仍举少数民族这样的弱势群体的例子。如果你们与少数民族接触的很少,你们是否能够理解他们的言语、思维与行为?当汉族人到藏族山中去旅游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各种丰富的资源,总会赞叹祖国的大好河山。但藏族他们自己人是把一座座山看作一个个神的,他们有可能想的是如何去敬神,说句不雅的话,如何去讨好神。

在讨论言语的时候,我们以汉语中的词汇为例。比如说“客家人”。什么时候客家人被想起,就说明他们是没有家乡的,而我们汉族人是土地上的主人,是一个优等民族。在命名的时候,你们说,与实际相符吗?又如“新疆”。实际上,早在汉代就有了关于新疆的记载,比如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但是在十九世纪设置行省的时候,中央政府将其命名为“新疆”,这是没有道理的事。

现在回头说弱势群体。我个人认为,弱势群体是指在特定情况下,肉体和心灵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说句不公道的话,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三、现代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普遍性及其原因

在我们讲到“弱势群体”时,我们一般有固定所指,如农民、下岗工人、民工、艾滋病患者。如果要扩大的话,妇女、儿童、老人也属于弱势群体。另外,少数民族也是弱势群体。再如,伤残人。举一个好笑的例子。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紧接着来临的是“3~15”消费者权益日。我们的消费者被称为上帝,但是他们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他们是很明显的弱势群体。你们在座的都是年轻人,不属于老年人、儿童之列,但是年老是早晚的事情,也属于弱势群体中的成员。中国的富人、达官贵人到了美国也成了可怜的人,自然也势弱是群体中的一员。

我认为,造成弱势群体普遍性根源于现代化、国家化、工业化。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普遍要求平等、自由。在心理上人们觉得自己是很容易低于别人,这是弱势群体的心理来源。在很久以前,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主要是基于阶级与阶层的区别,表现为身份上的差别。那时候,当人们各安其位时,也就是孔子所追求的那样。弱势群体实质上是没有的,因为大家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差异。在古代,即使是大商人,富可敌国,在衣着上也不敢随便选择某些花色,比如代表皇权的黄色。改革开放之前,大家曾经都穿这一色的军装,或穿着同一流行的花色、式样的衣服,区别并不很大。而在这之后,经济发展了,大家可供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人们可供追求的目标也越来越多。由此人们内心很难以平衡,他们不容易满足。他们常常觉得在面子上不如别人,觉得自己比别人缺少尊容和华贵,缺少品位。这之中当然有当地经济水平不平衡的原因,但也有诸如种族、民族、宗教、性别所引起的原因。这是毫无办法的,现在的文化只能是多元共存的。文化的冲击也是一种融合和交流。

下面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清代以前,中央直接统治只能达到县以上,而县以下的单位只能由当地的乡绅、富人来统治。因此,作为官方正统文化代表的官话只能在县级以上流行,县级以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多是当地话。改革开放以后,公司企业越来越多,高级的打工人员更多地是在语言上没有障碍。比如说,要懂得普通话。如果是在广州、顺德、中山打工,懂点粤语想必会更好些。如果一个人既懂普通话,又懂英文,能与外国老板直接交流,这占了多大的便宜。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懂当地土话,分配给他工作时,他都听不懂,只能靠比划交流,想必不会好过。现在我们开发大西部,大力发展那里的基础设施,在需要招工时,当地的人因为语言、观念、思维上的差异往往无法得到这些相应的好的岗位。这不是很遗憾吗?至于高考招生,考研招生,选拔干部,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推行照顾政策,这些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高科技面前,我们的弱势群体照样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钱,他买回了一台电脑,但是却不懂用。面对的是一台机器,他自形惭愧,成了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即使是在普通的、传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买到注水猪肉、抛光大米、掉白块腐竹等假冒伪劣商品,防不胜防。连到这些关乎民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东西都无法保证是真货,我们当然是弱势群体。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水电、交通、邮政、医院的依赖越来越深,但是也往往不可自拔。据说,北京的公厕开始不收费了,但是厕所的级别是不能降低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也经常被自视为弱势群体的群众踹上几脚。即使妇女生孩子这样的基本事实,离开了医院啥也干不成。过年因为妻子不懂得蒸饺子,如果不能从民工或者商店处买到,可能年夜饭也没得吃了。

现在的媒体上,每逢大年,总有各种级别的领导给当地的群众“拜年送温暖”,送钱、送米、送面、送衣服,据说能让他们过上安心年,能吃好、穿好好几天。群众门接了东西总是不忘在镜头前说几句诸如“感谢党”之类的话。我觉得这些人民群众他们辛苦了一年,也就有这么几天能过的好一些,却还要说几句不尴不尬的话。典型的弱势群体。

在911事件中,究竟是美国还是阿富汗是弱势群体呢?美国有那么充足的资金,能够建造这么高的大楼,阿富汗当然是弱者,仇恨产生于弱势群体之中。

好了,我的发言到此结束,因为我之前并没有做什么很充足的准备,从接到电话到现在也就只有三两天的时间,并且,试图构建个人的体系是很难的,刚刚开了头,也就这么一点东西。下面我就想到哪说到哪,没有什么系统,请大家不要见怪。

我个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马克思对民族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上,马克思对民族、国家并没有过多的描述。我个人认为,他更多的是讲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的民族。社会后来的发展是令他始料不及的。应该说在民族、革命斗争的理论中,列宁发展了他的观点,比如,列宁认为:民族在共产主义时代肯定会消失灭亡。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格尔纳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三联出版社。

如果讲到现阶段的民族冲突、民族危机,我认为中国的民族问题比较复杂,但让中央特别操心的,也就是五、六个而已。我想,与民族问题纠缠在一起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境外同一民族建立的国家,比如藏族边上的锡金、布丹,朝鲜族边上的朝鲜、韩国,蒙古族边上的外蒙。但是,锡金、布丹是小国,相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时候就要考察某个经常闹乱子的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否与外国的相同,比如说,维吾尔族有伊斯兰教。外国宗教势力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如果一个民族有不同于汉字的自己独立的文字,他们再有自己的宗教,则容易与中央政府出现隔阂与摩擦。民族纠纷通常体现在当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层面上,比如,达赖喇嘛如果决定去某个国家,这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就会很累。在达赖喇嘛去的前几天,就得与那个国家进行交涉。实在阻拦不住达赖喇嘛的访问,那么大使肯定的回国向国内递交个检讨之类的东西。这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我尤其要说一下“女性”这个弱势群体。假想以后诸如少数民族这样的弱势群体的问题都解决了,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除非以后体力真的不再成为障碍,技术成为最为关键的东西,要不然,“男耕女织”这种自然状态式的社会结构仍然将是值得欣赏的。比如在战争中,多数都是男子上阵,因为男子的体力较好,他们的生命是不值钱的,可以去死。当然,现在大家都说要与时俱进,如果一个女子受过专门训练,懂得使用高科技武器,自己驾驭一辆坦克,也不是不能实现的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男子也是弱势群体。他们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工作竞争。其实男子活得也不容易。也许在将来的几万年中,男权主义还将统治着这个世界。如果真的出现女权主义,让女性去统治这个世界,那只能是出现在马克思、摩尔根的书本中。

好了,时间已晚,我觉得我也应该结束今天的报告了,谢谢大家。

    进入专题: 人类学   弱势群体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8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