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伟:解读十七大政治报告新亮点及贯彻之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24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4:22

进入专题: 十七大  

孟令伟 (进入专栏)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七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党代会报告精华内涵的发扬光大,又具有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整个报告内容博大,亮点闪烁,繁星满篇。

第一大亮点,文风生动,表述具体。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由于本身的要求和特点,一般以庄重、严肃、宏大的姿态出现,而且沿袭相因,形成的一定的表达模式。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这种模式。在不失庄重严谨的同时,不时漾溢着生动、流畅的文风特色。如“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等类似的生动表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届政治报告中很罕见。而从另一方面看,整个报告论述具体,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操作性强。特别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五、六、七、八”具核心意义的四部分内容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政治报告不多见的。生动、流畅、具体的论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做得报告、演讲都十分讲究生动流畅、言之有物,反对八股作派、大话套话,邓小平的文风更以直率和活泼著称。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七大政治报告的文风向老一辈革命家的文风回归,又自具时代风格。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首先要学习她的文风,以改革的精神破除在官场中沉积多年的八股报告、八股讲话、八股调查之风气,代之以新语言、新体裁、新风格,逐步在政坛复兴活泼、开放、生动的文风。

第二大亮点,高高举起科学发展观大旗,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性、科学的准尺。科学发展观虽然不是十七大提出的,但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全面深刻、高瞻远瞩地表述了她的理论地位和指导价值。将科学发展观定位于“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并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出明确定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要“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就竖起了科学发展观的大旗,使其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发展民生、建设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指导准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导向意义,具有特别重大的实践针对意义,具有特别重大的是非明辨意义。是在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真理性结论,是对以往所有不符合科学理性的种种得不偿失、付出重大代价、令人非常沉痛的“坏发展”的否定,是鉴别非科学、非理性发展的照妖镜,为今后的良性发展、和谐发展、美好发展开辟了划时代的通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就要以人为本,客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统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发展、国计民生发展、物质精神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就要谋求公平和正义齐举,民主和法治共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肩向前,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四翼同张;就要坚决杜绝一切似是而非的、失调跛脚的、野蛮专断的、根据长官意志的、求一时壮观而留万世遗患的“恶发展”,大力弘扬实实在在的、协调健康的、文明民主的、符合国民意愿的、不求暂时政绩而谋长远大计的“善发展”。让科学发展观从此照耀中国发展的进程,让中国从此走上以人民为本的发展道路,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大亮点,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的再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来了。当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由此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中国全面改革、全面开放、全面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再创新、新飞跃、大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新的伟大的历史使命。今天距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世界的面貌和形态发生了许许多多重大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现实针对性强的具体结论、具体论断甚至具体原理明显过时,但马克思在总结和透视以往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基础上得出的主要经典原理并没有过时,也不可能过时。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人类社会基本发展阶段不可愈越的原理,人是全部社会关系总和的原理,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原理。等等。这些经典原理不但没有过时,而且经过革命、改革、建设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鲜花与血泪、彩虹与风雨的长期冲突、激荡、沉淀之后,愈放射出真理的光芒,显示出普世的价值。反观国际共产党人在历史上犯下的所有过失,发生的所有教训与其说源于教条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现实针对性很强的)具体理论,不如说没有从根本上尊重、运用好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全部人类历史经验中抽象出来的主要经典原理。假如这个结论能够立得住脚的话,那么,今天和今后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重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本来的、崇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地位;就是要从为历史、为人民、为中华民族负责的责任感出发,不带任何主观偏见的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理;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后滞的生产关系和蓬勃发展的生产力、高度集中的上层建筑和市场化趋向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矛盾;就是要不断冲破种种体制和机制障碍,为市场经济这个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愈越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就是要为人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创造足够的政治和社会条件,推动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

第四大亮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最受世人关注、也是最具亮色的部分。报告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机结合起来,将发展民主政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强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都是过去没有提出或没有明确提出、没有强调或没有充分强调、没有说到位或没有完全说到位的。更引人注目的是:报告中对发展民主政治的措施有了更具体的表述。如城乡同人口比例选举;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统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等等。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相互配套的具体措施作支撑,不然民主政治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原则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贯彻好、落实好、行使好这些措施。要按照报告推进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精神,进一步推出更多、更广、更好的“细节”性措施。如可否提出压缩人大代表数量,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减少荣誉式、模范式、照顾式、官员式代表,增加善于表达选民利益、具备议政立法能力的代表;建立人大代表议政、辨论、问事、质询制度;人大代表和人大会实行常任制;发挥好民主党派和贤明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增加年富力强、热心并具备参政议政能力的社会人士在政协的比例,强化政协委员协商、监督、参政的份量。是否可以提出为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制定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各项具体的保障性、实施性法律。等等。时下有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有无民主措施的细节和这些细节措施的内容决定民主制度的成败。只有把原则上要求更广泛、更高级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实践上更具体、更富操作性的民主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建成充满活力、富于效率、充分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热情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

第五大亮点,着力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中专门设置一个部分讲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安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以民生为中心的社会建设高度重视,意味着由过去单纯的经济建设向落脚点在民生幸福上的综合性、全面性、统筹性的社会建设转变。这是发展着眼点的伟大转折。当然,经济建设是基础,但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收入分配、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民安全更与国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密切相关。国内外的实践已一再证明:单纯的GDP增长并不能保证绝大多数民众得到实惠,只有建立在GDP增长基础之上的分配、教育、就业、保障、医疗、安全跟上了、到位了、搞好了,绝大多数民众才能得到实惠。从社会发展方向看,从政府职能转变看,今后政府的责任将由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以不断改善民生为目标的综合性社会建设是必然趋势。包括保护和建设优美的环境,培育资源节约型、和谐友好型社会。报告中强调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足以振聋发聩。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是要着眼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改革教育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惠及全体受教育者,实施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培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就是要加强就业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开展就业援助,支持自主创业,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维护好劳动者权益;就是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分配公平,打破垄断性分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就是要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安居工程、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发展社会医疗资源,提供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障,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医药服务体系。

第六大亮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保证党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人民阔步前进。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十七大政治报告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在建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呢?因为“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在中国的政治条件下,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改革开放的领导力量,那么,党自身的改革就自然成为提高执政水平、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提。没有党自身的改革,不以改革创新精神搞好党的建设,党就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难以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难以为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创新不断注入动力、活力和引领力。实际上,一个政党要常葆青春和生命力,就必须敢于和善于进行自我改革。综观近代以来各种政党的历史,敢不敢和善不善于改革,已成为衡量一个政党生存发展能力和能否与时俱进的标志。怎样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怎样进行党的自身改革呢?首先要开展好党的理论创新,因为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搞好党的理论创新不是简单地在党的理论中增加哪些内容,或改变一些理论上的提法,而是创新理论思维精神。扬弃过时性、教条性、封闭性、狭隘性、实用性、独断性的理论思维方式,树立时代性、辩证性、开放性、博大性、实践性、民主性的理论思维精神,研究把握人类社会自然演进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演变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创新。其次要开展好党的体制创新,逐步改革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不适应和平开放时期的党的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其核心是解决集中过度而民主缺乏的问题,逐步扩大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包括促进和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各级全委会制度;改革党内选举、重要干部任用和重大决策制度。等等。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长远看,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目标要实现四个转变:从党内缺乏民主议事规则向建立健全民主议事规则转变;从党内强调由上而下的统一意志向党员、下级享有充分表达和保留不同意见的自主权利转变;从上下交流不畅的党内生活向上下交流通畅的党内生活转变;从对内开放不够、对外公开不够的党的活动向对内完全开放、对外充分公开的党的活动转变。第三要开展好党的作风创新。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改进党的作风,严格党风党纪教育,弘扬求真务实的风气,惩治和预防腐败,而且要从根本上转变改进作风的动力机制:即由自我要求性的改进作风向社会要求性的改进作风转变,由自觉改进作风向必须改进作风转变,由传统的、封闭的、内心体察式的改进作风向现代的、公开的、阳光照射下的改进作风转变。通过理论、体制、作风的创新,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保证引领中华民族走在时代前列。

第七大亮点,国家自主创新问题、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作用问题等方面的新提法。十七大报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重点是科技创新,同时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贯彻落实这一精神,不但要开展好各个行业的科技创新,而且要推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的全面创新。而核心是政治体制的创新。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最终实现国家的整体创新,完成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变。在“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部分中,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这一提法具有重大的政治法理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台独势力以台湾民众名义谋求台湾独立的“正当性”,确立了只有全中国人民才有权决定涉及中国领土和主权问题的法理正义性理念。今后谁企图违背这一理念搞分裂,谁就必然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公敌。在“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部分中,报告提出“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一宣示表明中国要以与大国地位相称的、更为负责的姿态在国际事务中承担义务、施加影响、做出重要贡献,改变过去消极应对为积极介入,从行动上确立负责任大国的地位。这是我国对外关系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变化。这一变化是中国真正进入世界大国行列的开端性标志。

通过全党上下、各方人士、全体国民的努力,将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亮点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和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以清新开放、绚丽多姿、蓬勃昌盛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

进入 孟令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十七大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44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