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羽中: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80 次 更新时间:2024-11-18 19:18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任羽中  

 

摘 要:总结提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是重大的理论集成创新。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目标要求和需要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就必须准确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具有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等六大特质,这是教育三大属性的具体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五对重大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也必须把握好教育的三大属性。

关键词:教育的政治属性;教育的人民属性;教育的战略属性;教育强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的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对这一命题的科学阐述与准确把握,不仅是研究和认识教育规律的理论要求,也是改造现实、推动发展的实践需要。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提出了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深刻阐明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五对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

一、教育三大属性的丰富内涵

教育的政治属性,是由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所决定的,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规律。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列宁指出,不承认教育的政治属性是“资产阶级的虚伪表现之一”,“目的是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才和能干的工人”。教育的政治属性体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是大是大非问题。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教育的根本任务给出了明确答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必须深刻认识到政治属性是教育的首要属性,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教育的人民属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十个更好”回应人民关切,排在首位的就是“更好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即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教育的人民属性具体体现在人民是教育事业的出卷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工作者是答卷人,要从人民需求出发发展教育,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

教育的战略属性,是由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决定的,是教育活动的时代使命,在整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教育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深远。一百多年前,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论及“学校”的篇目最多,“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20世纪中叶以后,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作用更加显著。邓小平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学校考察工作,都会强调教育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教育的战略属性在新时代新征程得到深刻彰显。

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是教育规律、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穿了“三大属性”这条主线。准确把握“三大属性”,是理解教育强国特质和正确处理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建设教育强国所必需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是实践教育“三大属性”的具体要求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根本任务、重要使命、基本路径、核心功能和最终的落脚点。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这一蓝图进一步凝练为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科学解析“六大特质”的理论来源与实践要求,要把握好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一)思政引领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教育三大属性的集中显现

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要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必然同中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树立这样的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强大的思政引领力。特别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增强思政引领力的意义更加显著。

思政引领力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保障。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社会主义意识不会在无产阶级脑海中自发地产生出来,因此必须加强理论教育,“使工人运动脱离这种投到资产阶级羽翼下去的工联主义的自发趋势”。青年学生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从理想状态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对待是非、正歧的判断力还不够强,很容易被误导,“倾向于对具有突出经验性的资产阶级理论发生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强大的引领力,既要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又要对有误导性的错误观念予以一针见血的批判,确保育人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思政引领力也是教育的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的要求。毛泽东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 人民群众希望下一代“有出息”“有担当”,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青年一代的道德期待,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每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命运。

(二)人才竞争力直接体现了教育的战略属性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水平特别是基础科学和高精尖技术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谁能培养汇聚一大批顶尖科技人才,谁就能占据世界科技制高点,进而掌握发展主动权。邓小平曾有论断:“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掌握发展主动权归根结底是要靠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人才竞争力塑造国际竞争力。

从当下国际人才竞争格局来看,自主培养是中国人才战略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正在从“超级全球化”转向建立在主权经济体之上的“有限全球化”,由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决定的“小圈子”限制了人才的全球流动。于是,英法德等传统强国定向吸引部分国家的人才,日韩选择自主培养与国际合作“两条腿”走路,每个国家都在根据国际人才流动的新形势制定最符合本国实际的人才战略。中国是后发国家,吸引人才的条件还不够强,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口规模大、经济体量大,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人才战略必须重视自主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三)科技支撑力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和民生价值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础。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中,一些国家在技术上与强国产生“依附关系”,其全球生产分工地位往往也被锁定在价值链中低端,发展政策的内外部掣肘因素很多,制约其现代化进程。而且,一些国家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技术上的依附也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受制于人”,因为消费品价值、粮食安全等民生问题无一不与科技相关。科技不仅是国家战略的支撑,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根本上说要靠基础研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这类大学普遍具有较为悠久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办学传统,开展基础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研究要秉持“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需要强大的精神信念和日常的氛围引导。相较于企业研究机构和科研单位,高校的学术氛围相对宽松一些,节奏相对“慢”一些,在探索性、积累性研究方面具有相对适宜的文化条件。此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门类也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从世界经验来看,学科门类齐全的地方,往往就是孕育交叉创新的沃土。这也是大学涵育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

(四)民生保障力呼应了教育事业的人民属性

教育事业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广泛,是社会民生之首。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抓好教育的民生保障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教育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都息息相关。一个国家要提升文明程度,就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抓手是教育。经过70多年的努力,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不仅成为中国家庭的共识,而且是头等大事。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学生的能力、品行养成和升学就业,关乎千万家庭的生活。因此,促进教育公平与实现教育普及、提升教育质量同等重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具有重要的民生意义。

(五)社会协同力是对教育战略属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教育事业被置于“民生”部分进行部署和安排。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统归于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用一个独立的部分来阐述,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调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作用再次得以彰显。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战略属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教育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突出,已经成为勾连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心枢纽。除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近年来提出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家校共育概念,都突出了教育的协同作用。增强教育强国的社会协同力,就是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枢纽性作用,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

(六)国际影响力体现了教育在对外开放中独特的战略角色

教育在汇聚全球创新要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一些强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世界人才中心,核心原因在于他们依托高等教育打造出了汇聚创新要素的“强磁场”。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冯·布劳恩等全球顶尖人才的流动都是在高水平开放的大学间进行的。正是他们的加入,极大推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的一切创新要素,不仅要“出去学”,更要“聚天下英才”。

教育是促进人文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战略传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高等教育,在促进中外科研合作、文化交流、青年交往等方面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既要鼓励更多中国学生走向世界,也要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世界与中国,并把想法和体会分享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的普及是我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办法,教育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强了中国的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许多国家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迫切希望破译中国发展的教育密码,“中国教育”有望成为新的全球公共产品。

三、教育的“三大属性”是正确处理“五对重大关系”重要遵循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正确处理“五对重大关系”,有着强烈的现实关切。对五大关系的认知和处理事关教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与建设水平,我们必须以教育的“三大属性”为遵循,把握其中的对立统一,抓住主要矛盾。

(一)正确把握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要体现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的统一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要满足民生需求,既要提高质量,又要聚焦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归根结底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做支撑。

教育是提升国家实力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激烈的国际形势,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持续优化科研布局和人才结构,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不断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被现实社会所塑造,又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发展。发展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是要在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之间“求交集”,而是把握其中的辩证统一,实现“求并集”。教育工作要增强政治意识,把胸怀“国之大者”与解决民生之忧结合起来,以国家发展支撑教育发展,以教育发展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力量、科技力量,实现发展链条的闭环。

(二)深刻理解教育的人民属性,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教育人民属性的重要理论渊源,它要求教育工作既要使个人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最终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辩证法。马克思严厉批判资本主义教育,指出“把未成年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就人为地造成了智力的荒废”。社会主义是要促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教育必须要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教育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历次修订也体现了“全面发展”的重要考虑。

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只有在学校期间勤奋学习,才能通晓天下道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夯实成长成才的基础,获得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但学生光有知识学习还不够,还要靠德育涵养优秀品德、美育陶冶高尚情操、体育打造健康体魄、劳育磨砺奋斗精神,才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处理好这一重大关系,要深刻理解教育人民属性的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当前很关键的一项任务是要扭转“分数至上”的不合理评价导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科学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是教育战略属性的最直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核心职能,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学以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其中的“用”带有鲜明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发展中才能检验。王充《论衡》中提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黄宗羲曾批评他所在时代的空谈者:“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这其中的“郡邑之大利”就是社会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围绕教育“适应论”“超越论”曾展开过一场跨越世纪的辩论。 一种声音认为,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另一种声音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引领知识创新,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事实上,卓越人才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适应”和“超越”的二重性交织融汇在教育活动中,二者分别是对教育战略属性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意义的概括。

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要回答“教什么才有意义”的问题。一是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把握其中的源与流,从源头和底层思考问题;二是紧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完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发挥好交叉学科在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人才供给与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适配度。

(四)准确理解教育的政治属性,正确处理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

平衡好活力与秩序是人类社会治理史上历久弥新的话题。新中国75年社会变迁波澜壮阔,归结到一点,都是在秩序与活力之间寻找平衡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深深嵌入社会发展进程,既能影响社会,又受到社会的影响。要在这种影响与被影响之间平衡好秩序与活力的关系,就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特别要从政治上看问题。

教育系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毛泽东曾有过担忧:“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 从现实看,教育工作的秩序不仅是指具体的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要有风清气正、健康积极的氛围,不断壮大主流思想、主流价值,挤压错误思想的传播空间,使教育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学校成为真正培养人的场所。

活力与秩序,是“发展”这枚硬币的两面。要想为教育事业添动力、增活力,秩序是前提,关键靠改革。学校是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应该是富有活力和朝气的,特别要在教育教学模式、科研组织方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主动革新,激发师生创新创造力,接续不断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要体现教育政治属性的引领作用

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这对关系的核心原则,就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即聚焦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使教育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这既是教育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教育政治属性对其他属性的引领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 的方针,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将高校数量调整到182所,新设立了一批工科院校和医学、农学、林学、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院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步入高速发展期,在“科教兴国”战略引领下,党中央对高等教育重新谋划,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高等教育实现规模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教育事业也站上了新的起点。面对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中国教育事业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又强调:“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对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外国经验之间关系的权威论述。加强国际交流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但前提是坚持以我为主、坚定文化自信,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所决定的。

总而言之,教育的政治属性,源自教育对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分工、社会结构等)的根本性影响,深刻反映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定位和奋斗方向;教育的人民属性,源自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底色”,阐释了教育人本性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性的内在一致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教育的战略属性,源自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与世界潮流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三大属性”是把握教育强国“六大特质”“五对重大关系”的主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必将为指引和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任羽中,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员,北京,100871。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引用或转发请据原文并标明出处,文章注释请参见原刊。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6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