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美国对华“基辛格式接触”为何难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48 次 更新时间:2024-10-22 21:28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李海东  

 

美国对华遏压动作不断导致双方关系持续紧张,美方一些政客最新涉华表态继续释放强硬信息,这些都让人对美国接下来的对华政策难有乐观评估。但同时,去年以来中美两国从高层沟通到民间交往明显增多,又让人们对于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的期待有所增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一个多月前访华,美国学界一些人当时用“基辛格式接触”来描述中美之间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互动。虽然美方当下对华接触的动机与20世纪70年代大为不同,或者说此“接触”非彼“接触”,但这种高频互动状态能否持久,依然成为外界衡量中美关系走向的一个重要参照。而要看懂当前阶段的中美互动,需对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以及中美关系的现状有个整体性的了解。

第一,中美关系的“流动性”特征没有变。是做伙伴还是对手乃至敌手?是互利双赢、彼此成就还是你输我赢、恶性竞争?中美分别对此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中方认为中美关系应是前者,美方则定性为后者。这种明显的认知错位加剧了中美关系当前的混沌和不确定状态。美方将两国关系中的诸多议题导向对抗轨道,使得双方一些本可合作的领域也难持久稳定维持下去。

客观而言,中美依然存在广泛深厚的经济和其他诸多方面联系,相关全球性挑战也离不开两国共同应对,这种关系格局意味着美国任何对华不智之举最终必然也会伤及自身。美国一些政客顽固推行对华遏压,违背中美利益高度互融的现实,这样的偏执暴露了他们为了政治私利而罔顾本该担负的责任。目前的现实是,美国已不具备单方决定中美关系性质的能力,中国的引领力相对而言正在持续增强。不过,中美处理彼此关系的这种错位现象一时难以消除,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持续。

第二,美国近些年来对华政策的极端性和破坏性加剧,两国社会层面交往成为缓解或抵消相关负面影响的重要出路。美方想方设法升级亚太盟友体系,推动“北约化”或伪“多边化”,对华战略遏压不断升级;加快科技领域以及相关产业布局的对华“脱钩断链”,借此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与潜力的冲动有增无减;加紧鼓噪“民主对威权”的扭曲二元叙事,构建“小集团”“小圈子”的动作变本加厉。

不过,对于华盛顿这些极具破坏性的对华言行,美国社会层面一直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反对声音。美国“大社会小政府”的政治社会文化特征,使其社会能对政府损人害己的行为起到一定对冲和约束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确保中美维持务实沟通、推动双边关系止跌企稳,离不开两国社会层面深化和扩大交流交往,进而让双边利益交融的桥梁更宽、纽带更紧。过去40余年的互动交往已经培育出了坚实基础。在当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极端趋势未改的大背景下,推动两国社会层面加强沟通交流,有助于防止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进一步走偏。

第三,至少短时间内,美方难以改变以所谓“大国竞争”视角看待中美合作的痼疾。鉴于芬太尼类物质滥用在美国国内带来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美方对与中国开展禁毒合作方面表现积极。在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人工智能领域规则以及保持军队高层沟通等议题上,美方也展示出较强合作意愿。但美方寻求对华接触与合作,主要目的是借中方之力克服美国自身问题,最终目的是增强美国的绝对优势或主导地位,背后依然是典型的必须你输我赢甚至“你死我活”的零和逻辑。美方将本可平等合作的议题置于大国竞争框架内加以处理和谋划,使得双方合作变得更趋复杂。美方难以摆脱恶性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等执念,成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巨大障碍。

第四,美方不会停止将本国内外困局“甩锅中方”的把戏。当前,美国国内政治撕裂、族裔矛盾、社会贫富差距等仍在加剧。选票政治又使民主与共和两党都有将执政失败归咎于对立党派和外部力量的强烈动机。加上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导致美国政客陷入焦虑,他们对于对华“甩锅”的把戏变得更加痴迷。无论美国国内的芬太尼危机还是全球层面的气候变化,抑或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和地区的地缘冲突性问题,美国政客都试图制造出所谓的“中国责任论”。这种作法严重毒化了中美关系持续改善的氛围,值得美方认真反思。

来自美国国内的相关民调和研究显示,美国民众当前最关注的是经济、边境安全、堕胎等内部议题。美国国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之一在于部分执政精英与民众之间隔阂日重,美国社会对华实则并无一些政客那样的偏见甚至极端。这些政客鼓噪和推行的遏华抗华政策越来越偏离美国民众的真实关切和诉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背离了选民的意愿和利益,这也亟需得到根本性的反思与修正。对于美方寻求开展对华互动沟通,中方总体保持开放态度。但若真想有利于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和长远健康稳定发展,美方恐怕需要先把对华接触的出发点和目的地都拨到“基辛格式”轨道上来。(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教授)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90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环球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