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智猛:讲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喜欢的思政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2 次 更新时间:2024-09-23 23:20

进入专题: 思政课  

古智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顺应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要求、契合青少年“知情意行”发展特点的教育进路,切实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喜欢,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坚持以“辨事”为基础 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可感度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知识储备和实践阅历相对欠缺,理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认识世界尤其倚重“感觉的材料”。这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以事为依托,寓理于事、以事明理,引导学生在科学辨析中看清事实、洞察事势、悟见事理,以达到事实胜于雄辩之效。

以客观视野讲好历史之事。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我国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中汲取滋养,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不懈探索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日新月异的实践史中深化体悟,从500多年历经曲折的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加强思考,力求全面把握历史、增强历史自信。对我们党成立以来走过的弯路,不能遮遮掩掩、闪烁其词,要从事实的本来面貌出发,实事求是地向学生讲开讲透,引导他们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运动规律。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戏说”“解构”,真实还原和客观评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阐释其当代意蕴,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观照现实、洞悉未来。

以比较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包括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和新时代的故事等,这些都是讲好思政课的宝贵资源。讲述中国故事不能囿于中国讲中国,必须加强国际比较,聚焦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法治、全面从严治党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主要依据,敢于和善于同世界其他国家对比着讲,引导学生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格局中客观认识当代中国,有效破除“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迷思。同时要切实纠正“不加分析全盘否定”的偏颇,引导学生以批判借鉴的理性态度,充分学习吸收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成果,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中更好地走向未来。

以全局视阈讲好身边小事。对广大青少年来讲,天边不如身边。思政课是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一门大课,既离不开人类家国的大叙事,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小切口。要注重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讲起,把大道理像盐溶解在食物中那样有机融贯其中,让课堂“接地气”“带露珠”“冒热气”,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一方面要善于“以小见大”,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学会用“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对身边事进行挖掘、放大、升华,从更大尺度和更高维度反映事物面貌、本质和发展规律,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一方面要善于“以大化小”,引导学生把个别的、具体的、现实的矛盾和问题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审视,学会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

坚持以“明理”为关键 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冠以“理论”二字,加强理论教育是其鲜明学科属性和根本政治任务。必须把“明理”摆在思政课教学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加强系统阐释,深刻阐明其道理、学理、哲理,为学生成长更好发挥启智润心、凝神铸魂、领航指路的重要作用。

着力讲清道理,让学生“知其然”。道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演进趋势、发展要求的理性把握和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目前的思政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等内容,内涵极为丰富,蕴含着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深刻道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都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大道理。要结合学生实际,把这些道理一条一条讲清楚,让学生深入了解“国之大者”,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

着力讲深学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理解、归纳、推理与验证建立起来的体系化知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要运用整体分析框架,全面理清新时代思政课程体系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及相互关系,着重阐明其学理根据,让学生在研机析理中深化认识。要坚持跨学科思维,加强各学科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的融会贯通和吸收生成,为开展学理性阐释提供有益滋养和坚实支撑。要着力打通政治命题与学术命题的连接路径,善于将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运用具有标识性和传播性的概念、范畴、命题,探索构建解读中国理论和实践的表达范式,确保思政课既讲得深又听得进。

着力讲透哲理,让学生“知其所以必然”。哲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形态,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发展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引导学生从哲理高度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系列成果,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认识层次和思想境界,实现从知其“言”、晓其“义”到明其“道”的跨越。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坚持”,具有提纲挈领的根本指导意义。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升观察、研究、把握事物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以“树人”为旨归 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持续优化思政课的教育目标、理念和方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迫切要求,也是检验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标尺。

在教育目标上更加突出“发展人”。过去一个时期,思政教育侧重“塑造人”,存在着“浓厚的主体(教育者)改造客体(受教育者)的对象性旨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主体性。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在理论上解学生之渴,善于与学生开展讨论甚至辩论,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廓清错误认识、走出理论误区;着力在思想上解学生之惑,既当知识能力的“经师”又当情感价值的“人师”,为学生解答好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着力在现实中解学生之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密切关注和积极推动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思政课的现实温度和实践改造力。

在教育理念上更加强调“化育人”。思政课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不能搞成填鸭式教育,需要强化内在化育。要把握化育前提,着力在“建构认知”上下功夫,引导学生通过思政课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现实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思想观念,实现“人”与“理”精准触达。要抓住化育关键,着力在“形成认同”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基于自身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真正相信和接受思政课倡导的政治思想观念,自觉转化为个体意识。要明确化育指向,着力在“推动践行”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把思政课倡导的政治思想观念最终转化为实践依据,用以指导具体行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教育方式上更加注重“贴近人”。目前思政课教学仍未根本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理论与现实(既包括社会的具体现实,也包括学生的思想现实)有距离。要贴近学生成长期盼,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多讲学生可感可及的中国话、家常话,注重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把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贴近学生认知规律,持续改进教育方法,灵活采取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现场参观等方式,既抓好面上的总体“漫灌”,又加强因人而异的精准“滴灌”,把思政课办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热门课。要贴近学生时代特点,从当代青少年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自觉修好学网、懂网、用网这门“必修课”,积极突破课堂边界,不断拓展教育方式和手段,建好用好网络思政课、数字思政课、智慧思政课,全方位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古智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专题: 思政课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2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