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南海“历史记忆”需要正本清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7 次 更新时间:2024-08-07 21:39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吴士存 (进入专栏)  

 

进入21世纪以来,南海争端问题在国际上引发越来越多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声索国不负责任的海上单边行动,以及少数域外国家别有用心地介入搅局;另一方面也因为国际舆论场中出现不少刻意歪曲南海历史和恶意抹黑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奇谈怪论。这些谬论、偏见或“伪南海历史”,既见于美国国务院“海洋界限”报告等官方文件,也体现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中,还有更多带有“系统性”和“颠覆性”的言论与观点散见于一些所谓“南海问题学者”的著作之中。

只要还原南海历史真相就不难发现,这些所谓经过“学术逻辑”论证的言论或观点,实际上是部分南海声索国以及美国等一些域外国家刻意杜撰的南海“历史”或“虚假认知”。这些违背历史事实的“研究成果”以及声索国的伪造史料和地图造成较为负面的影响,不仅在于其对支撑中国南海诸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历史证据进行诋毁和歪曲,还在于它们反过来又被菲律宾等声索国援引来为自身非法主张辩护和背书。

回顾我国的南海历史研究,老一辈学者在辛勤耕耘中留下汗牛充栋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但仍难免存在一些局限和遗憾。一是研究视角和方法创新不足,未与国际南海研究前沿领域对标或接轨,特别是忽视了南海历史学和南海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以及南海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二是史料虽已相当丰富但仍挖掘得不够全面和充分,尤其对近代西方航海文献与海图、近现代西方国家档案等第三方史料的挖掘利用依然存在拓展空间。三是对国际上故意扭曲或带有误导性的涉南海历史研究未能及时予以有理有据和持之以恒的“消毒”与批驳。四是历史研究与法律研究未能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创新。

放眼当下和未来,推进南海历史研究必须着眼于多学科融合发展,尤其是历史与法律研究的整合。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正面临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没有哪个学科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解决某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二是没有哪个学科能够脱离其他学科的支持单独发展。推动南海研究跨学科交流和融合,从多学科视角审视南海问题,打通历史学、法学、国际政治学、海洋学等学科的壁垒和鸿沟,促进相关领域的跨学科融合研究,恐怕是当前和以后基于历史和法律的南海研究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由之路。

南海叙事构建和话语权建设是中国有效维护南海权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历史和法律视角还原南海问题产生的背景,揭露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侵占中国南沙岛礁的历史真相以及美国南海政策演变的驱动因素,同时对近年来西方不断炒作的“中国改变南海现状”“中国不遵守公约”“断续线和西沙领海基线是过度的海洋声索”等叙事进行有力驳斥,并聚焦“战后国际条约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归属中国的秩序安排”“南海仲裁案裁决的荒谬和瑕疵”“伪南海史认知陷阱”等叙事,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南海历史集体记忆的重塑和南海问题国际认知的构建,是当代中国南海历史研究学者和国际法学者的共同使命。

原文发表于:《环球时报》

作者是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吴士存

本文基于在“南海的历史与法律”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

进入 吴士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地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09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