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东 张璐:以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变革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88 次 更新时间:2024-07-03 19:03

进入专题: 高等教育  

杨维东   张璐  

 

当前,人类社会正快速迈进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驱动数字化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也带来教育形态重塑和创新发展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充分发挥数字化对教育变革创新的赋能作用。

就高等教育而言,以推进教育数字化为契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对高等教育变革创新的赋能作用,是数字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自2022年初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数字资源蕴含的势能稳步转化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能。

当前,数字化为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一是重塑高等教育的形态,革新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路径。比如,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数字工具的深度介入,一方面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机械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技术通道,从而提升了因材施教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二是拓展高等教育的时空界限,构建泛在的学习环境和育人场景。比如,虚拟空间等数字技术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通过联结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生成了多维交互的沉浸式教学场景,使“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成为现实。三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借助数字技术打破信息壁垒、连接数字资源孤岛,不断缩小高等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等方面的差距,助力新时代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同时要看到,通过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仍然任重道远。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进一步聚合数字势能、释放数字动能,以数字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持续加大数字化平台建设投入。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进程,需要海量数据和先进技术,这离不开相关平台的持续建设。要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重点,建立一批智慧教室、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在此基础上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搭建师生教与学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全息影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数字人、AI助教等数字工具的赋能,形成具有物联化、感知化和泛在化特征的新型教育场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多样、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个性化学习和高质量教学服务。

着力提升教育者数字素养。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发展,不只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简单集聚,更需要大批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课堂设计和课堂组织水平的教师。要强化对高校教师的数字技术培训,让教师善于运用数字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更好服务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加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当前,基于数字化的高校治理能力还没有跟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速度,长此以往将制约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的实际效能。要开展基于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辅助等数字技术的教育分析与决策,不断完善高校内部的数字治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效能和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为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强化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数字时代来临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道必答题。要在把牢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以开放的胸怀吸纳全球数字化公共教育的优质成果,增进多元文化之间的认知和认同。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体系,进一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作者:杨维东、张璐(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分中心)

    进入专题: 高等教育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0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