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新型政党制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00 次 更新时间:2024-02-25 21:50

进入专题: 新型政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张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新型政党制度内含着丰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素,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和效能,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础。

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的统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的政党制度,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性。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稳定政治格局就无法长期存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就难以有效运转起来;离开了发扬民主,多党合作的生机活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能发挥也会受到损害。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目的就是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共产党对包括多党合作在内的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统一战线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同时,发扬民主是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巩固发展的必要条件。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和参政权利受宪法保护,本身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诤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意见建议,开展协商式、合作性的监督,与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是统一的,有助于在发扬民主中增进团结。

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的统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的结合点,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建立的统一战线都表明,统一战线是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民主政治目标而建立的,民主政治是由来自不同方面的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同推进的。

新中国的成立和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都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一伟大历程充分证明,多党合作推动民主政治与统一战线高度契合。党的十二大报告在“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部分,专段论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阐明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方针。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将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从战略部署层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下的多党合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部分,从基本政治制度、协商民主、统一战线三个角度,多次阐释新型政党制度并作出部署,充分彰显了新型政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

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统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的统一体,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在新型政党制度运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重大问题开展广泛协商,协商奔着结果去,结果反映协商的共识,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政党关系领域取得实效。

从过程看,新型政党制度内含的协商民主将多种协商形式运用于国家治理过程之中,在讨论中激发智慧、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在政党协商中,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与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同志、无党派人士代表共商国是,经由年度政党协商计划形成制度化安排,持续推动解决重大问题。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民主党派作为界别、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作为政协委员,通过参加政协各类协商会议的形式发表意见、开展协商。同时,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人大协商,作为专业人士或相关方参加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都有助于畅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微循环,将“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落到实处。

从成果看,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充分吸收协商成果并转化为政策措施;通过日常的联系沟通制度,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也会及时反映到中共中央和有关部门,成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为增强协商的实效,政党协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等协商活动视情况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参加互动交流,推动协商共识直达相关部门,避免信息失真和损耗,提高协商的政策转化效率。

基本政治制度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统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相互贯通的政党制度,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效性。制度要管用,高水平的制度建设必然要求高水平的制度效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发挥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这一制度能否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展现制度优势、解决实际问题。

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定位,体现了高水平的制度建设成效。统筹推进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制度建设,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5年的实践,新型政党制度不断成熟稳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积累了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政党制度的中国方案,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制度建设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需要充分运用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之中,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持续转化为效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中加强团结合作,拓宽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渠道。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好基本职能,从不同角度吸收意见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为更好履行职能夯实能力基础,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效性。

    进入专题: 新型政党制度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40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时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