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康:“三大体系”构建:逻辑、现状与未来走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598 次 更新时间:2024-01-03 23:58

进入专题: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学术体系  

欧阳康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努力。本文尝试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逻辑,梳理已经取得的成就,探析尚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演进逻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当代建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依托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而相应展开并大体同步推进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化发展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全面展开的,此前主要是向苏联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有关学科知识,受到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

1978年以来,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发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思想引领,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为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依托于社会现实,引发自社会问题,展示于学科,推进于学术,不断获得快速发展。

从宏观上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依托于三种主要资源、沿着三种路向一路走来,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构建起了转型期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资源,以及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努力。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最初是经过苏联而展开的,当时我们学习的重要思想资源主要来自苏联,有着苏联模式的深刻痕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者一方面努力“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寻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以便超越苏联模式给我们带来的思想迷雾,在全面、系统、准确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和丰硕成果;另一方面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继续解决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其指导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二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等思想资源,以及借鉴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全球化。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开启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西方现代化理论是我国走进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必要思想和理论引领,也是中国学术研究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我们全方位、全领域地引介西方现代化思想理论和学术成果,建立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学科体系,构建中国学科和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努力促使其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其加以学习、移植、借鉴、改进和创新。在此背景下,使其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以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历史文化根基。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曾经在全盘西化的背景下对其加以否定以致抛弃。改革开放后,我们再次重视当代中华文化的重建,一些学者努力促使其向现代文化的回归,探讨“儒学第三期复兴”“文化中国”“复兴国学”等多种可能性,培育“现代新儒学”等,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阐释、发掘、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应该说,以上三种主要思想文化资源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是不可或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三种路向都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三种资源中的任何单一资源都不能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充足支持。三种研究中的任何单一路向也难以通往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只有通过三种研究路向以致更多路向的内在融通,并由此而将三种资源以致更多资源内在整合起来,才能真正造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种整合的基础和机制则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创造性实践中,这三种路向的研究相互作用,三种资源共同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内容上得到极大丰富,在体系结构上得到系统建构,在形态上得到全面提升。从思想理论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从实践运行方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军队、国防、外交等得到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体系得以全面建设和发展;从文化基础方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获得新的思想内容和新的形态,发挥出新的文化功能;从学科体系方面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人才体系得到全面建构,学科体系更加全面,学术研究全面繁荣,话语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得以全面建构。

“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清晰和坚定。我们已经从学习、借鉴和移植西方经验,转向了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这一过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我们也由跟跑到伴跑与同行,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到了领跑的位置,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思想理论的自主引领,需要开拓自主前行的道路。这些都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对象,也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体系”的任务,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构建,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一是确立了“三大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三大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实际上是把“三大体系”建设作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置放到了前提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赋予共同使命。

二是强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大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必须具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具有原创性的“三大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健全。从学科覆盖面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还通过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与工学、理学、医学、农学、军事学等5个学科门类相交叉,以14个学科门类的总体格局覆盖了人类知识体系的各个方面。从学科纵深度来看,这些文科学科门类还具体分为哲学、马克思主义、党史党建、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情报学、体育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等20多个一级学科,下辖400多个二级学科,还有若干的三级学科和研究方向,形成了纵横交错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它们深入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学术支撑,充分体现了当代科学体系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态势。

四是学术研究体系更加全面完整和丰富多彩。我们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研究,全时间、全空间、全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从时间向度来看,向历史回溯、现实追踪与未来前瞻同步展开;从空间视域看,立足中国,放眼区域,面向世界;从学术视域看,立足实践,关照理论,重视决策;从推进机制看,我们构建学术平台,设置学术课题,做大学术期刊,加强学术出版,加大学术投入,重视学术交流,强化学术规范,促进学术创新,等等,为学术研究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例如,仅就中华文明研究,我们既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中华民族寻根究底、追踪溯源,又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厘清当下中华文明形态走向,还积极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出全方位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视域。

五是自主话语体系构建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丰硕成果。总体来看,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但相对于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的发展程度和水平,话语体系建设既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既可能比较统一,也可能更加分化,存在着更加复杂的情况。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发展相适应,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演进,与我们所学习借鉴的思想资源密切相关,经历了由学习、借鉴和移植到创建相对独立的自主话语体系的过程。这里伴随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体系”的整体性构建,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融入“三大体系”,伴随着西方科技人文话语体系经过改造而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等等,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加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新时代“三大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

六是“三大体系”更加深入地镶嵌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育体系和方法体系等,融入高校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体系和能力体系中,转化为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丰厚资源,成为当代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教育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三大体系”建设尚存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社会也处于深度转型期,当前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三大体系”同样具有转型时期的特点,呈现出中外共存、新老交织、多样并存的复杂局面,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清晰地认识和应对。

第一,当前我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间尚存在着相互协同和内在契合的问题。当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作为一种与科研教育和人才培养直接关联的重要体系,由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修改完善,已经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的学术研究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需求,尚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必要的和充分的学术支持,也有的话语体系复杂多样,跟不上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要求,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第二,当前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仍然存在一种主导话语和多种话语并存的复杂格局。首先是一些在思想资源和价值体系方面存在差异的话语体系并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占据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形成主流话语,发挥着主导功能;另一方面,中国传统话语体系在新的学术语境中也存在,但有的缺少必要转化,与主流话语体系之间存在着差异与隔离,有时还显得“格格不入”。此外,国外各种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等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与主流话语体系存在着差异、背反、对立甚至冲突,不排除外来话语中甚或夹杂着各种形式和程度的“话语误导”甚至“话语陷阱”等。

第三,就当前中国学术和话语体系的具体实践而言,还存在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分化情况。一是存在着这三种甚至多种学术话语体系以不同成分、不同比例和不同方式所形成的新的组合;二是存在着社会变迁中生成的新话语新表达方式的复杂交织;三是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学术话语体系的无序交织及相互渗透,不同的个体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生活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之中,彼此之间存在着话语的障碍,造成话语混用、话语冲突,进而带来舆情混乱、思想困惑,妨碍学术研究和思想共识。

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三大体系”建设

当代中华民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新征程,这对我国建设具有自主创新特质的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当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直面尚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质的“三大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

第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坚持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当代发展。这里尤其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重要使命。要以“人民至上”作为核心价值加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的建设,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其对于其他话语体系的统摄力、整合力、引领力、对话力和融汇力,同时也要鼓励主导话语体系向中国优秀传统话语和文化体系学习,向外来先进学术话语和文化形态学习,使自己获得更加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获得更加广泛的国际内涵和世界意义。

第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出发,关注其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入回答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尤其是人民之问,以问题的逻辑来建构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尤其注意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把握真问题。在古今中外的多维视域中,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第四,要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体系。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尊重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谋划学科布局、汇聚学科队伍、筑牢学科高地、优化学科结构。要统筹发展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冷门学科,重点建设一批探索客观规律、推动理论繁荣、增强原始创新的基础学科,发展一批能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开创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力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持一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要通过科学定位、夯实基础、拓展领域、突出优势、创新培植、补齐短板的思路,使基础学科扎实稳固、应用学科更具活力、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蓬勃发展、冷门学科后继有人。

第五,要努力激发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要强化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的核心,是话语体系的根本。学术研究包含着哲理、学理和道理研究等多方面、多层次,展示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学术创新包含着视域创新、思路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等,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方法的统一,学理与价值的统一,等等。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个具体学科都有自身的学术体系,各门学科的学术体系共同构成了科学化、层次化、条理化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要通过提高学术研究的创新性水平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的哲理水平和自我意识水平,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中促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创新。

第六,要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自主话语体系。要强化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优势,话语体系承载着学科体系,表征着学术体系,传播着思想内涵。要努力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坚持研究与普及并重,努力将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大众化,中国话语国际化,坚持破立并举、以我为主、融通中外,将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说清中国理论,阐释好中国思想,让学术更好走进大众,让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进入专题: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学术体系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39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