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泉:立足云南 走向世界 报效祖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410 次 更新时间:2023-12-24 19:55

进入专题: 云南  

杨福泉 (进入专栏)  

 

德国岁月

改革开放后,大学的门又重新向千千万万学子打开了,于是我有机会在丽江参加了高考,在1978年初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成为77级大学生的一员,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开始了书山寻径,学海泛舟的求学之旅。没有改革开放,自己也没有希望成为一个大学生。

而更没有预料到的是,改革开放使我国打开了国门,我这个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也有了机会和国外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1980年9月,应我国教育部的邀请,联邦德国(西德)一个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教授代表团来到云南大学访问,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第一次迎接国外教授团进行学术交流。在几个德国教授中,有曾作为著名学者洛克博士助手,十多年致力于西德国立图书馆收藏的纳西东巴古籍编目整理工作的著名学者雅纳特(Janert K.L)教授。经方国瑜与和志武先生提名,我作为他们的助手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学术交流活动。

雅纳特教授使任西德科隆大学印度学系主任,是语言文献学家,他认有“纳西学之父”的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博士在纳西学研究上做了非常伟大的工作,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从语言入手研究纳西文化。他想弥补这一不足,用德国语言描述分析学的方法,从现代纳西语入手另辟研究纳西学研究的新路。他仔细地听我讲述了我利用假期回家收集的几个民间故事,让我用国际音标将它记录下来。我当时开始写几篇研究纳西文化的论文。雅纳特对我喜欢学术探索的习惯比较欣赏。后来,他就发了邀请我到西德科隆大学进行学术研究的邀请函。几经周折,终于在 1983年1月22日成行,从此我就注定走上了学者之路,来到了联邦德国(西德)科隆大学。

据说我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云南省第一个走出国门与西方学者进行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研究并取得比较丰硕成果的少数民族学者,《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曾对此做过报道。

雅纳特教授是个典型的德国学者,喜欢清静地做学问,所以,每个星期除了因要上课来科隆大学一趟,其余时间都隐居在他离大学200多公里的一个山村的家里工作,我因此也在那个寂静的山村里隐居了一年,寄居在一个德国农民家里, 后来才搬到科隆大学里来。

雅纳特是目前西方学者中为数不多的从语言文献学角度研究纳西学的学者之一,其研究方法承袭了德国传统的语言描写方法,以文稿为本,逐字逐句分析解剖, 求其真意,翻译过程即是一个语音、词汇、语法的研究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以其严谨细腻、讲求科学性的特点饮誉于世界学术界(如德国的梵文研究)。

大凡痴迷学问的人都有一些独特的癖性,雅纳特教授做学问有名,但“怪脾气”也有名。有时,我和他也常常会因观点的分歧而各持一说,互不相让, 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一点不像有些西方教授那样讲面子。而一旦最后证明你说得有理,难题得解,他又像个小孩一样高兴得不知所措,把你拉去中国餐馆点几个好菜,痛饮茅台酒以示庆贺。

四年寒暑飞快过去,我们一起完成了“联邦德国亚洲研究文集”第七套,《纳西研究丛书》的《现代纳西文稿翻译和语法分析》、《古代纳西文稿翻译和语法分析》、《现代纳西语语法》、《纳西语——英语词典》等著作,于1988年在波恩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卷。受到英、美、挪威、日本等国知名学者的好评。

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和访学

从1992年起,我参加了云南省社科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地理系和国际山地协会合作的“中国云南丽江玉龙山区域农村发展和生态调查”课题组并任副组长,课题组组长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耀华研究员和国际山地协会主席、美国加州 大学戴维斯分校地理系主任艾福斯(Jack Ives),从1993年12月起至1995年12月止,每年用1至2个月的时间对玉龙山区域几个特点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纳西、彝族村塞进行了田野调查,最终撰写了调研报告《丽江玉龙山区域村寨发展与生态调查》,中文本在1998 年出版。

这个项目结束之后,我在艾福斯教授的支持下,在1996年获得联合国大学的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历时3个月。期间协助艾福斯教授完成项目的英文报告,在此期间也去听了该校一些人类学和地理学等的课程,参与了一些学术讨论会。

2006年3月,我到美国参加一个人类学的国际会议,又应邀到戴维斯分校去进行一个学术讲座。我在1996年离开戴维斯分校已经十年了,十年重返,与我1988年离开西德,十年后 (2001)又再度回去德国科隆一样,心中颇为感慨。天地苍茫,岁月如水!

我后来又应邀到美国的康涅狄格学院、纽约州联合学院、纽约鲁宾博物馆等讲学。

从2003年开始, 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开办了“亚洲文化学年”,而“纳西族文化学年”被一致选定为该教育项目的开头戏,这与纳西学在美国日益广受瞩目密切相关。

于是,我和纳西族“现代东巴画派”代表性人物张云岭在该学院开设为期一个学期的如下课程:《中国西南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纳西族的文化与艺术》《中国绘画和“现代东巴画”》等课程。此外,还在惠特曼学院、哇拉哇拉市、波特兰市、华盛顿大学等地巡回举行纳西东巴文化展。展览题为“图像及其变迁——东巴艺术及其再创造”。此外,文化交流内容还包括带领惠特曼学院经过严格考试后入选的学生到云南进行为期2个星期的田野考察。这是迄今首次较大规模地在美国本土集中开展中国纳西族文化的展览和教学活动。

这次在美国惠特曼学院讲课,开初我比较紧张,因为用我的英语给母语是英语的大学生们讲课,压力比较大,人家邀请你来给“亚洲学年”开第一学期的课, 这可不能砸锅了。所以我认真地准备每一次的讲课内容,图文并茂,尽量争取讲得生动活泼些。那时好担心学生们听不进去我的课而逃课,所幸的是我的这种讲课方式和内容还是使美国学生感兴趣了,后来还有几个学生来和我说, 能不能让他们的家长也来听讲,说他们对我讲的内容很感兴趣,我当然说可以,所以我的两门课的学生后来还增加了选课的学生和学生的几个家长,没有一个学生中途放弃的。这次为期半年的讲课对我是很大的一次考验,也是很难忘的。我讲中国的云南故事,通过故事让美国的学生们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和习俗以及当下的文化变迁。

立足云南,报效祖国

多年来,我应邀到欧美和亚洲20国讲学访问。一方面,自从回国后,我立足云南红土地,常年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调研, 多年来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纳西学和当代云南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先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民俗学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导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跨世纪百千万人才第一层次国家级人才。回国后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东巴教通论》(入选“国家哲学 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灶与灶神》等42部著作;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新华文摘》等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200多篇论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迄今先后培养了13位国内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应邀担任了11位国外博士生、 硕士生的中国国内导师。

除了学术研究,自己也十分看重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学者与社区民众之间血肉相连的情感维系和一个学者对社区民众的道义、良知和责任感,看重作为一个民族学者对社区民众的“回报”情结。多年来主持完成了“丽江纳西族民间文化传 人培养的实践和研究”“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自沙乡自沙完小乡土知识教育的实践”“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培训”“扶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就学”,在丽江民族中学读书等项目。

进入 杨福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云南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20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