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卯生 陈滢 周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923 次 更新时间:2023-11-26 17:08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赵卯生   陈滢   周芳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宣传思想文化是与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世界和平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与思想提升,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了党的文化自信自强、文化创新创造达到新高度,在党的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特征与核心要义,对于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以文化使命为统领,由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权益、文化共识、文化引领等方面构成的完备理论体系。

(一)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积淀着民族的精神与血脉、寄寓着人民的意愿与选择、连接着国家的历史与未来。强烈的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显著品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新的文化使命”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揭示了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态度:“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昌盛是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使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这一重要论断,既充分肯定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又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从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对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具有的强大凝聚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大价值、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发挥巨大作用等方面,指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目标任务以及实践路径。

2.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文化强国既是文化事业强国、文化产业强国,又是文化思想强国、文化道德强国,更是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建设内涵看,是系统性建设体系,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大的网络精神文化家园、强大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等等。从建设方略看,是综合性建设体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夯实民族复兴的精神凝聚力,等等。从建设信念看,是自信自强的主体性建设体系,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3.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旨归,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和现代形态,中华文明给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和文化支撑。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凸显了中华民族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人民在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同时,秉持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进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开放理念,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二)文化传承:“两个结合”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大国,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的绵延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思想,而且蕴藏优势显著的文化底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所在。唯有立足波澜壮阔的5000多年文明史,才能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意蕴。“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在“两个结合”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两个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两个结合”:“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 在“两个结合”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有力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担当、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彼此契合基础上的“双向奔赴”、是互相成就的融通共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两个结合”不仅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而且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并赋予其时代新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

(三)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概念:“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阐明了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即“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党领导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开辟、创造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景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此理论逻辑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逻辑衍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文明观念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新境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拓了新道路,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模式、新形态。

2. 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基础上开辟创造的,也是在中国现代化特色模式与世界现代化普遍图景的交融互动中发展和壮大的,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人类通往现代化的路径何在?是否存在唯一的路径依赖”是困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是世界人民亟待破解的现代化之问。中国共产党秉持胸怀天下的广阔胸襟,给出这一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现代文明=西方文明”的思维定式,宣告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世界各国走向现代文明的路径;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文明样态,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化,“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1. 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是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无论文艺工作、新闻舆论工作,还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都要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创作出更多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服务、文化设施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欢迎、人民满意作为追求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一代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华儿女持之以恒、接续奋斗,优秀的文化作品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同时,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创作要科学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自觉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全国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理性信念、掌握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积极奉献社会,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

(五)文化共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前提是全社会、各民族要在国家指导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凝聚力量。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唯有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立根本、强底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团结奋斗。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承载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以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在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正本清源、铸魂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自发感知、自主体悟、自觉遵循,使其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成为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思想基础。

(六)文化引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当今世界,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指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综合国力等硬实力,由宣传思想文化成果及其传播力构成的,能够体现一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的综合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表现为内外两个维度:对内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动员社会力量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对外具有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和广阔视域。

2. 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长期以来,西方倡导和灌输的“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文明优越论”等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而且给世界带来冲突乃至战争。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人类关怀、开阔的国际视野,一方面鲜活展示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显著优势;另一方面,生动诠释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交流互鉴中,要着力“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划定了实践方略,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格局和人类情怀,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而且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形象。

(一)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性

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立足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以深邃的历史视野、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体系,对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了文化使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权益、文化共识、文化引领的内涵体系;建构起保障文化安全、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影响力的核心要义纲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始终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全方面各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翻开崭新篇章。

2.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逻辑严密的论证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高屋建瓴、精辟深邃、逻辑严密、结构完整,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世界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指导实践,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新时代新征程,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就是要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二)人民至上、凝心铸魂的人民性

1. 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满足人民需求,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搞创作的理想,形成为人民喜爱、认同、拥有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

2. 凝心铸魂是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创造“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网络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将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相融合,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相结合,把做好社会主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联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最根本、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

(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实践性

1. 明体达用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力量与指导作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多次讲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体用”是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极具本土特色的范畴。“体”指本体、本源,彰显智慧;“用”指实践、方法,展现效能,关注由“体”及“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融合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重视并强调人们要对文化思想及其理论力量进行深入认知,进而指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既有文化理论思想观点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全局的部署与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方略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路径方法,生动彰显了这一重要思想明体达用的鲜明特质。

2. 体用贯通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知深化与发展创新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认识运动总规律表明,人类的认识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又是实践在认识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将人类认识发展过程形象地表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的双向互动。无论理论创新还是实践方略,习近平文化思想都是基于实践提出的新问题新要求产生和建构,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创新创造的。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显著性能。

(四)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发展性

1.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萌芽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峥嵘岁月,成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成熟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理论的深邃性,彰显了时代的创新力,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特征。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文化思想随着时代转换不断丰富发展。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善于在谱写新的文化理论篇章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创造新鲜经验中发扬优良传统、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不断丰富发展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不断变化的宣传思想文化实践。

2.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正是基于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博众家之长,贯东西之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立足国内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又重视国内国际联动,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人类关怀、开阔的国际视野,对‘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文明优越论’等思潮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华民族的文明担当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保障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影响等价值目标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振奋人心、凝聚力量。

(一)保障文化安全: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文化安全是文化发展的堤坝,没有文化安全的保障,就没有长久的文化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互交织,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凶险艰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愈加凸显。越是此时,越需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1.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我们的文化事业就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削弱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我们的文化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发生挫折。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取得实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切实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必须时刻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拉满弓”。在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由此,“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介如何变化,都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党媒必须姓党,“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正确区分和处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三类问题”。“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属于学术问题的,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积极加以引导;属于思想认识问题的,要积极教育转化、团结争取;属于政治问题的,就要严格加以约束、开展必要的斗争。”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根本指引。

(二)坚定文化自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基础与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性提出文化自信概念。文化自信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和坚强信心,以及进一步凝聚而成的昂扬向上的民族风貌、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1. 文化自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基础

自信,才能自强。文化自信不仅源于悠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激荡人心的革命文化和凯歌行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源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展示的实践伟力,以及可以预见的、不可逆转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极大地提升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促进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文化自信是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文化自信的理念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态度。

2. 文化自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肩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要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着眼世界大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方面坚持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另一方面,“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振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气魄、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三)建设文化强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文化强国战略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铸魂工程、基本内容、重要支点和力量源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 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举旗帜、聚民心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之魂。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理念保证、文化支撑、力量源泉。唯有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才能促使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巨轮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行稳致远。唯有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全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和引领作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中民意,凝聚民心。

2. 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强国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战略,一方面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增强自信的文化底气,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凝心铸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化素养,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航定向,提供坚强信念支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自强积极开拓人类文明的未来进路、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增强文化影响: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动态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和重要战略目标。

1.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法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即权力”,说明话语具有权力的建构功能。“话语传递着、生产着权力;它强化了权力。”话语是权力的载体和呈现,深刻影响权力作用的提升与发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由于西方国家通过控制媒体、主导议程、塑造偏好等手段,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国际话语权,引导国际社会的舆论走向。其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中国时常陷入“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窘境,另一方面在国际舆论场上存在太多误解、污蔑、抹黑我国的错误言论,导致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出现“落差”“反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要求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根本扭转国际话语“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国不断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创新对外话语宣传模式,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着力加大“走进去”宣传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体”更好作用于国际传播之“用”,在符合国际传播规律、满足国际受众需求的基础上,用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更好塑造中国形象,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走进国际话语格局中心、国际舆论生态中心,日益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2.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动态过程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多样性不仅是世界的基本特质,而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先,我们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弘扬、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要以博大胸怀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文明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其次,要加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在交流互鉴中相互启发、凝聚共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思路、贡献方案。第三,在加强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交流互鉴中,“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原文刊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57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