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江:关于写课题书的四点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587 次 更新时间:2023-09-30 01:18

进入专题: 课题书  

李连江  

 

发表论文是卖成果,申请经费是卖设计。不论所在的学科是否带“科学”二字,学者都要申请研究经费。是否应该如此,可以讨论。但是,无钱无权,空谈应然,不仅无济于事,还影响心情,最好还是面对现实。现实是:申请研究经费是学术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经费,固然要申请;不需要经费,也必须申请。课题费的金额是标价,首先标志课题的价格,其次标志学者的身价。

申请研究经费,就要写课题申请书。写课题申请书既不同于写研究论文,也不同于推销自己的学术成果,有两个独特的难点。一个难点是:课题尚未完成,就要论证它有重要价值。如果不充分了解市场,就相当于画了一张饼,但不知道谁饥肠辘辘。另一个难点是,申请人尚未完成课题,但要论证自己是完成课题的最佳人选。对付这两道难题,谁也没有灵丹妙药。网上有些秘诀,也有视频课,专门介绍成功经验。我没看过,存疑。不过我推荐一篇文章,就是第七讲结尾提到的《论写课题书的艺术》。这两位著名学者写的指南,相当于《孙子兵法》,或王积薪的《围棋十诀》。我认真读过多次,由衷信服,觉得有大用。当然了,有多大用,取决于自己的领悟,更取决于写课题书的实践经验。我提不出超越二位大学者的新见解,只说四点观察。

第一,与做博士论文研究一样,申请课题经费,选题最重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不要指望做出《隆中对》,但最好有经世致用的情怀。学术生涯很寂寞,需要由道义感支撑。有济世情怀,有道德担当,就不会迷失大方向,具备了选题的宏观意识。选题的中观微观意识就是清晰的学科意识。跨学科也是学科,只是更难界定。这一点似乎不言而喻,但不能不提。选题的微观意识最难树立,相当于写三五篇期刊论文的导言,有三五组“大读者”,三五套文献综述,三五个事实内核或数据集。选题在事实、概念、方法、理论、实践方面都重要,意义都长久,课题书又遇到公平的行家,才有望成功。

第二,与做博士论文研究不一样,申请课题经费要设法向陌生人证明自己有潜力完成课题。论文开题,也是证明潜力,但那是向导师证明。导师了解学生,也了解相关研究,不仅能大致判断课题的潜在价值,也能大致估计学生是否能完成课题。但是,评审课题书的是匿名的专家,向他们证明潜力,最有力的证据是已经实现的实力,即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初入学界,研究纪录还比较薄弱,证明潜力时更要准确使用已有的成果。发表的论文还不多,但有值得评审人考虑的博士论文章节。另外,把基本完成的研究成果提炼成让行家眼前一亮的研究假设,也能彰显自己的研究潜力。这样做有风险,运气不好,遇上恃强凌弱的学盗,会被剽窃。不过,在相对健康的学术环境中,风险大体可控,冒这个风险,也能促使自己尽快发表成果。除了成果和半成果,也不妨强调研究资源的比较优势。初步调查结果、已经获得的研究资料、拥有的人脉资源,都能佐证完成课题的潜力。如果已经在学界有一席之地,需要小心说明新课题与旧研究的有机联系。拿捏好分寸,既强调课题新,富有挑战性,又显示自己并非新手,有经验优势。积极准确的文献综述能证明自己掌握学术界动态,证明自己的课题设想领先其他学者(特别是评审专家)半步甚至一步,也能有效证明潜力,让评审人相信课题不会简单重复他人,是积累、推进甚至是突破。

第三,注意课题细节。做定性研究,不厌其详地设想实地调研,设计访谈提纲。做量化研究,不厌其详地定义变量及其测量,论证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清楚设想依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描述分析方法不厌其详,彰显方法新颖、具体、可行。研究假设越具体,越能证明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写作也是重要细节,力求清楚明白。评审人是专家,但不一定是小同行。可以用术语,但尽量少用自造的词汇。不过,如果有基本想通但尚未公开发表的新提法甚至新概念,却不妨把它们变成课题书的核心,不必等论文正式发表。

最后,忍耐内卷。政府的研究资助机构往往急于求成,恨不得一手给钱,一手收货。为了提高资助的成功率,资助机构提各种过细的要求,设计过细的表格,要求过细的进度表,课题书字数上限高得离奇,相当于一本专著。对此,一是设身处地理解,抑制正当的反感;二是当智力体操认真做,显示自己的创作能力。有些资助机构提倡学术合作,但要求申请人论证合作必要性,说明合作条件,设计合作程序,预想合作效果。这也不难应付,无非是做文章,搞规划,有些琐碎无聊,但只需要点耐心和想象力。做预算要不厌其详,务实严谨,避免容易让人生疑的项目,例如手机;避免笼统含糊的项目,例如杂项开支。论证大项开支,要有理有力有节。每项开支都尽量符合实际,都是必要开支,这样才能证明经费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文献目录也是重要细节,不能缺关键文献,不能缺少页码,重要作者的姓名尤其不能错。

总而言之,课题书是可信的承诺,亦实亦虚,要实得让人放心,也要虚得令人向往。学术界有冷门有热门,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能不能入门。有显学,也有不显山不露水的学问,也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能不能做出同行认可的学问。课题书值得认真写,拿到经费,多一块铺路石;拿不到,多一篇论文。

【摘自《学者的术与道》】

    进入专题: 课题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3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