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江:关于选研究课题的几点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22 次 更新时间:2022-07-04 11:37

进入专题: 选研究课题   写作指导   写作方法  

李连江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生理学、病理学。病理学是仁者之学,研究疾病是为了保障健康,治病救人,不是为了制造疾病。社会科学首先区分社会的健康与疾病,其次探讨疾病的治疗与控制。社会科学家兼有科学精神和社会关怀。


对社会科学学者而言,科学精神首先是问题意识,就是心中有个疑问:这儿出了什么差错?体现在方法上,科学精神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底线,写文章的侧重点可以调整,角度可以调整,但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罔顾事实。社会关怀是积极的批判态度。


创新意识就是贡献意识,发前人之未发。新,无非三类:新事实、新概念、新方法。具体说,选题时,不妨考虑四个方面。


对己对人都重要


选课题,首要考虑是对自己来说是否重要,自己是否发自内心地重视。熊景明老师说:博士生选择论文课题,对问题有真诚的态度是前提,真诚关心,研究的发现和意义才会成为做博士论文研究的真正动力。如果研究不是发自内心关怀,学术生涯枯燥无味。关怀,兴趣可以持久。缺乏真诚的人文关怀和理论好奇,就没有使命感,就可能浪费生命和天赋,学术生涯也就失去了一半意义。


除了自己关心和重视,还有三个客观标准有助于衡量课题是否重要。最低标准是站在决策者角度看,中等标准是站在学术同行角度看,最高标准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看。第三讲说过,最低标准,决策者对某个问题的忧心度越高,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越重要;最高标准,普通民众对某个问题的关心度越高,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越重要。选题要有经世致用的意识,但不在学术界之外求闻达,不搞政治投机,不赌博。守住学者本分,不越位。


比较容易操作的是中等标准,就是看学术界同行是否重视。一个问题,人人能说几句,个个言之成理,是议题;只有专家敢说几句,其言未必成理,是课题。同行学者的研究兴趣越高,勇气越小,课题越重要。


选题是选学者身份,也是预选学术地位。选课题,就是在学术界的三个角色中选一个:王、帅、将。不能选择当普通一兵。普通一兵不能有特色,不能独当一面。《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不是普通一兵,是独当一面的将,“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以经济作比喻,可以在三个角色中选一个:创业者、设计者、手工匠人。不能选择当流水线工人。流水线工人不能有特色,很容易被他人替换,甚至可能被机器人替换。每个学者都是个品牌,没有自己品牌的学者不具有真正的学者本质,也就没有真实的学术存在。


比别人早半步


选题最好比别人早半步,不要凑热闹,学术问题成为显学了,热闹了,离它远点。最好是把冷门变成热门。护路不如铺路,铺路不如开路,开路不如架桥。早太多不行,谁也不理你。早半步,等你的东西做完了,其他学者跟进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转移阵地。早半步的好处是可以少做不喜欢的事,比如读文献。做文献综述,老师总说不全,你又不愿意去弄全,觉得很多所谓文献是垃圾。如果你选的题别人还没写出东西,就少了这个麻烦。


早半步有利于占领阵地,巩固阵地。车铭洲老师教导学生树立阵地意识,他也身体力行。西欧中世纪哲学是个阵地,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是个阵地,车老师进入这两个阵地时,根本用不着刻意占领,因为是大片空地,无人区。因为是空白,所以不容易被发现,被发现了,也会因为是空白,胆怯者不敢进入。研究现代西方社会哲学、人生哲学的名家很多,车老师在研究一个学派和一位哲学家之间掂出“思潮”二字,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在观念上的重大转折,是在貌似拥挤的研究领域发现了无人行走的新路径。这新路径无人走,因为难;因为难,所以通往更高处。这样因为难而新,因为新而难的路,一旦走通,就占领了制高点。


回顾学术史,总会觉得过去空白阵地多,其实,这个观感可能是因为占据了回顾的高地,有后知后觉的优势。在处于过去那个时候的人眼中,空白地并不多,往往根本看不到空白地。现在看不到空白点,是因为我们处于现在,其实现在仍然有很多空白阵地,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发现空白,需要眼光,也需要勇气。


导师与学生是同事,导师的眼光较高,学生的能力较强,精力较充沛。导师能大致判断何处有大鱼,但自己心有余力不足。学生如果既富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又在吃不准时信任导师,就比较容易在与同辈人的公平竞争中先行一步。世间万事,看起来容易,实际上很难。领先一步很难,保持领先更难。


有比较优势


无论在哪个领域,都需要注意开拓自己有比较优势的小小阵地。大片的空白地少了,但貌似被完全覆盖的研究领域中仍有很多空白点。因为难所以新的路径似乎少了,其实还有很多,只不过难度更大而已。


选题是选竞争对手,不是选战场上的敌人。学术界是个复杂的竞技圈,分许多竞技场,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每个竞技场分成许多小赛场,例如社会学与政治学;每个小赛场又像举重拳击比赛一样分成许多重量级,例如政治学中的理论研究与国别研究。刚进这个竞技圈的年轻人,往往不能准确判断自己属于哪个小赛场的哪个重量级,但这正是年轻气盛的优点。既然不清楚自己的重量,那就往高处估计,不能妄自菲薄。


恰当的选题,是姚明以“大鲨鱼”奥尼尔为竞技对手,不是阿Q以王胡或小D为斗殴对头。姚明刚到NBA打球时,“姚氏火锅”似乎专门侍候奥尼尔。那时,只要奥尼尔与姚明单挑,不管结果如何,姚明都是赢家。“小土豆”内特·罗宾逊身高一米七五,敢封盖姚明,道理相同:封住了是胜利,封不住不是失败。


选题要考虑自己三方面的比较优势:资料、方法、理论。以重要性排序,理论优势最重要,方法优势次之,资料优势末位。然而,以可行度排名,次序恰好相反,资料优势第一。熊景明老师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先了解有没有可能找到足够的材料。学术市场意识或生存意识,指的是学术竞争意识;清楚自己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可以持续


课题可持续,就有二次进攻能力。学术成熟的标志是从与他人对话到与自己对话。博士论文是进学术界的敲门砖。但在学术界谋生存求发展,需要二次进攻的能力。衡量一个年轻学者跟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学者,最容易观察的指标就是看年轻学者写文章时跟谁对话,资深学者跟谁对话。学术进步的标志是从单纯与他人对话到与包括自己在内的学术共同体对话。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有持续性的课题,在这个课题上进入了最前沿,保持了最前沿的水平,写文章的时候就是跟自己对话。跟自己对话也很难,超越自我非常难,但总比跟他人对话、超越他人多点乐趣。


要有自己的阵地


在学界开辟站稳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才算谋定了学者的生存。学者的生存,不是仅仅在学术界端稳饭碗,那是谋生意义的生存,不是学者生成自己本质的生存。存在主义哲学有个说法,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每个人先在生物意义上活着,后在不断选择和创造自己个性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作为人的本质。阵地是学术界稀缺的资源,人人明白这个道理,人人有阵地意识,阵地的争夺既公平又激烈。所以,除非是超天才,千万不要在学术界打游击,否则大概率一事无成。


必须清楚说明:占领阵地不是犯规抢跑,也不是简单的公平争先,是公平地抢先。学术界是公平竞争的世界,先到者有优势,但先到不意味着站稳脚跟,更不意味着独占。


    进入专题: 选研究课题   写作指导   写作方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0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者的术与道》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年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