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建学 林铎:从印加外交纠纷看美国对盟友伙伴的驾驭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37 次 更新时间:2023-09-27 23:04

进入专题: 美国外交   印度   加拿大  

蓝建学   林铎  

 

近日,作为美国两大盟友和伙伴,印度和加拿大围绕“卡利斯坦运动”(Khalistan Movement)领袖尼贾尔(Hardeep Singh Nijjar)遇刺一事爆发了激烈的外交纷争。9月1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加议会上宣称,加方有“可信”证据表明,加拿大籍锡克教徒领袖尼贾尔“被暗杀”事件与“印度政府的特工”有关。加拿大政府随即宣布驱逐一名“涉嫌参加暗杀”的印度外交官,中断与印度自贸协定谈判,取消了原定于十月份访印的加方高级贸易代表团,并建议赴印的加公民“保持高度警惕”。印方旋即发表声明,严词驳斥加方指控,反指加方“长期纵容反印度分子活动”,对等驱逐加拿大驻印高级外交官,提醒在加公民“保持警惕”,甚至暂停了针对加拿大公民的签证服务。在特鲁多刚赴新德里参加完G20峰会、印度宣布G20峰会“圆满成功”才几天,印加即爆发外交危机,双边关系急转直下,进入“危急时刻”。

作为此次印加外交风波的症结,“卡利斯坦运动”是印国内族群矛盾向海外扩散的体现。锡克教兴起于15世纪的南亚次大陆,主张不分种姓、男女平等,一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独立王国,后与次大陆上各土邦一同遭受了英国长期殖民统治。1947年印巴分治后,南亚地区原有各土邦被并入印度或巴基斯坦,部分激进锡克教徒的建国梦想破裂,便诉诸暴力谋求独立,发起“卡利斯坦运动”,要求在印度境内的旁遮普邦实行自治。此后,锡克教社区与印度中央政府关系高度紧张。印度政府向来视“卡利斯坦运动”分子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20世纪80年代,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便发动了针对锡克教徒的“蓝星行动”,血洗了印度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金庙。此后多年,“卡利斯坦运动”在印本土活动渐渐转入地下,并逐步向海外扩展,在美、英、加、澳大利亚等国建成了颇具规模的锡克教徒社区。

印加两国围绕“卡利斯坦运动”的外交角力由来已久。目前,加拿大境内拥有约77万众的锡克教徒,成为印度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锡克教徒聚居地,被称为“卡利斯坦运动”的海外策源地。印政府长期指控加方“在管控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方面不作为”,甚至暗中利用“卡利斯坦运动”干涉印内政,损害印国家安全。印度政府曾指控此次风波的主角、尼贾尔策划了一系列恐袭事件,并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其发出“红色通缉令”。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则认为,锡克教徒建国梦想早于印度独立,只要不与极端暴恐事件挂钩,“卡利斯坦运动”就不能定性为“恐怖组织”。在今年9月G20新德里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在会议间隙对“加拿大纵容极端分子持续反印活动”向加总理特鲁多表达了“强烈关切”,没有安排印加领导人一对一会晤,被解读为故意怠慢加领导人。

在印加外交纠纷不断升级之际,美国的态度和立场非常“低调”和微妙,反映其在控制、调解盟友伙伴问题上力有未逮、进退失据。美国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等高层并未在第一时间做公开表态,仅由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白宫战略沟通协调官等代为表达“高度关注”,措辞也相对模糊而克制,称对加拿大的指控“深感担忧”,支持加方深入调查,呼吁印度在相关调查上与加方合作。另据有媒体称,加拿大政府曾希望美国政府“公开谴责案件真凶”,但遭到美方拒绝。长期以来,美国学者多次批评美国政府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为拉拢印度遏制中国,对印度军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暴行和违反人权行为”、印度境内印度教民主主义膨胀、居于少数地位的宗教受到打压等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因其“日益强硬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和持续镇压异见”而受到权利组织的密切关注。2005年起,美国甚至吊销莫迪入美签证长近十年,理由是莫迪当时担任首席部长的古吉拉特邦政府未能妥善处理2002年古邦暴乱问题,而当莫迪2014年当选印度总理后,美国立马对其过往一笔勾销、并铺红地毯迎接莫迪访美。美国政府在加拿大籍锡克教徒领袖在加境内遇害事件上支吾表态,本质上是美国过往给印度“例外待遇”做法的延伸。

随着印加外交风波加剧,拜登政府开始被迫公开声援同为“盎格鲁—萨克孙小圈子”成员、对美向来言听计从的加拿大,串联英国、澳大利亚等“盎撒家族”成员在相关外交辞令上保持基本一致,支持加方维权。据加拿大媒体CTV电视台报道,关于刺杀尼贾尔的相关情报是由美国领导的“五眼联盟”中某个国家向加拿大披露的,这个国家很可能就是美国。美国此举意在向“盎撒小圈子”的小伙伴们展现“老大哥”的保护作用,防范加拿大这一铁杆盟友迁怒于己。

但与此同时,从现实政治(Realpolitik)层面考虑,美国视印度为组建反华阵营的“更高价值的目标”,不愿公开指责印度。当前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集中精力遏制中国,维护美全球霸权,不得不绥靖印度。今年6月,美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在谈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时直白宣称,美印关系是“美国在21世纪最重要的关系”,“2023年美国外交最重要的戏码就是拉拢印度”,并鼓吹美国“印太战略”的下一步将包括与盟友合作、向印度提供更多安全保证,包括将加强与印度在情报、贸易和经济方面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尼贾尔遇刺之前,“卡利斯坦突击队”首领潘杰瓦(Paramjit Singh Panjwar)在巴基斯坦拉合尔遇袭;“卡利斯坦解放军”首领坎达(Avtar Singh Khanda)在英国医院去世,有媒体称其“死于被投毒”。此外,今年2月,为了抓捕另一名锡克教领袖阿姆里帕尔·辛格(Amritpal Singh),印度政府不惜断了旁遮普邦2700万人的网络。对锡克教徒分离主义领袖在印境内外被追杀,美国政府鲜有公开表态,为的是顾全“反华大业”,不愿陷印度于外交尴尬之中。

从美国战略行为偏好看,美国总体上乐见盟友伙伴之间保持“适度的紧张关系”,以维护美国的“被需要”价值,以及美国的“离岸平衡手”“幕后仲裁员”角色。不出意外的话,美国不会任由印加矛盾持续升级甚至失控,并等待出手调停的最佳时机。美国可能通过公开站台和幕后斡旋的虚实两手,以秘而不宣的方式,推动印加矛盾“软着陆”,既安抚“昂撒”旧友,又敲打新朋印度,告诉印方“不要忘记美国有拿捏印度的手段”。据悉,受尼贾尔遇刺案刺激,英国也打算开始调查近期其境内锡克教徒活动分子蹊跷遇害的案件。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印加围绕锡克教徒领袖被刺杀事件出现的外交危机无疑凸显了美国传统盟友及新兴伙伴伴体系远非铁板一块的事实。长期以来,美国的联盟体系内部充斥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联盟内部成员的地位不等,权利与义务不均衡,导致各怀鬼胎,增加了了美国“管理小兄弟们”的难度。随着美国综合国力下降,外交资源捉襟见肘,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对盟友呼风唤雨了,更别说要去使唤历来强调“战略自主”、“不太听话”的印度。总而言之,尽管美国可能掌握锡克教徒活动分子在“五眼联盟”国家被暗杀的证据,但它不愿意痛快分享有关情报,并就有关外交纷争公开表态站队,主要是希望能照顾印度这一“高价值的”新兴伙伴的感受,对其新老盟友之间的矛盾息事宁人了事。但是,无论印加外交纷争最终如何平息,其后遗症恐怕会持续较长时间,美印之间的战略互信与表面热络关系也会被浇上一盆冷水。

(蓝建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林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学者。原文编译刊于《环球时报》英文版,2023年9月24日。)

    进入专题: 美国外交   印度   加拿大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32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