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文刚:欧洲安全局势,多重挑战与和平愿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31 次 更新时间:2023-05-27 17:11

进入专题: 欧洲  

姬文刚  

 

“欧洲的永久和平”是常谈不衰的话题,也是欧洲政治家们一直在探寻的理想。然而,21世纪已走过了五分之一,欧洲的安全局势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2022年全面升级的乌克兰危机,标志着冷战后的欧洲安全秩序、格局、力量被彻底打破,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欧洲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具体看来,当前欧洲安全局势存在几大突出问题。

一是地缘政治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乌克兰危机宣告了两极格局解体后欧洲“和平红利”时期的结束。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强调这是对欧洲生存的挑战。俄乌战事延烧至今已一年有余,对欧洲国家的安全造成极大压力。

一方面,大多数国家对现实领土主权的威胁感知明显上升,作为北约东翼的欧盟东部成员国尤其紧张,彼此互动和联系明显增多。其中,由乌克兰、波兰、立陶宛三国组成的“卢布林三角”最为典型,也异常活跃。该平台以三国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为纽带,旨在加强安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协调合作,特别是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防范并制止俄罗斯的“威胁行为”,传承性、目的性和指向性非常明确。2023年1月11日,三国总统在乌克兰利沃夫举行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将继续进行磋商以加强基辅的安全,并欢迎乌克兰与北约进一步合作。峰会结束后,波兰总统杜达宣布将向乌克兰援赠德国制造的“豹2”坦克,立陶宛宣布向乌克兰提供L70高射炮系统和弹药。

另一方面,欧洲东部地区的集团式军事威慑与对抗初步显现。其中成立于2015年的“布加勒斯特九国”最为典型。该组织由北约“东翼”的两个最大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发起。2015年11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北约小型峰会上,波兰、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九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同盟团结与共同责任”的联合声明,重点提及如何对待俄罗斯的问题,重申了九国对“强大北约军事存在”的承诺,认为北约能够有效应对安全威胁,美国随后表态支持了这一倡议。2023年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参加了由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三国共同举办的“布加勒斯特九国模式”特别峰会,并向布九国领导人保证,加强北约东部侧翼是该联盟的“优先事项之一”。3月底在波兰罗兹召开的九国外长会再次展示了北约东翼国家的“团结”,再次强调美国继续在欧洲、特别是北约东翼存在的必要性。

二是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直接且激烈的对抗形式。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对俄重新进行了地缘政治定位。2023年3月,欧盟发布《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文件明确指出:“俄罗斯政府的行动,严重和直接威胁欧洲安全秩序和欧洲公民的安全”。欧盟开始从经济、政治、舆论、防务上发起全面反击,其制裁“组合拳”频频挥向俄罗斯。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俄展开十轮制裁,第11轮正在酝酿中。欧盟禁止俄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国际结算系统(SWIFT)。在整个欧盟范围内冻结俄寡头资产,最新统计显示欧盟及美国已冻结超过580亿美元受制裁俄罗斯人的资产。

政治上,欧盟再次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相继批准了乌克兰、摩尔多瓦、波黑的“欧盟候选国”及格鲁吉亚的“潜在候选国”地位,与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开启入盟谈判。欧盟理事会、欧洲理事会定期召开乌克兰局势会议,与欧安组织、北约和七国集团内的盟友伙伴进行协调,在各种国际场合对俄形成强大舆论压力。

欧洲国家对防务的投入急剧攀升。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发布的全球军费开支数据显示,欧洲的军费开支出现了30年来的最大同比增长。2022年,中欧和西欧国家的军费开支总额为3450亿美元。按实际价值计算,这些国家的军费开支首次超过1989年冷战结束时的水平,其中芬兰(36%)、立陶宛(27%)、瑞典(12%)和波兰(11%)增幅最大。波兰拟在2023年将军费占GDP比例提高至4%,成为北约主要军费支出国。

三是地缘政治的衍生问题不断涌现。乌克兰危机升级连带后果的最显性表征体现在能源、粮食和难民危机上。在能源方面,是供需紧张、价格高企。俄主动减少对欧能源出口,主要以天然气为主。“北溪二号”管线被炸的“罗生门”事件导致俄被动减少对欧天然气供应。2023年俄对欧天然气供应将持续紧张,不排除完全停止向欧盟输送管道天然气。因为市场的极度不稳定,欧洲能源价格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在2023年2月能源通胀率(16.6%)远低于上年同期(28.7%),但各种分析预计,未来几个月欧盟的能源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因为用其它来源的供应完全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尚需一段时间。

在粮食危机方面,乌克兰作为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自2022年5月以来通过“团结通道”出口了约2900万吨谷物、油籽和其他产品。欧盟国家还支持由联合国牵头的黑海粮食倡议,将乌克兰的粮食运往世界上最脆弱的国家。截至2023年3月,超过5000万吨农产品从乌克兰运出,以缓解全球粮食安全危机,但乌粮食出口仍未恢复到战前水平。因本国农产品市场受到乌粮低价“倾销”的冲击,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五国一度禁止乌粮运输过境,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粮食外运问题的担忧。4月28日,欧盟就乌克兰农产品转运与这五国达成协议,最终五国允许乌克兰借道外运,但是全球粮食市场仍受到食品价格、化肥价格、运输通道等多重因素影响,乌克兰能否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保持农业丰产增收、农产品出口顺畅存在很大变数,而乌粮出口对于世界上一些最贫困国家的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难民危机方面,乌克兰已有超过810万人逃离本国。为应对大规模难民局势,欧盟于2022年3月首次启动《临时保护指令》,其有效期最近又延长至2024年3月。截至2022年12月底,超过490万的乌难民在欧洲各地登记了临时保护或类似的国家保护计划。面对如此庞大的难民潮,很多欧洲国家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被挤占,财政不堪重负。由于战事目前没有结束的迹象,各国政府都在为长期应对做准备,欧洲人也在为物价飞涨而苦苦挣扎,“难民疲劳征”开始出现。最新的卡内基欧洲基金会报告显示,作为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的国家,波兰民众对难民的负面态度日益增长。

欧洲未来和平任重而道远

欧洲安全机制的基本架构,是围绕北约、欧盟、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展开的。因此,欧洲的未来和平取决于这三大行为体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以及是否有效运转。

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看来,北约是捍卫欧洲和平的关键角色。但事实上,北约东扩没有给欧洲带来“绝对安全”。自1949年成立以来,北约已从西欧向南欧、中东欧方向进行了八次扩张,在后冷战时期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整个冷战时期。北约不仅容纳了30个成员国,还与21个国家建立了“和平伙伴”关系(目前已暂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在覆盖区域上,北约成员国主要包括欧美大多数国家,伙伴关系网络及倡议国家则延伸至亚太部分国家。

可以说,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欧洲到亚洲的“两洋两洲”,是北约已经和试图覆盖的重点地理区域。为应对新的局势,北约提出了新使命,从传统的对敌军事防御扩大到预防和制止区域冲突、维持和平、加强人道主义干预,乃至“反恐”。对于北约的这种“步步紧逼”,俄罗斯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其对俄地缘政治空间的挤压。中东欧大部分国家则由于历史经历、民族情感、经济联系等原因,乐见北约在此区域不断扩展空间。芬兰紧急加入北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呼吁北约和美国将在它们国土上一些地点的轮换部署升级为永久性军事基地,波兰则希望美国在其领土上增加针对俄罗斯的火力。凡此种种,都说明这些国家始终将北约视为关键和平角色。北约将于2023年7月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年度峰会,这次会议对于欧洲的和平走势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大部分欧洲国家而言,欧盟更多代表的是市场、繁荣与发展,而不是安全。欧盟确立的“四大自由”原则(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流动自由)构成了欧盟发展的根基,而不是对成员国的安全保障。虽然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使得欧盟能够在维持和平行动、预防冲突和加强国际安全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欧盟战略自主”如何实现。随着2016年6月《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全球战略》的发布,欧盟产生了实现“战略自主”的预期。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于2022年3月11日通过《凡尔赛宣言》,再次强调了“战略自主”的重要性。2023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问中国时重申“欧盟战略自主”。这些都表明,欧盟对欧洲安全战略目标是清晰的,但实现的方式和过程仍需与所有成员国达成共识。

对很多欧洲国家而言,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权威性与约束性仍然有限。欧安组织是一个致力于欧洲和欧亚地区早期预警、冲突预防、危机管理和冲突后恢复的安全组织,被誉为“欧洲安全秩序的支柱”,也是世界最大的区域安全组织。乌克兰危机当中,欧安组织在调停止战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2023年2月23日,欧安组织议会冬季会议在维也纳召开,俄罗斯被允许参会,但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目前来看,欧安组织在缺少俄参与且以对抗俄为目标的前提下,能否有效运转都令人怀疑。

欧洲的现有安全安排无法有效应对其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其使命需要被重新界定。在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往旧瓶里装新酒不足以形成稳定持久的秩序。2022年10月,首届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欧洲政治共同体”倡议由马克龙提出,得到德国总理朔尔茨、比利时首相德克罗等欧洲领导人的大力支持,然而这一新生事物的使命有待明确。未来欧洲安全秩序无可回避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应对俄罗斯。德国学者容格认为欧洲面临两难困境,视俄罗斯为敌人,未来又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基于19世纪欧洲协调的经验,荣格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大国协调”,以此为欧洲带来另一个和平与稳定的时代。

欧洲需要和平,更需要支撑持久和平的安全秩序。历史上饱经战争蹂躏的欧洲迫切需要找到符合21世纪时代特征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姬文刚,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来源:《世界知识》,2023年第10期。

    进入专题: 欧洲  

本文责编:editor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安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21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