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刚:科技创新与国际格局重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11 次 更新时间:2023-05-20 18:11

进入专题: 科技创新   产业变革   科技革命  

王存刚  

 

内容提要:科技创新意味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利用能力的改善与提升。科技创新及其所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通过生产方式更新,导致国家实力消长、力量对比改变和规则调整,最终引发国际格局转型甚至重塑。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历史之变,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国际格局。如何应对科技创新带来的国际格局变迁,已成为世界各国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产业变革 国际格局 科技革命

 

作为人类知识生产和应用活动的一种方式,科技体现着人与客观世界的能动关系。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括人类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全部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重大科技创新的出现通常会引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通过刺激生产方式更新,引发人类社会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就国际关系领域而言,这种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国际格局的变迁。在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交汇正在推动国际格局重塑。

科技创新的历史脉络及其影响国际格局的必然趋向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时指出:“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科技革命总是能够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进而引发社会变革甚至国际格局变迁。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革命的历史脉络

科学发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重大科学发现带来科技创新,进而引发科技革命,即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利用发生质的飞跃。近代以来先后有两次重大科学发现。第一次科学发现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综合阐释为标志,带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第二次科学发现则以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诞生为标志。这两项重大科学发现重塑了人类的时空观和对世界运动规律的认知,并带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突飞猛进,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得以建立,科学整体化水平大幅提升。从历史上看,科学发现总会带来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也会反哺科学研究,甚至引发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

技术创新进入生产过程后改变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发产业进步,即对新技术、新工艺及先进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技术创新的积累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的聚集效应则会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意味着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手段发生根本性变化,它直接催生产业革命。近代以来曾发生三次技术革命和两次产业革命。纺织机的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社会生产过程由人力向机械力的转换,成就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实现了社会生产过程由机械化向电气化的转变,催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

从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的关系日益紧密,表现为科技创新周期以及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前两次科技革命的间隔大约为200年,而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间隔仅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不仅如此,后一次科技创新或科技革命的内容、规模和影响,通常大大超过前一次,从而在“加速”基础上呈现“扩容”态势,使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从分离状态逐步演化为共存、共进状态。科技创新塑造了以“加速”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的节约归根结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科技创新节约了劳动时间,也就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二、科技创新深刻影响国家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

科技创新成果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而对国家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国家通常可以顺利完成经济转型,在快速发展基础上不断提升国家实力。而那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国家则因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强有力的动力而导致国力衰颓。国力的变化又会影响国家维护安全或拓展国际空间的能力。从历史上看,先进科技总是被优先或集中使用于国家安全乃至对外战争领域。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翰·贝尔纳(John Bernal)曾指出:“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期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

科技创新通过引起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变迁产生影响。起初,这一影响仅限于少部分国家。这些国家也因在经济及军事方面的显著比较优势而获得国际领导力。例如,第一次科技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少数欧洲国家,这些国家因此成为当时世界格局的主导力量。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国家也仅限于美国、德国等少数大西洋两岸国家。这些国家也都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更是凭借其科技领先地位,成为二战后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国际格局新一轮调整的重要力量。

三、科技创新不断推动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的演化

科技创新拓展了人类活动空间,改变了人类活动方式和内容,既有规则的调整和新规则的创立成为必要。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曾长期在地球表面展开,科技发展水平框定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超越该范围的活动只存在于科学幻想中。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航天技术、深海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进入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海洋空间的新阶段,人类在物理空间的活动范围极大扩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导致迥异于物理空间的虚拟空间即数字网络空间的形成,产生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为保障全球治理绩效、维护国际秩序相对稳定,既有的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不断调整,新的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不断出现。《外空活动国际行为准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自愿的非约束性国家负责任行为规范、规则和原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就体现了上述新疆域国际治理规则规范的演进趋势。

世界科技创新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看清并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十分重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呈现与以往显著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科技创新覆盖领域空前广泛

一方面,基础科学出现革命性突破先兆。基础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目前,重大科学问题不断被破解,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例如,在量子科学领域,科学家们已有能力识别和操纵神秘的量子世界,并成功控制了量子光(Quantum Light),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而人造活细胞(Artificial Living Cells,又名人造细菌)的诞生则打破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为在实验室里创造新生命体奠定了基础。甚至有科学家乐观地预言,人造生命将在不远的将来诞生。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更加密集,数字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今基础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带动技术领域的群体性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跃升。围绕清洁能源、气候变化、太空和海洋开发利用,陆续出现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并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技术创新。数字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并强力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数字技术与物质生产过程的融合,导致人工智能(AI)产业蓬勃兴起,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期广受关注的ChatGPT就是这方面的最新代表。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则催生了主权数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蓄势待发。当今世界,数据已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关键要素。“浩瀚的数据海洋就如同工业社会的石油资源,蕴含着巨大生产力和商机,谁掌握了大数据技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资源和主动权。”

二、科技创新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在形成。从历史上看,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基础性力量。在当代,“随着技术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等方向发展,重大理论发现和科学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实验设备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条件的支撑”。与此同时,随着数据驱动研究范式的兴起,化学、生物学等高度依赖数据的传统学科,开始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拟展开相关研究,发现了在传统研究范式下很难发现的新现象和新规律。此外,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边界日益模糊,重大基础研究产业化速度加快。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今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流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开放性进一步凸显,全球科技节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也更高。任何国家、企业或科研团队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所有科技创新难题,跨国科技交流成为必要。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已成为新潮流,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全球知识的共享。

三、科技创新影响更加综合深入

首先,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极大拓展。数字空间逐渐形成,规模巨大、种类多样且相互关联的数据群已经无限接近真实世界。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IOT)的加速发展,世间万物理论上均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上,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界限最终被打破,人类在两种空间的活动日益交叉与融合。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特征的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就是这方面的具体体现。

其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型产业链逐步形成。以高端芯片制造、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突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发挥先导作用,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世界主要国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步伐,利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同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以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更新产业发展模式,加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和产业,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预见,绿色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的新产业形态正在从源头上有效缓解长期困扰人类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引发相关产业链的重大变革。

最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空前凸显。人类社会发展史反复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主导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战略性前沿科技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谁占领了战略性前沿科技制高点,谁就能抓住机遇,获得发展。而这又需要创新性战略规划的引领,以及创新性体制机制的保障。因此,当今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的竞争。科技创新正在把国际政治从“地缘政治时代”带到“技术政治时代”。

总之,当今科技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产生创新成果,其蕴含的变革性、突破性能量正在不断积累。与此同时,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并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

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当今国际格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之变,科技创新是引发历史之变的源动力之一,而国际格局重塑则是历史之变的重要体现。

一、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首先,科技创新深刻改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熊彼特等人发现,技术发明的峰值“会让经济进入扩张的新阶段,他们称之为创新浪潮或创新长波(Waves of Innovation)”。当今全球经济虽因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而总体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但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技术对经济活动的全方位嵌入,却在驱动以“互联网+”“智能+”为特征的经济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38.1万亿美元。可以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发展时期。

其次,科技创新深刻改变国际分工,重构国际竞争主题。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企业组织形态向平台化、分散化和普惠化方向发展,以生产环节分工为显著特征的“柔性生产”模式,逐步取代长期存在的以“行业间分工”为显著特征的“刚性生产”模式,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互动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国在经济领域的互动方式。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全球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全球价值链重构已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议题。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国家权力的表现不再是传统的“控制权”,而是“主导权”。因此,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重点围绕全球价值链展开,而科技创新能力又直接影响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再次,自然资源禀赋重要性进一步降低,全球经济新发展格局浮现。随着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当今国家实力增长、国家能力增强越来越不依赖自然资源禀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持续创新能力。例如,气候变化对人类带来的生存压力和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新要求,推动生物能源、低碳技术、储能技术的发展,世界能源结构逐步改变,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逐步减少、占比逐渐降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潜力及相应的国际地位随之发生微妙变化。与此同时,那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但具备创新能力的国家则获得了比以往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国际经济竞争能力随之增强。全球经济新发展格局随之发生变化。

此外,非经济动因驱动规则竞争,全球贸易规则正在重构。全球贸易的内容和方式取决于全球生产方式,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当今科技创新导致众多新产业兴起,从微观到宏观深刻改变了全球产业结构,进而深刻重塑了全球贸易的内容和方式。为适应全球贸易新样态和全球竞争新格局,原有全球贸易规则不断调整,新贸易规则陆续产生。美国等传统大国基于护持霸权或主导地位的需求,试图重建全球贸易规则,不断推动全球贸易议题的“安全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基于所谓的“技术多边主义”战略组建各种“技术联盟”,联手制定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的新规则和新标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为维护和拓展自身利益,也加快了创设全球贸易新规则的集体行动,以期成为全球新竞争格局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权的重点日益向技术标准集中。

二、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全球军事竞争格局

首先,新安全议题不断涌现,安全观念持续更新。作为一种基本价值,安全概念经历了从纵向到横向的拓展过程。科技发展通常会催生新的安全议题,从而改变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例如,核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先后催生核安全问题、外空安全问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使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总体上看,当今社会生活领域日益“安全化”或“再安全化”,科技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相关联,人类安全观念也在不断调整,呈现从传统安全观向新型安全观演化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兼顾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安全观念的重大创新。

其次,国家维护自身安全方式发生重要变化,军事科技研发投入大幅增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手段和能力。科技创新既提供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新手段、新方式,也使国家安全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已使物理空间的安全问题与数字空间的安全问题加速融合。深度发掘数字技术潜力,提升维护综合安全的统筹能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选项。为此,各国持续加大安全维护特别是军事科技研发的投入。

再次,全球安全赤字加重,全球安全规则和架构深刻调整。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革命通常会引发安全关系的深刻变化,安全规则必须适时调整,以有效维护安全秩序。当今全球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化,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多样性、联动性、跨国性更加突出,大国博弈、集团对抗明显升级,全球安全赤字进一步扩大,全球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加强安全治理、构建全球安全新规则、新秩序,已成为重大全球性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世界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的制定,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安全架构,以实现普遍安全和共同安全。

三、科技创新正在重构全球力量对比

由科技全球化、科技合作网络化发展带来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使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成为全球科技格局中的重要成员。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显著上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科技格局、经济格局中快速崛起,正重塑全球力量对比。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全球占比看,2000—2017年,北美由26.3%降至17.7%,东亚则由19.9%升至32.9%;美国由20.4%降至9.1%,中国则由4.0%升至17.7%。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格局已呈现由欧洲—北美主导向东亚主导转变的态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尽管美国依然在多种高科技产品贸易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但空间结构已呈现由以美国为核心的“双拱”格局转变为以中国为核心的“多拱”格局。就GDP全球占比而言,1976年七国集团成立时约为62%,2001年金砖国家成立时仅有8%。目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GDP总量占全球比重已达31.5%,而七国集团GDP总量占全球比重为30.8%。金砖五国已超过七国集团。就全球经济贡献率而言,2023年,金砖五国将提供32.1%的世界经济增长,而七国集团仅为29.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8年,金砖国家将贡献全球GDP的35%—40%,七国集团仅为27.8%。这表明,全球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结语

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科技创新通过推动生产方式变迁,引发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其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当属重塑国际格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之变,内在包含了世界格局重塑这一向度。世界格局重塑的关键动力之一,是正在发生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应对世界格局重塑大趋势,在全球竞争特别是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课题。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原载于《当代世界》2023年第5期,注释略

    进入专题: 科技创新   产业变革   科技革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9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