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周:德国模式崩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25 次 更新时间:2023-05-17 19:19

进入专题: 德国   德国模式  

赵纪周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能源价格上涨、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短缺等对曾经十分成功的德国商业模式带来了沉重打击,甚至有观点认为“德国模式崩了”。

长期以来,德国的商业模式一直以供应充足的廉价能源为前提,而这一廉价能源正是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2022年夏天以来,德国各地的企业一直在努力适应俄罗斯天然气几近消失的局面。一些公司甚至考虑将业务转移到能源更便宜的国家。这引发了人们对德国工业未来和该国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担忧。失去了俄罗斯廉价能源的支撑,德国商业模式会崩溃吗?

德国经济遇寒冬

寒冬已至,对欧洲来说,这不仅仅是季节的又一次轮回,还是目前窘迫经济形势的写照。2022年11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称,欧盟、欧元区和大多数成员国经济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继续萎缩。这意味着欧洲经济正步入“一个严峻的冬天”,而2023年经济前景可能持续走弱。

而作为欧盟和欧元区创始国之一、欧洲最大经济体,被誉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在这场经济“寒冬”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其经济增速预计被下调,德国或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根据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2022年10月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德国经济2022年增长仅为1.4%。

德国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经济当前已经处于衰退。实际上,2022年5月德国就出现了30年来首次单月贸易逆差;7月,欧盟将德国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1.4%,远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2.6%),跟法国(2.4%)、意大利(2.9%)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

2022年7月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1,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欧元首次与美元平价。到2022年11月,欧元区通胀已达10%,部分国家则超过了20%,直逼30%。而德国联邦统计局2022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早在9月通胀率就已达10%,创1990年以来新高。因此,有观点认为,一向被看作“优等生”的德国已难以继续扮演欧洲经济标杆和领头羊的角色。

制造业“去工业化”趋势明显

德国乃至整个欧元区经济失速下行,受到乌克兰危机爆发、能源价格上涨、通胀高企以及供应链瓶颈等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德国央行的预测,至2024年俄罗斯能源断供可能给德国经济造成约4000亿欧元的损失,令2022年德国GDP增速降低2个百分点。从德国经济结构来看,工业是德国第二大产业,其中制造业包括汽车、化工医药、钢铁、机械、家用设备等,都是支柱产业,产值占GDP比例约1/4。2021年,除建筑业外的德国制造业约占GDP的23.5%。截至2022年10月,德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6%。当前德国经济形势恶化、前景堪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能源价格飙升的巨大冲击。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是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强国,这固然与劳动力素质较高有关,但其高度发达也离不开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德国等欧盟国家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金融、能源等制裁措施,却惨遭反噬,逐渐失去了俄罗斯充足而稳定的能源供应。在此情况下,以能源驱动的制造业受到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价格飙升的严峻挑战,不少德国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由于工业运作成本高企,德国一些钢铁企业被迫闲置部分产能,2022年化工行业产量预计将下降8.5%,以至于德国化学工业协会警告称德国工业格局将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而2022年10月份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9月破产的企业和公司多达762家,同比上升34%。此外,有些德国制造业企业计划或已经着手将其业务转移至能源相对低廉的国家。因此,受乌克兰危机持续、能源成本高涨等影响,德国“去工业化”趋势明显,尤其是能耗型制造业更是率先受到影响。

“德国模式”在褪色

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的衰退不再是隐忧,而是现实。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能源价格上涨、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短缺等给曾经十分成功的德国商业模式带来了沉重打击,甚至有观点认为“德国模式崩了”。

所谓“德国模式”,是指由进口充足且廉价的俄罗斯能源,德国庞大的制造业、外贸出口以及拓展中国广阔市场三者所构成的俄-德-中三角经济发展模型。作为德国制造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优势产业,化工、汽车、电气与机械等同时都属于高能耗产业。然而,由于国内资源已基本耗尽或开采成本太高,德国在“能源改革”过程中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化石燃料。

近些年来,德国能源进口依赖度基本维持在60%以上,处于较高水平。而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德国一直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其所需54%的天然气、40%的煤炭和32%的石油都要从俄罗斯进口。可以说,俄罗斯低廉能源的稳定供应,是德国制造业维持正常运转的一大命门。

时至今日,美欧仍不断对俄制裁加码,而连接德国和俄罗斯的“北溪-2”和“北溪-1”两条天然气管道已遭破坏,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并付出了很高的经济、社会代价。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价格飙升不但引发了德国民众抗议,在一定程度上还动摇了自身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立身之本,进而削弱了德国的经济根基。正是由于其能源密集型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德国商业模式在2022年即使没“崩”,其往昔成功的光环似乎也已开始褪色。

德国应对之策

为了尽力维持经济运转,德国应对能源危机冲击的手段之一就是大把撒钱。据统计,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已经支出4400亿欧元(约合4650亿美元)以支撑其能源体系。2022年9月,德国曾推出高达2000亿欧元的纾困计划,对企业和民众进行能源价格补贴。为填补巨额财政支出,2022年12月14日德国财政部公布计划,将于2023年发行约5390亿欧元的债券,这一规模高于2022年的4490亿欧元,也打破了此前的最高纪录——2021年德国政府为帮助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支出4830亿欧元。

有分析认为,2023年德国政府的财政支出预计仍将高于收入,同时还要向投资者偿还3250亿欧元的债务。此外,德国通过增加进口、扩大库存虽可短暂缓解天然气短缺危机,却可能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预测,德国2022年和2023年能源进口额将总计增长1240亿欧元。因此,价格补贴、增发债券、扩大进口和库存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仍难真正解决德国能源体系的根本问题。

在此情况下,德国努力寻找可替代俄罗斯能源的新来源,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一是转向能源现货市场,但以三四倍的高价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通胀;二是从非洲、加拿大、中东海湾等寻找能源进口替代,是“远水难解近渴”,而且达成怎样的能源合作并不确定;三是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德国希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至少占其电力支出的80%,但以当前建设速度看,这一目标恐难如期实现。

此外,欧盟成员国决定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各自采取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以保障欧洲用气量高峰期天然气库存量的“舒适”度,这意味着德国制造业必须付出削减能源消耗、降低企业产能甚至被迫关停并转的牺牲。

无论如何,德国仍下定决心寻求能源“去俄化”,现已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其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所进展。2022年7月,德国联邦财政部副部长库基斯宣布,德国将在当年8月1日完全停止购买俄罗斯煤炭,12月31日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此外,作为结束对俄能源依赖的重要一步,2022年11月德国在北海的威廉港已建成首个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预计2022年底,德国在布龙斯比特尔港的接收终端也将建成,从而能够在2023年初让首批天然气运输船停靠这两处港口。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国内在同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的问题上存在分歧。2022年12月15日,德国联邦议院气候保护和能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恩斯特称,在乌克兰危机结束后,德国恢复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他认为,至少在欧盟具备生产足够绿色能源的能力之前,欧俄在能源领域恢复合作伙伴关系是有意义的。但支持发展新能源、主张对俄罗斯政策强硬的德国绿党把持了经济和外交两大部门,经常对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联合政府决策加以掣肘,这显然不利于解决当前德国商业模式面对的问题。加之人口增长率低、养老等社会福利支出庞大,以及美国借乌克兰危机削弱欧洲和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对德国企业趁火打劫,面临诸多挑战的德国模式能否尽快走出泥淖仍有待继续观察。

 

赵纪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进入专题: 德国   德国模式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8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环球》2023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