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岩: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与路径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9 次 更新时间:2023-01-24 22:34:54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阿拉伯国家   一带一路  

王金岩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与安全稳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都承受巨大压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友好合作关系显著提升。美国对华遏制有增无减,方式不断翻新,中美博弈常态化、长期化,加之疫情反复延宕,以及俄乌冲突带来多种安全挑战,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也面临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始终遵循单边主义逻辑,罔顾地区国家的意愿和需求,致使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性和信任度下降。同时,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都以互利共赢、和谐共生为目标,也为中东地区实现发展与安全提供了新路径,因而受到阿拉伯国家的欢迎。当前,我国应与阿拉伯国家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抓住发展机遇期,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促进中阿关系实现质的提升。

   [关键词]百年变局  中美博弈  中阿合作  “一带一路”

  

   我国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直将阿拉伯国家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与合作伙伴。近十年来,中阿双方合作已结出丰硕成果。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美关系为主要代表的大国博弈加剧,国际体系加速转型。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秩序处于深化和重塑进程中。从总体看,中东地区局势趋缓,地区间合作加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应抓住当前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质的提升。

   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向阿拉伯国家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邀约,提出中阿“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和构建“1+2+3”的合作格局,得到阿拉伯国家的热烈回应。自此,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至今已取得丰硕成果。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不断增强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2013年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元首互访会晤数十次,政府间高层互访(部长级以上)超200次。中阿领导人还多次通过互致函电、视频会晤或在其他多边场合互动交流。中阿政治互信与共识不断增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我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追求自主发展、反对外来干涉的立场,不懈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公正合理解决;阿拉伯国家在涉台、涉疆、涉港、涉南海问题,以及民主、人权等相关议题上明确支持和声援中国。阿拉伯国家联盟(以下简称“阿盟”)外长理事会连续多年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截至2022年年中,我国已同近20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地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战略对接,如沙特“2030愿景”、埃及“2030愿景”、阿联酋“面向未来50年国家发展战略”、阿曼“2040愿景”等。中阿双方领导人商定将在2022年内合适时间召开首届中阿领导人峰会,中阿关系将进一步提升。

   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企业大规模、高质量地参与阿拉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年均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持续攀升。疫情发生后,中企在阿联酋、沙特、埃及等国依然新签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中国企业已在阿拉伯国家打造出多个标志性建筑,如埃及的非洲第一高楼、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阿尔及利亚的非洲最大清真寺、东西高速公路,阿联酋的世界最大光热电站、哈利法港二期集装箱码头等。当前,中国企业正致力于在阿打造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新基建”格局。华为、中兴已与近20个阿拉伯国家的电信企业开展固网、无线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合作,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电信公司签署5G技术协议。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埃及、突尼斯、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在北斗技术应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也已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规模显著扩大,贸易方式更加高效。我国是埃及、阿联酋等多个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阿拉伯国家则是我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地。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国的前十名中一半以上是阿拉伯国家。2021年,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其中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额就超过2000亿美元。2022年前5个月,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贸易额已近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近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通过共建合作园区为经济合作搭建平台,推动更加高效的经贸合作。如沙特吉赞经济城中国产业园、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区等。因此,即使在疫情发生后,中阿贸易额仍然逆势增长。

   在资金融通方面,双边投融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多边合作方兴未艾。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双边投资领域从传统的油气、建筑、制造业等正在向高科技、数字化等新兴领域拓展。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设立了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同时,充分发挥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优势,密切双方金融机构间的合作。中阿金融合作正在双边与多边层面并行发展,合作规模显著增加。

   在民心相通方面,形式多样,效果显著。近年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多次以互办文化节、互译文学、影视作品等方式开展文化交流,有力增进双方民众间的相互了解与认知。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通过学者互访、智库交流、联合研究等,使交流合作形式不断创新,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长期坚持向阿拉伯国家提供医疗援助。疫情发生后,双方在相互需要时向对方提供抗疫物资或资金援助,我国向有紧急需求的阿拉伯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向阿拉伯国家援助和出口数以亿计的疫苗,与阿盟、海合会等地区组织举办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分享成熟的诊疗经验和防控方案等。阿拉伯国家对我国疫苗给予充分信任和肯定,阿联酋、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已同我国开展疫苗生产合作。

   二、中美博弈背景下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

   中美博弈已持续数十年。近年来,美国对华遏制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不断做出新应对,设置新障碍。2021年4月,美国《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of 2021)提出,“未来几十年间,美国须防止中国在印太地区建立霸权,以及利用这种身份推进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目标”,“(美国)把中国视为美外交政策面临的最大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挑战,将提升与中国战略竞争的优先等级”,“美国将在政治、经济、技术、军事等多领域与中国开展长期竞争”。在2021年的七国集团峰会上,美国提出一项名为“重建更好世界”(B3W)计划,以对抗“一带一路”倡议,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安全影响力。此后,美国智库学者专门讨论运用B3W抗衡“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方式和路径。2022年6月,美国在本年度的七国集团峰会上又提出“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PGII),内容为美将与G7国家一起在2027年前斥资6000亿美元,为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其中美国将出资1/3。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和亮点领域,美国此举的针对性显而易见。当月召开的北约峰会文件中首次提及中国,称中国对北约的价值观、利益和安全构成挑战,并对中国国防建设、经济政策、技术发展等领域多加指责。以上可见,美国遏华、中美全面博弈和竞争已经成为常态。在当前中美博弈大背景下,从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形势、立场及行为看,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处于难得的机遇期,同时也应积极应对由此带来的多重挑战,推动中阿合作向前推进。

   从机遇方面看,美国出于遏华、实施印太战略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干预。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局势趋稳,国家间关系趋和,各国战略自主性增强,对我国的认知和认同度加深,对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利好因素。

   首先,美国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干预,使一些热点问题降温,地区局势趋稳,客观上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合作营造了和平环境。长期以来,美国将阿拉伯国家作为大国博弈的棋局和代理人战争的战场,通过为一些地区国家提供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深入干预地区事务,扶植盟国,打击对手。美国以上做法导致“中东成为当今世界上热点问题最集中的地区”,几乎每个热点问题都对地区和国际社会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近年来,伴随美国从中东战略收缩,对中东事务的干预度降低,以叙利亚问题为代表的地区热点问题明显降温,以利比亚问题、也门问题为代表的冲突点虽然尚未解决,但武力对抗减少,各方都在致力于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中东地区动荡局势总体趋缓,和平环境有利于我国与阿拉伯国家推进务实合作。

   其次,美国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干预,阿拉伯国家间团结合作加强,有利于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合作。2021年以来,多个阿拉伯国家为改善相互间的紧张关系展开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最典型的是沙特、巴林、阿联酋、埃及于2021年1月恢复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海合会国家重回团结;阿联酋、沙特等国也加紧与伊朗、以色列、土耳其等地区非阿拉伯国家间的互动。有分析认为,“大国战略竞争下,中东各国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尽力做到扩大盟友、减少敌人,避免国力透支”。地区国家间合作面加强,有利于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合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召开首届中阿峰会。由于疫情等原因,会期一再推迟,今年内有望实现。地区国家间搁置分歧,加强团结,对我国与阿拉伯国家提升整体合作水平大有助益。

   最后,美国减少对中东事务的干预后,地区国家战略自主性增强,有利于与我国开展合作。多年来,中东多国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保护,在经济上依靠美国援助,因此在政治取向、发展道路选择等方面都受到美国的影响和牵制。美国利用这种影响力在阿拉伯世界挑起阵营冲突对抗,严重阻滞地区国家的发展,以及国家间的合作。近年来,中东地区国家逐渐认清美国出于一己私利、固守霸权思维、蓄意搅动地区局势的真面目,不再一味追随美国选边站队,同时基于对发展与安全的追求,战略自主性明显增强。俄乌冲突爆发后,“阿拉伯新闻”民调显示,约2/3的海湾民众对战争持中立立场,认为美国和北约的政策是刺激俄动武的主要原因,并批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乌冲突和中东冲突持双重标准。2022年2月,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等国发起的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决议草案表决时,阿联酋不顾美劝说施压,执意投弃权票。4月,联合国大会第11届紧急特别会议上,就美国等西方多国提出的暂停俄罗斯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决议草案进行投票中,海湾国家集体投弃权票。面对国际油价上涨和美国国内汽油价格飙升,阿联酋和沙特坚持与俄开展政策协调,维持不增产决定,两国领导人还拒接拜登来电。阿联酋新总统穆罕默德(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上任后的首次出访选择法国而非其传统盟友美国。以上都显示出中东国家战略自主性增强,受美西方的制约减少,有利于与我国开展合作。

此外,美国减少对中东的关注和投入,使地区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国对其信任度、依赖度降低。随着这些国家对我国的认知不断加深,认同不断增强,“向东看”意愿和做法都更趋明显。几十年来,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一直深受美西方大国的影响和主导。美国长期奉行单边主义,将自身意愿和价值观强加于地区国家,罔顾地区国家的现实需要,为地区带来多重灾难。(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阿拉伯国家   一带一路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40263.html

0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