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76 次 更新时间:2022-12-13 19:15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高培勇 (进入专栏)  


新思想引领未来,新征程催人奋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12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 高培勇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中的发言:


尊敬的辜胜阻副主席,

方江山副总编辑、各位领导,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受邀参会。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举办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恰逢其时。借此机会,我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这一主题谈点个人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的历史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形态、国家发展的变化过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围绕着现代化这个复杂现象和过程,形成了学派众多、观点不一的现代化理论,试图分析现代化的动力、过程、结果以及模式等。虽然成为世界先进、达到发达水平的目标基本趋同,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共同的规律,但是各类现代化理论和各国实践都表明,世界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推进和拓展形成了以“人民中心论”、“本国国情论”、“文明协调论”、“和平发展论”为理论内核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中心论”的现代化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使中国成功跨越了“卡夫丁峡谷”,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生产力不是以少数人的利润为目的,而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导向,避免两极分化扩大,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有效回应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话语对中国造成的冲击,以“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巨大反差,宣告了以西方制度模式为现代化归宿的理论的彻底破产。

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本国国情论”的战略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选择。

从现代化动力机制看,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有效地发挥了政府作用;既充分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又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违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从现代化战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变化提出和完善现代化目标和战略,并以“五年发展规划”的形式加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质量优先的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放在经济活动的质的提升上,超越了主流经济发展理论更多关注经济增长数量的传统。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定自己的现代化目标,要基于自身国情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

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文明协调论”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形成了人类文明交流发展的新理论逻辑。

现代化是一个文明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现代化开启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但其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发展和文明转型的过程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单维文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这基本是一个串联式的文明进步逻辑。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压缩的并联式的文明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类文明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系统协调的现代文明新形态。

现代化是一个文明扩张和文明交融的过程。西方文明扩张过程中遵循“文明-野蛮”二元对立的“文明冲突论”来书写文明逻辑,运用其工业文明的先发优势对仍处于传统农业文明的国家进行欺凌和奴役,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经历,展现了西方文明作为先发文明对中华传统文明的侵略和压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摒弃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相互冲突的文明发展逻辑,探索和创立了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文明新形态。

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论”的国际化路径,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融入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态度,成为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在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中国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积极承担自身责任,无论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还是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作为一个后发大国,中国都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特别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世界范围面临的一系列现代化困境和危机,中国倡导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科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为推进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一方面,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始终保持了国家独立性和政治自主性,不仅在现代化进程中没有“边缘”化,反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另一方面,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发展方针,彻底摒弃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国强必霸”的丛林逻辑,避免了“修斯底德陷阱”和“文明冲突论”,一个14亿多人口大国的和平崛起,推动全球发展进入新的时代。

党的二十大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只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进入 高培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14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