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0 次 更新时间:2022-11-18 19:55

进入专题: 法学学科体系  

黄文艺 (进入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法学学科坚持与党和人民事业同向同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同频共振、与法治中国建设同步共进,在理论创新、范式转换、体系变革中砥砺前行,初步构建了一个门类较齐全、分工较细致的学科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法学研究者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快法学学科推陈出新、迭代更新、交叉创新的步伐,构建起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学学科体系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指明了加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新范畴、新命题、新理论,对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立根塑魂、立柱架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自主性、原创性、标识性、继承性、包容性的新思路。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扎根中国大地的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原创性的法治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思想理论资源。在基本范畴上,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总结中外法治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包括法治道路、法治体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法治经济、法治社会、涉外法治等在内的范畴体系,为构建法学学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概念框架。在重要命题上,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追求真理的精神把握法的普遍规律、洞察法的时代精神、总结法的科学认识,提出了一大批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新判断、新命题,为构建法学学科体系提供了丰硕的思想观点。在基础理论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由法治地位、法治结构、法治运行、法治关系、法治方法等众多理论板块构成的理论体系,为构建法学学科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转型升级推进法学传统学科发展

在构建现代法学过程中,我国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传统学科,在学科建置、范畴体系、理论体系等方面曾一度深受西方法学的影响,迫切需要在增强自主性、原创性、时代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描绘了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全景图,引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破除对西方法学的知识依赖、推动中国法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识资源。

及时拓展学科疆域。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社会规范体系建设等纳入国家法治建设的范畴,拓展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版图。对法学学科建设而言,不仅要创建一系列新兴学科,还要求传统学科必须重构学科版图。比如,法理学所研究的“法”,不能只限于国家法,而应包括从国家法律到党内法规、从正式法到非正式法、从硬法到软法等各类法律现象,提供具有包容性和自洽性的新的法本体论。又如,社会法学所研究的“社会法”,不能只限于传统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而应覆盖近年来我国兴起的社会治理法,构建起新的社会法学学科。

加快扩充知识容量。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以全新的视野、思维、方法对法学发展史上种种问题作出了新探索、新思考、新解答,极大丰富和充实了人类法学知识宝库。我们应充分运用好这笔难得的法学知识资源,推动法学传统学科的知识扩容、内涵升华,增强这些学科对法治实践的解释力、辐射力、穿透力。比如,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传统法理学中法治地位和作用问题作出了新探索,提出了“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等一系列新命题,实现了关于法治地位的理论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法理学学科要充分吸纳这些新命题新论断,对法治地位和作用的理论认识进行再提炼、再升华,使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说服力。

全面推进理论更新。法学传统学科所包含的林林总总的理论,无论是来自对域外既有理论的借鉴,还是来自对本土既往实践的总结,都需要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成果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经验及时进行理论更新。对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传统学科来说,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最新成果进行理论更新,不仅有利于破除对西方法学的理论依赖,还有助于克服因搬运西方不同国家和不同流派理论而导致的“学术分裂”现象,实现学科内部各种理论的贯通融合,构建起一个体现中国理念、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法学理论体系。

立足中国法治实践创建法学新兴学科

在党领导人民探索法治新路、创造法治伟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法治实践积累了大量有别于西方法学知识的经验、智慧,构成了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识资源。这些本土的自主性、原创性知识,迫切需要法学界对之进行学理提取、原理提纯、哲理提炼,构建起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

比如,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依法执政的伟大实践,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提供了坚实基础和丰厚资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内法规体系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一体两翼。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依法执政的丰富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创建出一批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目前,中国法学界已建立了党内法规学、纪检监察法学等新兴学科,编写出版了相关教材、著作。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划分,在党内法规制定、党内法规执行、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等领域创建新的分支学科,构建起中国气派的党内法规学科体系。

又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运行过程和操作实践,从法的制定、实施、监督到保障,产生了一整套难以用西方法学理论予以解释的原理、知识、技术,为构建法治运行学科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我们可以在总结法治运行各领域各环节的实践经验、实践智慧的基础上,创建出中国特色的立法学、执法学、监察学、审判学、检察学、法治监督学、法治保障学等学科。这些实践性学科的构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法学实践教学和在职教育培训,有利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好中国法治经验。

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法学交叉学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驱动下,当代科学发展呈现出学科大交叉、大重组、大融合的新趋势新潮流。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科技在法治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催生出法学与其他科学交叉交融的强大动能。当前,我国的司法大数据、司法区块链、智慧警务、数字检察、智慧法务等方面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法治实践对法学交叉学科建设既创造了强大需求,又提供了坚实客观条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法学界应紧密跟踪当代法治实践前沿,加快设置数字法学、网络法学、人工智能法学、区块链与法律、算法规制与法律、数字经济与法律治理等交叉学科,确立起我国在新一轮法学交叉学科建设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过去,全球法治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往往先在欧美国家出现,西方法学界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取得了这些领域的知识主导权、话语先占权。现在,中国法学界也要依凭中国法治实践先行优势,加强对法治科技应用中前沿性问题研究,创造出一系列自主、原创的法学交叉学科,确立起这些学科领域的定义权、话语权。

面向世界拓展法学学科领域

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法治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重要机制,法学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智识力量。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形式的政治霸凌、文明冲突、贸易保护等论调甚嚣尘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资源能源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扶贫减灾、太空开发利用等全球性公共问题更加突出。

新时代法学学科建设,不仅要服务于国内法治建设,也要服务于涉外法治和国际法治建设。为此,应加快推进涉外法、国别法、比较法、国际法等学科建设,加强对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涉外法治战略布局的研究,为依法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智力支持。加快气候法学、能源法学、网络信息法学、空间法学、极地法学、公共卫生法学等学科建设,在破解全球性公共法治难题上提出有竞争力、实效性的中国理论、中国方案,推动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之,随着各类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新时代法学学科疆域已实现了大规模的扩展和改写,急需对学科体系结构进行重构重塑。展望未来,按照从理论到应用、从静态到动态、从国内到国际、从国法到党规、从单一到交叉的分类标准和排列逻辑,理论法学学科群、法律史学科群、部门法学学科群、法治运行学科群、涉外法与国际法学学科群、党内法规学学科群、法学交叉学科群等彼此协同、相互支撑的法学二级学科群必将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进程正有序推进。


(作者:黄文艺,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进入 黄文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法学学科体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理论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13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