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加快构建国际传播的中国叙事体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9 次 更新时间:2022-09-28 22:21

进入专题: 国际传播   中国叙事  

何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取得巨大成效,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让世界人民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在国际传播中加快构建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理,抒发中国情感,揭示共同价值,努力塑造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全面讲述中国人民奋斗的真实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 在国际传播的舆论场,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当然,这不是说故事本身比道理重要,而是指故事因其通俗、生动、真切而更容易贴近受众、打动人心,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要全面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尤其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向世界讲述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破解实践难题、回答时代之问的,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是怎么落地生根发挥作用的,真实展现好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成就,要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现实来看,尽管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已经大大提升,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被“他塑”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扭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污名化、妖魔化我们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要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主动设置议题,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

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中国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故事因其鲜活的话语而动人,融通中外的话语既要符合中国国情,体现鲜明中国特色,又要让海外读者乐于接受、易于理解,迅速拉近中外人民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使用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是他外交语言的鲜明标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个比喻,巧妙地驳斥了“中国威胁论”,一个可亲、可爱的中国形象呼之欲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智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以智利金和中国玉制作的“金镶玉”北京奥运会金牌为例,将中智两国人民情同手足的缘分比喻成“金玉良缘”,隐喻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智两国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稳定发展的深刻判断。从国际传播效果来看,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才能更充分、更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一是拓宽传播平台,用好重大活动平台,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中国式浪漫”惊艳了整个世界,尽显文化自信,由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的奥运吉祥物冰墩墩一经亮相就引发了“一墩难求”的世界级追捧,生动展现了一个可爱、友好、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二是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推进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九届的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本届共收到3670部海内外参展作品,由英国著名导演柯文思执导,反映中国伟大脱贫成就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摘得本届“优秀国际传播中国纪录片”大奖,是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三是利用好民间外交优势,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促进中外地方交流,为推动国际合作穿针引线。四是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最广泛地争取国际社会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深刻阐明中国故事蕴含的中国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道理,蕴含在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是中国解决问题的办法。

充分表达中国主张。国家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一国的价值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阐明中国道理,要向世界传递中国主张,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2013年3月23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鞋子合脚论”是一个浅显又通俗的道理,用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又显得十分深刻。坚持“穿适合自己的鞋”,走“适合自己的路”,就是反对一些国家“削别人足”、“试自己履”,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做法,呼吁世界各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

广泛传播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面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中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文明冲突论”给世界带来的普遍不安与迷茫,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提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追求“美人之美,美美与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说:“我访问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句俏皮的比喻,轻松幽默地道出了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此起彼伏,全球疫情、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中国坚持“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国际秩序观,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面对一些国家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搞双重标准,以“理想国”“教师爷”的姿态颐指气使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传播中国智慧,要大力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其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帮助世界人民更好地读懂中国。

广泛宣介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比如,针对人类发展难题,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的解决方案。从方案倡议到实际建构,“一带一路”的发展成就有力驳斥了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唱衰”和攻击污蔑。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沿线国家的“交响乐”;不是某一方的“独家小路”,而是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一带一路”为欧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思考和新方向,在不确定因素日渐增多的国际环境下为世界稳定与繁荣开创了良好前景。广泛宣介中国方案,是贡献中国智慧力量,推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应有之举。

三、真切揭示中国道理蕴涵的共同价值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不断为世界形势向好发展提振信心。

表达处理利益关系兼容共赢的中国伦理。利益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公平、公正地处理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人类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和平与发展。中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坚决反对在处理利益关系时把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人类利益变成先与后的次序关系,甚至变成有与无、大与小的对立关系,而应当建构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坚持合作共赢原则,寻求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和最大公约数,以自己的发展带动世界的发展。比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通过沿线国家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践证明,这一倡议使参与其中的所有国家都大为受益。

明示应对共同挑战风雨同舟的中国担当。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面临着许多共同难题、共同威胁、共同挑战,任何国家既不可能置身度外,也不可能单独应对而独善其身,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共克时艰。面对生态环境恶化、重大疫情传播、跨国犯罪肆虐等全球性问题,中国不推诿,不懈怠,更不甩锅,而是与国际社会一起,踔厉前行,尽中国所能,为人类作最大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实施抗疫的歼灭战、阻击战的人民战争,遏制病毒传播,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做好自己防疫的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疫苗、物资、医疗、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天地可鉴,中国人民团结抗疫精神与日月同辉。

彰显全球治理共商共享式的中国原则。国与国之间制度不同,文化传统各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全球治理中存在分歧和矛盾是正常的、必然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异和分歧。环顾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中国坚决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主张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协商解决分歧,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共享全球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成果。

高扬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统一的中国安全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对一个国家和整个世界都是如此。美国建国240多年来,只有不到20年的时间没有打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没有侵略他国的历史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如果一个国家总是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带来的只能是战争。中国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倡导共同、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进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主张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是人类的和平正道。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进入专题: 国际传播   中国叙事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实务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79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2/18,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