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中华文明的理论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77 次 更新时间:2022-06-19 16:45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全球文明史  

冯时  


文化的自信只能建立在对己身文明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己身文明的学习若非举要删芜、溯本求源,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而作为其文化核心问题之核心,当然就是对中国传统文明理论的阐释与重建。

1、文明与德郁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诠释中国传统的文明理论,首先就要从文字的训读开始。“文明”一词于先秦典籍即已出现,《尚书·舜典》赞帝舜其人云:“濬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文明”在这里显然是指帝舜所修养的个人品德。“濬哲”的意思是深谋大智。然而什么样的人才能具有深谋远虑的智慧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体现着中国古代先贤独特的谋猷观。

何以为人?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问题,也是传统文明理论所阐释的核心问题。在古代先哲看来,只有那些以德修养了内心的人才有资格为人。修文以成人,无德自为禽兽,人与禽兽的这种对比不仅是古人习惯采用的方式,更体现着中国文化所独有的对文明与野蛮的认识。

道德的内核是诚信,而信的观念源于古人长期不懈的观象授时工作。以观象授时所建立的时间体系为农业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保证,从而使人们获得了有保障的食物来源,并逐渐摆脱狩猎采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新型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官制体系。时间作为人类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础,其所体现的诚信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标准,于是人们以信修心,形成了最朴素的道德体系。

文明与野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文德的培养不仅需要自我清修,更重在教化。诚然,与教化之主关系的亲疏远近必然影响到教化的结果,身近则受教亲淳,远隔必闻道稀弱,这使郊野的“野”同时又具有了与文明相对的野蛮的意义。中国文化所认识的文明与野蛮不仅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且具有鲜明的礼制意义。中国传统的文明观认为,个体的文明体现着成人之道。在先哲看来,为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修文养德,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以道德作为立人之本。

2、知识与礼仪的文明意义

知识体系与礼仪制度作为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与成人之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理论之三要三本。

对于传统知识体系形成的探索,首先要澄清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直接涉及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认识论。一言以蔽之,就是“格物致知”。准确地说,中国先民创造的所有知识都源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分析,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唯心主义,这意味着中华文明实际是探求真理的文明,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秀本质。

传统文明观对于知识的态度唯以合天人为念,其追求对人类生存有益的知识,而摒弃那些无益甚至有害的知识。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不仅由其认识论所决定,同时还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伦理价值。

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形成是由其独特的认识论所决定,这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造就了中华文明探求真理的本质特征,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以知识作为立身之本。

古人对于时间的认识不仅产生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同时也形成了原始的知识体系、典章制度和礼仪制度。事实上,人作为社会的分子,其个体的文明及之于社会,就是礼仪制度和典章制度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文德彰显的“文章”又有了礼法典章的意义。

古人制礼,目的乃在防闲于前,使人知礼而不犯,其与法惩戒于后的作用不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秀思想,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以礼仪作为立世之本。

中国传统的文明观以道德树人,目的在于成就君子;以知识立身,追求人类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以礼乐治世,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秩序。此三要三本构成了己身文明的理论内涵。

3、重建八千年文明史

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上古时代的重要遗存,揭示了中华民族真实的文明历史。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文明的形成和国家的诞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如此,国家起源的研究仍然可以为完善早期文明的探索建立必要的基础。

比陶寺稍早的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具有书面语特征的文字,与汉字体系大相径庭,系东方夷文字的祖先。这个事实确切地证明,前国家时代的上古文明并非华夷一统,而呈现出夷夏东西的格局。以这样的视角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不仅可以找到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东夷文字,甚至可以将这种夷文字体系的产生年代一直追溯到八千年前的贾湖遗址。而分布于太行山以西的陶寺文化文字以及更早的发现于河南汝州洪山庙遗址的文字,则是与东方夷文字相对的夏文字——汉字——的祖先。这个事实清楚地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局面从上古文明时代就已经形成了。

天文学的产生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时间服务的,因此成为一切知识体系的基础。由此形成的新型社会不仅以敬授人时的统治者为主宰,还必须建立相应的官制组织。商周两代官制以太史寮和卿事寮两寮构成。考古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太史寮官制体系的溯源。八千年前的贾湖社会已经出现候气定时和占卜的八能之士,而自七千年以降的上古官制更为丰富。这些官员作为太史寮署的主体,无疑是文明社会建立的重要标志。

从文明起源的初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至万年以降,知识从早期积累到形上思辨的转变,必然产生新的知识体系与思想体系,这是有秩序的文明社会建立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明已有至少八千年未曾中断的历史,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意味着中华文明一定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秀内涵,归纳其核心,就是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和守一的哲学观。这些特点使中华文明恒久不衰,昭著新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P73—P74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摘自《郑州大学学报》2021年6期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全球文明史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78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