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源培:深化对统一战线“法宝”的认识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1 次 更新时间:2022-06-17 09:38

进入专题: 统一战线  

余源培  

内容提要:统一战线的“法宝”功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全部历程所反复检验和不断发展,它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和智慧,获得成功的武器。充分发挥其“法宝”作用,需要在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中与时俱进:要特别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很好地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必须具备世界历史眼光。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主要体现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为此,需要坚持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要具备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好广交朋友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时代,赋予统一战线新的内涵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建设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 键 词:统一战线“法宝”  统一战线的与时俱进  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  新的历史时代统一战线新的内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总书记高屋建瓴地从九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其中就包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的历史,并努力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做好现在的事情,脚踏实地走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宏业。


中国共产党找到和认识到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而是用重大代价换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之一。1921年党的一大,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问题,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那时在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却提出了“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2]。这时的党还刚刚成立,对革命同盟军问题,特别是与其他政党的关系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然而,很快在党的二大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就从中国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式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主张。会议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是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第一个专门文件。这为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大革命时期,通过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协助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旧三民主义改造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开展。北洋军阀迅速崩溃,工农运动不断高涨。但是,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内部反共逆流也不断滋长。面对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分裂和屠杀,当时共产国际和党的领导人却采取了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1924年至1927年大革命的教训是:中国革命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双重艰巨任务,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必须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必须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一个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独裁专制政权。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在这个时期,党紧紧依靠农民这个革命的主要同盟军,建立和巩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当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之时,中国共产党又以民族大义为重,在瓦窑堡会议上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西安事变,特别是全国抗战的爆发,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迅速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新高潮。1939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欢送青年学生奔赴抗日前线讲话时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现在你们要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中心的团结。同年10月,毛泽东在为《共产党人》写的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3]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和总结,同时也指引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为此,毛泽东后来又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我们要学会这一门科学”[4]。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两个命运的大决战。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独裁、卖国的政策,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制定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纲领和政策,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发布“五一口号”得到热烈响应,积极筹备召开了新政协,宣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必然结果。从1921年党的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统一战线从革命政策到新国家制度诞生,回顾历史,我们党一路走过来,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和磨难。困难没有压垮我们,相反苦难铸就辉煌,曲折通向成功,失败转变成胜利。统一战线在这一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法宝”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成为掌握全国政权并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执政党。然而,这时候一些人对于统一战线的“存废”发生了争议,怀疑“统一战线到底还要不要?”中共和民主党派内部都有些人主张,既然反帝爱国的民主纲领已经完成,民主党派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特别是在第一届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结束之后,不少人对人民政协是否仍然需要保留也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肯定地予以回答说:“统一战线是否到了有一天要取消?我是不主张取消的。”[5]他进一步解释说,为了进行伟大的建设工作,在我们的面前,摆着极为繁重的任务,如果我们不善于依靠人民群众,不善于同党外的人员合作,那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在我们继续加强全党的团结的时候,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强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团结,继续巩固和扩大我们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邓小平同样指出,是否在革命战争胜利后就可以抛弃统一战线呢?不能够的。过去需要统一战线,今后同样需要,而且还要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如果在共产党员中不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将受到很大的损失。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转变的重要时刻,作出这些判断和决策是十分清醒的。


党领导各族人民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又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的探索。由于经验的不足,经历了坎坷曲折。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之后,经过拨乱反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将革命统一战线转变为爱国统一战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再次证明:在实践中坚持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并不容易,什么时候与时俱进地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困难。坚持创造性地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始终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获得成功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


怎样才能发挥好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进程中的“法宝”作用呢?关键是党的统一战线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在继承和创新的结合中,方能充分发挥它的“法宝”作用。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主要为党外人士,覆盖社会的各个界别,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经济界、宗教界、民族界、海外华侨等等。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动的,不时会出现新的统战工作对象。这是因为“世情”是变化的,“国情”是变化的,“党情”是变化的,党在各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更是变化的。统一战线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面对复杂的新问题,使之适应历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6]因此,统一战线需要有的放矢,如若脱离国情的变化,落后时代的发展,不能因“势”和“时”而与时俱进,用静止的老套的眼光和办法去对付新问题,就会埋没统一战线“法宝”的光辉,无法使其有血有肉、锋利管用,充满勃勃生机。


总结百年统战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三点大智慧:


第一,统一战线的与时俱进和创新,要特别倾心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7]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呈现着异常复杂多变的情况。因此,研究统一战线的问题,制定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方法,只要能准确而及时地抓住主要矛盾,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毛泽东对抓住主要矛盾,做到了得心应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敏锐地看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族生死存亡问题上升为主要社会矛盾,及时提出联合抗日的主张;放弃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联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敌人,最终确立了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进入建设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客观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由于我们的认识主观没有跟上客观的变化,延误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正确认识,还是坚持认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致后来“文革”的发生。改革开放新时期,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动思想解放,党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科学地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邓小平在《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这个纲领性的历史文件中,通过对我国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我国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实现了统一战线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明确改变了以往“革命统一战线”的提法,将新时期的统一战线确定为“爱国统一战线”。从此,爱国统一战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胡锦涛都对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决定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内涵是十分丰富深刻的,一定会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过去没有主要面对过的,也是沿袭以往的办法无法解决的,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需要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个变化,予以充分关注、充分研究、充分宣传、充分贯彻,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发挥“法宝”作用。


第二,统一战线的与时俱进和创新,需要将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费力气是掌握不了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培养。它是革命政党善于和巧妙地进行政治斗争的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比人们想象的更富有内容,更形式多样,更范围广阔,更生动活泼,更难以捉摸。它要求中国共产党努力掌握一切斗争手段,及时地加以调整和转换;学会善于分析各种不同性质的妥协,实行必要的通融、让步;要利用一切机会,哪怕是极小的机会,来获得大量的同盟者,尽管这些同盟者可能是暂时的、动摇的、有条件的;必须极仔细地、极留心、极谨慎、极巧妙利用敌人之间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这些都是统一战线中的灵活性要求。如果不懂得这些,就无法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不能使统一战线发挥法宝作用。统一战线的原则性要求应当是坚定的,第一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里需要找到实现党的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有效途径: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原则;把握适合客观发展的规律;照顾好同盟者的利益;实现广泛的联合团结。毛泽东特别总结出,要实现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者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9]。毛泽东又总结出,要反对和防止统一战线中“左”或右的错误倾向。一般情况是:在遇到暂时挫折的时候容易犯右的错误,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容易犯“左的错误”。为此,要坚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第三,统一战线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必须具有世界历史眼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世界历史的进化,任何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都不可能与世隔绝,愈来愈取决于该民族实践主体对世界历史过程的自觉把握。这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和转折时期尤其重要,方能抓住历史机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思考中国问题,都具有战略家的世界历史眼光。毛泽东总是将中国革命联系于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革命,将国内抗日统一战线看作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制定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时,更是强调要从世界历史的大格局出发,自觉认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他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从而将统一战线全程服务于改革开放,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和海外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促进了香港澳门的平稳回归。这样就形成统一战线两个范围联盟:一个是由大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一个是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国外侨胞,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整体,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如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需要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还要适应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协调好国内统一战线与国际统一战线的关系。百年统战历史启示我们:要将科学认识“国情”与科学认识“世情”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脱离“国情”抽象地谈“世情”,也不能离开“世情”孤立地谈“国情”。认识“国情”是为了立足中国大地,认识“世情”是为了找到准确的国际定位。


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三个方面是由历史在实践中生成的,是相互联系和递进的,不变的核心都是维护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了建立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毛泽东围绕“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首要问题,对解决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同盟者与攻击对象,进行了殚精竭虑的思考,制定出各个时期一系列的方针政策。1947年12月,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时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10]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这是最主要的,基本的,第一位的,工农联盟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除此之外,另一个是劳动人民同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也是不可缺少的。其中心问题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顺利地从新民主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所谓统一战线,其实质就是在一个共同目标之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没有这种最广泛的团结,就没有统一战线;没有统一战线,也谈不上共产党的领导权。因此,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从来都是统一战线的一个基本原则。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产物。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1]。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构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这种客观的历史大走势,表现为“分化-整合”的形式,这就为统一战线的组成和扩大提出了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的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突出了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12]。唯物史观同时认为,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至少在现代国家,人民群众如若能够比较好地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内在需要。统一战线就是整合多样性,凝心聚力,团结起来,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有效地组织起来,否则就会只是停留于自发的阶段。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无产阶级要是“不学会把领袖和阶级、领袖和群众结合成一个整体,结成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它便不配拥有这种称号”[13]。我们应当学会从这一“整体”结合,来认识和总结我们党百年历史中的统一战线智慧和力量。


为此,我们需要坚持发扬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政治目标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14]那么怎样做到解决呢?第一就是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统战工作必须抛弃“恩赐”的观点和强迫命令的做法,做到对群众负责和对党负责的统一;统战工作要虚心向群众学习,问计于民,不能高踞于群众之上,当官做老爷。必须懂得人民的支持,才是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源泉。第二是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群众的智慧、力量和积极性,都要通过民主集中制去发动。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统战工作要关心和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促进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发展,保持宽松稳定、包容和谐、团结健康的政治环境。第三是统一战线工作要具备优良的作风,包括无私、谦和、包容、真诚、尊重、平等、民主。统一战线属于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要多使巧劲、少些臆想蛮干,多用心做实事、少搞些形式主义。统一战线不能搞“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式的关门主义,一味求纯,要努力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亲密感,尽量减少疏离感。


百年统战历史记录了许多这方面感人的事情:1936年4月初,周恩来亲自与少帅张学良会谈,态度之坦诚、谈话之恳切,赢得对方的信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41年11月,李鼎铭等党外民主人士,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提出精兵简政提案,毛泽东力排众议给予支持,称赞说“他提得好,我们就采用了”;1945年7月,黄炎培等6名参政员访问延安,感慨共产党人真是拿他们当朋友待,所以才直言坦陈“周期率”;1948年8月1日,毛泽东电邀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共议建国大事,专门由周恩来按照“保密、谨慎、周到、安全”原则部署,护送南、北两线志士仁人到达东北解放区;1980年8月26日,邓小平邀请班禅到家里做客,两人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临别时说“我约你到家里谈,是不把你当外人”“以后可以再来”;1983年9月20日胡耀邦看了费孝通在江苏调查时写的《小城镇大问题》,作了批语,还推介给别人看,费老得知后说:“人之相交,以心换心”“悟到了这正是统战工作的真谛”……总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的,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力量。统一战线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够不够铁。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要坚持讲尊重、讲平等、讲诚恳,也要坚持讲原则、讲纪律、讲规矩,出于公心为党交一大批肝胆相照的好朋友、真朋友。”[15]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同样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明确了服务“五位一体”建设、促进“五大关系”和谐的努力方向,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这里有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1]党与人民之间的这种血肉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统一战线实现的。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就应当更好地反映出人民主体地位的要求,彰显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许多新特征新要求,坚持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样才能适应好新的时代要求,把握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要求,服务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一方面要坚持人民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另一方面要拓展民族和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和侨务工作。


二是建设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规定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16]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协商要避免流于形式,不要各说各的话,要诚心诚意,要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批评和监督,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可以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和渠道,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错误的机制,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治理的机制,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这对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作用,开拓了广阔的新天地。


三是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在谋划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谋划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大棋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17]它要求我们清醒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为系统的改革。由此,中国改革开放步入全新境界。爱国统一战线建设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更加主动地、更加广泛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这场深刻变革中去,可以大有作为。


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需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将“国情”与“世情”相统一,做好国际统战工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同舟共济、协调行动,这就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下美国正在企图建立西方世界的“反华统一战线”,我国面临的挑战相当严峻。为此,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要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中国始终是坚持并发展人民民主的国家,宣传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此同时,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还要注意提防民粹主义的消极性。


总之,搞好我国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需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要求,努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1]


    进入专题: 统一战线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7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0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