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庆国:理性和客观仍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建设追求的目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60 次 更新时间:2022-06-04 23:53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学  

贾庆国 (进入专栏)  


第一,国际关系学科的学科名称问题。讨论学科建设首先需要确定统一对于此学科的认知,要申请设立一级学科就需要学科明确名称问题。

第二,国际关系学要设立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国际安全学以及区域与国别研究都已设为一级学科,国际关系学科,暂且称之为国际关系学科。作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国际安全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学都是交叉学科,所以要争取将国际关系学设为一级学科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必要性。

第三,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领域问题。确定研究领域需要明确传统学科特点,设置传统学科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专属且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比如说政治学是研究政治为中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为中心。二是传统学科都有相对独立的基础理论,政治学有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等。三是传统学科研究是价值中立的,比如政治学叫做政治学,经济学叫做经济学。学科本身应该是价值中立,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设立学科,设立学科的目的是探讨相关领域的问题与现象,通过辨识、分类找出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完全的价值中立很难达到,但追求价值中立应该是学科的基本目标之一。传统的学科设置需要满足:专属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相对独立的基础理论以及保持价值中立。按照此条件衡量,国际关系学未能满足前两个条件,第一没有自己专属的、相对清晰的研究领域,现有的学科已经涵盖了国际关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比如说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都直接涉及国际关系学问题。传统的国际关系学更多地倚重政治学、历史学和法学,特别是政治学,但没有相对独立的基础理论。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大都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比如说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国际政治的社会学理论等。由此可见,国际关系学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范畴,但被划分到交叉学科的范畴。

第四,论证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论证的重点应该立足超越美国主导的西方国际关系研究,而不是贬低和与之对立。也就是说,当下研究国际关系学学科建设,应该在人类文明发展与国际关系探讨的基础之上作出学术成果。国际关系学应该在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实现超越而不是单纯地否定与排斥。

研究国际关系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对学科规划与建设意义重大。

国际关系学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不能照搬传统学科的做法,而应该依据交叉学科的特点进行改革。作为一个学科,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传统的学科领域,而是多个传统学科研究领域交叉的国际关系维度。基于此,国际关系学科需要探讨国际关系学科是否有必要建立独立的学科理论,这需要专业的学者集思广益并达成共识,需要未来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上作出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

国际关系学科的理论建设属于跨学科。即使作出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但也不能回避与其他学科交叉下呈现出的学科特点。总之,各个学科都带有各自学术领域的特点。基于此,国际关系学的基础课程应该包括其他传统学科的基础课程,比如说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直接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国际关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范围设计范围较大,这也决定了具体学校在设置课程时需要因校制宜,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的布局,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来设置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覆盖所有国际关系学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学校在国际关系学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在研究方向和专业课的设置上必须有所侧重,选择侧重某个或者是某些学科领域。此外,研究和授课最好通过院系间合作的方式来推进,利用好校内其他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校内跨学院交流的方式进行日常授课与研究,院系间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放眼未来,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规划和建设切忌将其庸俗政治化。避免将学术和政治对立,学术与政治在某些程度上并不矛盾。对于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是治学的目的、态度和伦理,治学的目的是还原事实的真相,实事求是,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治学态度是认真和踏实,治学伦理是讲学术规范,如果能够通过思政进课堂解决这些问题,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与中国国际问题‘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学者会议发言,不代表本网观点。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实习编辑赵翊博整理)



进入 贾庆国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44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