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特征与价值内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8 次 更新时间:2022-04-20 00:03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杨志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命题,从比较现代化视角创立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的现代化理论范畴体系,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比较特征和伟大成就进行了历史性总结和学理性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这段论述深刻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特征和价值内蕴。

中国式现代化规模特征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贡献性。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辩证地看待巨大的人口规模,把人口压力和严峻挑战,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和根本宗旨,把巨大的人口规模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源,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开创了人口大规模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范例,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当中国将14亿多人口规模的人口红利真正转化为人才红利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资源、市场资源也将成为其他现代化形式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特征改写了现代化的分配结构,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和公平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摒弃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分配结构,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独特品质。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平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改写了现代化的内涵体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性和全面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老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正能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源特征改写了现代化的增长方式,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性和发展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和前瞻理念。西方现代化在经典现代化阶段走过了对自然资源极端掠夺的弯路,对自然资源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后果。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现代化对自然资源疯狂攫取的歧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和谐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中国方案,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征改写了现代化的发展定式,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性和开放性。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理念和战略定力。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老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走出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提供了通向现代化的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既坚持独立自主,不盲目追随西方现代化路径;又坚持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为构建和平发展的世界现代化新格局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作者:杨志成,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86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