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啸虎:我对近体诗虚词应用的看法(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23 次 更新时间:2021-12-31 10:15

进入专题: 近体诗   虚词  

史啸虎 (进入专栏)  


第一章 近体诗中的虚词


前言:人们在欣赏近体诗时,除了会衡量其格律,即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是否符合要求之外,还会看其描述的景物及其激发的情感是否协调以及看其诵读时声调是否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而评价其诗句是否流畅并具有语言的逻辑、意境和情调也非常重要。如果说衡量前者好坏取决于诗作的实词应用是否得当,那么评价后者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使用的虚词是否适宜和贴切了。在近体诗虚词这个问题上,有时候一字之差,审美效果便谬之千里。本文拟详细论证和分析虚词在近体诗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希望能给近体诗爱好者以必要的启迪和帮助。


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讲究格律,即在句数、字数、对仗和押韵等方面均有一定之规,也叫格律诗。因其限制性规矩较多,却又负载着"诗言志、歌咏言"的抒发情感之传统,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也非常鲜明,既要以尽量少的词语及其句式组合去表达丰富的内在情感,还要在文字和语法的使用上显露出一种美感。

那么怎样才能让所写的近体诗具有这样的特点,或者说,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近体诗呢?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文章论述此事了。此文只是想从近体诗中虚词应用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此文是一篇系列文,拟分三个章节讨论如何在近体诗中应用虚词的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是这三个章节的题目分别是:近体诗中的虚词、近体诗中副词的使用以及近体诗中介词、连词及其它虚词的使用。这三个问题与近体诗创作息息相关。我想各位读者,尤其是近体诗爱好者对它们都会感兴趣的。这里我拟先谈谈第一个问题,即近体诗中的虚词问题。

汉语以前没有区分诸如主谓宾之类的语言结构也没有划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自古以来汉民族或使用汉语的其他民族人们怎么说话,后人就怎么说,也叫沿袭性语言。后来西学东渐,也就是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语言及其语言学的引进,国人才开始模仿外国语,尤其是英语,对汉语进行了语言结构以及词类或词性方面的解构、分析与划分,此时,作为一种学科性语言的现代汉语这才开始产生。

尽管如此,古人早就开始研究汉语的虚词了。比如,先秦时代《诗经》里"且"这个字的含义就大有不同,很多且字起到的是虚词的作用。到汉代,陆续有文献,如《诗经》毛传、《礼记》郑注以及许慎《说文解字》等文字学著作提出了"辞"、"语助"、"叹辞"和"语词"等虚词的概念。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语言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更是明确指出了虚词在文句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辞》用之,字出句外。寻兮字成句,乃语助余声。舜咏《南风》,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岂不以无益文义耶!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外字难谬,况章句欤!"

刘勰这句话一下子列出了12个虚词,而且还将兮字称之为"语助余声",即语气助词或叹词,认为"夫"(语气助词)、"惟"(副词)、"盖"(连词)和"故"(副词)等4个虚词常用于句首,而"之、而、于和以"这4个字均属于多词性的虚词,在古汉语中既可作为副词、代词,亦可作为介词、助词、副词或连词,"于"字甚至还可作为叹词,所以刘勰说它们是组成句子的常用语,几乎所有的造句(劄句)都离不开它们。而"乎、哉、矣和也"这4个虚词则常用在句子末端作为叹词。

刘勰还说,这些虚词字看似不重要(闲),用起来可少不了,很多时候只要运用得巧妙,便可以弥补文体之不足,有时候一个字(虚词)用得好,可使好几个句子活泛起来。人们既然很忌惮外加的字(即虚词)用的不妥,何况文章和诗句呢?

古人为何对汉语中的虚词如此重视并感兴趣呢?因为他们显然看到了虚词虽然自身不能组成完整句子,但在语言表达上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也即是刘勰说的"一字之助"。这个起到"一字之助"作用的字就是指的虚词。后人于是便将虚词称之为"助语辞"或"助字"。

比如,元代学者卢以纬就写了一本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新刻助语辞》。清代语言学家刘琪也编撰了一本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助字辨略》,里面收集的虚词(助字)为476个。为了便于人们创作格律诗词时使用虚词,此书还将这些虚词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部编次为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卷。上面那些"助语辞"或"助字"也都是指的虚词。

由此可见,虚词以及与之相对的那个实词这两个语言文字概念并非舶来品,而是来自于汉语自身的发展。所谓实词是相对于虚词而言的,也就是说汉语字词按照其能否直接表达语义分为两类词,一类是实词,另一类就是虚词。

所谓实词是指那些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既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等。而虚词则是指那些不表示实在意义但也有语法意义,即不能单独成为句子但在语法上能协助实词起到一种组合语言和句子作用的词,如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和代词等(也有人说副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属于虚词)。心细的读者会问,为什么代词既是实词也是虚词呢?这个问题我们后文在说到代词时会进行分析的。

有些文章将虚词分为两种,即现代汉语虚词和古汉语虚词。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两种不同的虚词,其实还是一回事。因为虚词就是虚词,用在现代汉语里就是现代汉语的虚词,而用在古代汉语或者用在近体诗中也就是古汉语虚词或叫近体诗虚词,只是用在后者中的虚词多是一个字而非由两个或者更多的字组合成的一个词而已。比如在古汉语或近体诗中表示时间的副词"曾、将和忽"等只是一个字,而基于白话文并学习西方语言语法发展起来的现代汉语就比较啰嗦,常用"曾经、将要和忽然"这样的两个字组成的词汇以表达同样的意思。

不要小看这个虚词,古汉语以及古典诗词中,尤其是近体诗中,虚词的应用不仅是很寻常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近体诗字数比较少,多则56个字,如七律;少则只有20 个字,如五绝。用这么少的字写成一首触景生情且意味深长的诗,不是一件易事,必须用最精炼也是最贴切的词汇去描述诗人的所见与所感,因此虚词的应用也就更显得重要和必要了。

可以说,近体诗如果离开了虚词,或者说不用虚词,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近体诗或者说几乎每一首近体诗都使用了虚词,而且有的可能不止一个。

就以王之涣的这首字数最少(只有二十个字)也比较脍炙人口的五绝《登鹳雀楼》诗为例吧: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翻译过来就是:太阳紧挨着山峦慢慢落下了,黄河则朝着大海的方向流淌着。人们要想观赏千里之外的风景,那就请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吧。

现代汉语中"依"和"入"两个字都是动词,但在这首五绝中,"依"与"入"二字均变成了虚词的一种:副词,也就是古人说的"助语辞"或助字了。前者含义是"紧挨着",而后者的意思则表示"朝着…..方向"。如果我们不是这么理解,也就无法理解或解释这首诗。此诗末句也有两个虚词,即"欲"和"更"。其中,"欲"是虚词中的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意思是要想,修饰表示穷尽的动词穷,而"更"则是虚词中的副词,表示愈加。

再如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诗云: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里打起的"起"是副词,放在动词"打"后面做补语,表示动作"打"的方向和结果。此诗表示黄莺儿被打飞了。莫教一词中的"莫"是一个典型的副词,意思是不要或不可。而不得一词的"不"与"得"两个字则前者是副词,后者是助词,"得"这个助词还常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够或可以。

"莫"和"得"这两个虚词在近体诗中应用得非常广泛,一个常用在动词前,一个常用在动词后,每个均可以组成十多个词汇,从而表达出非常丰富的诗意。如近体诗中常见的"莫教"、"莫让"、"莫折"和"莫敢"等以及"待得"、"赢得"、"识得"和"争得"等词汇。当然,这两个虚词字还可以与其它词性的字,如名词、介词或连词或前或后地结合起来,那样组成的词汇也就更多了。

既然近体诗中字数最少的五绝都没少使用虚词,那么字数更多些的七绝和律诗中的虚词显然也不会少。比如王昌龄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二首o其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如相问"中的"如"是连词,而"相"则是副词,"在玉壶"中的"在"字却是介词。

七律的例子则有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其中间的颔联和颈联两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其中,"欲"是助动词,"为"和"将"都是介词,后句的"何"则是作为虚词的代词,而"不"字则是副词。

由此可见,近体诗中虚词的使用显然是非常广泛的。那么汉语中的虚词一共有多少呢?大家知道汉语的实词很多,《现代汉语词典》收实词5万多个,《辞海》则收了9万多个字,常用实词字大约也在1万个左右。相比之下,虚词则要少得多,有人归纳统计现代汉语里的虚词约在500个左右,常用的也就仅约150个吧。

那么古汉语虚词又有多少呢?有人认为比现代汉语的虚词多得多。我没有统计过,但估计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与古汉语虚词的数量应该差不多。后者可能稍微多一些。

《诗经》开始古人就很喜欢使用虚词。就拿前面说的《诗经》中的"且"字来说,既当实词,又当虚词。虚词中,"且"字既可以当副词,又可以当连词或助词,不仅如此,就是作为不同词性的副词或连词或助词,且字也有好几种意思。

比如,《詩经·唐風·山有樞》云:"且以喜樂,且以永日。"这里的两个"且"都是副词,都表示暂且或姑且的意思;而在《詩经·鄭風·溱洧》"且往觀乎!"一句中,"且"词性同样还是副词,则是再、又的意思(孔穎達疏:"且復更往觀乎。")。但在《詩经·小雅·車舝》中,"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这一句中的且字却又是连词了。且字在《诗经》中用作助词的例子有《詩经·鄭風·褰裳》中的一句:"狂童之狂也且。"不过,此时的"且"读作"居",读音也变了。

虽然古汉语中使用过的虚词可能多于现代汉语虚词,但随着时代演进,语言在进化和发展,很多虚词不再被使用了,其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到了现代,虚词总数居然比现代汉语的虚词还要少一些。根据何乐士先生编纂的1985年版《古汉语虚词通释》,该书仅收录了549个虚词,其中副词364个,占了一多半;而介词、连词和助词各70多个,叹词和代词加起来也有70个,助动词和不定数词则有20 多个(这里的副词 、介词、连词等虚词有不少是一字多词性的,所以才会出现各别词性虚词相加数额超过了收录总数的情况——作者注)。但是其中我们能所熟知的古人在文章或诗词中常用的虚词总括起来也不过100多个而已。

《尚书o尧典》记述舜的话说:"诗言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主要就是指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抱负。那么诗人之志如何才能通过近体诗更好表达呢?像现代诗那样都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类的实词去平铺直叙行吗?显然不行。因为那样写诗就是一篇记述文而没有近体诗的诗味了。要想让字数不多的近体诗具有浓郁的诗味,使用虚词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问题上,古人早就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了。为此,我还是引述一下著有《助字辨略》一书的清代语言学家刘琪的话吧。刘琪在那本虚词专著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

刘琪这段话表明,虚词非常重要,离开了虚词就无法构文,或者说诗文就算写出来也无法准确表达诗人所想表达的情感,少用了一个虚词甚至会使得某句诗文白写了,而错用了一个虚词,则整篇诗文就会显得意思不明了。还会认为虚词可有可无吗?对于刘琪此说,我持赞同的意见。

近年来,我写了不少近体诗或词。初时并不领会也不注重研究虚词在近体诗中的作用,后来写的多了,也就愈益感到写近体诗时活用虚词的重要性。近体诗字数较少,对格律要求又十分严格,诗的语言就必须非常精炼和提纯,但又得让读者看得懂,读起来顺畅上口,这就需要诗人字斟句酌地下功夫。

近体诗中的实词主要起到写景叙事和描摹具象的作用,或者说在近体诗中起到一种骨架的作用,但要让近体诗在描述景物之同时还能富有神韵地抒发出诗人的感情或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作的言外之意,使之丰满起来,富有意境,就得借助于虚词。或者说,近体诗要想达致语近情遥、形神兼备的目的,不在诗句的适当地方恰如其分地使用虚词是很困难的,也是绝无可能的。

最后,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想以我自己写的一首七律为例进行分析以表达虚词在近体诗中重要性。

七律

《岁末抒怀》

鹏城虽好未堪留,一水三江可泛舟。

何必自家图富贵,得为农政道忧愁。

迎新除旧分殊路,弃企从研已白头。

老去不甘无所事,文章千古尽绸缪。

注:鹏城,深圳别称。一水三江,指广州,珠江的三条主要支流--东江、西江和北江汇聚于此地,形成珠江,再流向大海。故称之。平水韵下平十一尤。此诗2006年12月31日作于深圳。

那年我已经56岁了,刚从深圳调到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从事"三农"问题研究。这首诗比较好地反映了自己当时的情感和抱负。为何我要选择这首七律进行虚词分析呢?因为此诗在虚词的使用上比较有代表性,几乎每一句诗都至少有一个词性各异的虚词。

比如,这首七律的首句就有"虽"、"未"和"可"等3个虚词,其词性分别是连词、副词和副词;其颔联虚词有副词"何"和介词"为"3个虚词;颈联则有方式副词"分"和时间副词"已"等2个虚词;而此诗末句的虚词则有副词"不"、副词"无"、代词"所"和副词"尽"等4个。

稍作归纳统计一下可见,这首七律4句诗56个字,一共使用了11个虚词,其中有8个副词,1个连词,1个介词和1个代词。可以说,正是这12个虚词在此诗的各个诗句中的适当使用使得这首七律各句的起承转合显得比较自然,读起来才可以一气呵成并将我当时所想表达的那种迎接研究事业挑战的豪情倾泻无遗。

但如这首七律没有使用这些虚词或者使用得不那么恰当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我想,估计任何人在阅读任何一首没有适当虚词修饰的诗来都会感到索然无味的。

谈到这里,我想读者对近体诗中使用虚词的重要性都应该有所体会了吧。近年来,我在与很多诗词爱好者讨论或点评他们的诗作时也经常建议他们在创作近体诗时多关注或研究如何使用虚词,以更好地让自己的诗作能够有血有肉地丰满起来并富有韵味。但愿此文能引起读者的重视并起到这么一种良好的促进近体诗发展的作用。


进入 史啸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近体诗   虚词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64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