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尧舜之道的理论构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9 次 更新时间:2021-11-17 15:40

进入专题: 尧舜之道   理想人格   理想之治  

韩星 (进入专栏)  


摘要:本论文以儒家典籍为资料,通过经学诠释,梳理儒家对尧舜之道的理论建构,包括尧舜之道的内涵、尧舜德行、尧舜道统、尧舜道德人格典范(孝悌、仁义、节俭)、治国平天下理想(天下为公、选贤任能、仁政、中道)等。后儒把尧舜之道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治道的最高理想,经孔子及历代儒者的不断诠释和发挥,尧舜成为后世帝王效法的典范,尧舜之道成为儒家恒常之道,对儒学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尧舜之道;理论建构;理想人格;理想之治


西方人言必称“希腊”,中国人言必称“尧舜”,那么,“尧舜之道”到底是什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有什么基本内容?对儒家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从历史来讲,中国传统古史讲“三皇五帝”,近代以来以“古史辨派”为代表的现代史家解构了古史体系,认为三皇五帝都是后人“层累地造成”的,这一观点影响了中国古史研究大半个世纪。随着“走出疑古时代”,中国文明探源工程的开展,学术界对五帝时代进行了新探索,尤其是考古学的一系列发现与研究,促使人们相信中国古史中的五帝时代是存在的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史前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朱乃诚认为,五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其所处年代相当于考古学揭示的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并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黄帝时期、颛顼与帝喾时期、唐尧与虞舜时期。这三个时期分别相当于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古国文明”“古王国文明”“王国文明”三个发展阶段,对应的考古学文化分别以“红山文明”“良渚文明”“陶寺文明”为代表2。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尧舜时代的真实性。本文不是对尧舜时代的历史考辨,而是以儒家典籍为资料,通过经学诠释,梳理儒家对尧舜之道的理论建构,以及该建构对儒学和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皇帝王霸与尧舜之道

中国古史很早就形成了三皇五帝的体系,到了春秋战国,学者们重构上古史,提出了皇、帝、王、霸的不同称谓和发展阶段。这些称谓和发展阶段,主要是根据德行优劣和治道不同而划分。皇,《说文》:“皇,大也,从自、王。自,始也”。帝,《说文》:“帝,皇天下之号也”,《尔雅》:“帝,君也”,《字汇》“帝,上帝,天之神也”,《逸周书·谥法解》“德象天地曰帝,静民则法曰皇,仁义所在曰王”。《白虎通·爵》引《独断》云:“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殷周称王。称谓不同,明德有优劣也。”3《白虎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3《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刑人也”东汉何休注:“孔子曰:‘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奸伪多。’”唐代徐彦疏:“云孔子曰‘三皇设言民不违,五帝画象世顺机,三王肉刑揆渐加,应世黠巧奸伪多’者,《孝经说》文。言三皇之时,天下醇粹,其若设言,民无违者,是以不劳制刑,故曰三皇设言民无违也。其五帝之时,黎庶已薄,故设象刑以示其耻,当世之人,顺而从之,疾之而机矣,故曰五帝画象世顺机也,画犹设也。其象刑者,即《唐传》云‘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注云‘纯,缘也’,时人尚德义,犯刑者但易之衣服,自为大耻。中刑杂屦,屦,履也;下刑墨幪,幪,巾也,使不得冠饰。周礼罢民亦然。‘上刑易三,中刑易二,下刑易一,轻重之差,以居州里而民耻之’是也。三王之时,劣薄已甚,故作肉刑以威恐之。言三王必为重刑者,正揆度其世,以渐欲加而重之,故曰揆渐加也。当时之人,应其时世而为黠巧作奸伪者弥多于本,用此之故,须为重刑也。”4虽然是讲上古刑罚,但可以看出三皇之时,民风淳朴,人心纯洁,不用任何刑罚,人们就过着道德的生活。到了五帝时代,社会风气衰退,百姓虽有违背道德的情况,但还有羞耻之心,还可以用象刑防止犯罪。到了夏、商、周三王时代,社会风气败坏,顽劣之徒越来越多,就得用肉刑威慑。刑罚与道德显然是逆向而行:道德越堕落,刑罚越加重。

《吕氏春秋·先己》:“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强焉。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桓谭《新论·王霸》:“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伯(霸)以权智。”

阮籍《通老论》:“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义。”

北宋邵雍将社会历史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皇、帝、王、伯(霸)。认为世运的转变是每况愈下,且是循环变化的,并概括了人类以来四个阶段的治道模式:三皇时代以道治国,五帝时代以德治国,三王时代以功治国,五伯时代以力(法)治国。在《皇极经世·观物》篇中他说:

三皇同意而异化,五帝同言而异教,三王同象而异劝,五伯同术而异率。同意而异化者必以道。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

三皇同仁而异化,五帝同礼而异教,三王同义而异劝,五伯同智而异率。同礼而异教者必以德。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

三皇同性而异化,五帝同情而异教,三王同形而异劝,五伯同体而异率。同形而异劝者必以功。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

三皇同圣而异化,五帝同贤而异教,三王同才而异劝,五伯同术而异率。同术而异率者必以力。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

三皇时代以道化民,道法自然,自然的本质即无为,人民于是以道归化,天下由此大治。五帝以德教民,崇尚礼让,礼让的本质是天下为公,人民于是以德归化,天下也可以治理。三王以功劝民,注重政治,政者,正也,王者,正也,以功正天下之不正,人民于是以功归之,可以有天下。五伯以力率民,借虚名以争实利,然中原华夏不为夷狄化者,五伯之力也,人民于是以力归之,可以存天下。三皇时代以道治国,五帝时代以德治国,三王时代以功治国,五伯时代以力治国。邵雍还以春、夏、秋、冬分别比喻皇、帝、王、霸时代,其以诗写道:

三皇吟

三皇之世正熙熙,鸟鹊之巢俯可窥。

当日一般情味切,初春天气早晨时。

五帝

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

古今世盛无如此,过此其来便不同。

三王

三王之世正如秋,权重权轻事有由。

深谷为陵岸为谷,陵迁谷变不知休。

五伯

五伯之时正似冬,虽然三代莫同风。

当初管晏权轻重,父子君臣尚且宗。5

这虽然是一种历史退化论,但也确实道出了某些历史真实。三皇时代进入文明的门槛,一切美好而初创;五帝时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上古文明的巅峰;三王时代进入家天下,以礼为治,互有升沉;五霸时代则礼崩乐坏,以权势武力为标准。

尧舜属于五帝,汉应劭《风俗通义·皇霸·五帝》引《尚书大传》:“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6帝与谛同义,意为能洞悉天地万物的真谛,是统治天下的君王称号。

尧,《说文解字》:“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段玉裁注:“尧本谓高。陶唐氏以为号。《白虎通》曰:‘尧犹峣峣’。峣峣,至高之皃(貌)。......尧之言至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会意。兀者,高而上平也。高而上平之上又增益之以垚,是其高且远可知也。”7《释名》:“其尊高尧尧然,物莫之先,故谓之尧也。”《白虎通·号》:“谓之尧者何?尧犹峣峣也。至高之貌,清妙高远,优游博衍,众圣之主,百王之长也。”《汉书·尧典》马融注:“尧,谥也。翼善传圣曰尧。”

《风俗通义·皇霸》:“尧者,高也,饶也。言其隆兴焕炳,最高明也。”

孔融《圣人优劣论》:“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谓覆益众圣最优之明文也。”

舜,《说文解字》:“?(舜本字),艸也。楚谓之葍,秦谓之藑。蔓地生而连华。象形。”段玉裁注:“有虞氏以为谥者。尧,高也。舜,大也。”8《礼记·中庸》郑玄注:“舜之言充也。”《白虎通·号》:“谓之舜者何?舜犹僢僢也,言能推信尧道而行之。”

《风俗通义·皇霸》:“舜者,推也,循也。言其推行道德,循尧绪也。”

《谥法》:“受禅成功曰舜。”又云:“仁义盛明曰舜”。

通过这些名号的解释就可以大致看出尧舜之道的基本内涵了。

“尧舜之道”也称为“唐虞之道”。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以“禅而不传”和“爱亲尊贤”为主题,赞扬了尧舜的禅让,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具有的仁、义、孝、悌的品德。《白虎通·号》云:“唐,荡荡也。荡荡者,道德至大之貌也。虞者,乐也,言天下有道,人皆乐也。故《论语》曰:‘唐虞之际。’”尧舜以人名,唐虞以国名,其义一也。

关于《尚书》的《尧典》《舜典》,《伪孔传》解为:“典者常也,言可为百代常行之道。”孔颖达疏曰:“称‘典’者,以道可百代常行。若尧舜禅让圣贤,禹汤传授子孙,即是尧舜之道不可常行,但惟德是与,非贤不授。授贤之事,道可常行,但后王德劣不能及古耳。”尧舜之道理应是百代可常行之道,但除了尧舜禅让,到禹汤以下就传于子孙,这不是尧舜之道不可常行,而是后王德劣达不到尧舜的高度。那么,尧舜有何德何能呢?

二、尧舜德行广大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尧舜如何成就其道呢?《尚书·尧典》就说“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伪孔传》解曰:“言尧放上世之功,化而以敬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当安者。......既有四德,又信恭能让,故其名闻充溢四外,至于天地。”马融注云:“威仪表备谓之钦,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孔颖达疏曰:“帝尧能放效上世之功而施其教化,心意恒敬,智慧甚明,发举则有文谋,思虑则能通敏,以此四德安天下之当安者。在于己身则有此四德,其于外接物又能信实、恭勤、善能、谦让。恭则人不敢侮,让则人莫与争,由此为下所服,名誉著闻,圣德美名充满被溢于四方之外,又至于上天下地。言其日月所照,霜露所坠,莫不闻其声名,被其恩泽。”这一句经文又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尧之德,第二部分讲尧之行。孔颖达疏曰:“言尧既有敬明文思之四德,又信实、恭勤、善能、推让,下人爱其恭让,传其德音,故其名远闻,旁行则充溢四方,上下则至于天地。”尧效仿上世之功,具备了钦、明、文、思四德,又能躬行允、恭、克、让四行,圣德美名传遍四方,大德恩泽遍及上下,使天下太平,万物安宁。钦、明、文、思四德,允、恭、克、让四行,既有道德,又能躬行实践,德行合一,即后来的知行合一。于是,“惟德动天”,天人合一。所以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孔子在这里赞颂尧帝效法天道,制订礼乐典章,施恩德于民,取得了丰功伟绩,使人民对他无比赞美。此德行推之事业就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于是成就了“盛德大业”。“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德行隆盛,功业弘大,完美地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正如王夫之所说:“帝尧以上圣之聪明,而日取百物之情理,如奉严师,如事天祖,以文其‘文’,思其‘思’,恭其‘恭’,让其‘让’,成盛德,建大业焉!......故其圣也,如天之无不覆帱,而‘俊德’‘九族’‘百姓’‘四门’‘黎民’‘草木鸟兽’咸受化焉。”9

舜也是德行远大。《尚书·舜典》:“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颖达疏曰:“能顺而考案古道而行之者,是为帝舜也。又申其顺考古道之事曰,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用此德合于帝尧,与尧俱圣明也。此舜性有深沉智慧,文章明鉴,温和之色,恭逊之容,由名闻远达,信能充实上下,潜行道德,升闻天朝,尧乃征用,命之以位而试之也。”《伪孔传》:“浚,深。哲,智也。”孔颖达疏曰:“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温、恭:孔颖达疏曰:“言其色温而貌恭也。”允,信实。塞,充满。说明舜能够顺古道而行,继承帝尧的文德光华,有浚、哲、文、明四德,温、恭、允、塞四行,潜修德行,名闻远达,升闻天朝,为尧重用。舜代尧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历程,“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尚书·尧典》)孔颖达疏曰:“尧使舜慎美笃行五常之教,而五常之教皆能顺从而行之,无违命也。又纳于百官之事,命揆度行之,而百事所揆度者,于是皆得次序,无废事也。又命使宾迎诸侯于四门,而来入者穆穆然皆有美德,无凶人也。又纳于大官,总录万机之政,而阴阳和,风雨时,烈风雷雨不有迷惑错谬。明舜之德合于天,天人和协,其功成矣。”舜经过各种考察考验以后才登上帝位,行天子之政。他勤勉政事,四次巡视四方,此后“五载一巡狩,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尚书·舜典》)他选贤任能,任命禹为“司空”,主持治理洪水、平定水土;任命弃为“后稷”,主持五谷农业生产;任命契为“司徒”,主持社会教化;任命皋陶为“士”,主持刑法,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任命垂为“共工”,主持手工业生产;任命益为“朕虞”,主持皇室园林内动物资源的管理;任命伯夷为“秩宗”,主持祭祀活动的次秩尊卑;任命夔为“典乐”,主持八音调和,以便敬神人和;任命龙为“纳言”,主持上传下达,传递信息。并且要求各官员恪尽职守,如“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还要求考核业绩,“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尚书·舜典》)可谓功业卓著,天下大治,也完美地体现了内圣外王之道。王夫之赞曰:“‘浚哲文明’以光昭其知,‘温恭允塞’以骏发起行,处深山,临忧患,而光明赫奕之气不可遏也。从五典,叙百揆,宾四门,格大麓,殛大奸,晋群贤,庸有必备,载有必熙,岂尝韬光同尘,以苍苍之无正色者为师,而徜徉乎不测之域。”99舜以“玄德”为尧重用,也通于天道。《论语·卫灵公》载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的“无为而治”与道家顺天道之自然、无所作为不同,而是己有盛德,以德化民,同时,能够选贤任能,君无为而臣下有为。

三、儒家道统开端

尧舜是儒家道统传承中的关键人物。儒者们认为,三皇五帝的治术各不相同,但他们一脉相承,有一个不变之道在背后支撑着。这个“道”就是古代圣王代代相传的核心价值,由此而形成道统传承的谱系。《周易·系辞下》中关于《易经》的来源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实际上也是以卦象为象征的道统传承体系。孔子删订《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王室文献,始于尧、舜,涉及的先王包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上古圣王。孔子以上古圣王之行事阐发他的理想,以圣圣相传之道建构早期儒家道统谱系。

道统本来就存在于历史文化之中,而道统之说滥觞于孟子。孟子以捍卫和承继“先王之道”为己任,勾画出一个自尧、舜、禹、汤、文王、孔子相传的圣人之道授受统绪: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大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汙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汙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以尧舜为开端,沿着一条历史文化基线,以大约五百年为一个周期,从尧至孔子,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儒家道统的传承谱系,并认为儒家道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衰有兴。尧、舜以后衰微,期间又经历几次世衰道微,由大禹、周公、孔子相继拯救传承下来,现在他要把圣人之道传承下去。

中唐韩愈认为,“先王之道”从尧开其“端”,一直传到孔孟,从未间断:“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10自孟子之后,儒学的发展乃是前后相承,延绵而不绝。韩愈把儒学渊源同中国古代的圣王相联系,借以强调儒学在时间上早于佛学,为华夏正统思想,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这标志着儒家道统论的正式提出。他以“道统”继承人自居,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在于恢复和发扬儒家这个“道统”。

宋代理学家们也都采取韩愈的观点。北宋孙复在《信道堂记》中提出其道统观:“吾之所为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轲、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而同时的石介《尊韩》一文云:“道始于伏羲氏,而成终于孔子。道已成终矣,不生圣人可也。......若孟轲氏,扬雄氏,王通氏,韩愈氏,祖述孔子而师尊之。”其《怪说》(中)则说:“周公、孔子、孟轲、扬雄、文中子、吏部(韩愈)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也。”及至二程,道统又有新的变化。程颐在为程颢所作的《墓表》中认为,孟子之后儒家的道统就失传了,其兄明道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才接过这个传统。二程所建构的道统谱系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程子。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的老师。他撰《圣传论》十篇,概括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颜、曾、思、孟圣圣相传之道。他首先分析了圣人之道不明的原因:“道之不明也,阐之者晦之也;道之不行也,执之者拘之也。圣人既没,歩骤圣人者日益众,此甲彼乙不能相统,心心有主,喙喙争鸣,承舛听讹,浸失其本,圣人之道散于百家,荡于末流,匿于学者见闻之外,有密知其旨者发而扬之,众必愕眙非诋而弗之信也。夫其弗信也,非叛圣人之道也,陷于所长而不能反也。故博以求约也,而聪或陷之于杂;思以索理也,而智或陷之于凿;文以表义也,而才或陷之于浮;说以明疑也,而辨或陷之于夸。用其所长,陷于所短者,由失其本故也。不覩其本,各守其偏,圣人之道始离;互攻其异,不反其同,圣人之道始孤。不有卓然英睿出焉,孰能引而归之,会而通之哉?”1111圣人之道不明主要是学者各有心思智虑,陷于一己之私见,各守其偏,互攻其异,遂使圣人之道散于百家,荡于末流,匿于学者见闻之外,所以需要有卓然英睿的大儒出来综合会通。他认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就是尧舜相传的密旨,这里的“一”就是“道”。他说:“一者道也,能一者心也,心与道应,尧舜所以圣也。”1111尧舜之所以成为圣王,是因为尧舜之心与天道感应,合而为一。“尧舜之心,见于从事者兢兢致道而已,孳孳为善而已,惕然如有所警,勉然常若不及,终日乾乾,无少断续。安乐和易,此心发之;鄙诈邪慢,此心拒之。故一日兢兢孳孳一日尧舜也,一岁兢兢孳孳一岁尧舜也。日复日,岁复岁焉,洞达流通,与道不隔,则子为尧舜乎,尧舜为子乎,荡荡巍巍,复在吾目中矣。”11尧舜一心,兢兢致道,孳孳为善,时时刻刻,年年岁岁,心与道应,身与天合,成就圣道。后学者要学为尧舜,就要明其用心,这才是学为尧舜的正道。他以心为本诠释尧舜之道,对宋明儒影响非常大。

提出“道统”概念的是南宋朱熹。他进一步发展完善道统论,认为儒家的道统是周敦颐和程氏兄弟上接孟子的,而自己又继承了周敦颐和程氏兄弟的儒家道统。在《中庸章句序》中,他详述了自己心目中的儒家道统观:“《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朱子将“道”与“统”合在一起明确提出了“道统”概念,并认为汉、唐以来道统无传,《礼记·中庸》所传尧舜之道统源于“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成,有着明确的传承谱系。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以至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和孟子,构成了秦汉以前儒家道统的传承谱系。孟子没后,儒家“道统”“遂失其传”。他所说的道统的核心就是尧、舜、禹三圣相传的发于一心的“允执厥中”。正因为尧、舜德盛道高,成为天下的大圣,不仅禅让天子之位,以天下相传,还以心传心,传承道统。

四、道德人格典范

(一)孝悌

尧舜之道的道德根本是孝悌。孟子认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赵岐注云:“孝悌而已,人所能也。尧服,衣服不逾礼也。尧言,仁义之言。尧行,孝悌之行。桀服,谲诡非常之服。桀言,不行仁义之言。桀行,淫虐之行。为尧似尧,为桀似桀而已矣。”孟子把尧舜之道归结为孝悌,并以尧舜与桀纣对比,指出如果人们服尧舜之服,诵尧舜之言,行尧舜之行,那就会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反之,则会成为桀纣这样的邪恶罪人。

舜的德行主要是孝悌。《尚书·尧典》说舜“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舜的父亲瞽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他的后母是个没有妇德之人,他的后弟傲慢不友好,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谋害舜。但舜以孝行美德感化他们,竭力使家庭和睦,同时自身加强修养,没有变得邪恶。《尚书·大禹谟》载舜“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感神,矧兹有苗。”《孟子·万章上》载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朱熹集注“此章言舜不以得众人之所欲为己乐,而以不顺乎亲之心为己忧。非圣人之尽性,其孰能之?”孟子认为,舜虽已贵为天子,得到了人人都愿得到的东西,如天下士人归附、女色、财富、地位,但他并不高兴,他内心的忧愁是,还没有得到父母的欢心,年五十仍思慕父母。所以孟子特别赞扬他的孝悌德行。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也说:“古者尧之与舜也,闻舜孝,知其能养天下之老也;闻舜弟,知其能事天下之长也。”正因为舜有孝悌之德,使得四岳向尧推荐舜,并经过多重考验,尧将天子之位传给舜。

(二)仁义

尧舜之道的核心价值是仁义。郭店楚简《唐虞之道》指出尧舜之道是“爱亲尊贤”,是仁义价值观的体现:唐虞之道“仁之至也”,“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兴于古,皆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古者虞舜笃事瞽叟,乃戴其孝;忠事帝尧,乃戴其臣。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只有做到爱亲尊贤,才能达到仁义的境界。类似思想在《礼记·中庸》及《孟子》中也可见到。《礼记·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赵岐注:“伊尹初隐之时,耕于有莘之国,乐仁义之道。”又:“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赵岐注:“岂若居畎亩之中而无忧哉,乐我尧舜仁义之道。”孟子认为伊尹在没有得到重用之前,潜隐民间,以尧、舜仁义之道为乐。

《孟子·万章下》亦云:“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贵贵、尊贤的内在价值观是一致的,就是仁义。《大戴礼记·五帝德》赞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豫。”是说尧帝有如天的仁爱,如神的智慧;他虽然权高位重,却与百姓亲近,民众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绚丽;他富有而不骄纵,尊贵而不逸乐,被后人视为仁君的典范。《述异记》卷上说“尧为仁君,一日十瑞。草化为禾苗,龙凤呈祥。”

舜也是仁厚之人。《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舜以自己的仁厚行为纠正民间败坏的风气,亲自吃苦操劳而使民众都听从他,这就是圣人仁义之德的感化作用。

以尧、舜为代表的圣王之治离不开仁义。《盐铁论·遵道》:“师旷之调五音,不失宫商。圣王之治世,不离仁义。故有改制之名,无变道之实。上自黄帝,下及三王,莫不明德教,谨庠序,崇仁义,立教化。此百世不易之道也。”把仁义看成是包括尧、舜在内的古代圣王治世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是百世不易之道。

朱熹也称:“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此非深知所传者何事,则未易言也。夫孟子之所传者何哉?曰仁义而已矣。......尧舜之所以为尧舜,以其尽此心之体而已。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传之,以至于孟子,其间相望,有或数百年者,非得口传耳授密相付属也。”12尧舜之所以为尧舜,就是尧舜有仁心,能行仁义之道。仁义是尧舜以来儒家道统的核心价值观。

(三)节俭

尧舜虽身为天子,但没有特权,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节俭。《尸子·君治》载:“人之言君天下者,瑶台九累,而尧白屋;黼衣九种,而尧大布;宫中三市,而尧鹑居;珍羞百种,而尧粝饭菜粥;骐青龙,而尧素车玄驹。”尧为天子,能够以身作则,衣食住行,与常人无异。《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尧舜为天子,却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衣食住行非常简单朴素,去世以后也是薄葬。

五、治国平天下理想

(一)天下为公

尧舜禅让体现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云:“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身穷不贪,没而弗利,穷仁矣。必正其身,然后正世,圣道备矣。故唐虞之(道,禅)也。”尧舜之道,以天下为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天下不是传给儿子,而是传给贤能之人,“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13《吕氏春秋·去私》云:“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尧舜禅让是大公无私精神的体现。《礼记·礼运》篇讲大同时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郑玄注:“公犹共也。禅位授圣,不家之。”孔颖达疏曰:“‘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是也。”元人陈澔注:“天下为公,言不以天下之大私其子孙,而与天下之贤圣公共之。”“朱均”指尧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均不肖,故尧舜不传位给他们,而是传给有圣德的人,是天下为公的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选贤任能

禅让还体现了尚德授贤、有德者居位的观念。《论语·泰伯》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何晏《集解》:“美舜、禹也,言己不与求天下而得之。”皇侃《义疏》:“此美舜、禹也。舜、禹亦古圣天子也。巍巍,高大之称也。言舜、禹逢时遇世,高大可美也。舜受尧禅而有天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此二圣得时有天下,并非身所预求而君自禅之也。”舜和禹他们受禅让而有天下,不是自己求而得之,而是他们有德行,逢时世,禅让而有天下。《论语·颜渊》篇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夏赞扬大舜、商汤在治理天下时能够选贤任能,舜在众人之中举用皋陶,汤在众人之中举用伊尹,都是任用正直之士而不用枉邪之人,这样就使不仁者不敢胡作非为。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上德则天下有君而世明,授贤则民兴教而化乎道。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未之有也。”就是说,尧舜禅让的原因在于因德而授贤,天子之位应该是有德者居之。荀子说:“尧让贤,以为民。”“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荀子·成相》),也赞扬尧舜禅让是以民为本,尚德授贤。《礼记·礼运》讲到大同时代“选贤与能”,孔颖达疏曰:“‘选贤与能’者,向明不私传天位,此明不世诸侯也,国不传世,唯选贤与能也,黜四凶、举十六相之类是也。”元人陈澔注:“尧授舜,舜授禹,但有贤能可选,即授之。”关于“黜四凶、举十六相”,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同恭)、子孝,内平外成。......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舜能任用高阳氏才子八人、高辛氏才子八人,而流放那些德行败坏的人。

扬雄《法言·至孝》说:“尧舜之道皇兮,夏、殷、周之道将兮,而以延其光兮。或曰:‘何谓也?’曰:“尧、舜以其让,夏以其功,殷、周以其伐。”《说文》“皇,大也。”《广雅·释诂一》“皇,美也。”尧舜之道之所以辉煌美好,就是因为能够让贤。

《论衡·语增》曰:“舜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舜继尧而承天下,任贤使能,恭己无为,天下大治。

(三)仁政

尧、舜所行之政是仁政。《礼记·大学》云:“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尧、舜用仁爱率导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仁爱;桀、纣用暴虐率导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暴虐。

孟子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孙奭疏曰:“‘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者,尧、舜二帝,唐虞之盛者也,然而不以仁政而施之于天下,故不能平治天下而享无为之功矣。以其天下平治,由仁政之施也。”尧、舜之所以把天下治理得很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唐虞盛世,就是他们能够施行仁政。

《说苑·君道》载:“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尧、舜心怀天下,一心为民,推行仁义,民饥我饥,民寒我寒,致力教化,德行广被。

(四)中道

尧舜之道的精髓是中道。《尚书·大禹谟》载舜对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尽管有后代学者认为这十六字是伪古文,但宋儒非常重视这“十六字心传”,朱熹《中庸章句序》:“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即认为儒家的中道思想来自尧、舜,是道统的集中体现。蔡沈《书经集传序》进一步说:“精一执中,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把中道看成是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心法。“允执厥中”也就是“允执其中”。《论语·尧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尧在传天子之位给舜时说,按照上天安排的次序,帝位要落到你身上了,你要真诚地执守中正之道。如果天下的百姓贫困穷苦,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舜晚年传位于禹,也这样对他说。《礼记·中庸》载孔子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舜能够虚心向人请教,特别是对一般老百姓的粗浅之言很重视,从中体味老百姓的心声。对听到的不同意见,特别是对是非善恶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够隐恶扬善,扶正避邪,善于通过考察事物的两个极端,把握中道来治国理民,这便是“执两用中”,是舜的“大知(智)”,即政治大智慧。明儒方孝孺在《夷齐》中说:“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中也。”现代史学家柳诒徵分析说:“是唐虞时之教育,专就人性之偏者,矫正而调剂之,使适于中道也。以为非此不足以立国,故制为累世不易之通称。.......然中无一定之界域,故无时无地,仍不能免于偏执。惟其所执,恒不取其趋于极端耳。”14尧、舜、禹以中道治国平天下,这种中道智慧就是古代圣王之治的根本精神之一。

六、尧舜之道对儒家和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儒把尧舜之道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治道的最高典范,是儒家道统的代表者、传递者,借以说明儒家道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源。经过孔子及历代儒者的不断诠释和发挥,尧、舜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尧舜之道成为不变之道。

孔子“祖述尧、舜”(《礼记·中庸》),孔颖达疏:“‘仲尼祖述尧、舜’者,祖,始也。言仲尼祖述始行尧、舜之道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祖述者,远宗其道。”可见,孔子思想远宗尧舜之道。他编定六经,于《尚书》乃上断自尧舜以下。夏曾佑说:“孔子删书,断自唐虞,故儒家言政治者,必法尧、舜。”15《汉书·地理志》云:“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此唐虞三代之道即孔子心目中尧舜以来的王道政治理想。

受孔子的影响,其弟子也非常推崇尧舜之道。《孔丛子·论书》载:

子夏读《书》既毕,而见于夫子。夫子谓曰:“子何为于《书》?”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凡商之所受书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虽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作壤室、编蓬户,常于此弹琴以歌先王之道,则可以发愤慷喟,忘己贫贱。故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德,下见三王之义,忽不知忧患与死也。”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其亦表之而已,未睹其里也。夫闚其门而不入其室,恶睹其宗庙之奥、百官之美乎?”

子夏在孔子指导下研读《尚书》,对“尧舜之道”颇有体悟,于是他退而穷居河济之间,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而心中不忘尧舜之道,时常弹琴歌颂尧舜之道,发愤努力。尽管如此,孔子认为他对于尧舜之道已经登堂,还未入室。

孟子“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赵岐《孟子题辞解》:“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孟子对景丑说:“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也。”(《孟子·公孙丑下》)赵岐注:“孟子言我每见王,常陈尧舜之道以劝勉王。”孟子以尧舜之道为著述的主旨,并以此说服当时的时君世主。他还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君臣之道应效法尧舜之道。还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荀子对尧舜之道也崇敬有加:“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荀子·性恶》)他还称赞“尧、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董仲舒在于汉武帝的对策中说:“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卨、咎繇。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故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此之谓也。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于位以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舜知不可辟,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矣’,此之谓也。”尧舜禹圣圣相传,做到了尽善尽美。他还提出改制不易道之说,“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汉书·董仲舒传》)“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言其主尧之道而已,此非不易之效与!”(《春秋繁露·楚庄王》)尧、舜、禹三圣相继传授,恪守一道,所以礼乐制度可以有损益,但天人一贯之道统不变。

隋唐之际的王通感叹“杨、墨之言出而孔子之道塞,佛、老之教行而尧舜之道潜”16,“尧、舜继禅,历代不逢”17,他立志于复兴先王之道。

柳宗元对“尧舜之道”特别向往,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阐明自己学习尧舜之道的热忱,“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惟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惟恐不慊”。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自述其一生之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元元就是民众,利安元元就是利民、安民。

后儒把能否“入尧舜之道”看成是个人修身的终极目标。《孟子·尽心下》批评“乡愿”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乡愿没有是非观念,同流合污,看似忠信廉洁,浪得虚名,是贼害道德之人,不可“入尧舜之道”。

宋儒批评佛教“穷深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18。佛教理论穷极深奥之理,探及精微之处,但因抛弃了儒家伦常,所以不能入尧舜之道。他们常常以“尧舜之道”期待帝王:“明道先生言于神宗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回曲。霸者崎岖反侧于曲径之中,而卒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惟陛下稽先圣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尧舜之道备于己,反身而诚之,推之以及四海,则万世幸甚。”18朱熹把《大学》看成是入尧舜之道的基础,或问:“《大学》之书,即是圣人做天下根本?”曰:“此譬如人起屋,是画一个大地盘在这里。理会得这个了,他日若有材料,却依此起将去,只此一个道理。明此以南面,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19并欲以《大学》为正学而引当时帝王“跻之尧舜之盛”20。

总之,尧舜之道经过孔孟荀的阐释,历代儒家的发扬,成为古代中国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治道的最高理想,尧舜成为后世帝王效法的典范,尧舜之道成为儒家恒常之道。后儒常讲“人皆可以为尧舜”,表明希贤希圣、企慕尧舜的理想人格追求;后人常用“尧天舜日”称颂圣帝明王的盛德,期盼天下太平的盛世。今天,我们应该研究尧舜以降几千年来古圣先贤、历代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理念和治理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注释:

1康翔宇:《神话里的五帝在历史中真实存在?》,《大河报》2019年9月20日。

2朱乃诚:《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

3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43-44页。

4何休解诂,许彦疏,浦卫忠整理:《春秋公羊传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32页。

5邵雍:《伊川击壤集》,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02-203页。

6应劭撰,王力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页。

7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94页。

8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234页。

9王夫之:《尚书引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11页。

10韩愈:《原道》,《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11刘子翚:《屏山集》卷1,《四库全书》本。

12朱熹:《李公常语上》,《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525页。

13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0页。

1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卷),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33-34页。

15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16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1页。

17张沛撰:《中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278页。

18吕祖谦:《近思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9,127页。

19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250页。

20朱熹:《壬午应诏封事》,《朱子全书》第20册,第572-573页。



进入 韩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尧舜之道   理想人格   理想之治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71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孔子研究》2021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