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楹:苏轼心灵解脱模式的来龙去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3 次 更新时间:2021-11-02 09:33

进入专题: 苏轼  

丁楹  

苏轼文學作品中所透露的人生智慧既受庄子、陶渊明、白居易等人的深刻影响,也对谪居在西江流域的南宋迁岭文人解脱精神苦闷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苏轼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面对人生苦难的心灵解脱模式更令南宋迁岭文人敬佩与效仿。



苏轼一贬黄州,再贬惠州,三贬儋州,在贬谪儋州时,他取道广西经雷州半岛再前往海南,在这途中,他沿着西江流域南行,在西江流域的藤县与其弟苏辙会面。这首《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生动地表达了东坡晚年在西江流域即将与弟相会时的喜悦之情、对前途的苍茫之感,勉励兄弟放开怀抱、昂然面对人生苦难的旷达心胸,是人诗俱老的佳作: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轼诗集》卷四一)


诗中“落日未落江茫茫”“江边父老能说子”中的“江”就是西江,东坡由眼前景引发出心中的无限感慨。苏轼、苏辙兄弟在西江流域相聚了一个多月,绍圣四年六月十一日,东坡兄弟两人在雷州告别。七月二日,苏东坡到达海南昌化,从此一别,便成永诀。


南宋五羊人王宗稷在《东坡先生年谱》绍圣四年丁丑条下特别记载:


又至梧州《寄子由诗》序云:“吾谪雷,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至五月间,果遇子由于藤州。有《藤州城下夜起望月寄邵道士》诗。自藤出陆,六月与子由相别。按,先生《和渊明移居诗》序云:“丁丑岁,余谪海南,子由亦谪雷州。五月十一,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中华书局2015年版)


清人汪森在《粤西诗载》卷二中收录了苏轼在西江流域所作的《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诗一首,也能反映东坡谪居西江流域时的人生态度与人格个性:


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床头有白酒,盎若白露。独醉还独醒,夜气清漫漫。仍呼邵道士,取琴月下弹。相将乘一叶,夜下苍梧滩。(《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65册)


在诗中苏轼反复提及的“江月”即他在西江流域看到的月亮,由此引发他对人生的咏叹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



王兆鹏先生提出一个观点:苏轼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一套心理解脱方式——“譬如当初”。王先生对此有精彩的解读,他说:


苏轼有一套心灵解脱的心理公式……这个公式叫“譬如当初”。什么叫“譬如当初”呢?人的痛苦往往是失落的痛苦,你拥有以后失落了,或者拥有以后被剥夺掉了,这时候特别痛苦。那苏轼就把自己的心态恢复调整到没有拥有之前的状态。(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先生对苏轼“譬如当初”心灵解脱模式的解读,深入浅出,语不深而理深,给人以很大的启发。我们想接着王先生的话题,继续对苏轼“譬如当初”这一“心灵解脱的心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作一简要的分析。


诚如王先生所说:人生的痛苦主要来自失落感,原来拥有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就会感到痛苦。而苏轼遇到这种情况时,他总能把自己的心理调节到未曾拥有之前,即苏轼所说:“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和陶拟古九首》其一)。这样的自我调节方式在苏轼的诗文中常有表现,如:“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别海南黎民表》)、“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说妙理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知之免忧”(《苏轼文集》卷五十四《与程正辅提刑》七十一之十三)、“譬如惠州秀才不第,亦须吃糙米饭过一生也”(《苏轼诗集》卷四十《迁居》)。反复出现的“譬如元是惠州秀才”“譬如惠州秀才”“昔我未尝达”,其实表达了东坡强烈地想从逆境中解脱出来的愿望,他的心灵解脱模式充分说明了:人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不论外界环境如何,东坡都能够随遇而安,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心情宁静下来。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点,即我本来就是一个化外之民,没有“达”过,故没有失落感,亦能安享眼前的清风明月等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梁启超评价陶渊明诗句“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饮酒》其十一)相当于十万卷《大藏经》(梁启超《陶渊明》,陈引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集·文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我们认为,东坡的“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和陶拟古九首》其一)亦超过了万卷“心灵鸡汤”式的幸福学著作。正如朱弁高度评价道:


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惟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乎其后矣。(《风月堂诗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多少磨难,就有多少解脱,磨难越深重,看破、放下的心胸就越开阔、彻底。


在此,我要补充说明的是:“譬如当初”的心理解脱模式并非始于东坡,而是来自庄子,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譬如当初”的心灵解脱之道。最具体的表现在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击缶而歌,惠子质问他,他回答惠子的一段话,就典型地表现出其“譬如当初”的心灵解脱模式。试看这段记载: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其中庄子之言中反复出现的“其始”“本无”等字眼,就是为了说明“譬如当初”什么也没有,现在又回到了虚无,故不值得悲伤哭泣,此为通达之举。苏轼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曾道:“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此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由此可见,东坡受庄子思想影响之一斑,他的心灵解脱之道与庄子有深刻的内在契合之处。


到了中唐,白居易也很懂得调节自我的心情,他在《与元九书》中道:“穷则独善,达则兼济”“所守者道,所待者时”“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过着闲适放旷、逍遥自在的中隐生活。他的大量闲适诗即是其“中隐”生活的写照。如《白氏长庆集》卷十一《委顺》:


山城虽荒芜,竹树有嘉色。郡俸诚不多,亦足充衣食。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尚欲忘家乡,谁能算官职。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归去诚可怜,天涯住亦得。


安时处顺的思想在白居易诗中表现得十分普遍。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白居易在《白氏长庆集》卷十七《九江春望》中明确提出:


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


光凭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说:白居易已经将“譬如当初”的心灵解脱之道运用自如了。


东坡“独敬爱乐天”(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其景仰香山者,不止一再言之”(赵翼《瓯北诗话》),他有很多生活方式及思维模式都来自白居易。在《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八《与元微之书》中,白居易自述到九江三载以来,有“三泰”足以自安,叙此情尤详。这样乐天知命的思想对东坡有很深刻的影响。东坡贬谪海南,亦自述“三适”甚动人:“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谪居三适》,《苏轼诗集》卷四一),我们从中可见“最爱白乐天”的苏轼对白居易知足易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指出:


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他的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我并非指易接受影响的青年时期,乃指完全成熟的时期。


确实如此,苏轼的心理解脱方式,正是他的前辈文人庄子、白居易“最有力地表明”他们“不朽的地方”。


从庄子到白居易再到苏轼,可以说,“譬如当初”的心理解脱模式是一脉相承的。苏轼“譬如当初”的心理解脱模式并不是他的原创,而是他在前人基础上的再创作。通过考察“譬如当初”心灵解脱模式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的写作都是再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杰出的情感表现方式、幽深精微的人生思考,不是单凭作家一时的才思灵感所能造就,在它的背后或明或暗地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承接关系。



人是脆弱的,也是孤独的。人之脆弱的表现之一就是:人大多是害怕孤独的。尤其是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尤其害怕孤独,这就需要寻找到精神支柱,支撑他们的所作所为,陪伴他们渡过人生的困境,消解精神上的苦闷孤独。所以,迁岭文人在迁居岭南的孤独生活中尤其需要寻找到精神上的良伴、知音、支持者。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心心相印的知己,他们则会尚友古人,在古代的往圣先贤中去寻找自己心灵、行为上的相似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而能够让自己承担生活的苦难,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才大如海、天纵奇才的东坡也需要与圣贤为友,从古代的圣贤中去寻找解脱心灵苦闷的良方。陆游指出:


东坡在岭海间,最喜读柳子厚、陶渊明二集,谓之南迁二友。(《老学庵笔记》卷九)


苏辙在《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亦有类似的记载: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栾城后集》卷二十一)


我们再看东坡自道其在海南生活时尚友陶渊明、柳宗元的情形:


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右,目为二友。(《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程全父十二首》十一)


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尔。(《苏轼文集》卷五十五《与程全父十二首》十)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苏轼文集》卷四十九《答刘沔都曹书》)


元符己卯闰九月,琼守姜君来儋耳,日与予相从。庚辰三月乃归。无以赠行,书柳子厚《饮酒》《读书》二诗,以见别意。子归,吾无以遣日,独此二事,日相与往还耳。(《东坡志林》卷一《别姜君》)


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余时病痔呻吟,子由亦终夕不寐,因诵渊明诗,劝余止酒,乃和原韵,因以赠别,庶几真止矣。(苏轼:《和陶止酒》,《苏轼文集》卷四一)


有了陶渊明的诗歌陪伴,苏轼就可以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甚至身体的疾病。据《东坡纪年录》绍圣四年丁丑,“先生六十二岁”条记载:


六月十一日,与子由相别渡海,和渊明《止酒》诗。行琼、儋间,坐睡中得句,作诗。过海,得迈书、酒,作诗。七月,至儋州,作《儋耳》诗。十三日,作《夜梦》诗,叙云:“至儋十余日矣。”初僦官舍居之,有司犹谓不可。买地筑室三间于城之南,士人畚土运甓助之,饮盐食腥,陵暴飓雾,人不堪其忧,公恬然著书为乐。(王水照编《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中华书局2015年版)


尚友渊明,屡和陶诗,使得东坡在人生逆境中能够“恬然著书为乐”,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情累的解脱,精神的愉悦,人生的充实。



正如东坡的“南迁二友”是陶渊明、柳宗元一样,南宋迁岭文人的良师益友就是苏轼,他们在“尚友”古人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东坡先生。从时间上说,东坡离他们并不遥远,从空间上说,他们也在东坡曾经谪居过的地方生活,从心灵上说,他们觉得距离东坡更加接近,因为东坡曾与他们有过类似的生活遭遇,有过相似的心理感受,他们在尚友东坡,与东坡精神交流的过程感到人生并不孤独,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心中觉得曾经崇拜敬仰熱爱的东坡先生就在他们身边,与他们一起面对人生的苦难并从中寻找解脱,这让他们既感到自豪,又感到欣慰。


有了东坡心理解脱模式的存在,南宋迁岭文人就有了精神支柱与可以学习、效仿与比较的对象。在《与向伯恭龙图书》中李纲便有意识地将自己贬谪海南的命运与东坡进行比较:


幼年术者谓命似东坡,虽文采声名不足以望之,然得谤誉于意外,渡海得归,皆略相似;又远谪中了得《易传》《论语说》,尤相合者。但坡谪以暮年,仆犹少其二十岁;坡儋耳三年,仆琼山十日,比之差优。至坡归以承平无事之时,仆归以艰难多故之日,则不可同年而语也。(《梁溪集》卷一一四)


李纲时时将自己的人生与东坡进行比较,每当遇到问题时总会想到东坡,借东坡的文化性格与人生思考来为自己的人生解决实际的问题。显而易见,李纲迁谪时所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他的迁谪前辈苏东坡早就遇到了,而且苏东坡用他那天才的大脑、卓越的智慧、深邃的人生思考,对他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心灵解脱模式。李纲在阅读东坡时,就像在与一位智慧风趣、博学多才、直率坦诚而又平易友善的长者交谈,尚友东坡,向他请教解决人生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苏东坡也往往能给予他满意的答案。


正如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所说:


我们会发现某些在眼下难以言说的现象却早已在别处获得了表达;那些折腾我们,让我们迷惘困惑的问题无一例外地访问过所有智者,这些问题在他们那里一个都没有遗漏,他们都根据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人生给予了解答。(梭罗著,仲泽译《瓦尔登湖》,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理解南宋迁岭文人何以尚友东坡的内在心理逻辑。南宋迁岭文人在阅读东坡、尚友东坡、感受东坡、漫话东坡时,也从中寻找到了自己面对现实、解决问题、超越苦难的精神良方,从东坡的作品中寻找到了心灵的避难所,建构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江流域社会变迁与历代迁岭文人研究”(18YJA75101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第59批面上资助(2016M59215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6XZW08)“西江流域社会变迁与南宋迁岭文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


    进入专题: 苏轼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3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