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孝宗于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并由宋人王宗稷撰《苏文忠公全集》。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市)人,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工诗,现存约二千七百多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苏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苏轼扩大词的内容,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无一不可入词。宋朝整理出版了《苏文忠公诗合注》《苏文忠公全集》等多部集作。
最新文章
- 任锋 沈蜜:立国传统中的礼法与立事:以苏轼治体论为中心2022-05-21
- 王瑞来:读书不求做官2022-03-22
- 党圣元:苏轼的文学批评观2022-02-24
- 刘金祥:冠绝千古的苏轼之词——读《苏轼词八讲》2022-02-18
- 张文利:草蛇灰线 有无之间2021-12-27
- 龚鹏程:苏东坡这个符号已经通货膨胀2021-11-06
- 丁楹:苏轼心灵解脱模式的来龙去脉2021-11-02
- 莫砺锋:文星落处天地泣——纪念苏东坡逝世920周年2021-10-20
- 唐利国:日本近世汉学与幕末变革思想——以吉田松阴《东坡策批评》为中2021-09-29
- 张庆:浅析苏轼对词体革新的历史性贡献2021-08-30
- 莫砺锋:四海无人角两雄——辛陆异同论2021-04-18
- 莫砺锋:创新精神是东坡艺术的灵魂2021-02-27
- 邓小南:从宋史的角度解读苏轼2020-11-06
- 浅见洋二:文本的“公”与“私”2020-08-22
- 彭文良:《宋史·苏轼传》补证——以苏轼、章惇关系为中心2020-08-16
- 莫砺锋:苏东坡的人生态度2019-09-30
- 彭劲秀:北宋时期监察御史对苏轼的群体构陷2019-05-07
- 李泽厚:苏轼的意义2018-11-01
- 黄金灿:押错韵了,是苏轼写的,那就因“病”成妍2018-07-08
- 巩本栋:走近“苏海”——略谈东坡的思想学术与文学(下)2018-06-10
- 莫砺锋:天涯何处无芳草——简论苏轼的贬谪生涯2017-12-20
- 内山精也:苏东坡与黄山谷的万里交情——围绕《黄州寒食帖》2017-09-07
- 袁南生:苏轼何以对宋朝联合高丽的国策唱反调2017-09-06
- 巩本栋:走近“苏海”——略谈东坡的思想学术与文学(中)2017-08-04
- 莫砺锋:苏东坡的现代意义2017-08-04
- 巩本栋:走近“苏海”——略谈东坡的思想学术与文学(上)2017-08-04
- 吉川幸次郎:苏轼:改变中国文学中人生观走向的人2017-04-13
- 王兆鹏:宋词流变史论纲2016-05-31
- 吴世昌: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2016-01-29
- 童庆炳:苏轼文论解读2015-12-14
- 周勋初:唐宋人物轶事的不同风貌2015-08-18
- 杨胜宽:东坡与放翁:隔代两知音2015-08-14
- 张宏生:喻意的专指与能指2015-05-30
- 张宏生:女子命运与家国兴亡2015-05-30
- 张毅:苏、黄的书法与诗法2015-05-23
- 祁光禄 祝彦:略论苏轼思想与宋词解放2015-05-04
- 文师华: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2015-05-04
- 崔承运:论苏轼的艺术哲学2015-05-04
- 古今 宋培宪:论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2015-05-04
- 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2015-05-04
- 陈四海:论苏轼与民族器乐2015-05-04
- 周裕锴:梦幻与真如2015-05-04
- 施开诚:浅谈苏轼的婉约词2015-05-04
- 周振甫:唐宋八大家论2015-04-30
- 王学泰: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2015-04-25
- 程磊:论苏轼“以禅解陶”2015-03-27
- 朱靖华:论苏东坡的诗词韵体寓言2015-03-27
- 任竞泽:论宋代“《文选》学”衰落之原因2015-03-27
- 王洪:论东坡词的“雅化”及其对词史的影响2015-03-27
- 梅大圣:论词的传统与东坡词定位及创作动因2015-03-27
- 邓昭祺:柳词对苏词的影响2015-03-27
- 刘石:李杜苏类型说2015-03-27
- 崔铭:跨越时空的群体性唱和2015-03-27
- 胡传志:稼轩师承关系与词学渊源2015-03-27
- 崔铭:基本人生取向与人格理想:论苏轼与黄庭坚的内在契合2015-03-27
- 梁银林:佛教“水观”与苏轼诗2015-03-27
- 朱靖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建构2015-03-27
- 朱靖华:东坡意象创造论2015-03-26
- 徐季子:东坡文谈2015-03-26
- 东麓:东坡论陶述评2015-03-26
- 张惠民:东坡居士易安居士 审美情趣略相似2015-03-26
- 张世宏:东坡教坊词与宋代宫廷演剧考论2015-03-26
- 朱靖华:东坡的灵感论2015-03-26
- 李剑锋:从苏轼评蔡襄书法论到其“尚法”思想2015-03-26
- 冷成金:从《东坡易传》看苏轼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2015-03-26
- 郝美娟:此心安处是吾乡2015-03-26
- 王琳祥:“老泉山人”是苏轼而非苏洵2015-03-26
- 赵仁珪:“诗人情味”最动人2015-03-26
- 钱锺书:宋诗选注·苏轼2015-03-16
- 叶嘉莹:了然人生的况味2015-02-07
- 莫砺锋:饮食题材的诗意提升:从陶渊明到苏轼2014-12-10
- 莫砺锋: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2014-12-10
- 莫砺锋:论纪批苏诗的特点与得失2014-12-10
- 戴建业:洒脱——阮延俊《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序2014-03-30
- 邓文初:强人的故事,富人的故事——苏轼《郿塢》诗读感2009-03-31
- 胡小伟:「说三分」与关羽崇拜:以苏轼为例2008-09-09
- 张鸣:一个跟乌鸦有关的文字狱200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