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晴:“十四五”时期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7 次 更新时间:2021-04-22 06:33

进入专题: 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十四五  

时雨晴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第一个规划期,边疆地区应抓住战略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奋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边疆的新征程。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边疆地区应顺应国家发展大趋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边疆实体经济,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深化推动边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高边疆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边疆地区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优势,与内地协同共进,共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继续加大对边疆地区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交通、能源、物流、信息、管道“五网”建设为重点,构建边疆地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拓展边疆地区的投资空间,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


第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边疆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生物、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优化边疆产业结构、促进边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三,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推动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家政、养老、旅游、健康、文化、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第四,加快建设“数字边疆”。加快布局5G网络通信、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智能化水平;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城市智慧优化升级,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维护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推进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边疆社会治理格局。


第一,补齐边疆地区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建设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着力提高边疆地区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积极发展慈善事业,通过第三次分配,改善财富分配格局;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持续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教育投入,重点培养并留住本地人才,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边疆地区的推广力度;完善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边疆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教育优势,提高边疆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第三,推进健康边疆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补齐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短板;针对边疆地区发展现状,推广远程医疗,支持社会办医;推动传播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边疆民众健康素养;健全边疆地区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服务。


第四,繁荣发展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边疆精神文明建设,满足边疆民众的文化需求、增强精神力量;完善边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高边疆社会文明程度。


第五,创新边疆社会治理,推进边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边疆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边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发挥边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参与边疆社会治理,打造边疆社会治理共同体。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防返贫和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在边疆地区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巩固提升边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住边疆农业基本盘,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农村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冷链物流和冷藏保鲜仓储建设,打通农业产业链、增值链,发展电商、直营连锁等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良好的农业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在边疆地区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持续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第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加快边境城镇、口岸城镇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有利于稳边固边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动边境地区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人口的边境城市,支持边境特色小镇发展;推进边疆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宜居城市,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区域开放、协调发展


第一,推动边疆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努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拓展开放型经济新空间。推进黑龙江形成以对俄和东北亚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吉林建设中蒙俄国际大通道、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连通“冰上丝绸之路”;推进辽宁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经贸合作先行区,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耕日韩俄;推进内蒙古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和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甘肃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升霍尔果斯、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平,促进“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推进云南自贸区改革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主动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


第二,优化边疆国土空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边疆地区的财力支持,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完善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推动边疆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共同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持续建设美丽边疆,构建边疆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屏障。


(节选自《边疆蓝皮书:中国边疆发展报告(2020~2021)》总报告之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边疆的新征程——2019~2020年中国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进入专题: 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十四五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16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民族报(2021年4月6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