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涓: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37 次 更新时间:2021-04-21 08:59

进入专题: 内需   外需  

江小涓 (进入专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既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的深刻体会,更是立足我国国情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的长期战略部署。

扩大内需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是我国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以内需为主。大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内需为主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外需在我国的地位虽然十分重要,但内需仍然是主体。一是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超过90%。1978年—2009年,净出口占总需求的比重虽然持续缓慢上升,但在比重最高的2007年也只有8.9%,投资和消费两项构成总需求的主体。二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80%。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在1990年超过一半,达到50.4%,此外有6年在20%以上,有6年为负数。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主要靠内需拉动。三是出口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总体上低于15%。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几年虽有上升,但2008年也仅占17%左右。有人依据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即“出口依存度”得出外需为主的结论,其实是一种误解。出口额是类似于“销售收入”的概念,其中只有国内创造的增加值计入我国GDP,而占出口额50%左右的转移价值即进口投入品是不计入GDP的。可见,无论用哪项指标衡量,我国经济发展都是以内需为主的。

迅速有力地扩大内需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举。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急剧减少是诸多困难的直接起因。中央及时决策,迅速扩大内需,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趋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陡降为-44.8%,内需的贡献则高达144.8%;全年经济增长8.7%,消费和投资分别贡献了4.6和8个百分点,弥补了净出口下降产生的负3.9个百分点。实践表明,在出现严重外部冲击的异常时期,内需作出了异常重要的贡献。

坚持以内需为主是我国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扩大内需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相比,我国有条件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内需。首先是有能力。我国储蓄率高,金融体系资金充裕,财政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都有操作余地。其次是有空间。我国应对危机的资金主要进入实体经济,用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形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美国政府发债主要进入金融体系,拯救金融机构和补充流动性。这些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游荡,随时可能进入市场推高价格,回收压力较大。从更长时期看,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内需增长空间很大。《报告》同时强调,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今年的投资增速、广义货币M2增长等重要指标适度低于去年,就体现了这个要求。

优化结构、促进内需可持续增长是当前的突出任务。当前,在扩大内需总量的同时要优化内需结构。一是扩大消费需求。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从国际经验看,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往往与较高的投资率相匹配,但消费率长期明显偏低,不符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要求,也是不可持续的。《报告》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完善鼓励消费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二是优化投资结构。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投资意愿看,我国养老压力趋大,社会保障在较长时期内以保基本为主,因此相当一部分居民希望有投资机会,为未来提供收入。从投资机会看,产业升级、能源资源开发、房地产和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都有较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并有良好的收益预期。从投资能力看,我国储蓄率高,金融体系资金充裕。所以,关键是要优化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三是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这是保证内需增长可持续的根本要求。当前的突出问题是投资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不够,长期下去会加剧投资、消费失衡。因此,应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多吸纳就业和增加劳动者收入。政府投资要多向民生、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倾斜,以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增加消费供给和多元化消费选择。



进入 江小涓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内需   外需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国际贸易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14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2010年04月13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