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疫情防控的思考与世界危机的新形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41 次 更新时间:2020-03-20 12:16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王建 (进入专栏)  


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3月14日,中改院召开“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座谈会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选择”等议题进行讨论。现将专家发言发布如下。

一、对于疫情防控的思考

1.隔离是解决疫情最有效的办法。今天会议的议题是是两个点,一个是疫情,一个是全球化。我今天要讲的可能和大家讲的稍微有点区别,我先讲点疫情。很有必要讲疫情的原因在于,我们只有先了解疫情的特点才能了解到这次疫情和以前人类经历的疫情有什么不一样,今后会是什么样的变化。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百年未遇,一百年来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疫情。最近的一次是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了500多万人。之后,我们没有发生这样的疫情。虽然那以后我们碰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最近三四十年来一次全球性的大流行病,但是没有一个不是我们人类不认识的,我们都有办法控制它。但是,这次的新冠出现的病情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和非典不一样,和埃博拉不一样,它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可以说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揭开它的真面目,都没有认识它的本质、它的规律。比如,原来我们认为新冠病毒攻击肺部,但现在发现它不仅攻击肺部,还攻击免疫系统。而攻击免疫系统是艾滋病的特征。应当说,这样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现在应对它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中国采取的隔离。其他办法,没有一个可以有效对付它。隔离是一种什么形态呢?隔离就是打防疫战。我们把自己和病毒隔离开,把病毒困死、饿死,用这样的办法消灭疫情。因为我们没有进攻的手段。什么是进攻的手段呢?是特效药、疫苗。但是,直到现在特效药和疫苗还没有。这种疫苗真正进入到临床没有一年是不可能的。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的时候,只能用防守的策略才能成功。中国就是用防守的策略成功了,我们把这些检测到有病毒的人隔离出来,让他在人群中不传播。实际上,现在医院中使用的所有办法都不是杀死病毒,而是靠人体的免疫力。没有免疫力的人,就只能看他自己有多大的造化了。所以,一旦进入到重症的人基本就是死,上呼吸机的人基本就是死。所以,把人隔离到医院,并不是治好他的病,而是他病毒不能在人群中传播。

2.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模式。当前,全球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有四种模式。第一种是中国的彻底隔离。第二种是韩国的检测,检测了以后把有感染的人隔离出来,同时对重点疫区进行隔离。第三种是英国、德国等欧洲的模式。有能力检测,但是不检测。因为他们知道,检测出来也没有用,检测出来了这些人到医院也治不好,反而还会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所以干脆就不检测、不治了,看谁有造化就活下来。第四种模式是印度,就是根本就不检测,也没有能力检测,也不知道有多少。印度的医疗体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进入到现代社会,在邦以下基本上没有CDC和流调体系这一套,它的确诊人数统计,可能都是在大城市的医院里从收治的病人中检测出来的。但在医院之外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全球是ABCD四种模式,但是中国这种模式能推广吗?在世界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采取彻底隔离的办法呢?可以说一个也没有。另外,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性,当我们发现了武汉有问题,湖北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把1500万人的整个城市、6000多万人的整个省彻底隔离了。彻底隔离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全部停摆。这个含义是什么?这些人还要吃、还要活,是靠其他人来养活。财政部门有一个统计,一个大约4万亿GDP的省份,占中国GDP的4%,2月份湖北基本上没有税收收入,个税也没有,企业税也没有。这就是说,全国14亿人保6000万人,以96%的GDP保4%。因为它停产,我们得养得起来。

从全球看,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能搞得起呢?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让它停产,然后去养他。意大利向欧盟伸出援助之手,要求大家帮他。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响应,只有中国响应,我们是在欧盟之外的国家。欧盟国家帮不了他,是因为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谁来帮他的忙呢?

3.疫情后续可能的演变。从湖北武汉可以看到一个现象,这场疫情来了以后,可以导致整个经济彻底瘫痪。意大利现在马上离瘫痪不远,欧洲现在离瘫痪也不远,美国俄亥俄州自己官宣有10万人感染。不知道这个10万是怎么来的。但有一个确诊的就有100个已经被感染的,有100个被感染的就有100个是疑似的。它是一个非常快的、非常大的感染的蔓延速度。

最近这两周以来,感染人数速度是7天增长10倍。复旦大学2月中旬时候推出的模型,预测是19天增长10倍。但欧洲这几天的情况,是7天增长10倍的速度。什么概念呢?疫情在美国、欧洲传播2个月的时间,他们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说就是外国人讲的上亿人感染、上百万人死亡甚至几百万人死亡。这是发达国家,还不要说发展中国家。

现在G7说要开会,说是要讨论抗疫,检测、加强边境管控,没有任何办法是有效的办法。我看大量国内外的分析,很多人把这场疫情当做一个一般疫情,疫情过去以后全球化又回来了,我们大家考虑怎么分工、怎么合作、怎么整合,还是考虑这些问题。但是,在我看来,恐怕已经不是这样的一个前景了。现在我们看到湖北的武汉是什么,那个就是未来的欧洲、未来的美国;发展中国家还不如欧洲、还不如美国。当这些疫苗和特效药大概一年后进入到临床可以救人的时候,要等着发达国家把自己的人救了,把OECD的10亿人救了,才能轮得到50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所以,我们与其想得简单不如想得复杂,与其想得轻不如想得重。往好的想谁都可以想,但是,真正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是什么样,我觉得这就很难说了。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我们对疫情应该怎么看?

二、世界危机的新形态

我们要怎么看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冷战以后,新全球化让世界产业紧密的联成一体。过去全球大瘟疫,再怎么冲击影响的都是局部。西班牙流感,那也只是西班牙,只是欧洲。但是,现在不一样。冷战后的新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紧密的联系到一起,任何一个产业链的环节断裂都可以引起整个产业链的停顿。

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整个出口中,中间产品占了世界全部中间产品的20%。中间产品是产业链中某一段链。我们中国进口中机电产品占了六成,其中主要是零配件、元器件这些东西。如果停摆的话,先是中国经济停摆,后是世界经济停摆;先是中国产业链断了影响世界,然后是世界产业链断了反过来影响中国。所以,要把疫情看得非常严重,它可能导致世界经济瘫痪。当整个世界产业链断了后,中国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还不特别清楚。但是,我们知道肯定是非常大的影响。

这场疫病导致的是世界危机的新形态,世界危机的新形态是什么呢?

首先,这个新形态的特点是短缺型危机。冷战前资本主义都是生产过剩,从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的商业周期危机就是过剩危机,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都是过剩危机。冷战结束后出现了危机的新形态,就是日本的90危机和美国的07危机,都是金融危机,不是生产过剩危机了,但是,危机的新形态伴随的是通缩,这从实物层面考察还是有过剩。可是,这次我们看到什么呢?如果经济停摆导致产业链断裂,各国的生产都无法继续,势必出现严重的供给短缺。因此,这次可以说是短缺型危机。我们说中国自己是全产业链,什么都能生产,但是其中很多中间产品要靠国外;很多初级产品,包括最上游的粮食、农产品、石油、矿石等都是靠着外部世界来保障供给的。

其次,会带来全社会巨大的恐慌。如果这些供给断了,你会怎么办?为什么本周我们看到美国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市场大恐慌,道指从2.9万点摔到2.1万点,跌了将近30%。大家恐慌什么呢?恐慌的是上市公司在疫情打击下一个一个的瘫倒,那些投资人手里拿的股票和债券是一卷卷的废纸,根本就没有用。所以,不管央行投多少货币,能在键盘上能敲出货币,诞生能敲出实物吗?能补得上制造产业链的断环吗?这靠央行是救不了。所以,这次的危机和过去300年资本主义世界史上的危机不一样,它是一种短缺型危机,即使是像中国这样全产业链的国家都不敢说自己在这个世界经济瘫痪了以后还能比别人站得稳多少。这是我们应该强调考虑的。

最后一点,强需求抑制停产和强供给抑制停产并存。以往要么是总需求不足,要么是总供给不足。但是,这次既包括需求强抑制,也包括供给强抑制。需求强抑制是因为收入下降了,居民没有钱了,也不买房子了,也不买车子了。汽车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跌得这么猛,就是因为收入下降。这是属于强需求抑制。

此外,同时还伴随着强供给抑制。现在伊朗疫情闹这么厉害,接着是沙特、科威特、伊拉克,海湾国家感染是爆发性的增长。如果我们这些农产品、矿石、石油停运了以后,我们自己是不是会受到非常强的供给抑制?没有能源、没有矿石、没有农产品,生产怎么运转呢?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我们最近也在给有关部门建议,要好好把中国的产业链理一理,看看哪些是基本的,我们能够保证。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第一位的是要保民生、保农业,让中国人有饭吃,让中国人在断了20%的粮食进口后还能保障饿不了肚子,70%的石油断供以后,经济还能转的起来。


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

来源:中改院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51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