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都:文艺人民性原则:列宁的阐释与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21 次 更新时间:2019-11-18 07:00

进入专题: 列宁   文艺人民性   审美趣味   俄国文学  

吴晓都  

内容提要:列宁丰富、扩展、深化了世界文艺思想史上“人民性”的内涵。列宁所处的历史时代是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来源于以普希金、托尔斯泰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文学遗产。列宁的艺术人民性思想既是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也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艺政策上的鲜明宗旨和具体措施。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艺术批评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只有充分理解并提高人民的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才能双轮驱动,共创世界文艺的繁荣。

关 键 词:列宁  文艺人民性  审美趣味  俄国文学


人民是世界文艺创造的主体,艺术属于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革命导师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不仅在与德国共产党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的谈话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属于人民”这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①,而且丰富、扩展、深化和创新了世界文艺史上“人民性”的思想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思想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②在新时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深入研究列宁的文艺人民性原则,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


艺术与人民的关系是世界文艺史和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世界文学史上,史诗、民间歌谣和神话寓言的创作主体大多是出身下层的劳动民众,其创作天然具有人民性的品质;而随着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不少出身虽然高贵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却也具有同情下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写出了具有人民性的作品,这就是文艺人民性思想形成的文论创作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时,科学地阐释了艺术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内在关系,强调了人民大众,特别是劳动大众在文艺创作与欣赏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艺术人民性理念之所以成立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③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关注劳动大众的文艺和反映工人阶级思想与进步倾向的文艺,即重视十九世纪的文艺人民性问题。首先,是聚焦他们所处时代欧洲文艺创作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关注穷人和受轻视阶级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④。与此同时,他们批评德国某些作家在社会主义者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歌颂卑微胆怯的“小人物”的水准上,而没有“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呼吁文艺作品要表达劳动大众的普遍情绪。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不仅亲自翻译了英国工人诗人爱德华·米德的诗歌《蒸汽王》,而且赞扬诗人表达了工人阶级的普遍情绪,为具有人民性的英国无产阶级诗歌大唱赞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集中论述的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作家中的人民性倾向。他们对挪威和俄国的进步文学有充分的肯定:“挪威在最近二十年中所出现的文学繁荣,在这一时期除了俄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媲美”⑤;对英国早期无产阶级和进步作家创作,如对“宪章派诗歌”的人民性倾向赞赏有加;对以鲍狄埃为代表的法国巴黎公社的诗歌、西西里纺织工人的诗歌也十分称颂;在工人阶级的文学创作中预判未来社会主义文学发展趋势,肯定人民作为文艺批评主体的权利。这些都是对发展中的文艺人民性予以肯定的体现。

列宁时代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俄国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农民也参与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苏维埃工农政权的建立,像肖洛霍夫这样的来自农村的作家加入苏联文学创作者行列后,社会主义文学人民性就具有了在内涵上扩展与充实的社会基础条件。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告人民书》《共青团的任务》《现实的主要任务》《伟大的创举》等论著和讲话中,特别是在与蔡特金的重要谈话中都论述过人民性问题。列宁注意到并提醒,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包括文学在内的苏俄文化建设事业,不仅是俄国工人阶级的事业,也是俄国农民的事业,这一认识扩展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人民性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列宁这些光辉论著和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一个创新,充分显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列宁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俄国文论资源


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同时,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文论资源来自俄罗斯民族文学思想。列宁在所阅读的俄国古典作家中最欣赏的三大作家——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三位经典作家都是艺术人民性的典范。

从列宁对俄罗斯古典艺术的钟爱可以看出,他的审美趣味选择,不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偏爱,而是体现着他一贯坚守的艺术人民性的原则。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关心俄苏一代新人的阅读兴趣。下面就是列宁与青年学生关于阅读的一次对话:“‘你们读些什么书?普希金读不读?’——‘啊不,’不知是谁急忙地说,‘他不是资产阶级么?我们读的是——马雅可夫斯基。’伊里奇笑了笑:‘依我看,普希金更好一点’。”(《列》:398)从这个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中,列宁毫不犹豫地选择普希金这样的以人民熟悉的审美趣味与方式写作的古典作家,一个重要缘由就是以普希金为代表的文学家们的创作思想、创作语言和创作风格更接近俄罗斯普通劳动者的审美趣味,接近俄罗斯人民。列宁关于文艺人民性的民族文学思想资源,首先就来自于普希金为代表的进步文艺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一个俄罗斯作家像普希金那样真挚而亲切地同人民结合在一起……在普希金的身上确实有某种真正与人们血肉相联的东西,这种东西几乎达到真挚动人的地步。”⑥

普希金创作思想的人民性是俄国进步文学人民性思想的源头。别林斯基、杜波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家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正是来源于普希金,他们在普希金之后对这个进步思想又做了更鲜明的阐发。别林斯基把普希金看作是人民文学的代言人,直接称普希金是“俄罗斯人民的诗人、人民的诗人”。正如苏联美学家布尔索夫所言:“别林斯基在普希金的天才中看到了人民天才的体现,别林斯基第一个把普希金的创作同俄国人民的历史道路及其命运联系起来。普希金体现了人民的雄伟气概……别林斯基是通过普希金的全部创作来证实他的人民性的。”⑦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列宁青年时代的生活和精神导师,这位马克思敬重的俄国革命家、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大作家的文学人民性思想无疑是列宁文艺人民性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一篇札记中写道:“对于我这样的一个确立了来源于《祖国纪事》的见解的人,(我在论杰尔查文的文章中读到过这种见解),莱蒙托夫和果戈理证明了,只有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发展程度,才能决定一个诗人对于人类的意义。”⑧这位俄国启蒙主义者的人民性思想,是在俄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出现之前最接近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先进理论,车氏的“美是生活”唯物主义美学理念的生活内涵完全由劳动者的生活所决定,劳动者健壮之美、劳动者健康精神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他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观里充溢着对劳动人民精神价值的赞美。由此可见,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论家已经把艺术的人民性作为了评价作家作品是否具有世界意义的一个标准。“列宁在自己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专门一节中,揭示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未能出版的第三版序言中对康德的批判的意义”⑨,就是对俄国唯物主义美学先驱们思想的直接继承。

作为普希金文学传统的杰出传人,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倾向也体现着俄罗斯文学的人民性精神。普希金最早指出了是俄国人民在1812年的战争中战胜了拿破仑,托尔斯泰沿着这个方向,又以史诗般的规模在反映俄法战争的文学中正面描绘和强调人民对战争胜利的决定作用。列宁对艺术人民性的坚持,还在于对脱离人民的所谓“先锋主义”的批判,引导苏联青年珍视普希金开创的人民文学的创作之路。对夫·托尔斯泰艺术思想的评价,列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着眼于他对劳动人民的态度。列宁对托尔斯泰描绘出真正的农民而由衷赞叹:“哦?怎样伟大的一个人物啊!老兄,这才是艺术家呢。……您知道,还有什么令人惊异的呢?在这位伯爵以前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列》:416-417)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伟大文豪高尔基在列宁的这种赞叹中“感到了它表现着一种深深地隐藏着的、愉快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高尔基语)。列宁在托尔斯泰的创作观中不是静止地解读文豪所理解的文学人民性,而是辩证地看待他在作品里反映的人民性特点。他说:“托尔斯泰的批判不是新的。他不曾说过一句那些早已在他以前站在劳动者方面的人在欧洲和俄国文学中所没有说过的话。但是托尔斯泰的批判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在于,他用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表现了这一时期的俄国及乡村和农民的俄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的急遽转变。”(《列》:218)“托尔斯泰把农民的心理放到自己的批判、自己的学说当中。托尔斯泰的批判所以有这样充沛的感情,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说服力,这样的新鲜、诚恳并有这样‘追根究底’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的大无畏精神,是因为他的批判真正表现了千百万农民观点的转变……托尔斯泰如此忠实地反映了他们的情绪,千百万农民的抗议和绝望,这就是融合在托尔斯泰学说中的东西”(《列》:218),所有这一切被列宁看作是俄罗斯酝酿中的农民革命的生动的镜像。

在列宁的心目中,文学人民性的程度与作家进步的程度相关联。“在列宁全部关于文学的文章中,真正的艺术总是与重大的社会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列宁更接近普希金、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谢德林、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俄罗斯经典文学丰富的思想内容毫无疑问是其强大的艺术力量和全人类意义的前提。列宁强调,俄罗斯经典文学使现实性和现实主义的描绘现实的生动性和无畏的真实性达到了充分地完善。同时,俄罗斯的伟大作家在世界观和创作上无论有怎样的分歧,他们都是依据对于全体人民的存在有意义的时代的主导思想而创作。”⑩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对俄罗斯文化史上的人民性的发展做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区分:“根据列宁的方法论,人民性的概念是这样区分的,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之间,而且在同一时期的艺术家之间都要确定他们的差异。”(11)这充分体现了列宁在文艺人民性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而不是笼统抽象地讨论这个问题。在概括了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及车尔尼雪夫斯基革命民主主义的人民性思想后,列宁把俄国无产阶级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民性看作是最高阶段的人民性,而这种人民性是与艺术的进步倾向密切相连的,在列宁看来,“真实再现生活的进步思想性是文学人民性的标准之一。进步的思想性是艺术作品中人民性的基本原理”(12)。由此,列宁结合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历史发展科学地阐明了人民性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创新的特点。


三、列宁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时代特色


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既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同时也是当时重要的文艺政策的具体要求,因此,它具有充分的建设性和实践性特色。列宁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地扎根于在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为了使艺术可以接近人民,人民可以接近艺术,我们就必须首先提高教育和文化的一般水平。”(《列》:435)在此著名论述中,列宁强调的是人民对艺术拥有的天然的权利,这是其一;其次,列宁指出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源泉最深厚的根基在于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生活之中,离开了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的生活,艺术就会变成灰色的枯木和腐烂的死水。因此,他号召俄苏文艺工作者走向工农,而文艺方针的制定也应该向工农大众倾斜;第三,将艺术归还人民,让人民接触到古典艺术精品,才真正有利于人民大众提高审美趣味,促进人类艺术的进步。

列宁提出这个著名主张的历史背景,是俄国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建立了由工农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使千百年受压迫受剥削的工农这些艺术文化创造者享受自己成果的权利成为可能。正如列宁所说:“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工人和农民绝不是罗马的流氓无产者。他们不是受国家供养的,却以自己的工作支持着国家。他们‘制造’了革命,以空前的牺牲、用鲜血的河流保卫了自己的事业。我们的工人和农民确实应该享受比马戏更好的东西。他们有权利享受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列》:438)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十月革命前对俄国工农大众在文化权利方面庄严承诺,把真正的艺术成果交还给广大人民,实现布尔什维克,这就是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论断提出的具体真实的历史语境,体现出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人民文化地位的革命性提升。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领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者,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创新实践者和坚定贯彻者。由于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在布尔什维克带领下夺取了政权,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第一次有了实现的物质基础和政权保障。“在列宁建设新文化的纲领中,艺术,首先是最富于理性的艺术种类——文学,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列宁把文艺创作视为整个无产阶级和全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列宁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政策规定了要使艺术同人民接近,使人民同艺术接近,要为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一切条件的任务。遵循列宁人民性的原则,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把诸如博物馆、藏书库等一切文化和艺术宝库变为全民的财富,把这些财富交给劳动人民自由支配。第一次有可能实现列宁在1913年提出的愿望:公共图书馆值得骄傲和引以为荣的,‘在于如何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吸引多少新读者,如何迅速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一切要求’。”(13)

列宁提出“艺术属于人民”的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时期,恰恰与西方文学史上高谈阔论的所谓“白银时代”文学创作时期重合。此时,适逢苏维埃现实主义革命文艺与俄罗斯先锋文艺交锋的时期。具有广博学识和艺术修养的革命导师列宁并非文艺鉴赏上的保守主义者,他能够充分掌握与理解二十世纪初期新文艺的产生和竞争态势,对于俄国涌现的新文艺创作诸种流派更持一种实事求是的开放和宽容态度。比如,列宁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派诗歌创作表示尊重,俄苏文化大家卢那察尔斯基曾经证明,列宁非常喜欢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短诗,而且能够背诵并多次在讲话或报告中提及。不仅如此,他也同意在一定的范围内出版俄国现代派的新诗作,且对那些讽刺苏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弊端的尖锐的现代诗歌创作给予政治上的保护。但是,作为俄苏工农政府的领袖,列宁首先把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受教育和审美的需求放在了首位。他高度评价了十月革命后俄苏大城市舞台上精彩的芭蕾、戏剧、歌剧和绘画雕塑展览的繁荣景象,认为这向世人证明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并不与世界艺术相隔绝,但是,他也怀着对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乡村贫困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表达了最大的文化关切,认为与在城市艺术展览会上看到最出色的陈列品相比,他更愿意看到在偏僻的乡村建立两三所小学。因为,在列宁看来,“群众的一般文化水平的高涨可以奠定一个稳固而健全的基础,从这一基础上将成长出为艺术、科学和技术所必须的强大的取之不竭的力量”(14)。可见,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是一个极富创造力和发展远见的文化理念。在同德国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关于现代主义绘画的谈话中,他明确指出:“难道在工农大众还缺少黑面包的时候,我们还要把精致的甜饼干送给少数人吗?我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不仅是字面上的,而且是打比喻的。我们必须经常把工农放在眼前。我们必须学会为他们打算,为他们管理。即使在艺术和文化的范围内也是如此。”(《列》:438)显而易见,列宁的艺术人民性思想既是文艺思想范畴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艺政策上一个鲜明的宗旨。实践证明,这种坚守和维护人民大众利益的文艺政策,在苏联的群众文化福利显著提高和文艺的繁荣上,都起到了特别积极的引导作用。

列宁文艺人民性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艺术批评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广大的人民大众的生活永远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从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规律来看,艺术人民性的思想准绳也是维系文艺家和广大欣赏者的紧密纽带,只有深入和充分理解并提高人民的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才能双轮驱动,齐头并进,共创世界文艺的繁荣。

①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35页。后文出自同一著作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著名称首字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4页。

③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收入陆梅林辑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55页。

④恩格斯《大陆上的运动》,收入陆梅林辑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第222页。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8页。

⑥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日记》(下),张羽、张有福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944页。

⑦布尔索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刘宁、刘保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2页。

⑧布尔索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第155页。

⑨布尔索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美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第162-163页。

⑩Щеpбина,Ленцн ц вопросы лцмерамуры,Москва,Художествнная литеpaтура,1985,стр.195.

(11)尼古拉耶夫等《俄国文艺学史》,刘保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311页。

(12)尼古拉耶夫等《俄国文艺学史》,第311页。

(13)布什明《列宁论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白伟译,收入张耳编选《列宁文艺思想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12页。

(14)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44页。



    进入专题: 列宁   文艺人民性   审美趣味   俄国文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06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8年0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