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杰:社会伦理语境下的民族乡村旅游演进与反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9 次 更新时间:2019-04-17 00:22

进入专题: 社会伦理   民族乡村旅游  

李胜杰  

内容提要:在政府行为和经济政策双重力量作用下,西江苗寨的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给村民带来可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旅游景观的人为塑造与村民传统互动方式产生对抗,民族传统文化商品化,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前台化,传统的禁忌伦理难以执行,各类噪音对村民生活造成干扰等。针对上述问题,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三项对策:一是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村民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二是设置前台与后台的区域隔离,保护传统文化核心以及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免受破坏和骚扰;三是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守住地方感吸引游客,留住乡愁圈住本地人。

关 键 词:社会伦理/民族乡村旅游/演进/反思

标题注释: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基地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jd110)、贵阳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胜杰,苗族,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博士,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研究方向:区域社会与山地民族文化。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强省”“旅游兴州”“旅游富县”等口号在我国大江南北的持续吹响,民族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国际旅游大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新生力量,[1]被许多民族地区看作是发展经济的“万灵药”。[2]但是乡村旅游业作为现代性产业元素在传统乡村场域的存在方式,从来就是以一种悖论性的方式存在。在各地你追我赶互相效仿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重新审视旅游开发带来的一些问题,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西江苗寨作为地方政府强力推进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全国较具知名度的民族村寨旅游景点,其旅游开发进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隐藏的逻辑,无疑将对同类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一、社会伦理概述


伦理的英文ethics源于希腊文ετησs,意为品性、习惯或风俗,与道德的英文moral意义相通。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中,通常把“伦理”与“道德”当作同义词用。黑格尔对二者作了区分,moral指个体道德、品性、操守,是主观法,是自律的;ethics指客观伦理关系,是客观法,是他律的。在国内也有把二者合起来使用的情况,即“伦理道德”。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礼记·乐记》的记载:“乐者,通伦理者也。”郑玄注:“伦,犹类也;理,分也。”由此,伦理也指安排得有条理。在古代,伦理被作人伦解,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在2009年出版由夏征农、陈至立主编的《辞海》(第六版)里,“伦理”有两种解释,其一为事物的条理,其二为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根据以上释义并结合本文的内容,本文所用之“社会伦理”是指社会中的个体人们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相互接触、交往和互动时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含符合地方社会民俗道德文明的相关理念。社会伦理观念维持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更加和谐、协调有序地发展。不同地区的社会伦理随其所在地区的风俗人情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例如,民族地区的社会伦理和汉族地区的社会伦理之间,以及其他不同民族的社会伦理之间亦存在区别。由此而导致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往和接触时会因其自身内在不同的社会伦理观念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隔阂和抵触。

不同民族的社会伦理是各民族构建其内部秩序所必需。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条款及其相关机构进入以前,社会伦理在民族地区起着控制、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的作用,维护着乡土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例如以前在很多传统社会中出现的曾被人们赞颂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和谐、融洽有序的社会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社会伦理的规范带来的良好结果。即便在相关的法律条款颁布实施并深入到乡村以后,社会伦理观念依然在一定程度从思想意识层面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为社会的和谐构建及正常秩序的良好运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许多乡村地区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随着大批量他者文化的游客群和商人的蜂拥到来,以及受旅游开发地的村民一心想赚取更多经济收入等思想的冲击,使乡土熟人社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底线不断被突破,从而给旅游开发地的传统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些他者文化的游客和商人以自己的文化和惯习为中心,冲击和破坏了旅游开发地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因此,从社会伦理语境来审视和反思旅游开发导致的各种结果则成为一种必要。


二、西江苗寨乡村旅游演进历程


西江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山县东北部的崇山峻岭深处,距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35公里,距省会贵阳市约180公里,由八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有1678户,6438人①,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享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苗寨是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的聚落,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及丰富多彩的村落民俗生活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3]被视为中国传统干栏式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与政府的行为主导和经济政策导向息息相关,其开发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的初期。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西江列为乙类农村旅游开放区,1987年西江被列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点,199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西江列为全省8个历史名镇之一。1999年西江被列为贵州省重点保护与建设民族村镇。[4]这些荣誉的获取,为西江的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声誉和口碑。进入21世纪后,当地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开发的力度,雷山县委政府把2002年11月的苗年节开幕式安排在西江苗寨举行,由政府资助安排与会嘉宾进入农户家中过年②。在2002年苗年节的政府宣传造势后,到2003年游客量开始突破万人大关。农家乐接待也被零零星星地带动起来,到2003年时西江的农家乐从2002年的8户增加到27户,增长了3倍多,到2004年再翻一番达到50多户。[5]

2005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挂牌成立。2007年西江获得“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最佳民俗文化奖”及“最佳景观村落”等荣誉称号。尽管荣誉的花环接踵而至,但西江苗寨的旅游业并未因此而熠熠生辉。究其原因主要是从西江通往外界的公路只有一条,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况很差,让大多数游客望而却步所致。③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往往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

真正让西江苗寨的旅游业发生质的变化、旅游经济实现突飞猛进,是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西江的召开。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全省旅游业发展步伐[6],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新的支柱产业而做出的决策,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在全省各个地州市轮流申请进行。为了迎接旅发大会,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雷山县委政府贷款投入8000多万元对西江苗寨进行建设,用半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民族歌舞表演场、西江苗族博物馆、民族文化精品一条街、观景台、古街、白水河生态水体、河滨道民族特色、风雨桥、鼓藏堂、夜景灯光系统、西寨门和北寨门、朗西公路等26个工程项目的改造和建设。④特别是35公里的郎利至西江柏油公路修通后,极大地缩短了西江与外界的时空距离。2015年12月凯雷高速公路开通后,把之前从州府凯里到西江苗寨的40分钟再次缩短为10多分钟,交通道路的便利把西江推置到了现代社会的面前。

政府强力推进的旅游发展,“使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五年,使旅游产业发展提速五年,使环境建设提速五年”,“使举办地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7-8]旅游发展大会后到西江的游客再翻番增长,西江的旅游业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旅游经济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高⑤,农家乐户则从2007年的60家迅速增加到138家。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在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风景区”,2015年9月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评为“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9]。西江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实现了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到全国知名景点的华丽转身。


三、西江苗寨发展乡村旅游业带来的影响与反思


在乡村旅游业变得红红火火、游客量与日俱增之际,西江苗寨的村民们在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种种烦扰和困惑,传统的苗族社会伦理观念不断被冲击和突破。

(一)旅游景观的人为塑造与村民传统互动方式的抗争

国内的旅游景点很多时候都没有逃脱被围墙圈起来成为带有浓厚的人为塑造景观的命运。为了能对游客收费和方便管理,西江旅游公司分别在南贵寨路口修了北寨门、在也薅寨路口修了西寨门,把西江旅游景点圈起来,形成了收门票的准封闭景观。北寨门于2011年4月从南贵路口迁往白水河下游距西江苗寨1.5公里的干吾冬迪,在寨门前100米左右修建了一个停车场供游客停车,取名为北门服务区。西寨门在2012年国庆节从也薅寨口搬往2公里外的营上坳,更名为西门服务区。游客在停车场下车后步行到售票处买票,再凭票从检票口进入景区。旅游公司安排5辆公交车分别负责接送游客从北门或西门到苗寨主景区,是否乘车前往由游客自己决定。但是通常步行前往苗寨的游客都不多,因此为搭车排长队拥堵而成为一大“景观”。景区另外还有28辆小型敞篷观光车,与大客车一起运送游客穿梭于村寨之间。

因为旅游景观的建设需要被人为封闭起来的寨门导致的重重严格检查,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传统交往互动方式。背新生婴儿回娘家、立新房子喜酒、红白喜事以及苗年节、鼓藏节等等,都是西江传统的交往互动人流较大的活动,动辄参与的人数就多达上千。在过去,这些活动都是当地居民相互加深情感沟通与族群认同,男女认识交往与恋爱的主要载体,但被旅游寨门封围起来之后,囿于寨门对进出人员的检查限制,参与的人员大幅减少,每支参加活动的队伍变成了一至两个面包车就能装载的十几个人,而活动的热闹时间也从原来的两到三天缩短为半天。村民的生活仪式空间也发生了显著改变,扫寨祭火神、老人过世送魂等传统仪式活动空间也受限于现代旅游景观的安排而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界限大为不同。村民由此对自己的生存方式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世代延续的传统生存方式不再是村民信奉的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与村民日常生存方式的前台化

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不可避免的一个结果,应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趋势。以西江鼓藏节为例。鼓藏节也称“牯藏节”“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一般为十三年举办一次,每届要连续举办四年的仪式活动,才算完结,其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奇特,仪式之繁多,寓意之丰繁,堪称西江传统文化的集大成。鼓藏节杀猪祭祖从准备刀具到宰杀,直到吃完“坨坨肉”这一时间段,是最神圣也是禁忌最多的阈限期,只能说禁忌语,不能直呼所做的动作和所拿物具的名称。但是为了帮助游客和记者了解鼓藏节文化,苗族村民们只得破了规矩,一边说禁忌语一边直呼其名地讲解。年节对村民来说是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但是有了陌生的游客在场,硬增了几分拘束与不自在。特别是当房族兄弟和亲戚朋友喝酒到酣畅处时,唱酒歌、划酒拳或跳板凳舞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活动。由于有陌生游客的突然临场“消费”,使之前那种随兴和尽情狂欢的气氛骤然下降,众人已然有些拘谨和尴尬。他们表面在应付游客,内心却早已没了那种酣畅淋漓、随心尽兴的兴致。苗族的人生礼仪对“他者”文化的游客来说,也是进行“消费”必不可缺的商品种类,成了拍照和摄影的对象。像满月酒和婚礼这样的红喜事场景,被游客“消费”之后,在村民的心里投下阴影。比如,老年的村民常把婴儿啼哭解释为因游客在拍照时摄取了他们的灵魂所致。对葬礼而言,一个亲人的突然离去,家人已是悲痛万分。但丧葬场景目前遭遇陌生游客的突然临场拍照和全程摄像情况频繁发生,在村民内心深处很难接受。旅游业使神圣的传统节日,甚至宗教节日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10]

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当地村民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被无情地从“后台”拉到了“前台”,成为游客直接观赏的景观。由于村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被暴露在现代旅游开发的视野下,西江苗寨的文化系统便没有了“前台”与“后台”之区隔。比如在西江蔚为壮观的鼓藏节芦笙舞中,游客除了观看和参与在新芦笙场上举行的规模宏大的芦笙舞外,在此之前两三天在西江鼓藏头(西江苗族传统社会组织中世袭传承的氏族领袖)寨子附近一小块不足5平方米的小空地(西江鼓藏节传统的芦笙舞地)的起鼓仪式,虽然只有鼓藏头和几个寨老、芦笙手以及十几个穿着银饰盛装的苗族姑娘参加,但也没能逃脱游客敏锐的嗅觉。尽管起鼓仪式正式参加的人员不多,却也在严格地延续着传统的祈祷仪式和程序。按传统来说这应该是庄严而肃穆的仪式,但其过程由于众游客的观赏而被世俗化、景观化。民族传统文化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在逐渐失却“帷幕”保护的“前台化”过程中,完全被“裸露”在游客的视野下,成为旅游开发的商品和景观,失却了往日的神圣性与庄严性。

(三)陷入困境的禁忌伦理与噪音对村民的干扰

为着旅游而设立的歌舞表演场,打破了苗族芦笙的使用禁忌,让芦笙、铜鼓每天两次在表演场内吹奏、敲击。作为苗年主要符号之一的糯米粑,无论在街边的摊点还是在农家乐户里随时都可以吃到。鼓藏头不无遗憾地反映说,因为平时都热闹惯了,所以如今的年节已经不再具有往日的热闹气氛和隆重气息。农家乐的开发使传承久远的苗族居家性禁忌失去了约束力,让异性游客得以在吊脚楼内同室就寝。为了旅游表演的需要,情歌到处飘扬,游方的场景随处呈现。如今开发到家门口了,除老少体弱的两极人群外,青壮年们要么自己开农家乐或在农家乐里做事,要么在街上开门面或帮别人守店铺,或在旅游公司上班等等,很少有人闲待在家里。一旦遇上红白喜事,往日那种不约而同前来帮忙的景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非常亲的几个房族兄弟碍于面子,迫不得已而来之外,其余的人一般很难叫上。在田野时,笔者经常听到有村民抱怨这一现象。村民们说不要指望他们来帮忙了,你就煮熟了都找不到人来吃。传统血缘纽带的凝聚力在利益面前渐渐被淡化,苗族社会的亲缘关系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使原本具有强劲约束力的禁忌伦理陷入困境之中。

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后,大量的农家乐、门面店铺、酒吧和KTV如雨后春笋般前呼后拥着登场。农家乐簇拥着密布于南贵、也薅和乌嘎等处,琳琅满目的店铺则占尽了古街和河滨道的两侧,酒吧和KTV则散布在车站附近、游方街和南贵到镇政府路口一带。白天,沿街的门面店铺为吸引游客,翻来覆去播放着大音量的乐曲;农家乐户为迎接和取悦游客,此起彼落地吹着芦笙唱着酒歌。夜幕降临时,等待了一天的酒吧和KTV则摩拳擦掌上阵,喧嚣、刺耳的歌声以及近似咆哮的猜拳声和着夜宵摊点的叫卖声,让整个苗寨失却了往日夜幕下的宁静,浸淫在混沌一片的噪声之中。即便处在病痛中的老人、弱小年幼的婴儿和劳累了一天的村民,都不得不在床上辗转反侧承受着噪音的“熏陶”。


四、西江苗寨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旅游语境下,西江苗寨村落被裹挟着卷入了现代社会的视野,成为旅游发展的商品、成为游客观赏消费的景观。对游客而言,西江苗寨已经成为一件旅游商品,在寨门购买门票后他们就拥有了使用这个商品的权利,整个村落就应该毫无保留地被当作景观展示出来。因此,进到苗寨来的游客便在寨子内四处游逛和赏玩,这是他们消费和使用已经购买的“商品”再正常不过的权利。游客群进入到苗寨时除了参观和欣赏具有独特营造技艺的吊脚楼景观外,还把生活在吊脚楼内的村民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作景观来参观和体验,使得村民的日常生活也成了游客消费的商品。对当地村民而言,西江苗寨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是祖先馈赠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每一样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整个苗寨村落应该属于村民自己的生活空间,苗寨既有的神圣性不容亵渎,传统的社会伦理不该突破。因此,如何以适当的方式来较好地消解存在于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这种张力,成为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村民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对于西江苗寨村民而言,这种被裹挟着卷入现代社会的进程是不可逆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不管村民是抵触也罢、拥抱也罢,其与现代主流社会的互动与交往都将成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和魅力,民族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民族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核心。[11]苗族传统文化是西江开发旅游的资本,其独特性是吸引游客到来的魅力所在。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西江人民认识到苗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及保护苗族文化的重要性,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让其从内心上自觉去守护自己的文化。村民和开发者应该认识到,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民族特色,也就没有了吸引游客的资本和魅力,旅游业就会随之衰败。更为重要的是,西江苗寨的村民要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与外界的游客交往互动,学会从另外一种视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模式,进而自觉地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积极的改造和主动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文化模式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其中生存和发展。这种自觉自由的主动交往,既是一种文化在与另外一种文化遭遇时的积极应对,也是变被动为主动的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

(二)设置前台与后台的区域隔离,保护传统文化核心以及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和社会伦理免受破坏和骚扰

旅游开发导致的文化商品化让苗寨的传统文化丧失了本真性及其内涵,让传统的农耕社会在瞬息间被现代化,苗族的传统文化在毫无防备中被现代性所冲击,社会伦理被突破。西江千户苗寨是由传统的农业古村落直接被嫁接成现代的旅游风景区,使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从后台被直接拉到了前台,进而被景观化和视觉化。因此,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及其社会伦理,防止三者被旅游业进一步的破坏和骚扰,旅游开发部门应该在西江景区设置前台与后台的区隔。毫无疑问,前台应该是古街、游方街、风雨桥、博物馆、表演场、观景台,以及门面店铺和农家乐接待户等景点和空间,而后台则指村民的生活区及非接待性的私人家屋和传统的宗教与祭祀仪式等文化核心。游客只能在前台区域参观和游览,封锁和关闭后台区以保护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村民生活的隐秘性及社会伦理的纯真性,使其不再继续遭受破坏和干扰。

(三)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守住地方感吸引游客,留住乡愁圈住本地人

西江苗寨传统的乡村生态环境,是培育地方感和蓄积乡愁的沃土。现代旅游业已对西江苗寨的传统村落空间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地方政府和旅游开发部门应该探寻多样化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对西江苗寨的乡村生态环境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让村落保留住其原汁原味的传统乡土本色。唯有把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守护住传统村落的本真特色与文化特性,构建厚重的地方感和繁育浓郁的乡愁,才能让游客趋之若鹜而来,本地人深情眷恋而留。地方感是吸引游客的蜜饯,乡愁是圈住本地人的“蛊药”。只有游人前往,本地人留驻,如此包括西江在内的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才能越做越大,也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旅游发展,使西江千户苗寨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古村落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集镇”。西门和北门服务区的修建,让西江苗寨从一个开放性的自然村寨变成一个由寨门、寨墙封围起来的旅游“产品”。在西江苗寨的商品化、景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其内部的传统文化和村落空间不断地遭受着侵蚀和破坏。因此,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提高村民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设置前台与后台的区域隔离,保护传统文化核心以及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和社会伦理免受破坏和骚扰;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守住地方感和留住乡愁等,则成了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注释:

①西江村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由西江村委会提供。

②西江是笔者的家乡,笔者在那里生活工作过。当时笔者在西江中学工作,亲自参与做村民接待与会嘉宾到家中过年的思想动员等会务工作。

③从黔东南州府凯里到西江苗寨,必须绕道雷山县城,路程有80多公里,乘坐客车需要四五个小时,县城到西江这一段全为山路,弯多坡陡,游客想到西江苗寨旅游很不方便。

④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管理局资料,李胜铭提供。

⑤2007年,到西江苗寨旅游的人数仅11.5万。2008年,西江的旅游人数达到57.7万,是2007年的5倍多。2009年,到西江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达到64.649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为1.5亿元。2010年西江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总数为68.946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2011年西江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首次超百万人,达到116.06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99亿元。2012年的旅游收入达到18亿。(雷山县旅游局提供)

参考文献:

[1]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C]//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273.

[2]张晓萍,李芳,等.从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的再认识[J].旅游研究,2009(4):13.

[3]金潇骁.吊脚楼“景观”的文化解读: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4):55.

[4]张晓.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兼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7(3):48.

[5]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J].旅游学刊,2010(2):60.

[6]孙美璆,李天翼:西江千户苗寨政府主导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及其成因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申办评审试行办法的通知[Z].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09-15.

[8]何春,徐万佳.旅发大会不仅仅是一次会[N].中国旅游报,2011-09-23.

[9]“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EB/OL].(2015-9-15).http://news.ifeng.com/a/20150915/44654949_0.shtml.

[10]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312.



    进入专题: 社会伦理   民族乡村旅游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9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民族学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