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东:大风起兮云飞扬——漫话流动显示及纳斯方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720 次 更新时间:2008-09-19 13:53

进入专题: 科学精神  

王振东 (进入专栏)  

古代诗词:以流动显示来抒发情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47~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经他的故乡沛(今江苏徐州市沛县),设宴招待家乡的故交父老,酒酣时自己击筑(古代乐器)而歌,所作慷慨豪情的《大风歌》。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刘邦)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正是记载了这段历史。刘邦短短三句,洋洋自得,气壮山河,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最后一句流露出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刘邦在这里是以“云飞扬”流动显示大气运动的物理图像,来抒发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壮志豪情。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一则典故,“大风歌”或“大风诗”的来历。之后直至现代,不少人皆仿此“歌大风、唱大风”,以表示慷慨悲歌、治国安邦的豪情壮怀。如: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也有—首以风吹白云飞,表达情感的诗《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辛武功庆善宫》诗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过旧宅二首》之二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林宽《歌风台》诗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王德贞《奉和圣制过温汤》诗

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直到近代也有类似的大风诗,如:

董必武(1885~1975)《感时杂咏》诗

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1886~1976)《赠友人》诗

北华收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陈毅(1901~1972)《莱芜大捷》诗

鲁中霁雪明飞帜,渤海洪波唱大风。

现在以云来显示大气的流动,己很常见。如在电视台的气象预报节目中,人们常能看到由云显示千姿百态流动图案的卫星云图,所显示大气中所发生的动力过程。

也有古诗用风叶和船只所显示的流体运动,来形象、生动地比喻和描述远行在外人的行迹和旅途。如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的五言律诗《道中》

月冷吟蛩草,湖平宿鹭沙。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

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槎。君看枝上鹊,薄暮亦还家。

程途是指旅程途中,槎(chá)亦做查、楂,系水中木筏意,犯斗槎是指远行所乘的船只。

古代诗人还常以杨絮、柳絮以及虫类拉的丝(亦名游丝、晴丝),所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风、对流或布朗运动),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思,如:

韩愈(768~824)《晚雪》诗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以及《次同冠峡》诗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周紫芝《踏莎行》词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

范成大《碧瓦》诗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以及《初夏二首》诗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

韶光是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天。诗人想象春末夏初的游丝是在恋惜时光,想把春天挽留住。

石矛《绝句》诗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春忙。

以杨花比喻自己奔波游宦,道出了深沉的乡思旅愁。

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将杨花比作缠绵衰感的思妇。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把杨花比作日益沦丧的国土。

各种各样的流动显示方法

流动显示是在力求不改变流体运动性质的前提下,用图像显示流体运动的方法,其任务是使流体不可见的流动特征,成为可见的。俗话说“百闻不如—见”,人们通过流动显示看到了流场的特征,从而可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应用流体运动的规律。

西方一些人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达•芬奇(Da.Vinci,1452~1519),是第一个运用流动显示的方法,来叙述涡旋构图的人。但比起运用流动显示的图像,来描述峡江水流涡旋的运动特征,和抒情言志的我国古代诗人,达•芬奇却要落后好几个世纪了。

首先应用流动显示方法,对现代流体力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当推英国科学家雷诺(O.Reynolds,1842~1912)。他在1883年,将苯胺染液注入长的水平管道水流中做示踪剂,从而可以看出管中水的流动状态。当流速小时,苯胺染液形成一根纤细的直线与管轴平行,表示流动是稳定的和有规则的流动,称为层流;当流速慢慢地增加,达到某一数值时,流动形式突然发生变化,那根苯胺染液细线受到激烈的扰动,苯胺染液迅速地散布于整个管内,表示流动己十分紊乱,称为湍流。这一试验明确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及其转捩的概念,还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雷诺数”的这一十分重要的无量纲参数。至今湍流研究的历史,一般都公认从1883年雷诺这个经典的流动实验算起。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L.Prandtl,1875~1953),1904年用在水中撤放粒子的方法,获得了水沿薄平板运动的画面。由于画面上粒子留下的轨迹正比于流动的速度,在靠近壁面有一薄层,其中速度比离壁面较远处的速度明显较小,且有大的速度梯度。正是对这一流动显示画面的观察和分折,使他提出了边界层的概念,指出在远离壁面处,可不计黏性,能应用理想流体力学的研究结果;而在物体表面附近的薄层中,由于有很大的速度梯度,从而产生很大的剪切力,不能忽略黏性。这一基于流动显示的新观点,使得可利用边界层很薄的特点,使问题的数学处理大为简化,至今它仍是黏性流体力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了氢气泡显示技术:用很细的金属丝放在水中作为阴极,通电后在金属丝上形成的氢气泡随水流走,而成为显示流场的示踪粒子。克拉茵(Kline)等1967年首先用氢气泡显示技术,发现了近壁湍流的相干结构(Coherent Structure,也有译为拟序结构)。这是一种大尺度的涡旋运动,它在将平均运动动能转变为湍流动能的过程中,作了大部分贡献。后来经许多人用更精确、先进的实验手段(热线热膜测速、激光测速以及数据自动采集、图像处理技术等)进行重复,使实验越做越精确。不但对壁湍流,而且对自由剪切湍流也发现了相干结构,到20世纪80年代,湍流相干结构已为国际流体力学界公认,并认为这是对湍流生成、维持、演化起主要作用的结构。这一由流动显示所发现的相干结构,被认为是对湍流认识上的一次革命,是在湍流研究上的一次重大进展。80年代之后至今,关于湍流相干结构及其控制的研究,一直湍流研究的热点课题。

由以上三个例子可见,流动显示是了解流体运动特性,并深入探索其物理机制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手段。它能发现新的流动现象,如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动状态及其转捩、涡旋、分离、激波、边界层、壁湍流相干结构等;据了解,流动显示技术己在许多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三角翼和双三角翼的前缘主涡、二次涡和尾涡的形成和发展,钝物体尾迹的涡旋结构,以及多体干扰等。

上面提到的流动显示方法,,主要只涉及到示踪法。示踪法是在流体中加入某些示踪物质,通过对加入物质踪迹观察得到流体运动的图像。由于所加示踪物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用途不一的烟迹(含烟丝)法、染色线法、空气泡和氢气泡法、氦气泡法、激光-荧光法、蒸汽屏法等。当然,在流体中加入了示踪粒子,就又存在粒子的跟随性问题。

除示踪法外,流动显示的方法还有光学方法和表面涂料显迹法。光学方法又分阴影法、纹影法和干涉法。前两者利用了光通过非均匀流场不同部位时的折射效应,后者通过扰动光和未扰动光的相互干涉得到干涉条纹图,从而进一步可得到流动参数的定量结果。表面涂料显迹法是在物面上涂以薄层物质,以其与流动相互作用时,产生一定的可见图像,从而可定性或定量的推断物面附近的流动特性。按所涂物质的不同,还可分为油流(荧光油流)、丝线(荧光微丝)、染料、升华、相变涂层、液晶、感温漆等方法。

流动显示技术目前发展相当快,特别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流动显示方法得到很大的改进。计算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可对显示结果进行深度的加工分析,以获得更清晰的流动图像,以及有关流动参数的分布。

多种流动显示方法的联合使用,又可得到更丰富的流动信息。随着光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激光全息术、光学层析术、散斑、粒子成像测速(PIV—Particale Image Velocimetry)、激光诱导荧光(LIF—Laser Induce Fluorescent)等方法也己出现并在发展完善之中,为实现瞬时、高分辨率和定量化的空间流动显示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数值模拟、实验检验和世纪数学难题

要弄清流动显示对流体力学的研究能有多大的作用,还需要从流体力学的研究现状来说起。

力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流体力学更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在流体力学中,绝大多数重要的概念和原理都源于实验,例如:大气压强,流体的可压缩性,黏性剪应力,层流,湍流,雷诺数,卡门涡,二次流,附加质量,激波,孤立波,湍剪切流的相干结构,声障现象等;又如,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原理,达西定律,托里拆利原理,伯努利原理等。

瑞士数学家、力学家欧拉(Euler,L. 1707~1783)于1755年,建立了理想流体的动力学方程组,现称为欧拉方程组。法国力学家、工程师纳维(Navier,C.L.M.H. 1785~1836)于1821年,以及英国力学家、数学家斯托克斯(Stokes,G.G. 1819~1903)于1845年,分别对黏性不可压缩流体建立了动力学方程组,现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在无黏性的情况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可简化为欧拉方程组。现在人们对于自然界、国防和各种工程技术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都在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亦可简称为:纳斯方程),现被公认是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对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经过150多年的研究,仅在—些简化的特殊情况下,找到不多的准确解。由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问题,至今尚没有在数学上解决,且这个问题又关系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军事和对大自然的认识,极其重要,所以克莱数学促进会(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于2000年5月24日在法国巴黎的法兰西学院,将其发布为新千年数学大奖悬赏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之—,悬赏奖金高达一百万美元。克莱数学促进会发布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是:P与NP问题、黎曼(Riemann)假设、庞加莱(Poincaré)猜想、霍奇(Hodge)猜想、贝尔什和斯威尔顿(Birch及Swinnerton-Dyer)猜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比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简单得多的欧拉方程组,解的存在性的问题也尚未得到证明,只是它不属于悬赏奖励的问题内容。

在学习微分方程理论時,我们知道:

(1)如果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被证明其解不仅存在而且唯一时,则无论用何种方法找到这个微分方程的解,可以认为这就是该物理问题方程的解。

(2)当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被证明解是存在的,但却不见得唯一时,则如用—种方法找到了解,还必须研究解的稳定性问题,只有证明了所找到的解是稳定的,才能认为这个解有可能代表实际存在的物理现象。

(3)如果某物理问题的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尚还不能被证明,若用某种近似方法(如渐近方法或差分法、有限元法等各种数值方法)找到了“解”,则难以肯定它是否真是代表实际存在的物理现象的解。

不幸的是,流体力学中所遇到的欧拉方程组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正好都属于第三种情况。

如果经过数学家的努力,解决了悬赏的问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了证明,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可是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的悬赏,也还包括给出其解不存在的证明。如果是后者获奖,那问题就大了。当然也有这种可能,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应做出某些修正和改进,才能使解存在。如是这样,流体力学教科书就需要改写了。

可是,大量的自然界、国防和各种工程实际中的流体力学问题需要解决,并不能等你弄清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后再说。人们只能在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解决所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实验方法的优点是能直接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能发现流动中的新现象和新原理,其结果可作为捡验其他方法是否正确的依据;缺点是对不同情况需做不同的实验,且所需人力、财力、物力较多,花费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可明确给出各物理量与流动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普适性较好;缺点是数学上的困难很大,能获得的分析解(包括近似的分析解)的数量有限。数值计算方法的优点是可对分析法无法求解的问题,求得其数值解,且花费相对较小;缺点是对复杂而又缺乏完善数学模型的问题,仍无能为力。分析解及数值解都是建立在具有—定假设条件的运动方程组之上的,其结果仍都应受到物理实验结果的捡验。由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就更难以肯定数值方法找到的解,是否代表真实的流体运动。所以,数值摸拟与物理实验的本质差别并未消失,数值模拟尚不能替代物理实验,数值摸拟的结果必须用物理实验来捡验其正确性。

由于计算机和数值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出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对于流体力学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现己很常见,国内已有几种功能较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商品软件(如 FLUENT, STAR—CD, TASC flow,PHOENICS 等)在应用,且已使用并行计算机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但所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仍须用物理实验来检验其正确性。而作物理实验又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所以巧妙地构思、设计小规模、精细的物理实验,以较少的花费来捡验大规模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流动显示方法和技术,正是我们在流体力学研究中,能达到上述目的的重要实验方法和技术,它不仅能提出新的观念、新的研究模型,揭示流体运动规律,也能为流体力学计算提供可靠的流动条件(如边界层转捩点、激波位置、涡核位置、尾迹宽度等),和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检验。

附录:新千年数学大奖悬赏的7个世纪数学难题

Notices of the AMS(美国数学会(AMS)的会刊)在克莱数学促进会发布7个世纪数学难题后,曾为悬赏问题准备了如下的简介:

P和NP问题:一个问题称为是P的,如果它可以通过运行多项式次(即运行时间至多是输入量大小的多项式函数)的一种算法获得解决;一个问题称为是NP的,如果所提出的解答,可以用多项式次算法来检验。P等于NP吗?

Riemann假设:黎曼ζ函数的每个非平凡零点,有等于1/2的实部。

Poincaré猜想:任何单连通闭3维流形同胚于3维球。

Hodge猜想:任何霍奇类关于一个非奇异复射影代数簇,都是某些代数闭链类的有理线性组合。

Birch 及Swinnerton–Dyer猜想:对于建立在有理数域上的每一条椭圆曲线,它在1处的L函数变为零的阶,等于该曲线上有理点的阿贝尔群的秩。

Navier–Stokes方程组:(在适当的边界及初始条件下)对3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证明或反证其光滑解的存在性。

Yang–Mills理论:证明量子杨–米尔斯场存在,并存在一个质量间隙。

参考文献

1、王振东,但见流沫生千涡 —漫话流体中的旋涡,科学,2004,56(2):59~61

2、王振东,峡江漱石水多漩 —漫谈流体中的旋涡,力学与实践,1995,17(2):68~70

3、王振东,踪迹随风叶,程途犯斗搓 —漫谈流动显示及应用,力学与实践,1996,18(2):75~77

4、 王振东、姜楠,新千年数学大奖问题 ——证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组光滑解的存在性,力学与实践,2003,25(3):72—73

5、王振东,关于流体力学方法论问题,力学与实践,2004,26(2):83~85

6、王振东、武际可,力学诗趣,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7、曹道衡选注,两汉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

8、缪斌、霍松林等编,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9、徐成志、王光汉等编,常用典故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0、Allyn Jackson ,Million-dollar Mathematics Prizes Announced ,Notices of the AMS,2000,47(8):877~879

11、Wenjei Yang ,Handbook of Flow Visualization ,Hemisp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0

12、Smits AJ,Lim TT , Flow Visualization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0

关键词 流动显示 , 数值模拟 , 实验检验 ,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附图

云显示的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

尘物显示的龙卷风

液晶显示汽轮机叶片附近的湍流

烟迹显示的流动图

染色法显示的卡门涡街

(本文原刊登于《自然杂志》2006年28卷5期)

进入 王振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科学精神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4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