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理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6 次 更新时间:2019-02-27 20:46

进入专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  

许光洪  


许光洪(重庆邮电大学)


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活动虽然暂告一段落,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毕竟,全面深化改革还有更多的关隘要闯、深水区要趟、攻坚战要打。与此同时,越是攻坚时刻,越需要沉下心来,想一想、琢磨琢磨改革开放这个常识概念究竟是什么?其内涵和使命为何?


什么是改革开放?上至党的大政方针,下至基层的探索实践,都有许多深刻而又丰富的回答。梳理既有认知,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理清改革开放的内核。


理论层面,首先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即: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响亮的口号,是聚集释放改革开放动能的旗子,不仅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被反复提及,而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再次被重申、被强调。


其次,同样众所周知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参与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其参与效用,从基础性作用的表述提升为决定性作用,程度和地位虽不同,但市场机制无处不在、力量持续迸发。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曾说: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革什么?革的就是僵化的、封闭的计划经济。放什么?放的就是市场,就要搞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简而言之,改革开放就是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有,凝结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成果并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更是贯通改革开放全过程的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创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之说,也许会给人两种错愕,一则这不是属于供给学派吗?二则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都在改革供给侧、放开供给侧、搞活供给侧?


回答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提出之前,再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什么是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好,解放什么?发展什么?活跃什么?其实,操作上无非就是大家熟知的人财物怎么调配使用,即要素资源如何配置。


要素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什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全社会生产效率,持续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要素资源怎么配置?这是资源配置手段问题,“两只手”都要发挥作用。市场这只手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手的宏观调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和政府不是对立而是协同,关键看调控的时机和切入点。顺应市场,调控稍为着力,四两拨千斤,获得多赢局面。但囿于信息不对称,协同市场的好调控案例不多。若此,少调比频繁调、乱控制强,少管或不管比瞎指挥强得更多,至少可增强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


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只手又怎么配置资源?首先需明晰的,要素资源属于供给而非需求范畴。市场手段也好,政府调控手段也罢,若要展开资源配置,只能从供给侧着手,以推动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运转。进一步,要素资源配置实质就是聚集、组合和扩散,其驱动力就是市场的天然逐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市场的这种魅力,耀眼夺目,吸引聚集人财物等各类要素资源蜂拥而至,改造着这个世界,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的系列探索实践,无论农村包产到户、兴办经济特区、搞活国有企业、鼓励发展个体经营和乡镇企业,还是住房改革、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五位一体”布局全面展开,仔细梳理、认真解剖,无一不是要素资源配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例如温饱问题,从需求看早已存在,即便当下,全世界还有8亿多饥饿人口(绝对贫困人口15亿左右)。解决温饱,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要大事。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之初短短几年内解决了绝大部分国人吃饭问题,不能只看到体制束缚在慢慢削减,况且体制因素也是供给侧范畴,还有劳动力投入、杂交水稻技术成熟推广、化肥大量生产投用等供给增加,使得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产产量都大幅提升。当然,这个过程带来的一大负面效应,就是耕地扩大、山林地减少、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等。再如城市住房问题,需求同样很大,但靠计划分配办法干了几十年,居民群众不满意,政府和企业也不满意。一旦取消福利房分配、允许市场机制进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很快把资本和土地要素聚集起来,促使政府建立起可调控的土地市场,利用金融杠杆,整个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兴旺起来,并带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更新、功能完备。诸如此类,皆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关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同于供给学派的减税、减福利支出、减干预管制等政策主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是发挥两只手效用,优化配置要素资源。其配置过程,既有量的累积,更在结构的优化组合。如果说市场能迅速带来增量,以及令人狂欢和头疼的泡沫,那么政府调控就盘整增量不要过热、激活存量不要过冷,双管齐下保持社会生产生活良性发展。


至于已经并将继续施行的“三去一降一补”,包括放管服,严格来讲,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府调控手段和政策。若果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化为“三去一降一补”,不只是本末倒置,容易与供给学派混淆,而且矮化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使命和理论价值,阻滞着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发挥。这种倾向和肤浅认识,需要当心。


作为来自实践又用于实践的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和理论结晶,其理论基石来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充分吸收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发展经济学等要义,付诸于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以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最明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重大创新理论。


革故鼎新,有容乃大。决定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其立体内核的构成,不只是有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不只是市场和政府调控这两只手效用的充分发挥,还有紧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2019年2月22日)


    进入专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25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