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简析中国的选拔体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5 次 更新时间:2018-11-25 21:14

进入专题: 选拔体制  

姚洋 (进入专栏)  


中国过去四十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增长奇迹。从新古典的经典视角出发,中国确实拥有高增长国家应该具备的一系列条件——高储蓄、高投资、人力资本的充分累积,以及深度的工业化体系。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显然不是唯一一个学习新古典主义的“好学生”。那么,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如此傲人的增长奇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显然要考虑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一个解释中国奇迹的经典角度是财政分权制(Xu 2011)。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政分权的制度安排大大增强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激励,并最终促成了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然而,财政分权本身也会带来合谋与地方俘获的问题,并滋生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从国际研究来看,中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成功通过财政分权促进经济增长的案例。因此,财政分权本身并不足以解释中国奇迹。

中国奇迹背后关键的政治经济学因素是中国独特的选拔体制。这套体制拥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人事选拔权集中于党的手中;二是党采用了去政治化的执政策略,并藉此造就了一个中性政府。这样的政府不持续地偏向任何一个特定的集团,也不奉行任何狭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可以关注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选拔体制同时具备“开放性”、“竞争性”和“选贤性”的特点,它向任何出身和阶层地位的人敞开参与政治的大门,通过一套考核体系来考核并选拔官员(其中,经济发展指标最容易量化,因而更容易成为多目标委托代理环境下最被重视的指标),并选拔出相对最具有能力的官员。因此,这个体制不仅有利于促使官员制定更加稳定、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而且也有利于克服财政分权带来的种种弊端,促使地方官员与中央保持一致。

这套中国特色的选拔体制有两大源头——一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二是党本身斗争和改革的历史。显然,这两大源头有时也会相互冲突。也正因如此,虽然这套选拔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它还远称不上是一套完美的制度。目前,这套制度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普通公民的意见缺乏制度性的代表和表达渠道;二是党和政府的机构及职能存在许多尚未界定清晰的重叠;三是党的理论与其实际执行的政策之间存在潜在冲突。显然,无论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叙事”,还是脱离中国现实的“西式民主叙事”,都既无法解释中国的成功经验,也无法破解上述挑战。

要解决这些冲突,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并总结目前这套中国的选拔体制,并形成一套除“马克思主义叙事”和“西式民主叙事”之外的第三种叙事方式。中国的这套选拔体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哲学根基,因为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探索选贤任能的官员选拔体制。更为重要的是,与其他文明的世袭制不同,古代中国是唯一一个成功发展出以贤能为原则的选拔体制的文明。因此,中国应该全面总结这套具备“开放性”、“竞争性”和“选贤性”特征的选拔体制的成功经验,并明确党作为国家治理架构的一部分的角色定位。这些举措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姚洋教授文章的中文精编版,张舜栋编写)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选拔体制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61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大国发院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