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南:出埃及,进约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06 次 更新时间:2018-01-16 20:33

进入专题: 埃及   约旦  

邓海南  


现代埃及的版图基本是一个正方形——两条呈九十度的直线构成了它的西边和南边;它的北边是地中海,东边是红海。红海像一个长长的瓶子,但底部有孔,瓶中海水经过亚丁湾、阿拉伯海与印度洋相通。而西奈半岛则像一个三角形的瓶塞,堵住了红海通向地中海的瓶口。西奈半岛这个瓶塞是大自然造就的,以人类之力不可能拔掉它。但埃及人发现瓶塞左边的苏伊士湾像一道裂缝,它向北开裂得如此之深,只要稍稍加一把力,就可以把被西奈半岛堵住的瓶口凿出一条缝来,而只要细细的一条,就可以将两大水域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船舶的往来就再也不需要耗时费力地绕过整个非洲大陆了。这条细缝就是苏伊士运河,这是发生于埃及土地上的一个人类奇迹。


埃及拥有的奇迹可不止是一条苏伊士运河,在首都开罗近旁、尼罗河三角洲开始扩散处,那些几千年前就站在那里的金字塔,让人叹为观止,也让人猜想古代的埃及人是如何造就这样的世界奇迹的。只是现在的有些埃及人却让人叹息,靠着古代遗产坑蒙拐骗,而他们的主要目标人群就是中国游客,所以当这两大文明古国的后人们在金字塔前相遇时,那情景其实是不太文明的!中国游客一到,那些散落各处的埃及人便立刻跟了上来,粘着你兜售东西那算是好的;有的无比热情,一定要给亲爱的中国朋友送点东西,什么红绳、纱巾之类的硬往你手中和怀里塞,你要是不慎接受了,那么下一步你不给点钱就别想摆脱这位友好的埃及朋友了!更有的冒充当地旅游警察,变着方儿吓你唬你诈你的钱!如果说这种情形是苍蝇逐臭,那么在形容这些埃及人的同时也损了咱们自己;但我们中国游客总体而言素质不高,还真是有缝的蛋,要不苍蝇也不来叮你。他们只要看着像中国人,便用汉语和你搭讪,你只要应声了,就等着烦吧!我就是被这些人缠得烦不胜烦,最后只好用一句英语: “don’t trouble me!” 才将其逼退。因为对欧美游客,那些埃及人的态度就要恭敬得多!


在埃及的旅游景点,大量中国游客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埃及的小贩学会用汉语兜揽生意,还刺激了人民币的流通。从开罗金字塔到卢克索帝王谷,只要见到中国人,小贩们就会蜂拥而上,嘴里念念有词:“人民币,人民币,王刀勒,十块钱;兔刀勒,二十块!”在哈齐普苏特女法老神庙外的一条街上,两边全是这样的小店和小贩,我乍一看,某小贩手上的石雕小件似乎还不错,刚想鉴賞一下,就又有几个小贩围了上来,缠得你根本无法细看。当时心想,这样的东西只卖一美金两美金,或十块二十块人民币,顺手买一个可真的不贵。但是零碎美金要留着付酒店房间的小费,只好拿出整张一百人民币问:“能找吗?”某小贩一把塞过小物件,抓过百元钞:“能找!能找!”拉着我冲出其他小贩的包围圈进入街边他的小店中,但进店之后,哪里还肯找你钱?另外抓了几个物件放进塑料袋塞到你怀里,这就完成了这单百元生意!而外面还有其他小贩在等着你,在那样的环境里除了赶快冲出重围,你还能怎么样?回到大巴车上,从塑料袋拿出那几个物件仔细一看,哪里是什么手工石雕,不过是一些塑胶或石粉的压制品而已,就当花钱买教训吧,这些东西不值得花力气带回中国,我就把它留在了大巴车的座位底下。当这辆大巴车最后送我们到达机场,认真的司机发现了座位下的这袋遗留物,以为是客人忘了,专门跑进候机大厅将它交给领队。领队乍一看,好歹也算是有埃及的工艺品吧,虽然我不要了,她觉得扔了怪可惜的,就问团友中有没有愿意要的,于是就被别的团友认领了去。但他们没想到,正是这几个既没什么艺术价值也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劣质工艺品,却在离开埃及时给他们惹上了麻烦。


我们这个团是在红海边的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小憩两天之后,走水路离开埃及进入约旦的。沙姆沙伊赫位于西奈半岛的最南头,在这里狭长的红海被西奈半岛的三角形尖端分为两岔,像一只蛞蝓伸出的两根触角:左边是苏伊士湾,右边是亚喀巴湾。亚喀巴湾顶头是从死海延伸下来的以色列和约旦的国境线。西边那一窄条是以色列,有个港口城市叫埃拉特;东边较宽阔的一片就是约旦,也有个港城就叫亚喀巴。从沙姆沙伊赫去亚喀巴,要先由两位旅游警察护送,走陆路沿亚喀巴湾北上到达海湾中部的港口城市努韦巴,在努韦巴码头出埃及海关,再登上驶往约旦亚喀巴的客货混装轮。过海关安检时,凡是认领了被我遗弃了的那几件工艺品的团友的箱子,一一被海关人员挑了出来,要求开箱检查。而要被过目的可疑物品,正是那几件被我扔掉的工艺品,虽然总价不过一百人民币,却蒙上了携带埃及文物出境的嫌疑!


在努韦巴出了海关,就算是出了埃及了。然而真正的离开埃及,还得登船驶入红海——这里的红海,指的是亚喀巴湾。离开埃及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曾经发生在埃及土地上的另一个奇迹,用奇迹已经不足以说明其奇,应该说是神迹!这就是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记载的故事: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要离开埃及另辟家园,后面埃及法老派大军追来,前临大海,后有追兵,眼见得已经没有逃生之路。谁知摩西举起手杖,向海上一指,耶和华便使惊涛退却,让出一条干路,以色列子民踏着干地穿行海中,海水夹道,犹如两堵高墙。当埃及的大军随后追来时,耶和华命令摩西向海上再指一次,于是波涛合拢,淹没了埃及人和他们的兵车战马!而以色列子民已经踏着干地,安抵对岸了。


圣经中记载的出埃及记,是现在世界上的人都不可能再经历的伟大神佑事件。但我们这些中国游客的“出埃及记”,虽然平凡渺小,却也值得花点笔墨来记录一下。在努韦巴码头登船时,人和行李必须分开。人进客舱,大小旅行箱都由码头工人运进货舱。但这些行李既无登记,又无标签,除了我们这个中国旅行团外,搭船离开埃及的尚有数千当地旅客,大都是前去约旦打工的埃及人,就像中国国内出门谋生的农民工,大包小包的行李带了不少,都是这样毫无标识地往那里一扔,由码头工人搬运上船。难道不会搞乱弄丢?轮船在狭狭的亚喀巴湾里驶向约旦,两岸冷峻的山峰就像这问题一样耸立在那里:到达目的地后,我们能够安然无缺地取回自己的行李吗?


天近傍晚,轮船终于开到了亚喀巴湾的顶头,左边是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右边是约旦的亚喀巴港。我们在亚喀巴码头下船,一同下船的还有那数千埃及农民工。当我们被领入港口海关办理完了入境手续,再回到码头上来取行李时,看到的那一幕场景真是壮观:只见数千件行李堆放一地,数千个埃及人在那一地行李中来回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行李,如果两边有壁立的浪墙即将倒下,那情景也就堪比陷入绝境的埃及追兵的那种混乱!难道我们也要加入这样混乱的人群,满地去寻找自己的行李吗?每次船抵约旦都上演这么一出无序的翻找大戏,就不会有小偷混水摸鱼拿走别人的东西吗?答案只能是:在这一片混乱中,自有古兰经中不许偷盗的戒律在起作用。并且他们彼此都是穆斯林,自己人不偷自己人?(可当我们后来到了以色列,导游严肃警告:在以控区基本上不会碰到小偷,但只要进入巴控区,你就必须看好自己的口袋和背包,那些在你身边窜来窜去的当地穆斯林,是绝对可能偷东西的!莫非在那里,不许偷盗的戒律就不起作用了?或者偷非穆斯林的东西不算犯罪?)


好在我们是船上乘客中唯一的外国人团队,出进海关时有人打过了招呼,并且也特意给负责搬运的工人付了小费,所以我们的行李被单独堆放在了一辆平板车上,使我们不用加入那群蚂蚁般忙碌的翻找大军,就可以拿到自己的行李。


虽然行李拿到了,但如何穿越那一团混乱堵在出口处的行李山和人墙走到外面去,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不愿去挤,想等那些拥堵着的埃及农民工走完了再走,那起码得两小时之后。而如果去挤,我们这些五六十岁拖着大旅行箱的中国游客,又如何能挤得过那些身强力壮的埃及农民工?这时候好在又有海关方面的人出手相救,使我们这一小队中国人得到了“让列宁同志先走!”那样的特殊待遇,约旦海关人员大声喝斥并用力推搡堵在出口处的埃及人,就像摩西使海水分开,在中间给了我们一条可以的通行的干路。看着那些被迫让路的埃及农民工兄弟,我们真是不好意思,一个劲儿地说:sorry!  sorry!  Thank you! 但那些埃及人都是好脾气,反倒笑着向我们点头,也说:sorry !  sorry!  Thank you ! 其中有一人还特别在you上加了重音。就这样,总算完成了我们的“出埃及记”,进入了约旦。


从高处回望海边的亚喀巴港口,忽然想起了一个经典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的画面和场景:阿拉伯联军从背后奇袭亚喀巴港。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整整一百年前,像今天我们这样从埃及乘船到亚喀巴港登岸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土尔耳军以十二英寸口径大炮扼守亚喀巴湾尽头的亚喀巴港,敌方难以越雷池一步。那时阿拉伯半岛的统治者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战中与德国结盟,对付英国一方的协约国。土军进攻埃及、围困亚丁,中东战事对驻扎在埃及的英军很不利。 为摆脱困境,英国向麦加的阿拉伯人提供现金和武器,并允诺在战后建立一个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阿拉伯国家,以此来对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916年汉志(今沙特阿拉伯)人在麦地那起义并包围了圣城麦加,宣布阿拉伯脱离奥斯曼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独立。


英军从海上无法攻克亚喀巴要塞,也就进不了亚喀巴背后的外约旦地区。而英军少尉劳伦斯竟以一己之力,从阿拉伯半岛腹地整合了原本互相对立残杀的阿拉伯部落,组成联军穿越大沙漠,从背后奇袭亚喀巴守军,夺取了这一战略要地。然后劳伦斯又穿越西奈半岛,到开罗向英国驻军总部汇报情况——这是他反向的出约旦、进埃及记。1917年10月,英军中东部队向土军防线发动总攻,劳伦斯率领阿拉伯游击队在敌后配合,与英军同时进攻叙利亚。1918年9月,阿拉伯酉长费萨尔的军队在劳伦斯帮助下抢先进入大马士革,宣布自己为叙利亚国王。1919年劳伦斯与费萨尔一同前往凡尔赛参加巴黎和会,帮助争取阿拉伯国家独立,但努力未果。叙利亚转归法国委任统治;费萨尔被英国安排为伊拉克国王。


劳伦斯对阿拉伯独立运动的贡献被大多数人承认和接受。但也有阿拉伯学者认为:其工作是为了使英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阿拉伯世界的统治权。今天巴勒斯坦地区之所以纷争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劳伦斯帮助英国人占领了耶路撒冷及周边地区,使其成为英国治理下的犹太人家园。


登车离开亚喀巴港时,暮色降临,海港对面属于以色列的埃拉特城,已经亮起了灯火,比起约旦这一侧,那显然要熣灿得多。以色列的先民,当初就是由摩西领着,出埃及、过红海、到约旦的。而此后流落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又确是因为英国人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才又回到那里重建家园的。而红海亚喀巴湾尽头的亚喀巴港,则是这段历史故事中的一个重要地点。


    进入专题: 埃及   约旦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89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