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希孟:村庄和军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69 次 更新时间:2018-01-03 17:57

进入专题: 村庄  

安希孟  


村庄本是和平居民休养生息之地,然而不幸与战争有染。和平居民,理应远离战火兵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然,战争是为了和平,由战争转入和平,民之大幸也。这叫生产建设军垦兵团。战争应该以肇造和平为目的。而今罢戈弭兵,化干戈为玉帛。有的村名留有战火印记,历史含义,足资赏识。北方村庄很多叫“屯”“营”“寨”,如王屯、李官屯、张家营。这和屯田有关。屯田又称营田,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屯田出现于汉武帝时黄河河套以至河西张掖、酒泉一带。诸葛亮也曾实行军屯。屯田有军屯和民屯,民屯也采用军事编制,把老百姓拴在了战车上。北方屯、营很多,是明初大槐树移民的结果。明初,河北、山东、河南、安徽人口锐减。明朝强制移民。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风调雨顺。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即今太原、临汾、晋城、长治。洪洞县处于交通要道,成为移民集散中心。官府在广济寺设局住员,给移民编号发放“凭照川资”。移民迁往冀、鲁、豫、皖,到达迁居地,以屯、营为基层组织。移民多以姓氏加村、屯为名,如刘官屯。有的以故土县名为名,如屯留营、长子营、霍州营。有以官员姓氏为名,如丁官屯、随官屯、李营。


营,军营。营者,安营扎寨、苦心经营、吹角连营,和军事有染。许多村庄源于军营故垒堡寨。河南宝丰县周营、范营、洪寺营,三个村名带“营”字。宝丰一带古代曾是兵营。宝丰古为宛(南阳)、洛(洛阳)交通要冲,兵家必争。元明战乱,人口锐减,北方迁来人口,来此军垦。军营多冠以军事长官姓氏,形成带“营”字的村落。有带“旗营”的村,如廖旗营、毛旗营、张旗营、周旗营、肖旗营、房旗营、马旗营。有带“官营”的村,如李官营、赵官营、孙官营、张官营。有以军事长官姓氏命名的村,如周营、范营、陈营、张营。有以方位命名的村,如东军营、前营、后营、南小营、北小营。有以距宝丰县城距离命名的村,如七里营、五里营、三里营。有以景观命名的村,如白水营、魔冢营、苇子营、柳沟营、石岗营、响潭营、洪寺营。其余有的村名后来废弃了“营”字。抚顺有营盘村,河北邯郸也有营盘村。


河南安阳、河北邯郸一些村庄,如大寒屯(村)、驸马营(村),以“屯”或“营”命名。安阳多屯与营。《邺乘》记载,明朝之前,安阳没含“屯”或“营”的地名。明朝才出现这类地名。《汤阴县志》记载,明朝实行屯田制,“屯”、“营”与屯田有关。屯田军队驻地以“营”为名。明朝,内黄县有师桥营、东庄营、太平营、甘固营、云藤营、潘官人营。林县有御千户所的诸翟、张村、横水、黄花、留马等营。这些军屯聚落演变成村名。除“营”外,军屯聚落也以“屯”命名。如,安阳县的赵官村、胡官屯等,就是屯田之所。这些由屯田产生的村名依然存在。河南新乡块村营(村), 曾是洪荒之地,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洪洞移民于此,所以有老槐树情结,家家种槐树。村名叫槐村营,槐,被误写作“塊”(块)。北京有石家营。


山东寿光陈家营(村),明洪武年间,始祖陈友善,自山西省迁居博兴,至六世祖陈九德于弘治年间,复迁居寿光广陵,九德之子陈腾于正德年间迁此立村。唐太宗征东时在此设“五营”,故名陈家营。部分村名曾为古代的兵营,后来废弃“营”字, 如赵庄的大韩庄,曾名大韩营。河北邯郸有路村营(村) 河北邢台有军营(村)。山东德州驸马营(村),驸马营即驸马带兵时居住的营房。朱元璋死后,将王位传给次孙朱允炆。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驸马胡观讨伐燕王,兵败被俘。朱棣改国号为“永乐元年”,原谅胡观,但胡观抢民女,被赐以自杀。德州留下了驸马营,成为驸马营村。河南安阳驸马营村,相传,唐王征东时,铁玉驸马病故,葬于此地(村西有唐代驸马冢),村以冢故名。


北京郊县许多村叫营,源自山西的县。洪洞大槐树,当年农民外迁的出发点。北京的大兴和顺义,有些地名和山西的县名相同,许多村子尾字为“营”,比如河津营、长子营。元朝,老百姓流落到太行山为屏障的山西境内。元末,战乱频仍,“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华北地区荒草遍野,“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山西,尤其是晋南,人口繁衍日盛。1388年,官方组织移民。曾八次从山西移民。移民使用原籍县名命名其村落,加“营”字。北京的大兴有石州营、孝义营、沁水营、解州营、霍州营、黎城营、蒲州营、潞城营、绛县营、屯留营、大同营,甚至叫山西营。有云“山西有多少县,大兴就有多少营”。顺义有河津营、夏县营、稷山营、东绛州营、西绛州营、忻州营、红铜营、赵全营。个别村名读白或者谐音,改变了原有发音。如,红铜营实为洪洞营,赵全营系赵城营。


太原许多村名与军队有关。坞城村,清顺治《太原府志》作“乌城”,亦作“邬城”。《后汉书·马援传》中有“缮城郭,起坞城”。注引《字林》:“坞,小障也,一曰小城”。据此,坞城最初当为一个有军事意义之堡垒,后住房增多,遂冠城名。太原马练营(村),宋朝平晋县的屯军教场,是操练军马的营地,故名马练营。曾是明代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中的一个营寨。太原武宿,原名永兴村。宋为兵马教扬,地处通往榆次要道,因有驻军巡守,更名为武宿。太原北营(村),为宋屯兵军营。北营(村)因地处宋平晋城北, ,故名北营(村)。太原新营(村),宋朝平晋县的军营,因军营在北营、马练营设置之后,故称新营。大马、小马村没有马姓人家,为明代养军马之地,故名。马庄村,古时牧草丰茂,曾为牧养军马之地,故名。淖马村,相传隋末李渊巡山至此遇雨,马匹陷入泥淖,只得从坡前返回,故名。永兴堡村,明景泰年间,府城北关建有城堡,后在北关西修建新堡,名为永新堡,后改为永兴堡。老军营村,宋金时驻兵处,明初修建营堡后,称作老军营堡。兵工路(村)因民国年间开办有兵工厂,故名。老村名承载着历史脉络和嬗变。太原前、后北屯,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前北屯村。据传,朱元璋在位时,在此驻军屯田。军队分驻南北两部分,称南北两屯,北屯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名分前、后北屯。


    进入专题: 村庄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63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