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扬:说“亮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88 次 更新时间:2017-11-14 11:34

王也扬 (进入专栏)  


前几年随着一部同名电视剧的热播,国内方家皆说“亮剑”。在汉语中,原本没有“亮剑”一词,看来以后编辑汉语词典,肯定要把这个新词添入其中了。


所谓“亮剑”,即拔剑出鞘之意,乃冷兵器时代的战场用语,表现敢于上阵拼杀、刺刀见红的精神。应该说,在一场战斗中,战士们的这种勇敢精神对取胜十分重要。但其主要在于战术层面。那部同名电视剧用“亮剑”精神塑造了战场上中下级官兵的代表——团长李云龙的形象,还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论及战略层面,那么敢于“亮剑”就不是主要的取胜之道了。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汉代杰出军事统帅韩信的事迹,其中专门有一段讲韩信对于“亮剑”的态度:早年有一屠夫轻侮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好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你如不怕死,就刺我;怕死,就“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在无端挑衅面前,司马迁用“信孰视之”(即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方)四字,刻画了韩信富有内涵的人物性格,然后他选择了忍让受辱、息事宁人。虽然整个街市上的人都笑韩信胆怯,但历史却证明了他终归是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英雄;假使韩信当年好勇斗狠,逞强肇事,也就没有了未来辉煌的事业。


在同一篇文章中,司马迁还借韩信之口,说项羽“喑噁叱咤”(即怀怒气发怒声),“此特匹夫之勇耳”。“匹夫之勇”这个话,在《史记》之前的《孟子》一书中就有了。齐宣王对孟子说: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勇”。孟子则以为“勇”并不是毛病,却有大小之分。他回答道:希望大王不要只好小勇,而要胸怀大勇。手握刀剑,瞪眼怒吼曰“谁敢挡我”,“此乃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而象周文王周武王那样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才是大勇。这样,在后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动辄亮剑怒吼便与匹夫之勇划了等号,而真正的战略家,一定是象韩信那样能够考虑后果、算计得失、懂得克制、目光远大的人物。宋代文豪苏轼在《留侯论》中评论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又说,“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藉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小平同志在世时,曾用“韬光养晦”一语来说明我国的外交与发展战略。韬光,即不露锋芒(也即不亮剑);养晦,即不处显位、不当头。这种思想里面,有不逞强好勇之意,也有讲究实际,立足长远的战略考量。可以说这是一种大智大勇。国外有把“韬光养晦”翻译成:掩盖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这种翻译和理解是不正确的。不露锋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它绝不是暂时的东西。不处显位、不当头,则是由我们的实际国情所决定,亦非权宜之计。


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但即便到了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人均GDP仍居落后地位。要想让我们的所有国民都过上好日子,还须再奋斗一个世纪!我们哪里有什么本钱处显位、去当头呢?如果听见某国要当头一百年,就不忿,想比试,那是项羽式的匹夫之勇和公子哥们的浮躁心理,其脱离人民群众,亦不顾实际国情,如此不演霸王别姬才怪。


在地球村中,国与国之间,矛盾自然难免,但任谁都应该明白:现在已经不是“亮剑”、动武解决问题的时代。环顾宇内,靠展示肌肉,依仗硬实力,搞单边主义者,并不会得到世人尊重,最后必然步入困境。而相忍为和,顾全大局,善用软实力者,却能够赢得各方好评,其道路、前途也顺畅、光明。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获得的和平发展机遇期,是近代以来最为难得的黄金时段,此前国人曾几经努力从事现代化建设,可惜都被战祸所毁。正是为了追赶失去的时间,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苦心孤诣,营造国家发展的外部和平环境;国际社会也接纳了我们,给了中国许多帮助和机会,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们一定要坚持被事实证明完全正确的既定战略,呵护这个黄金时段不受干扰,从而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载于《同舟共进》2016年第9期)


进入 王也扬 的专栏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86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