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柏田:流水十年(沈从文1922—1932)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77 次 更新时间:2006-07-13 09:28

进入专题: 沈从文  

赵柏田  

1.苦闷的北京城

1922年夏天,退伍不久的陆军步兵上士沈从文坐火车从湖南来到北京。当他在前门车站下车,出发时筹措到的37元路费——27元是退伍安置费,10元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已经只剩下7元6角了。这个神情恍惚的年轻人面对着浩荡的人流和这个颓败却不失气派的陌生的都市,觉得自己简直卑微到了只是风中的一粒灰尘,风稍大一点,就会消失得不知所终。像所有那个时代来到北京的文艺青年一样,他的行囊是简单的,不简单的是里面放着《圣经》和《史记》两本书,这预示着他以后的写作将在这两本经典的引导下前行。这个高高瘦瘦的长身白脸的少年出了站,在旅客登记簿上这样填写自己的身份:

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

沈从文在二十年代的最初几个年头来到北京的目标是含糊不清的,照他后来的说法,他是相信了当时报纸上的说法,以为北京有的是上学的机会,只要成了一个学者,就能加入到中国的文化复兴运动中去。打算虽好,却是需要钱才能实现的。接下来他会发现,尽管他做梦都想着成为一个大学生,但从来没有哪一所大学愿意录取一个连新式标点都用不正确的乡下人。

1924年11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困顿无路的文学青年沈从文给素不相识的郁达夫写去一封诉苦信,请求援助。时在北京大学担任统计学讲师的郁达夫收到信的第二天早晨,就去沈住的旅馆看望了他。当郁达夫看到这个穷得穿不起棉衣的年轻人在一间冰冷的小屋子里用冻僵的手写着稿时,他的心里肯定涌起了一阵怜悯。他脱下自己的棉衣给沈穿上,并带沈下馆子吃饭。那时的沈,已经饿得走路都要脚步打飘了。刺骨的寒风和胃囊的收缩使他说话都打着哆嗦,费上好大劲才能把一句话说连贯。饭毕,跑堂结算餐费为1元7角,郁达夫拿出5元结账,把找回的3元3角全都给了沈从文。多年之后,沈说起此事还为郁的慷慨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沈从文刚到北京的时候,在一家湘西人开办的会馆里住了六个月,因业主和他沾点远亲,就没有收房租。但离开那家会馆后,直至他离京南下,他一直都住在大学周围一些潮湿阴暗的公寓小客房里。这些公寓有清华、银闸、汉园等。有一段时间他住的是煤堆仓库,只好在墙上开洞当窗户。每个地方他都住不久,因为拖欠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了。有时交房租的日子到了,他不得不大半夜在落满了雪的河边徘徊。如此困顿的生活,也不能消磨去他身上与生俱来的文人天性,沈从文把他所有住过的房子都取了个雅号,叫做“窄而霉斋”。

有亲戚出于好心劝他回去,去湖南乡下做个老总什么的,也比混在北京出息多了。沈从文这样告诉他们,正是因为在乡下看多了杀人呆不下去才到北京找“理想”的。话虽这么说,走在北京的街头还是会有一种迷离恍惚之感攫住他。就好像这边在北京的是另一个他,还有一个他,在老家的什么地方做着一个小绅士,娶着一个有产者的女儿,说不定还学会了吸鸦片烟,做了两任县知事,有了四个以上的孩子。因为如果他不出来,他的人生几乎就是这样一个规定了的模式。

设若北京除了贫穷再也不能带给他别的什么,这个年轻人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呢?这个古老的城市给沈从文的第一印象是那是一个“博物馆”。他在一篇叫《20年代的中国新文学》的文章里如是回忆二十年代的北京带给他的新奇感受:

我是1922年夏天到北京的,开始住在会馆里。我从会馆出门向西15分钟就到达中国古代文化集中之地,就是琉璃厂。那里除了有两条十字形的街,然后还有十几家大小古董店,小胡同里还有许多不标店名分门别类的、包罗万象的古董店,完全是一个中国文化博物馆的模样。然后再往东20分钟来到前门大街,那里是一个北京繁华的街市,还保留了明清六百年的市容和规模。在那里看见许多大铺子,各具特色,金碧辉煌,斑驳陆离,令人眩目,这使我这个来自六千里以外小小山城里的乡巴佬无一处不深感兴趣。然后跑到骡马大街就看到某某镖局的大招牌,还有骆驼在其中走来走去,我就想这镖局背后有没有当年的十三妹在那里,有没有燕子李三在那儿,因此这些印象让我觉得它像明清两代六百年的文化博物馆……

沈从文在成为作家之前,在北京到底熬了多久,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有关细节都能在他早期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的小说中找到。开头,为了考大学他大概奔忙过一阵,后来便做各种各样的杂活。他在京州印刷厂做过工。曾到一家图书馆谋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职位。1925年,一个县政府招考录事,他也想去参加考试。因为这个职位已录用了别人才作罢。走投无路的沈从文还考虑过去当一名警察,还差点进了一所摄影学校。在最困难的时日里他甚至想再去当兵,甚至还去排练过站队。直到招兵站要他按指纹、领伙食津贴时他才大梦初醒一般溜掉。他甚至想过回湘西,但那一年北伐军北上推进截断了他去沅江的归路,只好继续留在北京,其实,即便路途畅通他也回不去,因为他找不到回家的路费。

无奈之下,沈从文不得不通过写作来谋求经济上的独立。著书都为稻粱谋,这是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资助过他的郁达夫说过的话,但卖文为生又谈何容易,尤其是对他这个年轻的写手而言。《晨报》副刊刚开始登载他的小品时并不付稿酬,只是象征性给几张买书的书券。1925年后,才给他每月4到12元的稿酬。多年以后,沈这样对他的传记作者说,尽管他很早成为了一个职业作家,但开始时每月的稿费收入很少有超过40元的。

2.三人行

1925年7月,沈从文来到北京郊外的香山,在他的“阔亲戚”熊希龄开办的香山慈幼院里做一个图书馆员,每月支薪20元。他被安置在一座寺庙门楼的小屋子里。这是他来到北京两年半后找到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虽然不太愉快,但总算有个正经的活做了。

有一天他在山上听到了鸡的叫声。这叫声让他惊奇,也让他兴奋。鸡在那里活泼泼地跳舞,让他想起了家乡湘西的鸡,但他觉得北京的鸡还不如湘西的鸡来得活泼。闲居无事,山上小麻雀的声音、青绿色的天空、谷中的溪流、晚风,牵牛花附着的露珠、萤火、群星、白云、红玫瑰,都使他“想起了梦里的美人”。他还经历过北京郊外强劲的风沙,去看灰尘扑面的土路上从容不迫地走着的骆驼,这个北方城市乡土的一面让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尽管少不了人事上的纠葛摩擦,他似乎安于这样一种生活了。朋友陈翔鹤去香山看他,居然看到他像一个中古时代的文人高士一样,坐在一棵大松树下,抱着一面琵琶,弹奏着不成曲调的《梵王宫》。

此时,在京漂流的文艺青年、《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和新婚的妻子丁玲也正在山中度蜜月。夫妻两人住在碧云寺附近的一处屋前屋后全是枣树的房子里,每月租金9元。日常营生中的买小菜、买油买盐,两人都自己上街来做。蹲到廊下用一把鬼头刀劈柴,两手当撮箕捧了煤球向炉子里放下,这是还不脱新妇的腼腆模样的丁玲的职责,当然她做得很是笨手笨脚。胡也频自然也不闲着,为一点儿醋同一点儿辣椒,也常常忙匆匆地跑到街口去。沈从文以一个小说家的目光观察到,他们不写文章,也不出去找什么事做,好像全身心地投到了婚后新鲜的生活中去,让他羡慕的是也不大见他们为经济的事犯过愁,因为所有的开销都有湖南丁玲娘家的接济。

沈从文和胡也频的相识,缘于年前他以一个女性化的笔名“休芸芸”向胡主编的“京报”副刊《民众文艺》投稿。文章登出来不久,胡也频和一个叫项拙的朋友一道前往北京西城一个叫庆华公寓的房子里拜访了沈从文。沈这才知道,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热情的年轻人来自福建,原先在山东烟台的海军预备学校念书,学校解散后,就和几个同样爱做梦的朋友一起流落到了北京。他们那个家庭作坊式的编辑部,就设在西单堂子胡同内西牛角胡同4号他们的住处,离沈的住处也不太远。可以想像这次会面给孤独中的沈从文带来的惊喜,“这友谊,同时也决定了我以后的方向。”多年以后(那时胡也频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他在一篇怀念文章中如是说。沈从文以一种自嘲的语气,把这次会面称作“两个不能入伍的海军学生与一个刚退伍不久的陆军步兵上士的会晤”。他不能记住更多的细节,只记得“说了许多空话,吃了许多开水”——他湘西老家的土话,不叫喝水,叫吃水。

自此以后,沈从文一直这样称呼他的朋友胡也频:海军学生。

大概是这次会面之后的一个星期,一个积雪未融的上午,“海军学生”带着他的女友来到了沈从文的住所。若干年后,沈从文回忆起这个叫丁玲的女人第一次来到他房里的样子:是一个爱笑的胖胖的女孩,圆圆的黑脸,长眉,穿着一件灰布衣服,下面是短短的青色绸裙,站在房门外边,也不说什么话,只是望着沈笑,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跨进门来。沈从文问她姓什么。那女子说,我姓丁好了。那语气就像麦尔维尔在《白鲸》的开头说叫我以实玛利吧,一开口就是小说家腔调。沈暗暗好笑,嘴里却不说出来,那么一个胖胖的模样,却姓丁!大概在沈的感觉中,这是一个瘦子才配有的姓。果然,女人走后,胡也频告诉他,那女人不姓丁,姓蒋。

沈从文猜测,“海军学生”是出于一种炫耀的心理才带他的女友来这里的,但胡也频告诉他,那女人是听到有人夸沈长得好看,才特意来看看的。沈从文搞不清他的朋友说这话时,脸上的笑容是真诚的还是讥诮的,但被人在暗底下夸奖总是开心的。

胡也频也带沈从文去过他女友的住处,那是丁玲在通丰公寓租住的一个小房间。沈从文观察到,她租住的这个房子同自己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样的硬板床,一样是潮湿的、散发着霉味的地面,墙上糊着破烂的旧报纸,窗纸上涂鸦着许多人头和古怪的符号,丝毫没有一个女孩的住所应有的洁净和脂粉气。

当交谈中得知这个女人也来自湘江下游,和自己谊属同乡,沈从文心里突然涌上一种柔软的、自己也陌生的东西,他怜惜,且不无惊奇:这样一个女子,住在这样一处简陋的屋子里,居然不生病,不头痛,还若无其事地坐在一张小条桌旁看书写字,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的事实证明沈的这一直觉是对的,要不了几年,这个生活在穷困线上的女人就要以一部《莎菲女士的日记》一炮走红,成为最入时的女作家,并在丈夫死后投身政治成为一个“红色圣女”。

但现在还是1925年北京郊外的香山,以后的变化此时还未露丝毫端倪。他们是贫穷的,也是快乐的。贫穷没有减少快乐,倒反而放大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欣喜。他们常常在幽静的山谷寺院中一同散步,为了观赏落日,还常常忘了吃饭。还在中秋夜去香山静宜园的小池里划船。这段快乐的日子随着丁、胡夫妇回京很快就结束了。第二年,沈从文在《现代评论》社里谋到了一个发行员的职位,既然有了个糊口的饭碗,他离开了让他总觉得憋闷的香山熊氏别业又回到了北京,重新住进了北河沿的汉园公寓。

理所当然的,沈从文又过起了穷困的生活。穿不起像样一点的衣服,过冬了连炉子也生不起。他的朋友胡也频、丁玲夫妇在贫穷上倒是和他保持了惊人的一致,装上了炉子,却买不起煤,来了客人只好烧些旧书旧报取暖。沈时常饿肚子,时常感冒。寒冷干燥的空气让他鼻孔时常淌血。写作时只好一只手握笔,一只手撕块破布捂着流血不止的鼻子。他穷得上医院挂号的两角钱也拿不出了,就这样还得挣钱接济母亲和妹妹。这期间他写了一些自伤穷困的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常常患着呼吸系统疾病——就像他的传记作者金介甫所说——这成了他作品主人公的传奇性特征,如同西方十九世纪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患有结核病一样。困扰这些人物的除了贫穷和肺病,还有时代和青春期的这些疾病:性的饥渴、失眠、精神疲惫和偏执狂。

这些小说中的说话人总是一个怒气冲冲、又过着狼狈不堪日子的年轻人。他们没有金钱去实现人生的梦想,懦弱的个性又让他们无力献身革新和时代的洪流,只得在自轻自贱中躲在小公寓里“纵情痛哭”(《老实人》),直至进入梦乡。其大致情状就像他那个时期的一个短小说中的一个饿着肚子在街头闲逛的年轻人,“魔鬼的人群啊!地狱的事物啊!我要离开你!”这样发泄一通,“他便又返到他那小鸽笼般的湿霉房子中了”(《绝食以后》)。这些小说人物易怒、古怪的性情和狼狈不堪的生活,正是沈从文在1920年代的北京的一幅自画像。

此后的几年,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三人成了意气相投的伙伴。他们都是想上大学而名落孙山,可谓同病相怜。又都野心勃勃想要打进中国文坛。在香山度过一段日子后,三人都跑到北大去当了一段时间的旁听生。北大在蔡元培主持时广开门户,谁都可以去大学旁听,旁听生与正式生的比率最高时达到三比一。在沈从文的介绍下,有段时间三人还合住一套公寓。从银闸、孟家大院、汉园,再到景山东街的一套住宅,他们总是一同搬家。三人把微薄的一点收入——沈的稿费、丁玲母亲的接济——凑集起来,在花钱上不分彼此,努力让每一个小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他们还一起去日文班听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去日本留学。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争取能有每月20-30元的稿酬收入,这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于是他们自我安慰,如果鲁迅弃去了他的教育部佥事和大学的讲师职务,去专靠译作生活,情形也一定过得十分狼狈,比他们也好不到哪儿去。可笑的是他们还常常设想这笔钱已经到手,做着白日梦计划着怎么样去花费这笔尚在空中飘荡的钱。

当时正是“语丝”趣味支配着北方文学空气的时期,看着许多人的名字凭着各种关系和机缘在刊物上露面,他们也计划过办一种类似于《语丝》那样的杂志,把他们的作品“在一种最卑微最谦驯同时也十分诚实的情形里同一些读者见面”。如果每期印1000份,这样就可以有12-13元的收入。

这个时期,胡也频身上那种“南方人的热情气质”让沈感到了吃惊。按理说,沈从文来自地处中国南方山地丘陵带的凤凰小城,他的身上不无热情率真与好幻想的气质,可是这个与他年龄相差并不太远的海军学生的性格可说与他全然不同。如果说沈从文的热情如长河沉潜,绵厚,悠长,那么胡也频身上那种“南方人的热情”,则如“南方的日头”,“什么事使他一胡涂时,无反省,不旁顾,就能勇敢的想象到另外一个世界里的一切,且只打量走到那个新的理想中去”。他的新婚妻子丁玲的才具,显然也长于笔墨而不善持家理财,日子过得拮据难免口角上争短长,据说沈从文总是在这个的时候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三人朝夕相处,使得外界一度风言蜚语,把三人的关系丑化为二男事一女的桃色新闻。从沈从文含糊其事的叙述来看,这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可能在当时曾引起过他某种单相思式的情愫。

沈从文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举止,在北京文人的雅集中肯定是要让人侧目而视的。他到《晨报》馆去领每个月的稿酬时,都要向门房塞上两到三角钱才走得进去。被各种关系网排除在外的沈从文,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给素未谋面的名人写信自荐,他把这叫做“撞大运的信”。多次碰壁后,他和胡也频也想弄个杂志,省得忍着屈辱去拜山头。

但还是少不了朋友帮忙,如果说是郁达夫第一个发现了沈的文学才华,那么,时任《晨报副刊》主编的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则对沈从文早期作品的发表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使沈平生第一次过起了靠写稿来维持生活的日子。他还带沈去参加诗歌朗诵会。沈从文在闻一多的屋子里,听到了朱湘、刘梦苇、饶孟侃这些抒情诗人的朗诵。大概就在这个时候起,沈从文开始了自传的写作。

如果一个人在29岁的时候就为自己写自传,他不是懵懵懂懂就是灵气溢动,沈无疑是属于前者。自从2000多年前楚国的一个逐臣在一条叫沅的河流上抱石自沉,自此以后这条河就或明或暗地流动在中国的诗史上。当沈从文像一滴南方的水融进二十年代干燥的北平时,他一提起笔,那条河便从记忆的渊海中跃了出来,码头、木筏、灰色的小渔船和形形色色的船娘、水手全在他的笔下复活了。

在这个别致的自传里,他写逃学去看满山鸣叫的蟋蟀,写唢呐声中穿着红绿衣裳伤心大哭的小小新娘,写河边用绣花大衣袖掩着嘴笑的苗家小妇人和大太阳底下安置船上的龙骨的船工。他写下看星、看月、看流水的边城生活。他用笔堆垒着文字的“希腊小庙”,精致,结实,匀称,表现着一种优美、自然、健康的人生样式。他编织着故事,故事也改造着他,成为一个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但他还是爱说自己是个乡下人,谦逊地把这些成绩引到南方的地理上去。他说他写的船上、水上的故事,如果有点灵性,那也都是来自多年以前南方山地雨水的滋润。

沈从文因那条故土的河流而爱上了世间一切的水——檐流、溪漳、万顷的大海。他告诉我们,他学会了用小小的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他尤其不能忘怀的是15岁那年的7月,一只大船载着他驶离山壑中那座美丽的小城,进了军营,他揉着因长途跋涉起泡的双脚,第一次觉悟了生命如水一逝不复返。

因此他痛惜时间的流逝,尽管他在古都度过的一个文艺青年的苦闷日子实在太长了些,他还是惋惜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他说时间带走了一切,带走了天上的虹或人间的梦,他还说时间在改造着一切,星宿的运行,昆虫的触角,全在时间的流变中失去了原先的位置和形体。这些体悟或许不无窘迫现实的挤压触发,但它们已经超越了贫穷和卑微,进入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从这个时候起,他在内心已经以长河的歌者和儿子自居了。

3.“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此时已行进到了二十年代下半叶,中国的南方革命已进展到长江沿岸,伴随着南方革命的发展,文化的重心也渐渐地从故都北平移向殖民化色彩浓郁的上海,出版物的盈虚消长的消息也显然由北而南。在上海,正是一些新书业发轫的时节,《现代评论》已迁上海,北新书局已迁上海,新书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利薮。还出现了现代、春潮、复旦、水沫、开明、华通、金屋、新月等一些新的书店。一时是普罗文学的兴起,一时又是民族文学与都市文学大旗招摇,上海俨然成了个众声喧哗的大舞台,大狗小狗都在上面汪汪吠叫。1928年4月,沈从文离开北京,正式迁居上海。此前他已在北新书局和新月书店出版了《鸭子》、《蜜柑》两本小说集,开始以一个职业作家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个时期的上海,显然比北京更加适合于一个处于上升期的青年作家,而且他向往中的爱情,也正在上海等着他。

沈从文到了上海,在法租界善钟路一个人家楼上赁了一间房子,同时把母亲和妹妹接来同住。这一期间,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三人联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红黑》,每月编辑费200元,各分得70元左右,另外还有稿费收入。这比起北京时期手头要宽裕多了。后来三人共同租赁了萨坡赛路204号楼房,胡也频、丁玲和丁的母亲住二楼,沈和他的母亲、妹妹住在三楼。此一期间,他们的开销如下:房租每月20元,水电费10元,其他再加上伙食、衣物、购书等,每月开支在100元左右。

1929年,胡适担任坐落于上海附近吴淞口炮台的中国公学的校长,在徐志摩的举荐下,他请沈从文去教文学课与写作,担任一年级现代文学选修课讲师。这一破天荒之举——照规矩教授必须有文凭——对沈的经济生活产生的决定性影响,是使他从一个无业游民一跃而上升为中产阶级。他有了100元的固定月薪,加上稿酬和编务费,每月有保证的收入在200元以上(后来杨振声教授把沈介绍到青岛大学,月薪仍是100元。1930年,闻一多离开武汉大学,把留下的职位让给了沈,月薪仍在百元以上)。但这个新锐小说家的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准备的讲稿不到一刻钟就讲完了,余下的课堂时间因不知做什么他困窘得无地自容,倒是学生们安慰起了这个才走上讲坛的先生。沈从文当然不可能想到,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他日后的夫人张兆和。

不管沈从文是否愿意承认,事实是经济上的自立使他有了自信和勇气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性。当然仅仅这些小钱还是不够的,他更大的自信来自于自身的才华。到了1930年,28岁的沈从文疯狂地追逐起了年轻的女学生张兆和,为此还劳动“有名的学者”(张兆和语)胡适——如前所述,沈正是在他的直接安排下担任了张小姐的老师——充当说客。

出身于苏州一个饶有艺术情趣的富商之家的张氏姐妹,是校园里无数正处于青春期骚动的青年学生的梦中情人。时年18岁的张兆和,身前身后不乏蜂蝶嗡嗡,任性的三小姐把她的追求者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大着胆子向自己的女学生发出了第一封信,被女学生的二姐张允和取笑为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这是二十年代末上海洋场上演的一出《教室别恋》。爱与被爱、吸引与推拒、痴情与幻梦……就像传说中的天鹅最后总是归于癞蛤蟆,张家三小姐再怎么任性刁蛮,浑不知世事,也逃不脱他的的老师举起的猎枪的准星了。情节步步推进,行至山穷,坐看云起,尽管老师一封封发出去的情书没有那么快收到预期的效果——女学生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却也如南方富有腐蚀力的雨水一般,点点滴滴滋润着慢慢变得沉静的少女之心。这再一次证实了沈的一个信仰,那就是语言会制造事实,进而成为事实本身。

此时的女学生只是觉得,这个比自己年长十岁的男子写来的情书冗长狂热得像一个高烧病人的呓语,令人不胜其烦,而他得意洋洋拿给她看的军中故事也让她觉得遥远得似乎发生在另一个星球,提不起把它们读完的兴趣。

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女学生要闹自杀。张兆和为了撇清自己,情急之下,拿着装订起来的全部情书去找胡适校长理论。三小姐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三小姐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他是个天才啊,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对于这样的天才,我们人人应该帮助他,你怎么可以蔑视一个天才的纯挚的爱?三小姐说:这样的人太多了,如果一一去应付,我还怎么念书?胡校长肯定暗暗笑起来了,他说:要不,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吓得三小姐赶紧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

既然胡适校长也为沈说起了好话,那就没有谁能阻止沈老师继续对自己的女学生进行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锲而不舍地继续着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其情状真当得上孤注一掷了。他不是徐志摩,把生命看作燃烧着的火,他的生命是沉潜流动的长河,他要以缓慢和耐心、持久和力量去赢得自己喜爱的女人的心。

与张小姐谈话后不久,胡适在一个傍晚写信告诉沈,“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此人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你也不过是‘个个人’之一个而已。”他转而安慰沈:“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1930年7月10日胡适致沈从文的信,见《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通过某种看不见的通道,这事也在外校传开了。沈从文的一个妹妹,此时也在上海读书,班上有同学问她,知不知道某著名作家追求张姓女学生的故事,这让她深感脸上无光。

但这个执拗的乡下人似乎执意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了,在以后的三年零九个月里,情书圣手沈从文以一种惊人的毅力发出了二三百封从“半讥讽半强硬”到缠绵悱恻的情书,终于让他的小爱人回心转意,做了他的“三三”,而他自然成为对方的“二哥”。

那时,张兆和已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暑假里,沈老师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短暂的、却又是甜蜜得揪心的会晤后,沈回到了青岛(他在青岛大学的图书馆谋得了一个职位),等待的煎熬使他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他给女学生的二姐允和写了封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是这样一个诗书礼仪之家,沈从文对女方父母的意志的重视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得到开明的父亲同意的答复后,张兆和马上在热心的二姐的陪同下去电报局把这个消息发给了沈。据说她拍给沈从文的电报全文是这样的: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由胡适之先生竭力倡导的白话文运动在这个女学生身上结出的成果,就是让她拍出了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

太阳下发生的事,风或可以吹散?六十多年后,白发苍苍的张兆和重读那些旧日的情书,竟不知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她自问:“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张兆和《后记》,见《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19页)

字还在,人已渺,于是会有这样的叹息:悔之晚矣。

但总有一些句子,写下或读到它们时的心情永远是美丽的: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4.上海恩怨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心在十年间由北向南,真个是风水轮流转,至1931年已经完全移到了殖民化色彩浓郁号称“国中之国”的上海。是年岁次辛未,为民国20年。东北沦丧,华北震惊,值此多难之秋,北方文人因政治及经济的原因纷纷南下,而海上名士还兀自固守着原有的阵地。此时的十里洋场,众声喧哗,五色纷呈,既是新进的革命作家的发祥地,又是旧派文人的大本营,在变幻的时代风云中开始呈现出异样炫目的光彩。

1931年的鲁迅继续蛰居上海,在年初经历过一场人事的凶险后,看世事愈加悲观、黑色,变得愈加的阴郁尖诮,不讨人喜。1931年的郁达夫成了个上海里弄间平凡的住家男人,即便对曾经倾注过无数心力的创造社和左联活动,也开始淡出,因为一批更为新潮的年轻人已迎头赶上。此时的郁达夫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古代人所梦想过的仙人,可以不吃饭、不穿衣、不住房屋、不要女人。他这样一个“力比多”旺盛的男人怎么会说出不要女人的话来呢。哦,他是吃够了女人的苦头。这一年瞿秋白自苏俄重返上海,成为左联实际的掌门人。这一年最当红的作家是以《啼笑因缘》等通俗小说文名响遍大江南北的张恨水。这一年最八卦的娱乐新闻是新月诗人徐志摩飞机失事。尽管穆时英著名的小说《上海的狐步舞》还要晚一年写出,但内容正是1931年的上海即景。而这一年最酷烈也是最让人震惊的,则是年初五位左派文人的遭枪杀。

1931年1月初,29岁的沈从文风尘仆仆从武汉赶到上海,一是为探望老友丁玲、胡也频,二是想在上海再续文学之梦。此时的沈从文经几年打拼已小有文名,但他真正引起文坛瞩目要在几年后湘西系列的纪事发表之后。此时的丁玲也尚未后来那样走红。让沈从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到上海,他要卷入到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一段恩怨中去。

1月17日,沈从文的老友胡也频失踪,之后证实他是在一次党的秘密会议上遭当局逮捕。沈从文往来京沪向党国要人求情,又在大冷天陪着丁玲去狱中看望胡也频。这份情谊足令时人动容。到了2月9日,消息闭塞的沈还在找邵洵美请托后门,殊不料消息传来,早一日,胡也频已经和其他四位被捕的文人冯铿、殷夫、柔石、李伟森一道,在龙华监狱被杀害了,所有的奔走努力全成了泡影。直到此时,沈从文还不知道他的朋友的死,是如传媒所说的用麻袋沉到了黄浦江呢,还是活埋在了地下。

胡也频出事后的一段时间,丁玲住到了沈从文在上海的一个叔父家里。尽管沈从文不是丁玲、胡也频的同路人,但谊属同乡,情系故交,出于侠义心肠他还是陪同丁玲,带着几个月大的婴儿,返乡探母托孤。据知情人透露,为了掩人耳目,沈从文和丁玲是假扮夫妻离开上海的。而两年后丁玲的被捕,沈的全力营救而不果,更像是这一节事的重演乃至重复。这一腔的恩义,将来更有《记丁玲》、《记胡也频》、《这个女性》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感人的纪实文字为证。

重新回到上海的丁玲,成了一个坚定的左倾分子,参加政治活动愈益频繁,俨俨乎一左派女杰了。而沈从文继续着他“优美“、“自然”、“人性”的文学立场。这年夏天,沈、丁两人因文学与政治上意见的不同正式分道扬镳。多年以后,有好奇的读者要一探他们上海恩怨的始末,两人皆讳莫如深。

也是在这年夏天,沈从文离开上海重回北京。以后的数年间,他的活动范围将主要在北京和青岛两地之间,对于上海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使他一想起这个城市总是心里隐痛。

1931年沈从文上海之行还有一个收获,是这年他对上海作家的一个指责——他称他们只是文学的“白相人”——将在三年后酿成新文学史上一场重要的语言纷争,即“京派”与“海派”之争。然后才有他对上海文人一个经典性的判断:“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时至今日,聪明的上海文人似乎还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那个语境中,在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中打着转。

时间在此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两年后,他和张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园宣布结婚。

再四年,沈从文抛妻别子,化装逃出日军占领下的北京城,辗转飘零最后到达昆明。稍后,他的妻子张兆和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也离开了北京……

流水十年,从1922年至1931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代成熟、疏离、乃至走向分化的十年。这十年,革命由南往北,催生文化由北往南,南北风云际会,最终成就了一部上海传奇。

这十年,如同前面已经告诉我们的,在本文主人公沈从文的生命长河中还只是一个狭窄的河道,外来的任何打击或者挫折都有可能使这条河流改道,甚至枯竭。所幸是这个来自南方山地的青年以他顽强的意志力挺了过来,他在其间被挤压、打磨,经受着诸般人世间的苦,并最终完成了一个现代作家的基本的训练和积累。尽管此时的他还没有写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却也是呼之欲出,将有一树好花开。接下来的一个十年,随着《边城》、《长河》、《湘西》、《湘行散记》的问世,我们会看到,这条长河终于向着更广阔之地奔流了,并在畅快的奔流中呈现出恢宏的万千气象。

    进入专题: 沈从文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6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