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著有《边城》《长河》《湘西》《湘行散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最新文章
- 李光荣:沈从文与文化自信——纪念沈从文诞辰一百二十周年2023-01-09
- 赵连赏:沈从文的史学观与研究方法略论2022-12-13
- 张铁荣:沈从文与天津往事2022-06-12
- 许子东:沈从文《边城》——怀疑“现代性”?2021-12-15
- 萧乾:吾师沈从文2021-11-27
- 许子东:沈从文《柏子》《萧萧》《丈夫》——乡村底层人物2021-11-23
- 汪曾祺:读《萧萧》2021-07-22
- 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2021-07-22
- 卞毓方:浪花有脚2021-02-24
- 许纪霖:你懂得什么叫革命?2021-01-27
- 陈新:沈从文:爱写信,爱写长信,爱频繁地写信2021-01-25
- 陈新: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诞生记2020-11-13
- 陈新:沈从文:七十岁想改业“作曲子”2020-05-07
- 姚丹:倾心“融合”还是漠然“旁观”?——沈从文川南土改行的思想史与2020-04-16
-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2020-02-15
- 姜涛: “有情”的位置:再读沈从文的“土改书信”2019-10-30
- 王德威:沈从文的三次启悟2019-08-24
- 陈新:沈从文的讲解员生涯2019-06-07
- 牛毅:馊掉的“中国味儿”2019-05-24
- 吴晓东 唐伟:“细读”和“大写”:沈从文研究之我见2018-09-15
- 黄能馥:忆恩师沈从文2018-08-19
- 马新亚:人与自然的契合2018-07-30
- 刘继业:从沈从文的“四朵灯花”到海子的“四姐妹”2018-07-30
- 张新颖:沈从文后半生走过的路2017-10-17
- 陈新:文学,沈从文摆脱不了的念头2017-06-19
- 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2017-05-17
- 沈从文:《从文自传》附记2016-04-11
- 沈从文:一个转机2016-04-11
- 沈从文:学历史的地方2016-04-11
- 沈从文:一个大王2016-04-11
- 沈从文:保靖2016-04-11
- 沈从文:船上2016-04-11
- 沈从文:常德2016-04-11
- 沈从文:女难2016-04-11
- 沈从文:姓文的秘书2016-04-11
- 沈从文:怀化镇2016-04-11
- 沈从文:清乡所见2016-04-11
- 沈从文:辰州2016-04-11
- 沈从文:一个老战兵2016-04-11
- 沈从文:预备班的技术兵2016-04-11
- 沈从文: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2016-04-11
-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2016-04-11
- 沈从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2016-04-11
- 沈从文:我的家庭2016-04-11
- 沈从文:我所生长的地方2016-04-11
- 智效民:沈从文为什么要编教材2015-11-12
- 郭杰:陶渊明“真意”探微2015-11-10
- 刘洪涛:沈从文作品中的时间形式2015-10-30
- 凌宇: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2015-10-30
- 苏仲湘:也谈沈从文与萧乾之失和2015-10-30
- 俞冬伟: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2015-10-30
- 陈国恩: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与道家艺术精神2015-10-30
- 文学武 黄昌勇:沈从文文学批评论2015-10-30
- 陈继会:文化怀乡:沈从文创作的意义2015-10-30
- 云冬:沈从文湘西题材散文研究述评2015-10-30
- 李同德:沈从文文学批评风格及其成因浅探2015-10-30
- 周成平:沈从文与精神分析学说2015-10-30
- 王继志:沈从文严肃文学观观照下的京派和海派2015-10-30
- 王润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2015-10-30
- 刘洪涛:沈从文与张兆和2015-10-30
- 城谷武男:沈从文与中上健次对比研究试论2015-10-30
- 刘洪涛: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2015-10-30
- 马小彦:沈从文创作与实证主义2015-10-26
- 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2015-10-26
- 魏宏运:沈从文:1937年北平沦陷的一天2015-10-26
- 刘洪涛:沈从文: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2015-10-26
- 张光芒:沈从文的理性文学观初探2015-10-26
- 张新颖:论沈从文:从一九四九年起2015-10-26
- 马为华:论沈从文“乡下人”心态的二重性2015-10-26
- 王彦铭:难忘良师沈从文2015-10-26
- 邓琼:90年代沈从文研究综述2015-10-26
- 凌宇 张森:联大时期沈从文的知识分子观2015-10-26
- 吴投文:建国后沈从文对鲁迅的评价及其心态2015-10-26
- 黄献文:论沈从文家世对其创作道路的影响2015-10-26
- 杨瑞仁:近二十年来国内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述评2015-10-26
- 丁帆:论沈从文小说超越文化和悲剧的乡土抒情诗美学追求2015-10-26
- 张新颖:死亡的诱惑,求生的挣扎——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点记录—2015-05-09
- 商金林:朱自清日记中的沈从文2015-04-27
- 林建刚:看沈从文如何统战胡适2015-04-15
- 杨义:沈从文的“凤凰情结”及其小说的文化特质2015-04-02
- 董桥:我爱沈从文的字2015-02-13
- 苏雪林:沈从文论2015-02-11
- 卞毓方:沈从文的妩媚2015-02-11
- 汪曾琪: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2015-02-11
- 汪曾祺:《又读〈边城〉》2015-02-11
- 巴金:怀念从文2015-02-11
- 于继增:艰难的抉择——沈从文退出文坛的前前后后2015-02-11
- 袁良骏:丁玲和沈从文2015-02-11
-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沈从文传略2015-02-07
- 杨栋:沈从文的“蜗居“轶史2015-02-06
- 张新颖:沈从文与20世纪中国2014-12-14
- 翟业军:《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论2014-11-07
- 季羡林:悼念沈从文先生2014-10-16
- 夏志清:沈从文从不改造自己2014-01-02
- 唐小兵:沈从文——政治灰霾中的文化情怀2013-08-01
- 沈从文:我成于思毁于思2012-09-18
- 王鹏程:沈从文的文体困境 2012-04-08
- 林峥: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与沈从文笔下的都市漫游2012-02-18
- 王晓珏:沈从文与北京2011-12-08
- 曹文轩:回到“婴儿状态”——读沈从文2011-12-01
- 吴晓东:从“故事”到“小说”——沈从文的叙事历程2011-09-16
- 傅国涌:沈从文要与胡适“断绝一切联系”2011-01-23
- 董之林:我心目中的父亲与沈叔叔2010-06-07
- 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2009-09-18
- 张惠菁:看不见的颜色2008-11-30
- 聂华苓:我的作家朋友2008-11-07
- 董志翘:名物训诂的好参考2008-11-02
- 杨福泉:沈从文留在玉龙雪山的惆怅2007-05-24
- 旷新年:沈从文的文学传奇2007-05-20
- 吴晓东:《长河》中的传媒符码——沈从文的国家想像和现代想像2007-01-06
-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2006-12-05
- 赵柏田:流水十年(沈从文1922—1932)2006-07-13
- 李扬:缱绻与决绝:1950年代的沈从文2005-12-20
- 傅国涌:沈从文的“疯”2005-05-27
- 钱理群:沈从文笔下的北京上海文化200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