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麦金农金融发展理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5 次 更新时间:2014-10-16 22:22

进入专题: 麦金农   金融   发展   改革  

刘英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10月1日骤然离世。正如余永定所言,麦金农教授的思想将继续保留在中国经济学家的记忆中。斯人已逝,而包括金融抑制在内的金融发展理论仍对中国金融改革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意义。

麦金农一生著述颇丰,上世纪60年代第一本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就开创性地提出了“金融压抑”的概念,此书也成为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之作。上世纪90年代,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一书中,麦金农又结合中国和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轨过程中的实践,论述了金融自由化的政策顺序。他认为,金融自由化政策最佳顺序是,财政调整应在金融自由化之前,而解除资本流动管制应在国内金融体系自由化之后,这对中国等转轨国家的金融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金融发展理论作为麦金农的主要代表性观点,主要包含“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两个重要概念。金融压抑是指政府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会压抑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发展滞后又会阻碍经济增长,从而造成金融压抑和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金融压抑现象,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提出了类似的“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建议政府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制,提高被压制的利率和汇率,以便使其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进而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压抑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麦金农的金融发展理论影响下,中国利率、汇率以及商业银行等的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自由化,有助于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当前中国依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压抑问题,并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具体影响表现为: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直接融资比例不高;利率长期受管制且低于市场化的利率水平;资本账户受到严格管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

针对上述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着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对于当前政府重点推动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以及资本账户开放三项改革及其程序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先导。中国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等问题,其实质是就处于麦金农所论证的“广义资本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要改变这种格局,理顺国内金融市场秩序,必须首先打破政府对利率的限制,利率市场化则是最为紧迫的改革。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进而改变金融市场分割状态,提高金融效率,以便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其次,汇率制度不宜过度浮动。今年2月份最新出版的麦金农与施纳布尔·冈瑟合作的《中国汇率及金融压抑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冲突》论文指出,由于投资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存在巨大经常项目顺差并对外输出资本的国家,汇率升值并不一定降低顺差。而且在外部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应继续保持汇率稳定。对开放经济体的中国而言,汇率升值并不能改善贸易的失衡问题,麦金农认为这种失衡完全可以通过工资调整来更好实现。因此,中国在汇改过程中,应保持定力,不受外部压力干扰,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

最后,资本账户开放应慎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利率接近于零,欧央行不惜实施负利率,高息差导致热钱大举涌入中国。麦金农认为中国陷入了一个“货币陷阱”,央行通过货币贬值控制热钱流入的努力可能很难成功。同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缺乏深度和弹性,短期跨境资本的迅速流入或流出会使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国需要通过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来减少汇率波动。在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的形势下,如果资本账户开放步伐过快可能会导致中国金融“防火墙”的崩溃,金融安全也将面临挑战。因此,资本账户开放应该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利率、汇率市场改革相协调。

    进入专题: 麦金农   金融   发展   改革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97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第一财经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